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长期以来,以你们为代表的全国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创新整合点 ①本课依据混合式教学和深度学习理论进行设计,通过大单元整合、智慧课堂、搭建云平台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上的大量资源进行个性化课前预学,课上共学,课后延学,提高思维能力,增强学习信心和动力。智慧课堂在不同环节进行多元即时评价反馈。课后学生还可以在学习空间进行本单元以及跨学科相关内容的延伸学习。 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记录单的提示在计算机上进行几何画
创新整合点 ①Excel表格在线编辑功能可帮助教师及时收集学生课堂测量的数据。利用表格公式,拖拽下拉,快速生成大量数据,便于学生通过分析数据直观发现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倍数关系。 ②借助几何画板,让数据变得更加方便精准。学生不仅能多次实验操作,还能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产生更加深刻的体验。通过观察数据,发现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固定的数。此环节给学生创设了更为适切的方法体验
创新整合点 ①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场景应用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挖掘学科本质,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项目式学习模式与国家平台场景资源深度融合,借助项目式学习的系列化需求,扩宽平台资源使用的方向,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学科知识的深度学习。 ②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九大应用场景中的“教师备课”场景,教师充分利用平台资源精心备课,通过专业引领,助力专业素养提升。
创新整合点 ①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创设了刮刮乐、闯关等游戏环节,使课堂生动有趣、氛围活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名人事迹的欣赏渗透了道德教育,实现了课程的育人价值。 ②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实现了大数据模拟实验;通过小组数据和大数据的呈现,学生既从中体会到随机性,又感受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加深对简单随机现象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大数据下事件出现的频数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创新整合点 ①借助平板,运用地理AR.3D数字教学资源系统(以下简称“AR.3D系统”)实现翻转课堂。课前,学生运用AR.3D系统预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课中,教师以学生展示的方式来一起学习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本节课的进度;课后,用AR.3D系统复习巩固本节课的内容。运用AR.3D系统,摆脱了静止单调、枯燥乏味的预习学案,使预习的内容变得有趣、生动、立体,从而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创新整合点 1.百度网盘的创新使用,探索数据互传新模式 百度网盘的使用使视频及图像在不同客户端实现了实时互传与分享保存,学生可以实时看到教师录制的炭粒运动视频,并将小组作品即时上传分享。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评价反馈更具时效性,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更高。 2.使用显微镜,促进学科融合 基于跨学科意识,综合运用生物和物理学科观念以及跨学科观念,解决了物理学习中的真实问题,整合与拓展学生的经验,
创新整合点 在教学中,利用腾讯会议同时登录七个账号,其中六个账号在手机上登录并打开摄像头进行实验展示,另一个账号在计算机上登录,方便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组别展示相应的实验,学生与其他组分享实验成果,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材分析 《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是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本节课安排了大量的学生合作探究实验
创新整合点 ①紧扣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引导学生从应用中总结普遍存在的特征。 ②通过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人工智能应用,并体会这些应用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受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 教材分析 《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选自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启蒙”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本单元从人工智能产品出发,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人工
创新整合点 1.加强多学科联系,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以生物实验探究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切入点,打破学科界限,尝试通过信息科技学科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实验数据采集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知识的联系,探索利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2.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以真实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思考,有效激发了学生用物联网技术解决问题的信息意识,提升了学生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问题
创新整合点 利用PPT、白板、屏幕广播、任务推送、拍照投影、计时器和共享屏幕等创设交互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主题情境中开展交流和互动;学生通过触觉、听觉、视觉等多感官与场景进行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赛场上的动态之美;运用PPT创设情境,更具有直观性,更生动活泼;利用视频播放剪辑后的教学示范视频,画面色彩鲜艳,音质效果清晰流畅,加深了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印象及理解,以静化动;任务推送、共享屏幕直观形象的动
创新整合点 1.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我感知,实现差异化地教 课前教师通过钉钉APP发布《学生拖延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开始了对自我拖延情况的初步感知,这是心理课堂独特的翻转体验。教师通过数据分析,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设计课堂环节,甄选信息技术工具加以辅助,以此来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拖延行为。 1.引导学生在当知当觉中自我训练,实现个性化地学 开课环节,运用互动课堂,通过情景A
创新整合点 运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和辅助音乐学习的智能应用软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拓展学生艺术思维潜能,并在线上线下的合作互助中,增强艺术表现的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蜗牛与黄鹂鸟》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民族特色浓郁的台湾歌曲。歌曲的旋律轻松活泼,歌词采用民间寓言的方式,托物言志,寓意深刻。寓言故
创新整合点 ①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动手练习三个时间段有机结合,采用多方式融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中,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课程资源教学片段拓宽教学视野。 ②借助非遗传承人讲解团花的特点和历史的视频,拓宽教学视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剪纸作品,并创设争做“非遗小传人”的教学情境,同时,借助网络资源展示团花的各种应用,开阔学生眼界。 ③利用电脑动画的形式演示团花的
特色与亮点 1.聚焦单元整体,凸显学生主体 课件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单元整体教学要求,以“华采校报《云游中国》栏目征稿”为大情境,通过多个环节分解任务,把单元内不同的板块有机融合,构建了整合化、可操作的单元任务群。 2.巧借白板功能,打造高效课堂 借助希沃白板进行课件制作,充分利用白板的多种功能呈现相关资料,为学生营造游览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
特色与亮点 1.程序教学,促进主动学习 本课件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为基础,通过随学随练、即时强化,推动学生主动接受知识;通过拆解知识、重新排布,将书中的知识点编排成一个逐渐增加难度的、有次序的序列,并逐步向学生呈现知识,进而降低课程难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通过设置导航,让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模块、自定学习步调,给予每位学生充分的内化知识与思考问题的时间,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理论支
特色与亮点 1.选材注重优秀文化的传承 本微课选材为二十四节气的谷雨节气。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过本微课的学习,不仅帮助幼儿了解了谷雨节气的丰富知识和传统习俗,还增强了幼儿亲近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运用多种技术丰富微课内容 微课的内容比较丰富,采用动画、古诗欣赏、真人手势舞等课堂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激发了学生对谷雨知识的学习兴
特色与亮点 1.设计理念方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微课以幼儿感兴趣的“小矮人营救白雪公主”这一童话情境导入,通过角色之间互动的形式代替师幼互动,让幼儿身临其境。同时将小矮人“学习实验”这一目标贯穿始终,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实验的兴趣。 (2)丰富多元的动画内容 在动画场景中添加各种元素,如图形、文本、气泡、动画组件、特效等来呈现知识内容,并利用角色动画讲解知识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
特色与亮点 ①在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时,运用卡通动画,将大树拟人化,让大树来讲述影子是如何形成的,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②微课中加入手影游戏环节,不仅增添了微课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幼儿观察、发现影子可以不断变化,进而引出下一个探究环节,使环节之间的衔接紧密自然。 ③在了解影子的变化规律时,将操作过程录下来,幼儿不仅能看到操作过程,还能清晰地观察影子位置、大小和高矮的变化
特色与亮点 1.创新微课的制作方式 本微课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将传统历史文化场景进行虚拟数字化创建,让师生在虚拟的历史场景中进行沉浸式互动演绎,真人和虚拟场景的融合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 2.激活学生文化参与意识 ①本微课打破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时空限制,将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由浅入深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深刻体会优秀传统文化要表达的内涵价值和精神;②本微课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
特色与亮点 ①开展真实性学习,教学内容源自生活。本微课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验身边的算法。从真实情境即从生活中的智能家居实例入手,通过代码描述算法,用源码编辑器模拟实现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工作过程。 ②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情境导入、先行组织、新知建构、巩固提升和复盘反思五个环节。从生活中的智能家居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梳理了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工作流程图。
特色与亮点 ①从设计理念来看,本微课以仿促写的写作理念鼓励学生从熟练模仿微课中的句型到能够做到自主创新,创作自己家乡的文案,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独立应用的目标。教师以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鼓励学生自适应学习,实现了引领性和自主性的全面提升。 ②从结构特点来看,本微课分层梯队化推送微课,层层递进,情感升华层层凸显,实现了素养性和层次性的整体结合。 ③从内容创新来看,本微课以创作家乡的文案
特色与亮点 1.主题情境贯始终 本节微课以《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为主题情境,用电影中哪吒的喜、怒、哀、乐串起零散琐碎的知识点,形成零散知识系统化、情境模式完整化的整合性教学模式。 2.思维导图巧运用 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的重难点,构建知识学习的创新环境教育场,激发学生对感兴趣领域的深度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 3.学生参与形式多 通过多种交际场景和语言参与课堂学习,不仅能激
特色与亮点 亮点1:在功能分析上,本微课对“5的分合”游戏里的功能进行了步骤分析,其中包括打保龄球和套小猪这两个游戏的示范和讲解。在对两个游戏的分析上,笔者均采用了游戏的方式尝试求解问题,并对功能进行逐步分解。 亮点2: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更直观地理解编程逻辑,同时也简化了上手操作的难度。 亮点3:为了将知识点讲解清楚,笔者设计了微动画。基于幼儿年龄特点,结
特色与亮点 1.基于信息技术的步法特效 本微课利用“AE”“PS”软件制作羽毛球全场步法的特效视频和图片,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步法种类和功能意义等。 2.基于信息技术的步法动态图 本微课针对羽毛球后场步法并步和交叉步的移动轨迹,利用“万彩动画大师”软件清晰直观呈现步法的移动方向,帮助学生明确后场步法移动的方向和轨迹,在脑中完成步法移动的3D建模。 3.基于信息技术的纠错法 本微课针对羽毛球
特色与亮点 本次作业是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立足新课程理念,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基点,从学科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出发进行设计的。本次作业设计既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丰富了习题教学的呈现形式——变静为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让学生喜欢数学、探索数学,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制作背景 “双减”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旨在要求教师既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也要提高教学质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特色与亮点 本单元作业设计遵循整体性、科学性、趣味性、创造性、层次性等原则,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设置唱童年、创童年和赞童年三个项目,其中唱童年为基础必选项目,创童年和赞童年为可选项目。让学生感知音乐形象,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更全面、深入地体会本单元的音乐风格特点。 ①唱童年项目为基础型作业。乐曲欣赏课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所学乐器的音色特点,体会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歌曲演唱课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
特色与亮点 1.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评”一体化有效实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努力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要将‘互联网+’融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深化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融合,推动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因此,课前,笔者借助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使学情分析
摘要:大数据为新时代教育评价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促进大数据与教育评价融合创新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要求。作者所在学校积极探索实践推动校园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尽精微,致广大”,多元多面探寻赋能“学生画像”核心板块,以期实现深度育人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大数据;学生画像;精准教育;深度育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03-00
摘要:2023年3月,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枫香路小学成功获批“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在创建示范校的过程中,学校以“人”为核心密钥,通过技术唤起教师的现代育人观,以“创课”的理念让学生做有思想的未来人,用“泛在化”应用系统实现智慧管理,再以单个学校的人的变革,牵引更广泛的区域涟漪。如今,学校不仅实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教育普及进课堂,还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带动他们卓越成长。 关键词:智
摘要:循证评价能够精准刻画学生的学习表现,因此作者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前线上阅读任务及测试、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与沟通、课后电子档案立体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的表现都在评价中完成。 关键词:循证评价;高中语文;逆向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03-0103-03 课堂教学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
摘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不同学段包含的内容模块和跨学科主题两大部分,强调了跨学科主题的核心地位。因此,本文以“在线数字气象站”项目为实证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该项目的设计及实施过程。同时,通过对具体教学实践的深入分析,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策略,旨在利用跨学科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科技;跨学科案例;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要求。作者提出,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适应新的要求。 关键词:立德树人;信息化;教师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03-0109-03 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要求。小学教师肩负着基础教育的重任,其专业素养对全环
教技协[2024]年001号 各会员单位及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决定开展202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以下简称“E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