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课程改革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在“扎根”,它是“看不见”的,但要让学生能“用得着”,给学生“带得走”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播下种子,相信时间的力量,陪伴学生成长。那么,怎样才能让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适应学生天性,激活学生学习潜能。每一粒种子,只有在适宜的土壤中才会生长。教育就是要适应学生天性,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不同
教学主线是贯穿教学环节的主脉,根据教学主线组织的教学活动就是主线式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主线式教学切入,根据文本内容特点及主题思想,抓住文本主要线索,从题目、人物、关键词句、故事情境、重点问题、教学方法、课后题等方面找准品读文本的关键处,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主线阅读、理解、内化,由整体向纵深构建,感受“设线—放线—收线”全过程,从而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习得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2021年“双减”政策的落地,对学校、教师、家长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实现减负提质,我们在各学科推行了主线式教学。主线是教学脉络,主线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把握,系统地选取教学点,分层展现教学要点,融通并链接知识整体,生成连贯性的教学主线,引导学生逐步探究重点,突破难点,在不断构建中实现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要围绕主线式教学,积极探索“紧扣题目定主线、聚焦人物定主线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问题是师生互动的纽带,课堂教学问题链的顶端一定有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会将整节课贯穿起来,使师生在互动中与作者、编者、教者、学者的思路统一,从而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达成学习目标。那么,在一篇课文中,如何找到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呢?下面,笔者以自身多年课堂教学经验,从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主线组织探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作业设计,发挥作业的“助推器”作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图形与几何”课内外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如对作业设计的重要性、整体性认识不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作业形式单调,作业量和难易程度不合适,实效性差;没有及时总结、推广作业设计的有效做法。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除了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对课程理念也作了明确规定: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这五大核心素养在课程实施中发挥着“目标导向”作用,教师在其指导下要积极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根据课程内容和需要找准教学切入点,通过情境、案
小学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小学劳动教育中采用主线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并系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本文旨在探讨主线式教学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一、主线式教学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应用 “系统的引导力、连续的吸引力、创新的生成力、综合的优化力”是主线式教
李婷,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中小学音乐教研员。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西安市模范教师,西安市教书育人楷模等。参与编著书籍2部,发表论文9篇,主持或参与研究并已结题的有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3项。 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构课模式,其主要特征是整体性、系统性,在教学时,教师要先吃透教材内容及内在关联,关注
陈鹤琴通过扎实的理论、丰富的实践及精心的研究,提出了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幼儿发展的“活教育”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活教育”思想,为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建议和正确的指导。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是一个系统、全面、完整的教育体系,展现了以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为核心的丰富的理论内涵,深刻回答了学前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讲授什么样的课程”“如何培养人”等重大问题。这一思想将科学理论研究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指出:“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从数学知识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只有掌握了数学方法,才能在看似错综复杂的数学问题前从容不迫,得心应手。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据此,在初中数学中应该加强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与研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劳动等课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是学科德育融合的重要载体。怎样深度挖掘这些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把这
音乐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音乐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探讨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效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核心素养包括音乐审美、音乐表现和音乐创造三个方面。音乐审美是指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能力;音乐表现是指学生运用音乐知识和技能,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音乐创造是
花馍又称为面花,不仅可食用,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是一种享誉中外的民间艺术品,也是研究陕西民间历史、民俗、雕塑、美学重要的实物资料。花馍造型很多,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祭奠祖先、老人过寿、小孩满月等各不相同。关中花馍历史悠久,集中体现了古代先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道德观念和传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把它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需要,也是落实新课标育人目标的迫切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更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升其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笔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只有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学、寓教于行,方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一、寓教于乐,构建适合学生的内容体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地理课程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体现地理学特点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差异性,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充分融合,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积极开展地理户外实践,使学生深度参
别过夏花之绚烂,迈进秋叶之静美。为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落地,汉中市教研室开展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课堂教学暨送教下乡专题活动”,组织省市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到区县农村学校进行综合教研,指导课程实施,促进育人方式转变,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天汉好课堂”,构建城乡教学研共同体,助力汉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小学数学学科由四位教师从空间与几何、综合与实践两个方面选定
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综合体现,对新时期数学教学工作的推进具有指导意义。数学是一种思维训练工具,也是一种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语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更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观点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认可,也成为了当前初中数学教师研讨的重点。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单元设计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是笔者基于核
实验是化学的命脉,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内容多,耗时长,短期教学效果不明显等因素影响,中学化学实验长期被忽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要求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强化实验教学要求。“三个课堂”顾名思义是三种形式的课堂,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知识传授
2017年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及《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而将STEM教育与科学课程相结合正是贯彻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历经四年多,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整合区域实践探索,通过顶层设计、机制建构,协调各方资源为区域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助力。 一、背景 (一)背景与缘由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技术与工程领域纳入课程内容,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其掌控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地在课堂上接受知识,没有太多主动思考和发问的机会,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学到的知识点也多是断裂开来的,缺乏系统性知识体系的构建。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学生接触汉语言文学、了解传统文化及培养人文素养的基础类课程,因而需要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使其习得更多的语文知识,为其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人本理念贯穿学校评价,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过人性化和发展性的评价标准调动师生积极性,激活学校发展动能,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有效推动素质教育实施。 学校评价,是学校把教育评价综合运用于学校这一教育场所,是学校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融合,以达成检验学校教育效果为目的的教育考核活动。学校评价尽可能追求
跨学科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小学数学、科学等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的学科教学中,跨学科教学可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然而,跨学科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质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若他们的跨学科教学观念存在问题,比如不注重提升个人的多学科知识,不主动学习和掌握更高效的教学方法,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跨学科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结合当前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小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要实现教育强国,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教育家型的校长,打造出数以万计的高品质学校。作为一名校长,如何办出一所高品质现代化的学校,促进教育强国梦想的早日实
课程思政并非是增设一门课程或一项活动,而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立德树人目标。英语学科作为高中基础课程之一,是推进中学课程思政改革的主阵地,更应承担好时代赋予的使命,加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一、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教材是教师的教学工具,也是教学目标与教学观念的具体体现。人教版高中英语是挖掘和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重要载体,其蕴
思政课是学生完善人格、提升政治觉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关键课程。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不仅是思政课建设的迫切需要,还是引领学生认清历史形势、勇挑时代重任的必然要求。在这个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路径,对完善整个高中思政课程体系,提升思政教学质量,培养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教师教法单一、陈旧,有的以说教为主,有的则照本宣科,一些家长甚至学校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够重视,导致其育人效果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更好地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铸魂育人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思考总结,灵活教法,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同时,还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
思政课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思政课的学习中,教师借助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聋校义务教育新课标编写出版了《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逐步在特殊教育学校使用,2022年秋季,聋校六年级新教材初次与师生见面。 一、研究背景 新教材的编写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内容面向全国各地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笔者所在学校是西部地区地级市属特殊教育学校,与中东部地区或省会城市相比,经济处于欠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与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培养具备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素养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整合、实践性与创新性,这与新时代的教育需求高度契合。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能够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初中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STEM素养的重要使命。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表达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能够更直接、更感性地表情达意,因此在社会活动中占有着更重要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素质之一就是“学会交际”。作为承担着育人功能的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因此应培养学生倾听、表
说题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凭借广泛性、灵活性、机动性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喜爱,逐渐成为数学教学的主流形式之一。说题能够训练学生的胆量、加强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以说促思,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各类习题,挖掘习题中的“说话”因素,激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说题,训练学生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理解数学的真正内涵。 一、多方启发,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将除长度以外的人为规定的量,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放入《综合与实践》领域,明确提出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2021年7月“双减”明确提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在通过实践性作业设计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落实“双减”,已成为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对教学的思考,我们将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践活动”“思维发展”“作业落实”高度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语言是客观环境的真实反映,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激活相关记忆,理解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有感而发,激发言语表达欲望,从而形成运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要顺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与变化,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符合学
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站在一个新起点上,分享着时代红利,也迎接着时代挑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越来越强调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统整,整体统筹学科知识,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运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是一种高阶思维,因此语文教学应聚焦核心素养,
人教版教材的推行,让阅读成为一个热词,重视孩子的阅读,已成为家长和教师的共识。但很多孩子的课外阅读只是走马观花,缺乏方法的引导,收获寥寥无几。那么,如何提升小学生课内阅读量呢?笔者结合“‘双减’之下小学语文中段落实课内海量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通过“扶、放、得、用”四部曲落实小学中段学生课内海量阅读。 一、扶——课外阅读课内化的准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
生活中,简约意味着做减法,简单朴实,心境平和;审美上,简约留白,蕴藉含蓄,富于韵味;教学时,简约是一种痴望,在繁复的教学中保持简约,是值得提倡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提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力求做到:教学目标简单,教学过程简洁,教学方法简练,预留作业简化。正如新课标提倡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简化作业,留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 简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铁杵磨成针式地反复
大单元教学围绕某一主题重新整合相关知识,并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其中,这样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运用大单元教学策略,将现代新型技术手段与教学模式相关联,能突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难点,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涵盖内容较多,授课时为确保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所学知识,可对相关教学内容在顺序上进行适当调整,运用大单元
当代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提出:“板书是一种教学艺术,既要醒目,又要悦目,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是一节课的灵魂,历来有“微型教案”之称,是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语言。板书要结构合理、文字优美、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板书的定义 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利用黑板(广义上包括电媒),运用书面语言(包括文字、符号、线条、表格、图形)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 二、板书
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不仅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还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必要教学实践。探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是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而有效实施好的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与基础。 现代小学数学发展的趋势是数学生活化、儿童化和现实化,即小学数学教学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为基点,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通过积极观察、操作、比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对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小学学生需要有500左右词汇量,课外阅读量累计达1500—2000字。目前英语教材所提供的阅读量极为有限,学生只有通过课外读物才能满足课标的要求。教材与绘本融合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程资源,还对达成课标要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规定性的学习素材及资源,教材比较系统、科学,但在故事的完整性、情境的设计性、语料的丰富性、画面的多样性
作文作为语文学科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字分析、思考及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部分学生对写作文较为抗拒,他们不知该如何下笔。为帮助学生突破不会写作文这一难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仿写,这能有效降低写作难度,进而培养学生自觉的写作文意识。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写作是语文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通过写作学习可以使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小学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5“介绍一种事物”,需要学生练习向别人介绍一种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物品。以前习作大多以记叙文为主,这是教材初次编排说明文的写作,学生难免会将说明文与记叙文混为一谈。仔细辨别说明文和记叙文可以发现,两者在表达的目的和表达的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记叙文一般是对事情或人物进行具体描述,给人鲜明的感性印象,而说明文则是对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给人清晰的理性印象。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
“嘿嘿,小土豆,跟着下雪的节奏,跺跺脚甩甩头,放飞你的小自由……”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诙谐的歌词,千姿百态的冰雕画面,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美,进而激发了人们去冰城旅游的热情,充分显示了歌曲《小土豆》在宣传推介地方旅游的独特魅力。小学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小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体验美,陶冶情操,达到寓教于乐、寓乐于育、健康成长的目的,笔者结合多年教育实践,认为贵
合唱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增进集体感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表现力。音准作为音乐表演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元素之一,其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合唱表演的质量和艺术传达的效果。 一、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一)发声技巧 良好的发声技巧能够确保声音的稳定性和音准的准确性。在合唱中,如果个体发声技巧不当,如呼吸支撑不足、发声位置错误或是发音不清晰,都会影响到音准的稳定性。此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大潮席卷全国,大批农村青年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与之相伴的是,学前留守儿童问题更为突出。尽管在各方努力下,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数量正逐年减少,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仍然存在很大数目的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亟须解决。因此,研究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就十分有必要了。 一、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 某市是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扩大阅读量是学好语文的根本途径,如何扩大学生阅读量,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是语文教师要进行的破冰行动。下面,笔者从语文课堂和家庭阅读两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以供同仁借鉴。 一、语文课堂:习得阅读的智慧 1.从单一阅读到多篇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阅读生长点,拓展学生的阅读
2022版新课标融入了核心素养这个新概念,并将其阐释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新课标分三个层面(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设置了6个学习任务群,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其中,落实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的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其实并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还在采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法,这与素质教育提倡的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是不相适应的。要想有效改进这一状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新课改所赋予的教学方针进行深入透彻学习,要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在实践中指导学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其他语文能力,通过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及创新意识等,激发
小学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改变“分数至上”的风气,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为了贯彻这一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等特点,灵活设置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活动,将数学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在享受数学学习时光的同时习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并学着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每个专业都有着重要作用,因而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对培养综合型人才至关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最大变化是明确提出数学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意味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使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教学始终。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推进“五大行动”,促进课程方案转化落地,变革教
幼小衔接,即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阶段的过渡,旨在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定的铺垫、缓冲与适应。为确保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幼儿园、小学以及家长三方要共同努力,协助幼儿应对从幼儿园到小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差异,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学习成果的进步。 一、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入学准备的现状 (一)幼儿园的准备 1.入学学习准备 在幼儿园里,教
在社会进步、人文素质提升过程中,对儿童的关注已经逐步从其身体健康扩展到对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三至六岁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发育关键阶段,他们此时形成的观念会坚实而深刻,并且会影响其一生的行为。幼儿的心理成长、发展和变化,以及他们对事物的态度,都与家长的教育方法紧密相关。因此,在现行的家庭教育环境中,一定要尽早地重视并调整家长的教育方式,减少错误,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通过开设科学、有趣的体能课程,幼儿园不仅能够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素养,还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水平。本文以幼儿体能为切入点,提出幼儿体能课程活动行之有效的实施举措,使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全面进步。 一、体能课程,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将体质健康教育作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内容。体能课程活动,不仅是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关键途径,还是实施素质教育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价值追求,是党和国家的灵魂和旗帜。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旨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品德形成。利用绘本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是一种有效的幼儿园育人方式,绘本图文结合的形式不仅能够直观地为幼儿传递延安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还能够提升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创造力,培养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