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莫便乎近其人。”我们常常觉得是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更多地影响着学生,其实教师自身才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当一名语文教师同时具备了深厚的语文素养、丰富真挚的情感以及高尚的人格力量,他的学生就会是喜欢语文、亲近书籍的,就会是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就会是敬畏生命、懂得做人的。要知道,语文也许仅仅是语文,但是一名好语文教师却可以使语文不仅仅是语文,更成为学生人生的根基、底蕴、支柱。 二 儿童学
教育是什么?有一段流传很广,许多人奉为圭臬的名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言之凿凿冠以雅思贝尔斯之名,而且被频繁引用的话,经有心人考证,其实源自2005年的一个中文网页,传播流行期间还曾假不同名人之口,直到演化为这个广为人知的“定本”。尽管是句假名言,可是连那篇考据文的作者也承认,“关键不在是否名人所说,是也未必是真理,否也未必无深意”。这个有趣的
西方有句谚语“蝴蝶不是鼹鼠”,赞美蝴蝶的专注流连于花丛而嫌恶鼹鼠分散精力的多才多艺(据说鼹鼠除了掘土打洞,还会飞能走,善游泳爬树),类似汉语的“百事通不如一门精”。人生也有涯,倾尽全力去做一件事还不见得有成,好像的确不应该浪费精力在其他不相干的事上。比如教书吧,这项事业的专门性越来越被认可,“教师专业化成长”成为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校长到基层教师都迫切想要实现的目标,于是培训也好,自修也罢,大家都在往
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课程要以涵养高尚审美情趣、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为重点,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乡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作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手段,提出了“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学足学好”的思路,强化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必须优化教学方式,做到应教尽教,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具体到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语
2022年版课标发布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建构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立足于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基础上,而语文学习中的真实情境并不等同于现实世界,它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文学体验乃至“跨学科学习”,是一个学生能以多种方式真正运用语言文字的场域。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真实、有效的情境的创设应首先回到教材,明确其侧重培养和提升的语文核心素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小作业”走进了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视野,引发了一系列的研究讨论。“小作业”能否转变为“大作业”?本文紧扣统编本教材编排的特点,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构建大单元作业视域,从聚焦单篇学习的基础性作业、落实单元要素的思维性作业、扩大单元视域的实践性作业、跨越学科的综合性作业等四个思维层级提出相应策略。 一、树立大单元作业视域 1.“双减”下的大作业内涵
2022年版课标首次提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难发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跨学科学习成为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学科壁垒,以学科间的有效融
在习作教学中,叙事是记叙文当中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害怕的学习内容之一。如何消除学生对习作的厌烦或恐惧心理,让习作“走下神坛”,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是当前习作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从叙述角度上讲,都是思维的一种呈现形式,也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输出,更是学生个体对生活的描述及感受。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就是联结学生和习作之间最大的能量场。习作教学生活化,就是将叙事
一、谈话揭题 师:今天是位新老师给大家上课。我姓张,名玉栋,(出示:张玉栋)就是这三个字。我叫—— 生:张玉栋。 师:你们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样? 生:非常好,听起来感觉很好。 生:我觉得这个名字有来源,不像有些名字,就是随便取,如二娃、三娃之类的。 师:看来你接触过农村的孩子,听说过这样的名字。张老师今天就要给大家介绍这么一个人,他叫——(板书:三黑)来读一读这个名字。 (生读) 师
一、自由的园子——探寻文字的奥秘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萧红的《呼兰河传》,走进祖父的园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生:美丽的园子。 师:是呀,花园里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生:大的园子。 师:园子里样样都有。 生:充满神奇的园子。 师:“神奇”这个词用得很妙。 生:生机勃勃、鸟语花香的园子。 师:你用了
一、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师:上课前,先让我们一起来积累一些诗句。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绿在垂柳。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绿在江南岸。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绿在山原。 生: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师:绿在田野。 师:正所谓心中有绿意,满目皆是春。遨游完古诗中的绿色世界之后,我们一起来学习艾青先生的《绿》。
一、猜谜导入,扣诗题 师:同学们,咱们第一单元的课快要结束了。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生:童年。 师:关于童年,冰心奶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起读。(出示)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师:有同学已经发现了,这段话出现在了我们书上的哪里? 生: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页。 师:你们真会读书,唐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没错
【教学目标】 1.认识“甲”“骨”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9个字,积累由“财”“赔”等生字拓展的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感受汉字的魅力。 【情境设计】 我校将举办“中国人,中国心”传统文化节。二年级的活动主题是“‘三好’中国字”,即认好中国字、讲
【设计理念】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识字与写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本设计中“羊羊运动会”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对话、闯关活动、互动交流中进入真情交融的境界。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游戏闯关、看图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记“赢”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赢”等3个生字。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特点,在多形式朗读中读好人物对话。(重点) 3.借助课文内容画出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并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重点)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推想孙膑定计策的过程,并把理由说清楚。(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视频激趣,入赛场 1.谈话导入定情境。 同学们,在语文课堂上
【教学目标】 1.能回顾本单元课文,结合习作例文和批注,梳理写人的基本方法。 2.能选择典型事例,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3.能通过同伴互助、教师点评等方式,自主修改习作,感受习作乐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 最近咱们学校的校刊开辟了一个新的人物专栏——《形形色色的人》。专栏现在急
升入三年级后,学生在写话、写作上面临的难度陡然提升,学生“不想写”“不会写”“怕写作”的情况普遍发生。而一、二年级的写话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的启蒙阶段,有助于学生向中高年级的习作阶段过渡。但由于多数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积累不多,对生活素材的敏感度不高,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落到纸上,对写话的畏难情绪也比较突出。所以,如何让写话训练生活化、常态化,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提升写话能力,是低年级语文教学
现代诗歌具有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节奏感强的特点,在语言表达上很独特,往往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真挚的情感。在小学阶段开展现代诗歌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感知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拓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审美情操,增加文化积淀,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对小学现代诗歌在线教学进行探讨。 一、小学现代诗歌教学面临的困境 1.学生与现代诗歌之间存
有一年,赵志祥兄来南京参加一个活动,晚上我去看他,闲聊间我问起课堂教学这块最近是否有印象不错的新人。志祥兄立刻说,下午刚听一课,执教者是兰州的张玉栋,年轻,素质不错,是个好苗子。志祥兄眼光向来“毒”,得其赞誉不易。我自然记住了这个名字。 巧的是,过后不久,我参加的两场活动,张玉栋也在被邀之列,这就有了看其上课的机会。玉栋身材颀长,嗓音浑厚,往台上一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颇佳。再看其教学,从文本解读
清楚地记得,和玉栋的相识是在赛场上。也就是说,我们初次相见时,是竞赛中的“对手”。 是的,我们的缘,结在2010年的那场重要的赛事上。那是全国各省青年教师都期待参加的国家级阅读教学现场赛。所不同的是,我参赛时,年龄已到了大赛规定的“临界点”,属于凑数补位性质。玉栋参赛时正是28岁的韶华,未经统计已能估计,他是那一届最年轻的教师,是国家级大赛中最年轻的选手。 结果却毫无悬念,他拿下了大赛的特等奖
“我不会蔑视平凡,因为我是平凡中的一员。”2019年9月的一个下午,作为刚入职的新教师,我怀着一腔踌躇之志,在学校教师大会上朗诵着《平凡的魅力》。彼时彼刻,眼里浮现的是初次踏入校园时那优雅的红墙绿树,那一张张活泼纯真的笑脸。我对未来的生活满是憧憬,每天和可爱的孩子们打交道,和他们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是我一直向往的纯粹、有爱的工作。 站稳讲台的“兵荒马乱” 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学年,我接手了四年级
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曾在课堂介绍王国维的“三境界”论,从怅惘茫然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锲而不舍的“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再到豁然开朗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无论治学、立业还是人生,常常需要如此经历几重波折,才能至于理想的境界。 求学20载,我遇到过许多知识渊博的语文老师,他们出口成章的才华、个性鲜明的风采,深深地吸引着我亲近语文,走近文学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工作的每一天都和孩子们演绎着关于作业的故事。随着对“双减”政策和2022年版课标的学习,我突然发觉自己过去在作业设计与评价中大都围绕“正确”和“完成”来实施,这既有悖“减负提质”的政策,也和课标中“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有较大偏差。在我深陷作业困境之际,方臻、夏雪梅两位老师编著的《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走进了我的视野。 “老师们几乎每天都会布置作业,但学生喜欢老
读了余文森的《有效教学十讲》,我在书中看到了稚嫩的自己——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说起教学的有效性,我还真是有当头一棒之感。“有效性”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当中寄寓的内涵却是无穷的。所以,师道之成效,当在于不停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停地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历练中去。 说起有效教学,当先从有效备课开始。记得刚毕业的时候,作为新教师的我们,经常要外出学习——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被许多老师热
读完成尚荣先生的《名师基质》,脑海里一直回旋着这八个字:向上飞扬,向下沉潜。向上是保持一种进取状态,不因外界的不完美就做一个“佛系老师”。向下是保持一种探索精神,把根扎得更牢固,不会因一点风雨的打击就摇摇欲坠。这让我想到了“教育家精神”,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被冠名以教育家,但对“教育家精神”的追求应是永恒的、不变的。如果想向名师看齐,就需要具备名师的基质。 一、保持丰盈的价值追求 名师首先要
初到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是失望的,困惑的。失望的是,我们从深圳远道而来,即将“浸入式”学习两周的地方是这样一所狭小、陈旧,甚至简陋的学校;困惑的是,受制于这样的硬件条件,这所学校能有多少有价值的改革经验和成果给我们看和学呢? 单说“狭小”,校本部5层教学楼全部安排为教室,平均一层10个班,每层只有1个厕所;没有专用的功能教室。这已经严重违反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了。造成现状的原因是身为名校而被群众追
由于工作调动,我在新的学校又重新带起了一年级。第三次带刚入学的学生,心里多少有点轻车熟路的自信,没想到很快就遭遇了“翻车”事件。 有了两轮在低年级循环教学的经验,我深知从一年级开始重视书写的重要性,所以第一学期便格外细致地引导学生建立书写规范。课上,我先带着学生一起认识拼音格,然后在拼音格上正确书写拼音,反复强调“上下不顶格,中间写满格”的口令,再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以求内化,在掌握书写方法之后再多
“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2022年版课标将文化自信放在了核心素养内涵的首位。的确,中华文化枝繁叶茂,瑰丽神奇,孩子们能够在古往今来的文化作品中得到许多烂漫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