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1]。综合思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地理教学,有效培育地理学科综合思维,本文展开相应的思考,并尝试从人文地理要素的角度进行要素综合培育的案例实践。 一、地理学科综合思维及培育 1.地理学科综合思维 人们在认识和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时,需具备地理学科综合思维,即,人们综合地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这是国家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解决教育功利化、短视化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义务教育学段学生健康成长所做出的重大决策。实施“双减”政策,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1]。“双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的教育方针,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劳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部分,具有新时代综合育人价值,在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是重要环节。在新课改背景下,劳动教育在教育改革中成为热点话题,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融合,成为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一线的地理教师很少通过地理教学进行劳动教育,部分教师仍以应试教育理念为主,
一、引言 崔允漷认为:新课程以核心素养为纲,全面规范了课程目标、内容、教学与评价,切实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育人质量,“新教学”就是指向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典型特征归纳为: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评、混合学习的智能系统。[1]区位理论是人文地理应用型理论,对区位因素的分析必须基于区域背景与情景,所以本文选择了“寿光蔬菜的发展”这个典型案例,依此为情景组织教学。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当下的地理教育应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1]而微主题教学以小切口、精研究为核心理念,[2]旨在使学生通过对微主题的探究,综合分析区域特征,认识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发展自身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此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如何调整教学方式?学生如何改进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理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素养是个体在与各种真实情境持续的社会性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1],深度学习正是这样的活动和过程。 一、深度学习与情境式教学 1.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又称深层学习,是1976年瑞典哥德堡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马飞龙和罗杰·塞里欧首次提出的关于学习层次的概念,两位学者通
一、“双减”含义 “双减”政策[1]字面意思是指针对学生作业负担予以全方面的减轻,并且对校外培训负担提出合理化减轻建议,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①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要全方位缩减作业总量,科学调整作业结构,提升作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强化作业完成指导。不能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也严禁家长给学生布置作业,严禁家长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 ②提高学校整体课后服务质量,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各方面需求。事实上,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认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标志。正如苏珊·汉森所言,“历史学家创造了年代或时代以时间来划分事件,地理学家很早以前就创造了区域以空间来划分事件”[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区域认知确立为核心素养之一,进一步强调了其价值和地位。因此,帮助学生培养区域认知素养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1]。“沉浸式”地理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素材打造教学所需的沉浸情境,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沉浸式
一、引言 2014年教育部提到,为推动学生终身发展并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应进一步明确学生应具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巴克教育研究所认为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知识、具备关键技能[1],是基于真实复杂的现实驱动性问题开展的探究教学方式,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和工具。 地理学作为一门整体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往往需要对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正是由于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探究学习时要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建立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1]。纸笔测验在传统地理教学中仍是一种常见的评价方法,传统的地理教学设计通常以教师为主导,侧重于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但纸笔测验难以准确地捕捉到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的表现和能力水平,难以实现有效教学和检测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逆向教学设计以学
一、引言 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高考评价体系中也明确指出: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学习者要能高质量的应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中的复杂问题情境,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甚至融会贯通[1]。综合思维不仅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也带有跨学科的普遍性。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现实的高中课堂还存在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强调实证研究和系统性思维的学科,涉及的范围广泛,深刻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社会变革和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单一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基于学生特点、兴趣和需求的个性化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个性化阅读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提供更多元化、差异化的
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中,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关于高中地理学习内容的选择,课程标准要求联系学生所了解的、熟悉的地理事象和问题,并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经典性与新颖性[1]。乡土地理作为重要的地理教学资源,既包含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同时也具有区域性的特征。而区域性作为地理学的两大特征之一,一切地理事物的产生以及变化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区域,学生具备区域认知素养才能更好地理解区域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是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期。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中小学教学,明确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情境化的问题式教学在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众多有益探索,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也需注意到,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情境教学容易出现如下问题: 一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反复创设新情境,不能“一境到底”,不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二是情境及其问题指向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等一般教学问题,学科特点不突出,没有反映学科本质
情境教学一直是地理教育界探讨的热点话题。随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情境教学的不断深入,其研究热度不断上升且近几年出现了诸如“一境到底”“一案到底”等的情境教学的高阶运用,以“热辐射”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向外传递能量,渗透于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层面。本文在分析“一境到底”情境教学模式的内涵、“热辐射”的主要表现,提出在进行“一境到底”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能给广大地理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设
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学习,需要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通过整合学习资源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在这一过程中真正需要学习方案的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但传统教案难以起到学习方案的作用。学历案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背景下,围绕某一学习单位(主题或课时),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起经验或知识的专业方案[1]。一份完整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参与实际活动形成的[1]。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亦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要与生活中的实际活动联系起来,在有趣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开展学习更加有助于学生的成长[2-4]。以上理论均突出了实践教育的意义,即通过实践促进学生发展动手能力和获取直接经验。因此,本文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地球运动”为例,探索活动引领的初中地理单元整合设计路径,发挥地
一、理论建构 1.教学评一致性与学历案 (1)教学评一致性与学历案的内涵 实际课堂教学中,经常存在目标不清晰,目标与内容、活动不匹配,基于学习成果的评价缺失等问题,导致课堂效果不够理想,为了满足这种专业化诉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概念。崔允漷教授特别指出,明确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先决条件和灵魂,蕴含着三层含义[1]:一是所学即所教,学生的学习内容要与教师所教内
一、教材分析及课标要求 本课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植被”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又是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因此学习“植被”是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第二节“土壤”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从不同尺度介绍了地理环境对植被的影响,又以较小的区域为例阐述植被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区域的视角观察身边的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通过本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各国对海洋的开发越来越深入。海洋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正确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维护海洋安全与权益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1]。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发展中大国,有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正确认识海洋,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
新课标中提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 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1]。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由过去的“双基”“三维目标”发展为“核心素养”,表明我国教育步入素养时代。新课标要求地理课程要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学生生活、具备实践性与育人价值,核心素养的提出体现了地理学科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育人价值。新课标颁布后,新教材也随之应运而生,素养时代如何利用新教材融合新理念以达到地理教育的目的,这是每一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而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等地理实践是培养与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时空视角是地理学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1]。多样的空间缩放、时间排列及其时空组合,为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学创造了无限可能。如果地理课堂是一场宴席,那么时空素材就是食材和佐料,教学方法就是烹饪手法,时空素材的选取和处理关乎课堂质量。 一、教学背景 笔者参加2022 年江西省优秀教学课例现场展示交流活动,授课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地理(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
一、教学设计基础 【课标分析】本条课标有两个行为动词,分别是“描述”“归纳”,其中“描述”属于了解水平,“归纳”属于理解水平,层层递进(表1)。行为条件是“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是学生完成本条目任务的工具,要运用等值线图和相关资料才能进行相应的归纳和分析,所以本节课为了达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学应当选取典型的、学生易理解的等值线图和相关资料作为归纳和分析的对象,并且指导学生如何
新高考需要新教学,新教学需要新设计。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将教学评价任务单列且置于目标与学习过程之间(称为逆向设计)。教学评价向上接教学设计的目标,下连学习过程,把教学评价任务嵌入教学过程,按教学评一致的思路的教学设计过程[1]。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是对传统作业设计的变革,即教师根据大单元主题或单元大概念重构作业设计思路,制定单元作业目标,选择作业类型,设计作业内容[2]。笔者发现,目前对于核心素养指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与核心素养培养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别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变化,这让广大一线高中地理教师明显感觉到高考指挥棒的转变,必须围绕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进行。随着新课标变化而出的新教材,教师们发现其同样更加凸显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用好新教材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呢?面对必修课程内容增多、难度变浅、知识体系淡化的问题,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
一、研究综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久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并不断传承发展的,是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优良传统的文化[1]。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绚烂多姿、熠熠生辉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各具特色的衣食住行到令人神往的诗词曲赋再到仪态万方的礼仪之邦,无不彰显着先民的勤劳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在人口激增、全球环境问题突出的21世纪顺利生存、生活与发展,是21世纪培育合格公民的重要议题。对此,各个国家与国际组织都将目光指向了核心素养,聚焦至核心素养的研制与培育。赫尔斯(Hulse, R.A.)针对K-12阶段的科学教育,认为学习者要跳出已有单一学科经验的“舒适圈”,形成跨学科的整合理念,以整体的视角认识科学问题[1]。因此,研究者在整合跨学科课程时,应关注学科间核心
随着高考评价理念的不断革新,情境化试题日益成为近年来试题命制与研究的重点。“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需要从“试题情境方面考虑测试的具体设计”[2],2019年出版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也明确提出“将情境作为实现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的载体”。情境化试题以日常生活、社会生产
2023年3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简称《五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思路目标和行动任务[1]。《五年行动计划》所传达的要求与地理教学的某些内容和理念一致,在高考改革背景下,2023年高考地理试卷中有关“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试题巧妙融入了交通强国战
一、高考聚焦“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试题设计 基于连续两年“5+3”高考新模式后的高三教学经验和最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研究,发现“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江苏省乃至全国多个省份高考命题和考查的重点。2018年该考点在各省区考查重视度较低,表现为全国各地公布的9份高考试题,其中仅4份对“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考查。但接下来四年各地考查重视度明显升高,尤其是2020年,全国各地公布的10份高考题中有9份考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业要求,对学生学完初中地理课程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进行终结性评价的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可为相关部门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也能直接为初中地理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1]。地理图表容纳了大量地理信息,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学业水平试题命制的重要载体。因此,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初中地理学习的评价结果。笔者通过对2022年和2023年
高中地理学科的地位随着各省新高考模式的变革正逐步提升,选考地理的学生人数比例在各学科中位于前列。在此背景下,地理高考题与模考题的难度日益提升、考查的情境更加复杂、考查的知识点更加破碎,学生面对一些思维考查较深的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对于高三地理教师而言,大量的习题不得不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习题讲评课是反馈评价结果、弥补教学遗漏、回应学习疑惑、提升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1],传统的评讲模式已不能满足提升
一、研究背景 1.政策背景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标志着中国高考改革进入新的起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立德树人、高校选材、高中教学的关键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四层”(即“考什么”)包含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1]。关键能力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群、实践操作能力群、思维认知能力群[1]。三大
试题是教学评价中最常见的工具,通过批阅被试者的作答结果可以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因此,试题质量的高低会对学习评价产生较大的影响。高考地理试题在命制过程中较为科学的体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相关思想,分析高考地理试题有助于提升教学理念、落实课标要求、注重地理思维以及探索地理实践。 学生作答试题的过程其实是与命题者的一次思维对话过程,如果学生能给从试题构成要素的角度拆解、分析、把握试题,那么学生的解题
高考具有“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因此,中学教师应关注高考试题研究,根据高考导向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1]。地形地貌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形成、发展和演化与其他要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考中通过地形地貌设置问题情境更能考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所以近几年高考中地形地貌类试题出现的频率高,难度大,学生在面对这类试题时往往力不从心,得分率较低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地理实践力素养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实践活动是学生地理实践力意志品质与行动能力的培养手段、表现与评价载体、培育目的。 受制于纸笔测试的考试形式,在高考中难以通过真实地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来评价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表现水平。浙江省2023届学生是首届参与“新高考”的毕业班考生,高考地理试题对
一、问题的提出 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的能力培养工作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头等大事”。“基础教育精品课”的实施,旨在通过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汇集优质教学资源,减轻学生课余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基础教育精品课”的推进,使得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和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趋势愈发明显。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文理兼容性决定了其群文阅读的复杂性和课堂教学策略的多维性[1]。在落
一、GIS与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的适配性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后文简称“新课标”)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法,是指将地理事物和现象看作一个整体,综合各种要素分析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包含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区域综合三个维度,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特点。GIS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输入与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
一、引言 关于如何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要求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和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1]。遥感影像在课堂上的运用不仅能丰富课程资源,而且通过多时相、不同地理空间尺度的划分、转换和关联,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地理时空要素和地理时空结构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提出应培养高中生就不同尺度地理空间的地理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
作业作为教学环节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扩展与延续,也是有效检验教师教学能力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工具。传统的地理作业大部分以单课时为主,机械重复性作业较多,过于强调解题技能训练和知识点的巩固。为缓解义务教育时期部分学校学生作业总量过多、形式单调、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2021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家国务院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减少作业
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指出“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学习,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之一,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开放空间,促进地理学习的拓展和深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地理教学改革的助
在教育体制改革深化的背景下,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2011年发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所不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初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新要求。新课标在课程目标方面,由“三维目标”转变为“核心素养”,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渗透核心素养,使培养核心素养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新风向。然而,由于长期更多关注高中地理教育实践和研究,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指出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1]。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演进,教育场景不断拓展“所能”的边界,即能虚实结合、能实时监控、能仿真交互[2]。地理学是唯一关注空间分异的学科。VR技术以高度还原真实情景,创设数字化教学环境,具有能克服空间尺度呈现不同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克服时间尺度还原地理过程和地理事件的优势,这与地理
全球经济大环境下,基于IT技术的支持,全球数字化升级、大数据形成、知识更新变化快,使教育教学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云平台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改变地理教育教学的课堂结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方式,推进教育数字化技术深度运用,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十四五”计划中6次提到推进教育数字化技术。2
一、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PBL)是围绕一个驱动性问题展开的全新教学模式,学生们自主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展示等学习。在知识加速生产的时代,大量知识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找到答案,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批判性地评估各类信息,开展超越课本知识本身的学习。PBL也是一种有益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信息技能、职业技能等。 地理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解决现实复杂
一、引言 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要求严控学生作业数量,更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1]。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向减量增效的方向发展。 课程标准强调地理实践的考查、调查和实验,在实际操作上,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地理实践活动就难以落到实处、看到实效。随
教育部于2018年4月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发展智能教育,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1]。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学习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网络游戏引入高中地理课堂,是众多教学模式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一种方式,但它在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开发阶段,教师对于如何在课堂中应用网络游戏进行地理教学仍存
一、背景 地理实践力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重要能力和新理念,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主要依赖模拟实验、社会调查和野外实习等途径进行。然而,由于受到中学教学时空、教学手段和学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实践活动在中学的开展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以“互联网+IPAD”为主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术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中学教学中有
一、引言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呼唤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对基础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落实课程改革,响应人才战略,更加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学界和广大一线地理教师积极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新尝试,探索开设研学旅行等综合课程。 研学旅行愈发得到各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与推广,既有政策层面的支持,也有学术理论层面的探讨。国内对研学旅行的研
一、课程理念与目的 1.设计理念 本研学设计主要依托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及具身认知理论等理论基础,旨在让学生通过研学有效地延伸学校地理课程知识,并将相关知识运用到解决真实情境问题中,真正地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1-2] 同时,基于从化独特的产业优势,选择以荔枝探究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荔枝的种植、加工、产业形成及荔枝带动区域发展的历史,探寻荔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1]。地理研学旅行是落实国务院、教育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学会、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有关地学科普工作的重点举措,也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
地理实践是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中将“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明确要求地理教学要加强地理实践,将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已成为推动地理学科育人方式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 地理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
2013年,国务院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首次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计划。随后,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的文件,明确要求全国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将其纳入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范畴[1]。新的课程标准加强了课程目标的引导,强调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重要性。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四个方面组成,
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确定了研学旅行的概念,即“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1]。从《意见》中可以看出,研学旅行属于教育教学范畴,不单是旅行游玩的过程。研
一、引言 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作为国家必修课程的组成部分[1]。同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发布, 体现出了我国教育行业从“知识核心”时代向“素养核心”时代的跨越。研学旅行将理论研究式学习与实践操作学习结合与统一, 成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2]。自此学术界对研学旅行课程研究愈演愈烈,其研究主要集中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高中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学旅行是引导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近生活的一种学校教育补充形式,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古物、古迹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要培养学生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1]。“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让其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但我国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存在地理实践运用较少、教师实践素养不够、缺少实践场地器材等问题[2],因此学生无法通过仅有的实践活动由浅入深地按照知识发生逻辑进行心理构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教学改革要求学生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以及全面发展[1]。世界多元化发展,教育的革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促使地理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地理是贴近生活,接近自然环境的学科,我们的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内获得地理知识,我们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体验、实践、习得知识和能力。近几年,“走出去”的地理教学——地理实践
高中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1]。而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受到了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为此他们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研学旅行是国家倡导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热点之一,现已成为一种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式。地理以地理实践力作为学科核心素养,并且是基础教育阶段唯一跨自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开展黄河全流域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践行国家黄河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黄河口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为基础,开发高中沿黄河生态保护研学课程,让同学们通过研学实践,用脚丈量黄河口印记,用耳倾听黄河口故事,用心感受黄河口脉搏,以一斑窥全貌,从而深入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 黄河
一、调查活动背景 西咸新区(图1),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面积882平方公里。是中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2015 年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16 座城市之一,西北首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沣西新城是西咸新区5大新城之一,面积143 km2,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显著,决定了多暴雨、洪涝等灾害。该地属于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
一、引言 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其中学具制作是重要的一种。地理学具是学生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动手加工或组装的模型、图表等的总称。从主体性来说,学具制作指向学生,教师是活动设计者、过程组织者、结果评价者。从功能性来说,学具制作指向辅助学生学习,同时兼具辅助教师教学的功能。从过程性来说,学具制作脑、手、眼并用,是一种复杂、综合的实践活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之地理工
走进自然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目前高中地理教育的核心目标。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和“地理实践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讲授,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真实的地理环境。因此,将学生带出课堂的地理研学活动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1-3] 一、研学活动的目标 1.培养人地
2018年1月16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与国际接轨,聚焦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问题,对转变学校传统的学习和教学模式具有深远意义[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全面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校园建设是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缩影。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的推进,“海绵校园”也
地理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地理模型制作是一种能够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制作地理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有研究表明,地理实验与模型制作能够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 一、地理模型制作的重要性 制作地理模型是地理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
一、引言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是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1]。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不同水平学习结果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高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从问题情境、知识和技能、思维方式、实践活动和价值观念等维度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描述概括性太强,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具体化处理才能使用。 作业系统与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共同构成了地理教材体
一、前言 在地理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教与学的桥梁,反映一国或地区的教育观念及其基础教育水准。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实行“一纲(标)多本”的教材编写模式,地理教材的编写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尽管如此,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更需要借鉴成功经验,不断推陈出新,优化我国地理教材建设。我国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其教育发展受发达国家影响,基础教育水
地理教材因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活动性课文和叙述性课文,其中,活动性课文是指叙述式课文中穿插的各种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学习栏目[1]。活动性课文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教学过程的载体,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的颁布实施,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将成为当前地理教
地图册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于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地图具有独特的优势。[1]地图册综合性强、形象直观的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内容起着重要作用。而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如果能把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时要求、培养目标、学习主题和内容、设计环节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课时容量要求不少于本课程总课时量的10%,培养目标上强调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习主题和内容主要选取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家乡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乡村振兴等方面真实存在的事物和现象[1]。基
自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上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论断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1]。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加强这一理念的实施[2]。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近年来,随
生态安全又称环境安全,是指国家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1]。2014年4月,我国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3]当代国家安全包括1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生态安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既与地理学科关系密切,在地理教材(如选择性必修3中资源、环境安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如人地协调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在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也愈加丰富。201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指出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心下移至学校等基层单位,加强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