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实施途径,有着促进实现学校美育课程目标、提升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重要价值。2022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艺术核心素养、艺术课程内容、艺术课程实践、艺术课程评价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为艺术课程改革和艺术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 方向。 聚焦艺术核心素养,强化课程育人功能。“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核心素养构建是艺术课程改革的基石,
编者按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美育特点,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凝练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个方面的艺术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构建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积极发挥艺术课程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引领学校美育教学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本期围绕“艺术课程改革”话题遴选优质稿件,以飨读者。
[摘要] 当前,美术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缺乏对教学模式的深度认知和理解、缺少对课程内容的深度体验与领悟等问题。结合学科实践理念,变革高中美术教学方式,具有帮助学生提升融通力、深化整合力、强化实践力的价值意义。基于具体课例,研究论述了创设生活情境、开展社会实践、优化教学环节、解放感官限制的大单元教学策略,以助推学生在尝试探究、迁移应用、教学做合一与体验创造中学习。据此,美术教师应深入理解学科实践,将其与
[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歌唱、律动、演奏,让学生品出音乐之“滋味”、唱出音乐之“情感”、奏出音乐之“旋律”、舞出音乐之“心跳”,凸显学生音乐学习的“音之趣”,化解学生的“音之惑”,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音之境”。通过“情趣智动”的音乐教学,让学生的音乐心灵真正地“悦”起来,让学生的音乐学习真正地“跃”起来,从而让师生共同获得音乐学习的快乐与满足感。 [关键词] 小学
[摘要] 群体动力学强调在群体的协作任务中优化心理环境。从群体动力学的视角来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活动的构建路径上,可以采用统整式主题设置活动类型、分层式领导规划活动安排、协同式任务组织活动实施和议题式讨论促进活动反馈。而在具体实施策略上,则强调明晰共同性群体目标、构建互助性群体环境、达成协商性群体对话和促进迁移性群体实践。这些策略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丰富性与可持续性,推动学生积
[摘要] 项目化教学已经在实践中广泛开展。以中学生物学教学为例,如何为项目化教学提供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显得尤为重要。从群体动力学理论来看,可以通过规则约束、任务凝聚和集体驱动等手段,提升学生项目化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据此,本文提出了构建群体文化、拟定自治公约、凝聚集体智慧、鼓励批判对话和联结社会活动等项目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群体动力学;中学生物学;任务凝聚力 一、基于群体动力学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相关链接”栏目是正文内容的重要补充和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准确分析其内容,充分挖掘其德育价值。以革命传统教育“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教学为例,通过呈现画面、讲演故事、讨论问题、链接经验等方式,将其适切地融入教学,使学生深化道德认知,构建意义世界,获得德性成长。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相关链接”栏目;革命传统教育;德育价值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设计了“活动园”“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新设一系列栏目,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助力教师更好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但目前“活动园”栏目的应用情况存在诸多问题:未将理念内化,导致“不会用”;专业能力不足,造成“不懂用”;缺乏环境支持,导致“不想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层次研读教材,重视栏目价值;整合栏目内容,创新栏目教学设计;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指向思维发展;多种形式结合,丰富栏目评价方式;提高专业素养,增强
[摘要] “理思”既是教学之术,也是教学之道;既是数学之境,也是数学之魂。构建小学数学理思型课堂,教师需要明确理思型课堂的基本内涵,即“探究数学原理、学会数学思考”,并遵循其任务探究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师精导性原则,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通过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跳跃式问题情境、抽象型问题情境等实施策略,引领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思辨、思想。 [关键词] 小学数学;理思型课堂;课堂构建
[摘要] 项目化学习是学生基于真实情境,尝试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本文以浙教版《劳动》一年级上册“整理书包有秘诀”一课为例,从情境创设、项目设置、任务驱动及评价实施等角度展现设计与实施的策略。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探索主题情境下劳动课程项目化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主题情境;劳动课程;项目化设计;教学实施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
[摘要]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是单一的劳动实践,应该延伸到知识建构、审美教育、科学探究等方面。本文以“稻谷旅行我见证,禾下乘凉共筑梦”项目为例,在“追根‘稻’底”中,探究以劳动项目为载体的五育融合实践路径——链接“实景劳动场”、聚力“实效联动场”、深化“实践体验场”,通过三场耦合,让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更好地融通,在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追根“稻”底;三场
[摘要] 乘法分配律变式较多,是小学数学运算律教学中公认的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方式不是反复操练,而是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基本模型,加深对概念原型的理解。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通过横向对比、纵向对比、交叉对比,指出乘法分配律的核心切入点和路径,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结构与模型建构,形成灵活应用的思路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对比教学;模型建构;数学变式 乘
[摘要]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仔细认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教师应当以发散性思维、化归性思维、综合性思维为理论支撑,借助图形与图形组合、图形与数字结合、思维导图展示教学案例,将思维培养渗透于课堂全过程。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一课为例,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思维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 教学案例;思维培养;小学数学 为了在数学学习中有效培养小学高
[摘要] 课程思政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背景下所提倡的一种创新教育理念,中学阶段应当以课程思政理念高质量地推进课程育人。具体的实施路径主要如下:一是夯实课堂教学主阵地,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基因式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开展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借助校园媒介,开展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本文分析了以上三种路径的优势和实施策略,并结合案例探讨不同策略的操作方法,以期高质量地达成课
[摘要] 为了改变传统化学课堂被动的知识接受式学习模式,探索构建基于“开放实验室”的高中化学生态课堂,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地行动起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中真实的参与者、观察者、实验者、探究者、发现者等。通过积极能动的化学课堂教学,学生在强烈的感性认识体验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课堂规则经验,从而构建活泼开放的课堂生态,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关键词] 高中化学;“开放实验室”;生态课堂;教学重构
[摘要] 对于信息科技学科而言,大概念具有很强的迁移价值。新版教材提倡以素养达成为目标、以大概念理解为内核、以课程整体设计为路径开展大单元教学,指向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性情境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创新信息科技教学方式。本文从认知情况、实施情况、研究愿景三个方面对区域内的信息科技教师进行调查,主要了解与分析区域内大概念视角下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大概念
[摘要] 大单元教学中,以驱动性问题设计作为统整有关联的学习任务开展的抓手,具有关键性作用。教师需要厘清大单元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从中找到驱动性问题设计的出发点与关键点,探寻适合大单元教学中驱动性问题设计的有效策略,以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驱动性问题;设计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大单元教学,强调整合课程内容,推进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在大单元教学中
[摘要] 状物类散文以优美生动的语言,展现出深刻悠远的意境,既凸显事物的特点,也抒发作者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重要文体。状物类文本有着独特的创作规律和表达奥秘,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言语形式和内在逻辑。教师要抓住这一文本的文体特质,据本理解,逐层升华,推动学生认知的不断形成。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为例,梳理表达主线,在“想开去”中感受色彩美;还原表达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语用素养,引导学生完成积累语言素材、处理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知识等一系列任务。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课文教学为例,总结出“反复琢磨,品味语言特点;诵读文本,感悟语用技巧;对比分析,提升语用技能”等一系列教学策略,促进语文要素和文本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而推动语用目标的落实,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
[摘要]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次正式出现“批注”的概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让学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并且阅读时注意体会人物的心情。通过单元导语引领、课文示范方法、课后练习实践等,可以做到突出重点、有效迁移、显化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批注的要领,学会通过批注来阅读,从而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 批注;单元导语引领;课文示范方法;课后练习实践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融入了大量的创
[摘要] 作业是促进学习评价、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单元作业能够增强不同课时作业内容之间的衔接性、递进性,更好地发挥作业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其作业设计应该契合单元主题,立足学生实际,连接课堂内外,体现整体性、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支架和载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
[摘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对知识的传授上,而是要注重关联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开展生动而深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本文在实践中总结出“结合学生兴趣,补充生活化素材;深化学生体验,创设生活化情境;体现学生主体,组织生活化实践”等一系列策略,从“生”出发,以“生”为本,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情境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排了许多生活化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和法治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教育现状,提出“注入传统文化,扩展学生的知识空间;引入历史典故,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注重课后实践,加强学生的文化体验”等一系列实施路径,以期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道德
[摘要] 历史地理的交叉学科特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使学生能够从地理变迁中探索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地理融合教学的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基于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深入探索自然地理视角下的历史演变、人文地理视域中的历史交织,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全面展示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促进学生对两门学科内容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
[摘要] 混合式教学既突破了传统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又保留了传统课堂成熟的教学模式,在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中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混合式教学法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及课后拓展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旨在发挥混合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为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初中物理;前置课堂;线下互动 一、线上前置课堂,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传统物理
[摘要] 本文以七年级心理课“从众效应”为例,探讨“未来教室”场域下初中心理课的有效教学策略:善用多媒体资源,提升课堂效果;借助智能系统,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小组合作,激发学习内驱力。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注重课堂伦理,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 未来教室;信息技术;初中心理课;教学策略 “
[摘要]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单篇课文教学,需要教师从文学角度进行文本解读,基于任务群教学理念进行单篇课文教学设计。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白鹅》为例,综合多方信息,从文学创作角度解读文本;在学习任务群中提炼文本的文学性教学价值;创设学习情境,精心设计读写任务与活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单篇课文教学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实践路径,旨在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基于此,本文以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文言文教学为例,从“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搭建思维支架;布置任务,驱动实践探索”三个方面入手,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路径进行研究,以落实新课标要求。 [关键词]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实践路
[摘要] 沉浸式学习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用有创意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本文旨在探究沉浸式学习模式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逐步了解运动项目的规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关键词] 沉浸式学习;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习模式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学校教育要通过传统文化进课堂,为学生培根铸魂。为了让传统文化浸润课堂,本文基于端午节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案例,展现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通过分析真实情境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数学智慧,树立文化自信,产生民族自豪感,在一系列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领悟数学之道,体验数学之趣。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融合;学科
[摘要] 基于广州红色资源,将党史教育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是提升德育价值的有力抓手。本文拟从三个角度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指向政治认同,分层级规划教材中党史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广州红色资源,开展党史项目式学习探究活动;开展画廊漫步分享式评价,创新党史教育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深度培育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广州红色资源;小学思政课程;党史融合教学 习近平总
[摘要] 初中化学复习课需要进行高效的课堂提问,本文以“酸的化学性质”复习课为例,课前借“问”巧设情境,为师生互动搭建载体;课中运用多种方式设“问”,培育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课后追“问”,设计课堂评价进行反馈,实现复习课教学的提质增效。 [关键词] 初中化学;复习课;情境创设;问题链;课堂评价 复习课是化学课中的一种重要课型。长久以来,复习课的内容往往比较陈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知识单向传递,
[摘要] 德育课程是国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怎样的德育课程、如何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是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美德森林”成长课程的总体目标,包含五大核心方面,即:培养学生的礼仪之德、家国之德、向上之德、环保之德、理想之德,让学生通过持续体验、交流和实践参与,思考和感悟礼仪规范、家国情怀、积极品质、环保意识、理想信念和做人道理,在提升学习与合作能力的同时,帮助每一个学生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