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须面向全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2003年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 “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校内外课程资源,注重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的课程要求[1]。2017 年版新课标提出“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的教育理念[2]。传统的地理课程资源已经不匹配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转向校外课程资源。时事热点是国内外发生的如战争、经济、政治等重大
2019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同时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是新时代党中央推动教育事业纵深发展的一
“微课”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创新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其具有短小精炼、主题突出、个性化、动态生成、使用时段灵活便捷等优势[1],使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的整合走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近几年,中学地理微课的研究、实践迅猛发展。现有对地理微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原则、开发流程、内容开发及案例资源开发等方面[2-4]。但借助微课手段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还处在初步探究阶段[5],微课教学方式能否
一、学科融合思维育人是培养学生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需要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科素养指标体系中明确指出地理学科的科学思维指标表现为“运用抽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推演与计算,模型与建模等思维方法来组织、调动相关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景中的各种问题”。人文思维的培养指标中同样指出“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审美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应对各种问题” [1]。在解决地理问题时,需要调用的知识可能包含数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中国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教学型、导学型、学本型”三个阶段,目前正向“学本型”发展。21世纪初,我国已有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研究学本课堂,沈建民在2002年提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本[1]。历经多年的尝试和探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并且在多个学科有教学实践,但是,学本课堂如何在地理课堂上落地生根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为实现高中地理教学从“以教定学”和“以
一、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日益凸显,为建构以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主导的课程,课标对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进行了重组与优化,以必修课程中的地理一模块为例,新增了“1.10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物,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内容要求。 事实上,在旧版人教版教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尽管仅从跨学科综合课程、地方课程的设置等角度诠释“超越学科中心”的理念,但无疑也为“跨学科角度”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定下了基调和方向。《普通高中地理课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称“新课标”)指出,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其三个表现分别为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1]。 地理学科的特色之一是从空间的角度研究世界,其观察世界的方法和工具具有独特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地理学科拥有更多观察世界的工具,其在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培养中的应用将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一、地理综合思维素
作业设计是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重要的一环。作业管理与设计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关键步骤,虽然文件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但也是高中学校应该重视的问题。作业的设计与管理是课堂教学设计与管理的延伸与扩充,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另一个突破口。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核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下大力气加快经济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更加微妙,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显得日益紧张,需要深化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高中地理学科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内容,地理教学以讲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为主,融合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综合学习内容,是落实生
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重要内容之一,与科学精神共同构成全面发展人的文化基础。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学习内容具有课程育人的独特优势。在乡土地理课程“威宁草海”的开发利用中,就如何通过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培育人文底蕴这一核心素养,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人文底蕴与乡土地理“威宁草海”湿地 1.人文底蕴 “人文底蕴”是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
在学校里,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美国著名的现代美学研究者赫尔伯特·里德曾说:“美育不仅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
伴随“双新”在我省的实施,中学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1]。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素养,分别是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本质是培养学生通过多方获取资料或实地考察、实验,运用综合思维来认知一个区域的人地关系,进而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的素养。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熟悉地理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培育难以达成。 近年来以GIS、RS、GPS
课程标准是地理教材编写的指引,是育人理念的源泉,是教学路径的依据,是学习评价的准绳。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制定发布和修订完善,基于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近年来教学研究的热点。“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渗透着地理学科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地理教育教学的灵魂,是众多一线教师实践研究的重点。 一、人地协调观的内涵解析 1.人地协调观的内涵要素
一、引言 按照大多数教育者的观点,一次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当由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组成[1],但这三部分的受重视程度并不相同。目前大多数教育领域的论文都选择聚焦于课中教学过程,近几年在国家与社会“多样化评价”的呼声下,课后评价也逐渐成为热点,而课前阶段应如何组织,似乎已是冷门话题。课前阶段的准备涉及教师备课、导学案设计、课前活动设计等诸多方面,本文选择课前活动设计为主要内容。 以“课前活动”为关
一、引言 地理是一门集自然、人文、区域为一体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提出四大核心素养,其中综合思维被誉为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基石,通常作为学生理解地理学科中人地协调观念的重要思维工具。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落实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又应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是当下地理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难题。“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被称为跨学科教育或多学科融合教育。2013
当前,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工作如火如荼,在新的核心素养背景下,作为地理核心素养最关键的“综合思维”如何贯彻落实,是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一线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清楚地掌握“综合思维”的内在要求,更要探索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思维”指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因此综合思维要求将地理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综合体来考虑与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近些年全国各省份开始陆续实施新高考。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最新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提出“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其中“四翼”作为高考的考查要求,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1]。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可以发现:新高考试题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察要求很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思维、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创
板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本文强调了地理板书的作用,围绕如何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展开板书设计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板书教学的一些优化策略。 一、重视板书的原因 板书能够反映课堂上的重难点,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资料的呈现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随着多媒体课件的普及,许多教师对课堂板书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甚至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已经把
从“知识时代”到“素养时代”的变革,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变得更加重要。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优秀教师的需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授课模式。政府对高素质劳动者日益增长的期望、不断变更的课程体系以及日益加速的全球一体化,这些因素正推动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 一、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1.新课改时代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使
一、地理情境化作业的概念和优势 地理情境化作业是一种新型的地理教育方式,它将社会生活实际情境融入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地理情境化作业强调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从而达到深入学习和有效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地理情境化作业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情境化作业中,将实际问题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广东省开始全面推行使用新教材,同时也迎来了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改革,一线教师一方面要认真结合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学情选取恰当的教学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课本上现有的案例都是经过编委们精心挑选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完全照搬课本的教学案例虽不容易出错,但由于学情不同、地域不同,学生对陌生的情境难以产生共鸣,学习兴趣不
一、确定课例研究背景 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022年贵州省黔南州教育局制定了《黔南州中小学“学·思·行·悟”课堂教学改革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 年)》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其基本内涵包含“优学、启思、引行、领悟”四个方面。“优学”指优化学习理念、方式和内容,“启思”指启发有效思考,“引行”指引导学生行动或活动。“领悟”指带领学生反思和总结。
研学旅行是指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走出校园,在旅行过程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委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小学、初中、高中要根据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
一、引言 2018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核心素养凝练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2022年4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将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也概括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并指出地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
一、诸葛亮北伐过程概述 北伐曹魏,攘除奸凶,还于旧都,实现分久必合之国之大统,是诸葛亮构建的长期战略规划。但从当时的地理条件、人口数量、经济条件等方面来看,要以蜀汉偏隅一己之力,消灭强大的曹魏,如同蝼蚁撼树,很难实现。但诸葛亮并未放弃北伐,而是尽量发挥其国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以攻为守”的军事战略规划,以至于几百年以后,唐朝诗圣杜工部在追溯诸葛亮时作《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
“月相”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中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月相图也比较复杂,属于难教学的部分。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了本节教学难点的突破思路。 一、教学困难原因 月相知识的复杂性。月相是日、地、月三者之间相对位置变化以及以地球视角观察的结果,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所观察到的月相就不同,不同时空的组合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学生相关基础欠缺。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在课堂上被应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1]。地理学具有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等特点,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在时空尺度上跨度大,这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客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2]。与传统教学相比
新课程新教材强调核心素养的落实,强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落实地理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教师教学要会创设基于生产生活的教学情境,用地理原理、规律解释生产生活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最终实现我们的终极目标——传授给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一、课标解读 评判一节好课的首要标准是有课标原文及课标解读,厘清认知内容、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水循环”的课标要求为:“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认知内容为“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行为条件是“运用示意图”,行为动词为“运用”“说明”,在方式上要求学生运用,在程度上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说明。在教学设计中应以课标为导向,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来展开教学。 二、教材分析
综合难度模型常被应用于教育评估中的试题难度评价,其最初概念是课程总体难度(Overall difficulty),这一概念由Nohara(2001)在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工作报告中提出[1]。华东师范大学鲍建生教授(2002)借鉴了这一概念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征,建构了拥有五个维度因素(背景、探究、知识含量、推理、运算)的多水平综合难度模型,并对其中每个因素又进行了水平划分[2]。鲍建生创建的综合
一、SOLO分类评价理论基本内涵概述 SOLO理论是一种量化学生回答问题质量、反映学生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它从皮亚杰认知理论发展而来,比格斯与格里斯将其发展为可观察和评判学生行为变化结果的五个水平,即前结构层次(P)、单点结构层次(U)、多点结构层次(M)、关联结构层次(R)与抽象拓展层次(E)(图1)。这五种思维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结构,类似从点、线、面到立体
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区域认知作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区域认知是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内涵为培养学生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象的意识和习惯、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能够正确解释和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1]。因此,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引导学生灵活将知识运用到地理问题解决中是地理教学的关键。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随
一、总体评价 2023年海南高考地理试题遵循教育规律,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重视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重视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总体而言,试题质量较高,符合当前新高考改革基本要求。 二、试题结构 试题结构如表1所示。 针对2023年海南省普通高中选择性考试地理试题分析发现试题呈现方式多采用图文结合,设问注重培养学生推理事实与探究问题的能力
一、引言 中学地理知识范围广泛,包含多个分支。随着新高考的实施,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试题不断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考试形式及增强试题开放性。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再依赖于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刷题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详细解读地理知识点,还要注重地理逻辑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和高效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地理复习课的效能。“思维可视化”是指以图示
2023年高考地理湖北卷紧密联系教材、紧跟时事热点、注重迁移运用、落实核心素养及体现育人价值。其中第16题来自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的“问题研究”——“汽车工业能否带动家乡的发展”。无独有偶,2022年高考地理全国甲卷第36题考查瑞士的产业发展过程和模式,材料来自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2019年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的案例,体现了命题清晰的教材导向,因此需要引
目前,纸笔测试依然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最主要的方式,高中地理一线教师对地理试题的评讲在课堂教学中依旧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如何更有效地讲评高中地理综合题,让学生既能提高应试能力,又能促进其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养,成为地理教师思考的热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不仅提出了地理核心素养,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1],为高中地
2019 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明确高考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为“一核四层四翼”。其中,“一核”为考查目的, 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即落实立德树人是我国招生考试的根本任务;“四层”为考查内容, 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四翼”为考查要求, 回答了“怎么考”的
高三阶段的地理复习备考需要高效进行。在这个阶段,伴随着学生整体地理知识和能力的齐备,以及学习状态的提升,会产生较多的教学契机,教师能否把握住这些契机并进行针对性引导和教学,影响着高三地理复习的实效。笔者针对教学中,学生关于地理试卷选择、答题模板、评分准则的疑问,选择2021—2022学年北京市六个教育强区的统练试卷和北京市2020、2021年新高考试卷共10套试卷(因海淀区和朝阳区期中考试内容与统
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科技等领域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是为实现国家总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性战略概括。它涵盖了多个领域,为国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能够促进国家整体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关于我国发展战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经济与政策领域,如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经济、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等,而将国家发展战略及其规
命题,尤其是原创命题,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测量和评价的基础工作,是教学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具有诸多方面的功能,对教学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有直接导向作用。所谓原创命题,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检测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利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提出问题,编制答案,并给出评分细则的过程。教师的原创命题能力,是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全方位、综合性的体现。命制出一套
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与全国甲卷(以下简称为“全国甲卷”与“全国乙卷”)保持了以往一贯的“以稳为主”、体现学科特色与思维的命题风格,在稳定中选取了较为典型的区域事件或现象作为命题素材,没有过于深奥及难度较大的学术情境,总体上维持了较为适宜的题目难度。在设问的内容设计上,体现了明确的指向性,在减轻考生审题难度的同时,也使考生的作答更聚焦于一定的角度与范围。在“三新”背景下的高考,未来的地理学科备考之
一、项目概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受“安全问题”等因素影响,地理学科的野外考察实践活动一直难以正常开展。因此,如何推动地理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成为一线地理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乡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措施中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稳产保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都与地理学科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有着紧密联系。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开展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不仅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地理视角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优化课程结构”“活化课程内容”“推进教学改革”等课程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与落实,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已成为初中地理教师积极思考与教学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复习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必备课型,是对新授课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承担着巩固知识、提
一、理论基础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指学习过程围绕某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和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业技能并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方式[1-7],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能够突破一定实际实施困境[2],其设计一般思路如图1所示。 二、“奏响海丰研学三重奏”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本研
一、背景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以地理情境为载体,而地理情境的选材应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内容,要努力呈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创设地理情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既要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同时发展
“家国情怀”指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1]。为此,国家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系统、有序地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让教育教学回归育人本质,即“德能并重,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法治观念的养成,矫正过去轻视情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思维的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得到了地理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深度学习指向主动的学习动机和深层次的思维加工活动,可以为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提供较大的理论参考价值[1]。 深度学习是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探究型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解释、举例、分析、总结、表达等方式全身心积极参与,从提高“解答试题的能力”转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转向提高“做事的能力”[2
2014 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1]。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在“优化教学方式”方面提出了“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的要求[2]。 2022 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新课标改革重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重视学生的实践、审辩、综合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批判性和创新性等能力的发展,其中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问题解决等都指向了高阶思维这一综合性能力[1]。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聚焦于发展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并
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1],具有求知、唯实、理性的特点。科学精神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维度之一[2]。高中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激发科学探究兴趣、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神圣使命。情境教学是目前高考评价体系和高考教学的重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关键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一轮课改中,地理学科凝练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模型,成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途径[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统称为新课标)给出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建议:建议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更多地尝试运用问题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其中,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情境的真实性、问题设置的思维性、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教学过程的统合性、学习过程的探究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们更注重以学生的素养形成为指引、以学生的思维培养为导向、以学生的能力达标为目的,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体现学生是课堂探究的主体,以达到对核心素养的落实,从而培养学生观察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习的载体。地图能呈现各个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联系及变化规律。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地图,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张璐璐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出了地图叠加的教学方法[1]。 地图叠加的方法是指将比例尺相同、且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类型的地图进行叠加,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实现地理要素的叠加,从而提高空间思维能力的方法。目前,地图叠加的教学方法主要聚焦于初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要求学生基于对现实世界的探究,以及其他一些有意义的工作,主动学习并通过制作最终作品的形式来自主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培养[1]。当前地理项目式学习研究已得到了广大学者和教师的关注,研究主题不断扩展,相关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增加[2]。本文尝试基于实例解读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特征和理论初衷,思考项目式学习在实践操作中的困难根源与出路,提出地理教学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地理课程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体现地理学特点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理教学方式大背景下,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地理课程目标的前提,如何能够创设更贴近学生实际、更符合地理学术要求的情境?如何利用情境设置具有创新性思维的问题? 本文结合具体课例,对基
伴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传统的知识教学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机械思维训练、知识固化等问题,已不符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具有不可教性,不能直接进行传授,而需要让学习者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即知识的学习需要经过还原与下沉、体验与探究、反思与上浮的过程。也就是说由书本知识到个人知识的转化过程不单单是讲授、训练的直线型模式,而应该是一个有体验、探究、反思的曲线过程,要达到这一
地理学科涉及地球现象、自然环境、人文知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这也使得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抽象特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觉得地理难懂,学习难度大,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同时在高考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会在课堂上单方面的为学生灌输知识,然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地理知识,没有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造成了学生综合能力比较弱,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对此,高中地理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
地理核心素养是依据义务教育“三有”培养目标,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下发展而来,是学习地理之后应当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1]。乡土地理以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为主要学习内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2]。地理信息技术被誉为地理学习的第三代语言,正是因其体现了对数据进
一、研学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研学旅行设计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理念,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时空观念为导向,结合地理有关该理念的相关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和研学的具体情况,设计“保护深圳湾绿色长城——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主题研学课程(图1)。 二、研学主题的选择 地理学是涵盖自然和社会两大学科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新时代地理科学研究更是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一门综合实践类课程,应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必修课程,并将研学旅行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地理学是涵盖自然和社会两大学科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新时代地理科学研究更是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一门综合实践类课程,应力图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
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高中地理研学和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成为了一种迫切需要的教育模式。地理研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特征,而生态文明教育则鼓励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两者融合可以提供更具实践性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地理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以桂林喀斯特地貌研学课程为例,主要探讨高中地理研学与生态文明教育融合育人的机制及策略。
野外田野实地考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囿于资源、时间、安全等因素影响,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一直是地理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当前野外实地考察一直采用传统的方式和工具,移动端地理信息技术的使用较为欠缺,造成了师生较难获取全面地理信息的困境。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端地理信息软件和小程序陆续被开发并应用到野外田野实地考察中[1]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逐渐受到广大地理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关注。如何通过地理实践活动更高效、高质量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成为热点研讨问题之一。同时,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约束,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现状和地理实践力培养现状普遍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较强的地理实践活动模式,对于落实新课标和推进地理教育发展兼具重要意义。 一、 “2C+3E”循环迭代活动模式的内涵
新课标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明确强调“地理实践是支持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并指出“地理教学应将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式”[1]。地理野外考察实践课程因其特有的属性,客观上会使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得到加强,并在观察、感悟、人地协调观等方面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地方乡土资源的观赏性、综合性和可实践性等优势,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外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释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校和当地的情况,突出地理学科强实践性的特色,使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地理[1]。为弥补平时课堂教学当中的不足,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以云南省文山市城南中学组织开展的校园研学活动为例,探讨多学科融合的研学课程设计与实施。通过开展校园研学活动,引导学生实地体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感受校园之美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大方面,其中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区别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中最特殊的一项指标,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1]。中小学生研学活动是由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2]。研学旅行活动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创设了真实场景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呈现[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颁布后,普通高中地理五版教材(人教版、湘教版、沪教版、鲁教版、中图版)都是以课标规定的内容为基础,采用不同的编制思路和素材,是众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2]。地理新高考强调以真实情境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以及地理过程的掌握情况,从简单的知识传授向培
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我国教材编制由原来的“一纲一本”走向“一标多本”原则,教材也因此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盛景象[1]。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成为当前地理教育的新目标和新挑战,教师需要参考不同版本地理教材作为自身教学资源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倡导“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地理教材的运用中,要注意吸收不同版本教材的优点,尽可能地使教材资源利用效果最大化,进而实现
为落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育人目标,2017年12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2020年秋,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2019年版)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先后投入使用,2023年6月,部分省市迎来新课标、新教材后的第一届新高考。作为首届“三新”高考的一线地理教师,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对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栏目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活动”在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教学活动的范例,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中介与桥梁,是教师调动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构建的手段。一本结构合理、体系完整的教材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地理基本技能,除此之外还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方法进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1]。 江西省作为第四批实施新高考省份,将于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高中地理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推动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此外,新课标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其中教材是核心的课程资源。但是,部分一线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依然不够深入,没有能够充分挖掘教材,甚至一些教师对课标也不够了解。因此,本文以“乡村与城镇”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人教版和鲁教版必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育人作用,重点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培养[1]。课程是教育目标和国家意志的载体,最终落脚至适应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礼记·大学》中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见在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与个人发展的重要联系。家国情怀,是一
一、前言 自2014年,“课程思政”概念源起以来,高校教育理念变革相继推进。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在思政工作中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机制的协同效应[1];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国泰民安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当前,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仍然比较薄弱,因此在中学生的地理教学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国家安全教育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到“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其中,“解释地区特征”表明地理研究的单位是区域。“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表明地理关注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空间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这种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正是哲学中所描述的“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区域地理问题暗含诸多哲学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来自不同地区的多元文化不断进行交织和碰撞,青少年的思想和观念尤其是价值观方面呈现出一定的个性化。同时,一些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014年,教育部制定和发布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和完善传统文化等相关文件,强调“要加强思想引领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