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焦点团体访谈、现场观演问答、投票和观察法五种方法,对参与两部校园戏剧演出的10名学生演员和420名学生观众进行质性研究。研究发现,校园戏剧引领了一场学习革命,可概括为“一个模式、两个驱动、三个还原”,即在美育情境中采用交流模式,以成果和创新为驱动,把学习对象还原为生活世界,把学习方法还原为具象认知,把学生从“沉默的他者”还原为知觉主体。 [关键词]研究型校园戏剧;新
[摘 要]学术能力是研究生的核心素养,也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点之一。当前,高校研究生学术能力训练的组织形式相对简单,主要以导师指导为主、学术写作课程为辅,所形成的学术能力范围不能覆盖到学术研究的全过程,效果有待提升。文章通过对研究生学术能力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某学科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构建“五步走”的学术能力层次化训练体系,为研究生学术能力建设提供应对策略与实现路径
[摘 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使命要求高校培养能够顺应未来发展需求的领军人才。实践育人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其中认识实践更是带领学生理解专业、建立专业认同的关键环节。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坚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路径,基于情境学习理论提出“大国重器平台+科教融合+思政升华”的认识实践教学新思路,并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规划实施试点项目,以期为更好地培养实践能力强和专业情怀深的高水平海洋人才提供
[摘 要]跨学科培养是获得高水平成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跨学科培养模式的生态特征表明其实质上是由五大子系统及其包含的生态因子组成、动态交互而趋于平衡的一个整体系统。文章解析各子系统的生态因子,分析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同演化,从而构建跨学科培养的生态系统模型;在培养目标、组织结构、培养过程、制度规范、资源环境五个子系统生态因子层面上,给出优化实施措施,通过生态因子交互作用逐步完善,形成一个
[摘 要]文章针对军队院校课程链建设的现状和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遵循高等教育和军事人才成长规律,贯彻“宽口径、厚基础、全素质”的学历教育理念,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区域课程体系、建设纵向课程链、提升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形成闭环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军队院校课程链建设进行探索,发挥课程链多门课程协同育人的作用,提高教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程链;教学团队;教学资源;素质能力;考核评价
[摘 要]我国每年约有100万经济和管理类本科生修读管理学原理课程,但关于该课程考试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数据,结合学生个人特征信息,运用计量分析工具深入探究影响管理学原理课程考试成绩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女生、共青团员身份、课前预习以及小测验成绩与考试成绩显著正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男生和非共青团员学生的辅导,并督促学生加强课前预习和小测验前的复习。研究结
[摘 要]非线性振动是工科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非线性振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数学求解方法,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组根据课程能力培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讲授,探索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引入典型工程实例讲解,注重综合能力训练,改革课程考核办法,设计并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基于教学方法改革和优质课程建设的需求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的迭代日新月异,社会需要大量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及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传统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当前的产业链需求不匹配。文章以盐城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为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需求,在“双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的电子信息
[摘 要]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要求工科专业课程回归工程实践,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文章在分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教育理念进步和国家社会需求等影响工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多元驱动力,建立了“多元驱动、问题导向”的工科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并以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为例,梳理了教育理念亟待完善、思政元素融合不深、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团队建设有待加强等存在的问题。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
[摘 要]应用型本科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学情,以电类工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提出基于“一中心、一导向,二结合、二重构,三牵引、三优化,四融合、四转变”的“双1234”教学设计的改革实践思路,组建优质教学团队,构建线上教学资源,并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
[摘 要]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环境、生物、医药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然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传统方式,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缺乏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这不仅容易导致学生预习效果和学习效果不佳,学生的主动性难以被激发,也无法满足社会对分析化学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当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深入剖析其根源,并提出初步改革方案: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摘 要]文章基于对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存在问题的分析,在《广西大学关于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的指导下,以公共体育课——乒乓球课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通过打造线上与线下、家庭与学校、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的课程体系,确定“学会+操练+实战”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建立“课内+课外”的公共体育课考核方式,实现广西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目标,以期通过改革,创新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
[摘 要]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下,文章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需求为切入点,对人工智能概念及关键技术进行梳理,阐述课程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现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性,探讨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管理提效以及教学评价优化的路径,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融合,以期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摘 要]绪论课是一门课程最重要的一节课,对该课程的教学起到重要的统领作用。文章以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为例,系统研究了绪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教师应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明确绪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以讲授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为主线,并重点解决为什么学和怎么学的问题,让学生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且学会学。教学内容应体现“两性一
[摘 要]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新时代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由于地质学专业实践性极强,地质认识实习在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介绍了兰州大学环祁连山地质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成果。该校充分利用区域野外教学资源优势,在实习路线规划、知识体系建设、创新思维与科研训练、专业认识与兴趣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了学、研、产结合的教学路径,实现了从基础到进阶
[摘 要]美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理论课,学生对理论课多有畏难情绪,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理论融入日常生活实践中,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习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学生就会有兴趣学,就会学好,并且能够学以致用。作者在多年的美学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经验和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教会学生发现美,批判丑,为城市发展服务;二是将美的理论用于指导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塑形,
[摘 要]研究性教学因融合了知识建构、合作探究及学生中心等先进教育理念,在教育界备受推崇。文章从研究性教学的现状出发,探寻改革新路径,并以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为例,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教学实践效果的有效举措:优化课程教学目标、构建工程案例库、改善实验室资源与环境、组织创新竞赛与训练活动等。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课程建设;现状;突破;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
[摘 要]普通话课程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时存在学时安排有限、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传统、考核方式落后等一系列不足之处。该研究基于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普通话教学现状,依托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打破时空壁垒、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考核方式,从而改进当前普通话教学,提升其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普通话课
[摘 要]文章基于课程 “四位一体”(即教、学、做、研融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提出从铸魂、专业和文化三个方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推行“四平台—三角度”的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即通过课堂教学、学习提升、实践操作、科研创新等建立立德树人的育人平台,开展“铸牢军魂、科技强军”角度的铸魂思政,“专业特色、科教融合、名家风采”角度的专业思政,“优良传统、科技创新、校园文化”角度的文化思政,不仅体现课程军事特
[摘 要]生产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和实践环节,是学生接触工程实践、了解行业社会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生产实习鲜明的社会属性、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和典型的劳动教育元素,深入阐述了将劳动教育融入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习的必要性,从课程体系优化、管理强化和评价改进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将劳动教育融入生产实习课程的实践路径,并构建了包含劳育增智、劳育强体、劳育树德、以劳育美等主要内容的生产实习课程劳动教育教
[摘 要]工程制图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很好的载体。但这些思政元素多是单一、零碎的,缺乏体系及有效的融入途径和方式,存在难以实现“盐溶于水”“润物无声”、难以实现“持续改进”“终身学习”、难以实现“掷地有声”的育人效果等“三难”问题。基于此,遵义医科大学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团队提出用“三度”(赋温度、提高度、拓广度)来化解“三难”问题,架构了“五元多维”的工程制图课程思
[摘 要]文章以“四新”建设背景下多方协同育人为视角,以面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范式为理念,构建地方高校多方协同育人的模式,系统提出多方协同育人的机制体系,并以湖南工商大学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重构“三跨”协同育人模式、优化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协同育人实践教学载体平台、搭建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平台、建立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等,可提高校、政、企、研
[摘 要]现代产业学院是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衔接,多主体协同的新组织形式,已成为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的主平台。文章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介绍绿色石化现代产业学院在应用型石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并基于“三螺旋”理论探讨政校企高效协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育人生态优化对策措施,以期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和石化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产业学院;应用型;协同育人;石化
[摘 要]CAE技术在工业领域日益成熟的应用为农机装备设计与研发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极大地缩减了产品研发周期和成本,以极高的效率实现了产品技术创新。文章在对当前国际、国内农机行业引入CAE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农机行业领域相关应用的短板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有限元方法课程理论教学改革、学生CAE思维能力培养、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农机领域应用、试验平台搭建、非农机行
[摘 要]机器人学是一门跨专业综合性学科,针对不同院校、不同层次学生,其人才培养要求有所不同,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挑战。文章基于OBE理念,构建机器人人才培养体系,深度剖析岗位需求与技术技能要求,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机器人技术教育中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并创新性地设计以OBE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合多元要素,构建多层次、渐进式的课程体系,旨在探索培养机器人创新人才的新路径,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机器人专业
[摘 要]就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教育类就业市场亦是如此。当前高校教育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课程设置多样,但同时存在着培养目标缺乏时效性、课程设置博而不精、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等问题。文章围绕就业市场中教育学类专业创新人才所需要的能力,提出以强调前沿性的研发能力培养、强调贯通性的应用能力培养、强调多元化的推广能力培养和强调启发性的反思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策略建议,为高校本科生创新
[摘 要]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小院,已成为学生在解民生、治学问的过程中切实增强强农兴农责任感、服务乡村振兴的大课堂,这一育人模式在全国高校全面推广。目前,科技小院实践育人模式多应用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而在本科教育中的应用探索尚显不足。为此,课题组以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为例,针对其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结合科技小院育人模式的成效,构建本硕协同的实践育人模式,旨在优化农科类本科教育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将农耕和读书并重视为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耕读”这一理念体现了对劳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的深刻理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文化瑰宝。“耕读”文化提倡在耕作与学习间找到平衡,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强健体魄,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是一种全面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涉农高校中,把耕读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不仅具有现实的
[摘 要]文章基于广西某高校2720名大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系统评估了学生的劳动素养现状,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知识技能、劳动品质和创新劳动四个维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劳动观念方面均值较高,反映出积极的劳动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然而,劳动知识技能和创新劳动均值相对较低,表明这些素养有待进一步强化。此外,性别和学历层次的差异分析揭示了男生和本科生在劳动素养上相对更为突出的优势。为此,文章提出了将“三
[摘 要]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现代学徒制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路径。文章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例,分析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困境及对策,归纳总结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创新措施和建设成效,并探讨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优化现代学徒制的策略,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中
[摘 要]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要形式、发展环境和发展挑战将发生新的变化。高等教育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承担促进世界文明互鉴、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提升高校自身发展水平责任的同时,应审视在新发展格局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发展面临的变化和挑战,抓住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等重点,在发展策略上创新发展理念,提升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