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大会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9月10日是我国第四十个教师节。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李强主持会议。赵乐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基础在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 风好扬帆,奋楫争先。新时代教育事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高瞻远瞩 谋篇布局 ——“教育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强
强国先强教,强教必强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是对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的一代又一代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长期育人实践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崇高品质和精神特质的高度概括和凝练,为每一名教育者提供了矢志追求的精神标识和价值理想,为教师群体的勠力同心筑就了精神柱石,更为涵养大国良师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重要精神动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动力之源,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应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推进《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意见》等政策要求,2023年年初,省教育厅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背景,以推动乡村温馨校园建设提档升级为主线,立足我省教育现状,统筹城乡发展实际,围绕“激发乡村学校创新活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重大研究课题,组成专项调研组,历时5个月、先后赴8个
乡村教育的发展,关乎我省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全省乡村学校开展“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主题实践活动,既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又是积极探索河南乡村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着力构建独具乡土特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新样态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为了积极推动全省乡村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确保农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主题实践活动以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农村的人口、经济、教育及各类资源要素向城市中心加速集聚,随之而来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现象在城乡社会发展中更为凸显。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会为河南乡村学校的创新发展和育人方式带来哪些变革?我们需从其独特内涵和时代价值上进一步探索。 一、社会变革背景下,主题实践活动是对乡村学校“路在何方”的主动思考 1.学生数量不断下降,乡村教育面临
随着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一些地区的乡村学校对于活动的认识还存在于“就活动,只活动”“只种植,无其他”的层面,“就绿宠,说绿宠”等泛化问题,没有挖掘到活动的更深层次育人价值。 基于问题导向和实践案例,笔者在此从“多视角透析,深入挖掘主题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重知行合一,强调和完善主题实践活动的实践转化”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深度挖掘主题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促进其实践成果的深度转化。 一、多视角透
在主题实践活动的引领下,裕禄小学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校园建设提档升级,学生的学习环境越来越舒适;依托种植实践载体,学校走上特色内涵发展之路,育人成效显著……一年来,学校组建绿色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室,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加深全校教师对主题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围绕课程浸润、学科融合、主题实践,提出“绿色教育体系”育人理念,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宋谷金楼小学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地域资源,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创”的理念指引下,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田园劳动教育”体系,以学校为本、以家庭为链、以社会为场,使学生走进实践,再回归书本,让学生在劳动中健康成长。 一、开拓校内外田园劳动实践基地,助力学生成长 乡村学校要有办学特色,要回归自然,就需要增加自身的“乡土味”。这些“乡土味”就在乡村
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笔者和不少同事围绕“如何高效高质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展开工作,以期充分发挥主题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成长助力,进而为乡村教育振兴赋能。在此以西闫乡第一初级中学在主题实践活动中的探索为例,从课程开发、活动开展、评价激励、全员参与等方面分享如下。 一、课程开发突出“实” 教师育人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主要抓手是课程,主题实践活动包含的8个活动主题,为相关课程开发作出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为新时代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治遵循,必将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爱国主义教育往往由于和学生的生活脱节而流于形式与说教,效果不够理想。要想让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高瞻远瞩,仰望星空,让爱国主义流淌
本期嘉宾: 余永锋 开封市第十中学校长 张 伟 南阳市第三十一小学校 校长 杨庆芳 林州市第三小学党支部 书记、校长 周海阔 新蔡县实验小学党支部 书记、校长 主持人: 孙 俭(本刊编辑) 导读: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奋勇前进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面向青少年开展
金秋时节,走进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每一所学校,我们都可以看到校园绿草茵茵,教室里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图书馆内,学生津津有味地阅读;运动场上,奔跑的少年意气风发、充满活力…… “让教师幸福发展,让学生快乐成长,让课堂高效精彩,让学校活力四射”,这是2024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示范区教育文化局发出的“四让”活动倡议。半年多来,全区各学校积极响应,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名师队伍
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推动课堂革命,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促进育人方式转变,支撑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三个课堂”即“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近年来,延津县依托“专递课堂”,构建“学—用—研—赛”四位发展模式,以有效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因此,笔者认为,在实际教
边界感是令关系良好或变味的重要因素,对于师生关系来说更是如此。优秀教师的标准应该是教学能力强、品德高尚、对学生认真负责又耐心亲切……而要稳定地展现这些要素,使学生和家长信服,教师还需要头脑清晰,把握好与学生相处的分寸。 中小学的学生在校时间长,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依赖性也强,由于个性的差别,他们对老师的亲疏远近也各不相同。班主任要想管理好整个班级,就需要建立良好的边界意识,明白与学生的来往边界、管
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指出,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对中小学师生关系划定了宏观界限。良好的教育是师生关系的总和,新时代教师要守礼法之线,致和雅之境,构建和融雅正的师生关系。 帕特里克·利瑞的同心圆式理论,将职业界限划分为“可渗透的界限”和“不可渗透的界限”。在初中阶段的师生关系中,教学相长、立己达人、尊师爱生……这些俱为“可渗透的边界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棵共同生长的树木,彼此靠得太近,会因互相滋扰而枯萎。只有保持适度距离的守望,才能枝繁叶茂,春满华枝。 与学生的交往也是如此,恰到好处的分寸最舒服,懂得留白的感情最持久。不越界,不强求,不捆绑。把握好距离,和而不同,威而有度,才能让关系清澈绵长。 和而不同,保持边界感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若是一味地强
班级管理中,如果没有边界感,很多时候会带来关系混乱、情绪冲突等困扰。设立适当的边界,可以告诉学生教师可以接受哪些行为、不接受哪些行为,有利于保持轻松的师生关系。 一、明确正当需求 之所以要建立边界,是因为无边界感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教师建立边界,首先要确定平时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彼此有哪些方面的需求。如有的学生进办公室既不喊报告,也不敲门。教师之所以对这种行为不满,通常是因为内心的
心理学将人际交往的距离分四种:亲密接触(0-0.45m),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场合;私人距离(0.45-1.2m),适用于朋友、熟人之间往来;礼貌距离(1.2-3.60m),适用于一般社交活动;一般距离(3.6-7.5m),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看演出等。 具体到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最佳心理距离,便是私人距离里最大值,我称其为“一米距离”。 有一次,有个学生违反纪律,我很严厉地批评她
每逢秋季开学,媒体平台、家长和教师的朋友圈都充溢着浓浓的新意。校门口的装饰拱门、红地毯、签名版、个人拍照打卡点……几乎各个学校的门口都仪式感满满。教室的黑板上也会有欢迎辞,一套新书已经摆在每张课桌上,有的课桌上还会绑一个气球,映衬得教室格外生动。学生有的换了新书包,有的穿了特意买的新衣服和新鞋子,特意去理过发……很多起始年级的孩子,都饱含期待地开启了他们新的校园生活。 除了起始年级,对于其他年级
案例 新学年开始了,看着眼前正在军训的高一新生,不禁想起刚毕业的那批“老”高三学生。记得考前,多数学生都在争分夺秒地备考,也有少数学生用请假等消极方式逃避现实。考试期间,整个班级群氛围异常紧张,有学生临上考场前呕吐的,有学生肢体僵硬冒冷汗的,更有家长不断给老师打电话寻求心理安慰的……考后,估分数、报志愿、查分数……几家欢乐几家焦虑。送考这么多年,每年都有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面对高考这么
2022年10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强调,教育评价要全面转向,落实立德树人机制;要建立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投入时间工作,还要在工作中投入情感,联系时代与生活,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不能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此,我从几个方面来分享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文本阅读教学已成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有效融入言语训练活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从文体特征出发,探究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言语训练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学提供参考。 一、文体分类与言语训练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文体分类不仅展现了文本的构造特性,还蕴含了作者独特的语言表达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文本的文体特征分析成为把握文本
随着“双减”的实施和新课标的出台,中小学生作业如何“减量增质”成为教育热点。在作业改革中,广大教师更新作业设计理念,提升作业设计能力是关键。作业标准明晰,才能为评价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对于学生而言,评价量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教师对作业的“期待”,不断提升作业质量。对于教师而言,评价量表有助于及时、详细进行作业反馈。而师生共同设计评价量表,是赋权学生的过程,有助于师生沟通合作,在评价中共同成长。
在新时代,英语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应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其中,英语阅读课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文本的基本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概括总结提炼信息的能力。英语教师只有深刻把握了这些目标要求,才能主动摒弃传统课堂“碎碎问”的提问模式,设置出高水平、深层次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通过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提炼出如下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阅读课堂
在习作教学中,不少学生由于缺乏兴趣,既不想动脑又怯于动手,久而久之,习作实践就成为一种负担。同时,有的教师的习作教学没有走进学生内心,导致教与学两层皮,造成了学生对写作的畏难与排斥。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状况,主要是教师要转变观念,因材施教,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自觉提高习作能力。 一、有效积累素材 写作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身临其境地交流观察到的内容。学生发现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核心素养包括六大部分,分别是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健康生活、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责任担当,需要全面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新课标要求小学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中扩展视野,获得更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跨学科教学的必要性,以积极的态度开展相关工作,使跨学科教学收到预期成效,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一、小学
思维导图是一种实用的教学工具,教师将其引入小学英语词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词语,优化教学效果。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注重从主体性、生动性、情境课堂、趣味课堂等角度进行应用,凸显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打造高效课堂。 一、思维导图在词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师要遵循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围绕学生实际学情以及性格喜好来设计词语教学方案,从而有效提升词语教学水平。 以人教版“Col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作业评价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当前小学作业评价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小学作业评价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结合个性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何在作业评价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方法。 一、小学作业评价存在的问题 很多小学生每天需要完成的作业任务过多,时间安排紧张,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和娱乐活动。长此以往,学生面对繁重的作
“双减”背景下,为进一步深化校本教研工作,加强作业设计与管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新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三维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进行了“校本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作业问题及分析 1.作业内容存在的问题。多数教师布置作业以班级中等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参考,统一布置相同的作业。这样造成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对提升和拓展题“无从下手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落实这些要求,解决分科教学影响核心素养发展的问题,《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本课程规划不少于地理总课时10%的课时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进一步突出地理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面对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师要树立跨学科教学理念,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信息科技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这种背景下,区域教研活动作为一种专业发展的途径,为教师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信息科技教育教学的改进。此外,区域教研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科发展的协同,推动信息科技课程的优化和更新。 一、区域教研活动的研究背景 教育部2019年发布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其中强调了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的重要性,并
“四有”体育课堂,旨在通过更为全面、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四有”,即有体能发展,有技能学习,有竞赛活动,有运动兴趣。学校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比赛、学术交流等活动,产生优质且新颖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理论成果及可实际操作的经验,将体育深度学习与“四有”课堂相结合,既能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又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四有”体育课堂的概念界定 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紧密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呢?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强调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包括问题识别、问题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估解决效果等方面的能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生物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借助教材资源,在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唤醒、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道德与生命智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观。 一、观看“奇妙的动植物世界”,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之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从细胞到个体,再到种群,以及整个生物圈,都体现着不同的美。教师在起始年级就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生物界的美,感受生命的蓬勃向上,让学生爱上大自然,学
几何画板是一个作图和实现动画的辅助教学软件,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结合的产物之一,具有直观化、动态化、灵活化等特征。而小学阶段的某些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尤其在学习一些空间几何和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时,学生往往只记住一些公式,却很难探究到这些数学知识的本质。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使学生更容易、更深入地学习数学。 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几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也在不断变革。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双检双评灵动课堂”的实验,以期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双检双评灵动课堂”的特点 在数学“双检双评灵动课堂”,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引导者和协作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来深化理解。“双检双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主线是导学案。实施的内核是展示:一是目标展示、做到学有方向;二是研习展示,达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要贯穿到学科教学的始终,体现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精神境界,不仅能增进家国情怀,更能提升核心素养。笔者就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过于传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初中历史教学普遍采用的是教师单向授课的模式。这种缺少互动的教学方式
新课标指出:“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这意味着教师要优化和转变教学策略,以最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情境建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探索、应用情境教学法时需着重考虑哪些方面呢?笔者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分享。 一、课程视角——辨析情境义 课程视角下的“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媒介,
新课标强调,应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直观、高效的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理清思维脉络。那么,思维导图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哪些帮助呢?笔者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促进知识系统化与结构化 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重点、难点、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层次,从而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到一张结构清晰的思维导图上。这种结构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形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绘画艺术的创新意识”越来越受美术教师的关注。那么,我们该如何在美术教学中着手落实呢?笔者从以下三点进行分享,以期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审美素质和创造能力。 一、改进教学理念 在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授课内容主要教授学生描摹,授课方式比较枯燥、单一。长时间内,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多是儿童喜闻乐见、寓意深刻的故事。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该学段文言文的教学工作如何开展才会更有实效呢?笔者在此以学生真实学情为基础,立足课堂,以文言文教学为抓手,积极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注重朗读,从朗读中获得理解 儿童的记忆力较强,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结合文章特点,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助
加强新时代德育工作,意义重大。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教育重点任务,采取了不少举措,德育导师制便是其中之一。要更好发挥导师制的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还需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德育导师制操作流程和导师职责 1.操作流程图 德育导师制,是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都是德育工作者”理念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德育工作模式,更具个性化、亲情化、
美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美术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不断为小学美术教学注入活力,提升学生的美学修养。 一、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效结合 在跨学科教学视角下,美术教学与语文学科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文化底蕴;与音乐学科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创作的灵感;与历史学科结合,能够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的审美特点;与科学学科结合,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时,如何用一篇或两篇课文带动整个单元的教学,从而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好整体预习,把握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建设的特点:一是要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把握单元内每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二是与单元主题相结合,创设情境。三是整合身边的信息资源,在课堂上拓展主题内容,对思想内容进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独奏与合奏”部分指出,演奏是进行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开展音乐创作与展示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增强音乐理解、表现和创造力,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发展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成长等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课堂小乐器的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也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求。 一、调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可以由浅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县域内城区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师资力量不足、家校沟通不畅等。家校协同育人作为一种育人模式,为提升中小学德育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建立协同机制,筑牢家校联动基础 家校协同育人委员会成员应包括学校管理层、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以及社区代表。委员会负责制定家校协同育人的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并监测和评估工作的效果。委员会工作方案应涵盖家校协同育人的
幼儿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运动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运动习惯,笔者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有效探索,并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游戏引导,激发运动兴趣 幼儿园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对游戏充满好奇和兴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富有趣味的运动游戏,如彩虹追逐赛、动物森林运动会、音乐律动操等,以此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这样,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就能自然而然
幼儿园实用美术课程是基于学前教育领域的需求和专业特点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在课程的各个方面。课程包含三大块内容:美术鉴赏、绘画创作、手工制作,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拥有较高水平的幼儿美术教育理论和技能,以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美术的教育作用。 一、《幼儿园实用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设计 笔者在校内任教《幼儿园实用美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