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在1904年癸卯学制颁行至今的一百二十年间,中国学前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专题以纵向的历史维度,基于多元化视角展开讨论,试图梳理出近代以来学前教育的机构变革、课程构建、国际教育与合作、教师教育及思想演变等方面的发展脉络,描摹百廿年来学前教育在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制度环境中呈现出的中国样态,通过经验证据归纳学前教育历史演进的理论逻辑并对其做出阐释,以期为中国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
[摘 要] 自1903年以来,我国的幼儿课程几经变革,形成了四个发展主题鲜明的阶段:1903—1948年是萌芽与探索突破时期,1949—1977年是统一规制与曲折迂回时期,1978—2000年是回归与再度启程的时期,而2001年至今则是关注质量与多元改革的时期。百廿年来,我国幼儿园的课程本质观不断科学化,课程目标更加适宜化,课程内容日益生活化,课程实施愈加多样化和游戏化,课程评价逐渐过程化和规范化
[摘 要] 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本研究基于口述史和文献资料,梳理我国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百廿年的演进历程,将其分为清末学前教育的早期引进与模仿、民国时期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学习与吸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全盘苏化”与对外交流的中断、改革开放后走向国际舞台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双向交流与经验输出五个阶段。研究发现,演进历程中的特点表现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交流、从局部
[摘 要] 百廿年中国学前教师教育发展史是一部上下求索、自强不息的光荣史与梦想史,经历了五个重要历史时期:(1)萌芽期:清末至民国初年,外国教会在中国沿海创办幼师培训机构,但受国情限制,中国独立的幼师培养机构应运而生。(2)新生期:民国初年至20世纪20年代,学前教育外国化倾向严重,中国幼师教育受国外控制。(3)探索期:20世纪20年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教育家们创立独立的幼稚师范教育机构,如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开端,与“解放儿童”话语有着密切的联系。清末“解放”概念获得了“摆脱外在束缚、追求独立自由”的新的含义,“解放”也成了一个涉及多种身份和对象的话语系统。“解放儿童”话语就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它源于妇女解放的诉求、国外解放儿童思想的译介,以及鲁迅的解放儿童思想的确立。在学前教育领域,先驱们努力探寻中国解放儿童的道路。科学心理学研究为解放儿童奠定了知识基础,解放儿童
[摘 要] 增值评价作为关注学生纵向发展状况,对教师贡献做出评价的一种发展性评价方式,应用在学前教育教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幼儿园教师增值评价以教师在保教中所做出的贡献和贡献过程为评价对象,以质性方法为主、量化工具为辅,以教师、幼儿园管理者、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家长等为评价主体。探索开展幼儿园教师增值评价可能面临法律依据薄弱、加剧“小学化”倾向、教育数据收集困难和专业发展支持不足等现实
[摘 要] 基于对重叠影响阈理论的梳理,考察学前儿童农业旅游教育涉及的家长、幼儿园老师和农旅经营者三方协作关系,通过360份针对三方的问卷和访谈,解析出三方在对农旅教育的认知和认可度、对学前儿童行为心理倾向的认知和引导方式、微观实践层面的重叠性差异,构建三方重叠影响阈理论图示。数据结果显示,目前三方在认可度层面重叠率较高,而在微观实践层面的三方重叠率较低;三方可以通过沟通、协调、合作等方式,增大三
[摘 要] 教育研究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综合表征,是教师专业实践由知走向知行合一的重要支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研究力具有鲜明的实践属性,它涵盖教师的研究动力、研究态度、专业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力的发展受到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工作条件支持等多方面的影响,可以从完善教研制度和园本培训体系、发展教师的学习力和激发教师内在的专业发展驱力等方面予以支持。 [关键词] 教师专
[摘 要] 问题解决能力是个体适应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性能力。学前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儿童性、过程性和个体性,其发展是行为先于目的的。针对幼儿园教师评价理念滞后、评价素养不高等问题,幼儿园应该注重提升教师的理论和评价素养,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增强对儿童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有效性。 [关键词] 问题解决能力;行为评价;教育评价 问题解决能力是个体综合能力的重要表征,
[摘 要] 丰富且富有地域特色的本土资源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关联,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因而具有重要的儿童发展价值。针对幼儿园教师本土资源课程开发能力不高、课程资源库建设滞后、课程开发缺乏儿童参与等问题,课程开发者应进一步转换视角,坚持本土资源的全面育人价值观、开放动态的本土资源开发观和儿童参与的本土资源实践观,通过重塑教师资源观和组建本土资源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建设本土课程资源库和本土课程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