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再到如今的信息科技课程,课程名称历经了多轮迭代,在名称更替的背后,内容的变化更是层出不穷——BASIC语言、Office、网络、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没有哪门学科像信息科技学科一样,课程内容在不断变化,教师也在不断学习新技术。“追新”成为信息科技课程不够成熟的标志,无数的研究者试图让信息科技课程能够沉淀下来一些恒久不变的内容。其实,当换个角度、换个态度再看“追
编者按: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释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人工智能的科学使用是推动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动力,而其在教育领域的全方位渗透,更是激发了人们对学校建设的无限想象。本期我们走进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探寻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打造“新质学校”的“‘互联网+物联网’智
摘要:人工智能正逐步渗透并深刻改变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成为必然趋势并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文展示了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利用人工智能赋能高效课堂教学,通过人工智能促成从“离境”到“在境”的学习环境蜕变,重塑“师-机-生”协同共生的新型学习生态,强化“教-学-评”一体化学习流程设计,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
摘要:本文介绍了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利用教育数字化赋能评价改革的实践,学校将互联网端的数据采集归类与物联网的实践应用联通,通过创新评价学生的维度和指标、创新数据采集的方式和过程、创新学习变现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智慧评价更具生命力和生活味。 关键词:智慧评价;数字赋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1-0010-03 当前,数字评价成
焦建利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jiaojianli@126.com 名师指导其他教师的理念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传统的师徒制就是名师工作室最早的形式。然而,正式将这种同侪互助以师育师的理念发展为“工作室”或专门的教师协作与专业成长空间,则是近二十年的创新。 “名师工作室”的形成最初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它通过让专家型教师指导新教师并引领教学创新,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正式机制。从20世纪90
魏宁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wn828@126.com 作为科学界的最高奖,诺贝尔奖可谓人尽皆知,但你知道工程界的最高奖是哪个奖项吗?它就是德雷珀奖,也被称为“工程诺贝尔奖”。德雷珀是美国MIT的教授,被誉为“惯性导航系统之父”,在工程界贡献颇多。该奖在他去世后的1989年开始颁发,以奖励那些为工程领域的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工程师们。迄今共有60人先后获得德雷珀奖,其中超过半数的获奖
邱元阳 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专 qiuyuanyang@126.com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无疑成了最耀眼的明星。从科研实验室到商业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治理,AI的身影无处不在,它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狂欢。 今年的诺贝尔奖,几乎是没有意外地出现意外,有几个奖项颁给了AI,将AI的
摘要: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评价学生计算思维的运用情况,可能有多种创新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让学生基于某些可能运用到计算思维的任务,自主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发问,通过对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所提问题的文本进行分析,实现对学生计算思维运用情况的评价。本文提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对提问文本进行分析,作为思维运用的分类器、检验器和量具,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其较难对学生思维运用的深度和独创性进行恰当的评判,
从过程与控制到物联网,信息科技在系统控制、物联网探索等领域不断发力,且在系统原理认知、物联实践创新与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方面从小学到初中不断螺旋上升。本期解码将对比小学的过程与控制、初中的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来展现相关模块不同阶段的教学,启发教师要以整体观来认知新课程。 摘要:本文在对比四个版本的“过程与控制”教学内容在编排上的共性和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特点,提供了多元的教学视角,以期能够帮助教师更
摘要:概念模型是人对外部世界的内在表征。概念模型构建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建构知识体系的有效路径、在问题解决中深度学习各类概念的有力策略。本文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科书七年级下第12课《物联网数据的汇集与使用》的教学为例,根据学生认知发展逻辑探讨“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模块概念模型构建的路径——先分析物联网系统功能,提炼核心问题,促进概念的形成;再联结概念,表征朴素概念模型,规范描述概念
摘要:本文通过对“在线社会”的认识,以及对在线社会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理解,让学生了解自主可控技术对在线行为的影响,明确行为准则,强化安全意识,初步形成在线社会安全观。 关键词: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在线社会;自主可控;安全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1-0028-02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以社
摘要:本文以“在线学习与生活”模块中的“在线安全”单元为基础,探讨了智慧环境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新思路,通过“在线安全要牢记”单元主题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分析生活场景中存在的个人信息泄露案例,旨在提高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在线安全;单元教学设计;信息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1-0030-03 《义
摘要:本文利用AI教学系统,展示具体可行的备课策略和实际案例,旨在促进教育资源的智能化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共同推动信息科技教育迈向智能化、个性化的新时代。 关键词:生成式AI;大模型;信息科技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1-0033-03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以生成式大模型为代表的
摘要:本文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背景下,对初中阶段在校内开展开源硬件编程教学的课标课、校本课、课后服务课三类课型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三类课型特点,分别从教学装备配置和课堂教学技巧两个角度,探讨了开源硬件编程课堂的教学策略,最后规划了开源硬件编程教学的信息社会责任培育路径。 关键词:开源硬件;编程;课型;教学策略;信息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
摘要: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跨学科”一词被多次提及。在实际教学中,它主要基于主题展开,强调跨学科概念的整合与应用,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本文提出,面对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中新增的“科学”取向,对跨学科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需从宏观的系统性教学设计层面规划,以中观的教学模式界定主题单元,并开展微观的单元教学活动,最终通过课堂实验检验其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科技;跨学科;
摘要:本文在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功能以及如何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话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展现了计算思维涉及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为教师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计算思维;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1-0045-04 计算思维是人类高阶思维之一,它以发展学科知
摘要:本文在总结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发挥的作用的基础上,设计与实施了“蛇口当下与未来”项目,旨在探索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结果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提高项目式学习效率,为学生带来更加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信息科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
摘要:本文提出,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应摒弃过去只见知识不见学生的做法,充分领会《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围绕课程内容规划,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运用大单元整合教学可以将零散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大任务或者大问题进行统领,引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探究和实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问题,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大观念;大单元
摘要:本文结合生物学科中的病毒溯源与基因重组问题,设计了基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的初中信息科技Python编程跨学科教学单元,详细阐述了如何将Python编程的所有知识点和算法整合起来,解决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跨学科问题,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病毒中的基因突变点进行溯源,并通过基因修复技术改变和消灭病毒。 关键词:初中;信息科技;跨学科;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信息科技实验教学的困境与在线数字化平台助力教学的优势,并以《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互联网创新应用”实验为例,从实验分析、实施路径、实践反思三方面探究了在线数字化平台的实践应用,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平台;信息科技;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1-0060-
摘要:本文通过将Python编程与互联网安全维护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分解、模式识别和算法设计等计算思维的基本内涵,并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同时提升他们在数字化环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安全意识。 关键词:初中信息科技;Python创意编程;网络安全;融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1-0063-
摘要:本文基于初中信息科技的学科融合,以水中机器人为载体,设计了学科融合教育视域下基于工程思维融合的水中机器人实践方案,从项目式思维教学一步步转变成工程思维的教学,构建了“工程式教学+项目式推广”的应用模式,并整合相关数字化资源与平台,最后达到项目式思维与工程式思维的跨学科融合,以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批判思维、逻辑演绎思维与系统思维的形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信息科技;学科融合;水中机器
摘要:本文以“到火星上生活”项目为载体,探讨信息科技学科如何作为学习支架应用到项目式跨学科活动中,以期探索一种新型的信息科技教育模式,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信息科技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新课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信息科技;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1-0073-03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
摘要:由于受篇幅限制,小学信息科技教材不可能面面俱到,而这恰好给了教师以文化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即“续”写教材的机会。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校园文化、当地文化、学科整合为序,对教材进行合理有效的延伸,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轻松高效走入教材,推动学生精准掌握技能。 关键词:教材;信息科技;延伸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
摘要:宽泛数字技术应用是语文学科教学强有力的支撑,当下数智学习情境构设的关注重点,是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学习者的语文知识体悟和语用能力养成。因此,本文立足探究性学习与生成型应用,遵循“多元内容、多样形式、精准目标、灵活机制”的技术驱动需求,从数智赋能和跨科互涉两个角度出发,以多模态交互体验与开放性认知关联为具体实施例证,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构设依托宽泛数字技术支撑的学习情境,创新服务学习者个性化与主
摘要:信息时代的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坚持素养导向,关照阅读过程、阅读方法、阅读评价。因此,本文提出重构阅读程序、重组阅读要素、重设阅读空间的策略,以期能够有效提升语文课外阅读的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混合式学习;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1-0083-03 阅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其作为指向综合能力发展与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本文针对学生“无话可写”“无法写好”等难点,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积极探索并实践小学习作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自然资源引入教学,打通课堂内外,通过“‘慧’趣”“‘慧’境”“‘慧’学”“‘慧’创”等策略,促进学生乐意写、有话写、能写好,并能创意表达,提高了习作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技术赋能;习作教学;“慧”写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色彩的光学原理、生物学反应特性、在显示设备上的显示和纸介质上的打印输出方式,引入色彩空间的概念,通俗地解释了色彩在计算机显示器上的应用、设备相关性、在操作系统中的处理方式,以及图形图像处理中基于色彩空间和颜色模式的原理。 关键词:色彩空间;图形图像处理;颜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1-0089-06 彩色显示器的
摘要:为了加强美育,实现人工智能与艺术的跨学科融合,应让中小学生在课堂中亲身体验AI艺术创作,从而更好地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审美能力。那么,能否提供一款适合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工具,使他们能够轻松上手并参与到艺术创作之中?本文以“为老黑白视频上色”项目为例,探讨了AI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分析了AI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优势与挑战,探讨了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XEduHub;人工
摘要: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师资培训存在过于注重专业知识传授而忽略专业能力与专业精神培育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教师专业标准视角出发,探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学科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并提出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课程的设计要考虑需求的针对性,内容的全面性与活动的科学性,以期能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核心素养;培训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摘要:本文探索了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面向数智时代的医学生的数据库课程中的教学案例融入思政要素的案例设计,并基于案例设计开展了教学实践,以期培养既具备扎实医学专业知识又拥有良好的科技探索创新思维和“大医精诚”的高尚道德情操与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关键词:数智时代;思政教学案例;课程思政;数据库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
摘要:本文分析了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面向职业本科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改革与探索方案,并总结了课程的创新与特色之处。 关键词: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职业本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21-0105-04 背景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
摘要:本文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基于超星学习通在线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平台等在线资源,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技术变革课堂教学各个要素,推进课堂教学深层次系统性变革,并探索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新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与“空间+时间”的灵活自由,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体系,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变革。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超星学习通;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