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与大学的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已有不少人关注。这里的中学是指高中阶段,大学是指大学本科阶段。有学者较早针对高中历史课改的总体特点、对大学历史教学的挑战以及大学历史教学应采取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整体思考,并明确提出了高中与大学历史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1]但是,当时尚未进一步思考如何衔接问题。随后,有学者开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目标等方面思考二者之间如何衔接问题,其中涉及到了史料的运
在教学设备改进浪潮的影响下,教学方法数字化成为一种时尚,将热门影视作品引入课堂成为教学创新的常见手段。《觉醒年代》讲述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的历史,展现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革命者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优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该剧视野开阔,叙事方式新颖,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素材,也受到青年学生的热烈追捧。但以《觉醒年代》为代表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本单元上承中华民国建立、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时间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36年红军长征结束。其中《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叙述了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国民革命的失败。从横向来看,一战后欧洲中心地位衰落、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时期。纵向来看,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业水平4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比较不同观点的史料,在辨别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1]课堂主题是对教学内容“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2],教师运用主题开展教学有助于协调“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关系,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化。基于此,教师通过选择性必修二《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的教学探索,呈现教学经验,供
党史是德育中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史史料作为红色精神承托载体,是“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的革命信仰,坚忍不拔、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公而忘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1]等优良革命传统的具象表达。其内涵与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要求高度契合,融史入学、资教育人是彰显红色精神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路径。 统编教材中,党史史料多插排于补白板块,受限于时间跨度、课时容量等因素,史料教学容易变味
学术情境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如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1]。学术情境中的“问题”能聚焦学习的关键要义,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关联;学术情境中的“多种看法”提供了问题解决的思辨空间,促成素养的情境化培育。关注、渗透和“适当引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2],建构学术型课堂也宜成为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应有之举。笔者以《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浅探日常学术情境课堂的创建之径。 一、借助学术
提高历史课堂实效需要讲求教学逻辑,即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规律和内在理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就特别需要在教学中关注教材中的知识逻辑、思维上的学科逻辑和学生的学习逻辑。 一、梳理知识逻辑,整合教材内容 知识逻辑即教科书编写者依照“课标”要求梳理出来的历史知识逻辑。[1]第13课标题《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定义了本课的时间(约1644年至1840年)和内容(鼎盛与
叙事教学看似简单却并非如此,需要教师在逻辑构建、文本选择、问题设计、师生互动等方面精心规划,使学生在教师的叙事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导图不仅能借助图形、符号等元素来表达思维过程,还能利用其可视化的特点,将复杂的知识结构直观地呈现出来,对叙事教学有重要的辅助意义。本文试以两税法教学小样为例展开说明。 一、“两税法”的缘起 “两税法”是唐代乃至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分水岭。它的实行既有历史的原
一、意义:研习“雪夜访普”的缘由 通过历史故事创设情境并开展教学可以成为课堂的常态。“雪夜访普”所指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赵匡胤雪夜走访赵普商谈国事,并且商定“先南后北”国家统一方略之事,后来被用作天子访问大臣的典故。这在《宋史·赵普传》中有详细记载: 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
在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中,教材有这样一句表述:“尼罗河的特产莎草被加工成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1]在联系了西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相关知识后,有同学提出疑问:“为什么早在公元前28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莎草纸,但是我们依然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 实际上学术界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并且至今存在争论,大
在《中外历史纲要(下)》中,拉美史呈碎片化分布于多个单元,学生难以形成对拉美史的整体认知。教师可从文明史角度出发,在解构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重构拉美史,引导学生认识到多元文明交融在拉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重构1:拉美印第安文明的毁灭与再造 重构后的拉美史第一部分为“拉美印第安文明的毁灭与再造”,勾勒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后拉美文明的兴衰历程,引导学生探讨多元文明交融与文明
辅助性文本是对历史教科书中叙事正文以外课前导语、插图、学习聚焦、思考点、史料阅读、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学习拓展等栏目的统称,有利于提升教科书可读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问题意识。如何充分利用辅助性文本?笔者尝试从情境化路径入手,创设辅助性文本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情境,藉此设置问题,供学生思考、探究,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正确的历史认识。 一、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辅助性文本”情境化路径的实践
近年来,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越来越受重视,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教材选择性必修一专门用一个单元来论述与此相关的内容,尤其是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与以往旧教材相比较更是从无到有,渗透于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各处。而基层社会治理的对象则是各种形态的家庭。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商鞅变法”中有这样一条内容:“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这是一条容易让教师和学生忽视的内容,正是因为有众多个体小家
图像史料直观生动、意蕴丰富,具备重要育人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像史料进行研读”,并且引导学生“认识图像史料的价值。”[1]而较有代表性、教师又易于接触并加以利用的图像史料,就是教材提供的图像史料。[2]鉴于当前教材图像史料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中外历史纲要》,[3]对专题性更强的选择性必修教材少有提及,本文以选必教材为例,提出教师可运用图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九单元与当代世界联系紧密,编写内容具有关切现实的时效性,是每版教材中更新最快、变化最大的部分。单元导言往往可以通过凝练的语言,清晰的逻辑,概括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比2020版和2023版教材第九单元导言的变化,把握本单元内容调整的重点,并尝试综合运用辅助栏目、补充时事材料、构建真实情境等多种教学策略,真正落实第九单元导言中的重要变化,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当代世
“江南”一词不仅晦涩,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所以笔者思索万千,从“江南”概念出发,阐述别具特色的江南“韵味”,江南的韵味是一种空旷、烟雾朦胧的阴柔之美,它勾勒了一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自然景观,笔者怀揣着憧憬的心态挖掘江南内涵。探究江南内涵不妨沿着初高中教材寻觅,如:初中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41页南宋杨威《耕获图》与高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3页的“《耕织图·耙耨》部分就有提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前5课讲述世界古代史,“由于世界古代文明的时间和空间都比较遥远,不管是地理上还是文化上都相对割裂”;[1]因此,这部分内容无论是对中学教师,还是对高中学生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 因长期讲授高三历史,遵循以考促学、以评促教的常规思路,笔者经常研读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并仿制模拟试题,以供学生练习,检查教学效果。其中,对教学难度较大的世界古代史部分,倾注心力尤多。本文拟就此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1]非常清楚新课标突出体现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跳出学科知识罗列的窠臼,按照学生的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优化课程。
一、问题由来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1],在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课中的家国情怀素养主要表现为:知道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表现;认识并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一)家国情怀涵养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涵养家国情怀的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1、通过课堂
2023年7月版的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将原第4课《洋务运动》题目改为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之前课文的三个子目“洋务运动的兴起”“创办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合并成“洋务运动”;内容方面,将之前“建立新式海陆军”子目下的“边疆危机”扩充为“美、日侵略台湾”“收复新疆”“中法战争”三个子目。这就突出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边疆危机逐步加深”的内容,与新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中后期
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教学要增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指导。[]本篇教学方案将探索多学科融合、学科与实践课程融合的任务群教学模式,适用于九年级综合性复习课、历史社团拓展课、双师课堂、网络微课等多种教学情境。 教学方案具备《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以下特点:第一,通过东汉制盐画像砖等文物整合多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第二,本课提供多种历
课时教学是学科教学的最基本单位,课时目标的确定,是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和目的地。如何依据2022年4月颁布的课程标准准确制定课时目标,是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环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目标”是学生学完初中历史课程后的理想目标,是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表达,是历史课程的宏观愿景;而“内容要求”是初中历史的核心主干知识,解决“学什么”或“教什么”的问题,是历史课程实践
强化学科实践,是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要求。[]本文试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学科实践的若干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一、立足教材文本,开展学科实践 教材中的学习资源丰富多彩,诸多环节的设计颇具思维含量,教师要潜心研读教材,深挖教材资源,为学科实践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以教材的课后活动部分为例,教师可充分利用并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科实践。如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6
图像,作为一种常见的史料类型,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具化为插图,是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中学历史教育所依赖的重要课程与教学资源。“创作”一词,似乎与历史求真的本质与客观的追求相悖,但事实上,当教科书的编写是编者基于历史事实与课程标准对历史叙述进行创作时,教师对作为教科书系统内部要素的插图或其他图像的释读,则自然是教师个体建立在对历史与教科书的感悟与思考基础上的再创作过程。 一、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