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航空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相关技术不断迭代更新,行业对航空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许多新的要求。航空制造专业传统教学模式明显滞后于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学生很难将专业课程中的学习理论知识与航空制造实际相结合。该文将AR技术应用到航空制造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中,构建基于AR技术的飞机辅助装配引导实践教学案例,应用于飞机装配技术实践课程。学生通过这些案例能够快速掌握飞机装配理论、应用技术以及软件设计
摘 要: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部署下,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维护海洋权益等工作变得日益迫切。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关键是培养海洋人才,针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中海洋意识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综合体系不够等抑制人才培养的问题,期望通过思政建设、条件保障以及打造综合多个学科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学习力、思考力和行动力的高端人才。 关键词:海洋强国;海洋科技创新;海洋资源;海洋工程与技术;涉海人才培养 中图
摘 要:现代计量经济学已经进入一个以因果识别为重要理论方法的新时代。该文分析国内外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现状和现代计量经济学范式的转变,提出引入因果关系分析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的意义,介绍计量经济学引入因果关系分析的改革内容设计。该文对于提升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水平,培养本科计量经济学人才具有意义。 关键词:本科;因果推断;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范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
摘 要:结构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保证至关重要。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作为工程师在设计及建造桥梁、隧道及建筑等结构时,必须掌握力学及强度知识。但是,许多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对结构力学掌握程度不高,由于物理及三角函数等数学知识的基础不牢,无法求解桁架等复杂结构。对比中日结构力学教学现状,梳理力学课程教育的难点及问题点,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有必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在静力
摘 要:针对全球新冠感染疫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该文结合民族院校和民族高等教育实际,分析新冠感染疫情对国内高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通过探讨和实施新工科背景下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给出中南民族大学相应的教学实践及举措,探索后疫情时代民族院校新工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 关键词:后疫
摘 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剖析河南工业大学传统优势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专业目前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专业未来建设的具体思路、举措和核心问题,以期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重塑传统特色国家一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紧跟当前科技发展步伐,调整优化专业发展目标,引领粮机装备的持续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重塑;传统特色
摘 要:高等教育是支撑、推动和引领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源泉,在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背景下,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是优化课程的重要驱动力。勘探地震学课程,从分析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出发,提出“一引领,三结合,主体性,一体化”的教学改革理念,建设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实施“四维、六化、全程性评价”的创新改革举措,进行系统的教学模式改革,打造优质课程,
摘 要:研究生是建设新时代科技强国与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后备力量,学风建设成效直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研究生学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战略的根本保障、建设创新型科技智造国家的必然要求、加快建设我国“双一流”高校与学科的先决条件、推进改革性培养方案重构的力量支撑和预防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思想疫苗。然而当前研究生学风建设依然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导致研究生学风建设现状依然不容乐观,通过完善招考制度与
摘 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该文以生物材料与器件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改革和评价体系优化几个方面阐述对高校研究生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针对课程特点和高校研究生的特点,从课程建设处落脚,使课程思政与教学大纲紧密结合,利用多样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和学院丰富的设备资源,构建“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从课上向课下延伸,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摘 要:加强协同创新是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内在要求,完善产学研用是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培养机制的必然方式。当前,地方高校工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与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淡薄、实用成果匮乏、聚焦思考不足,究其原因,问题意识缺乏、知识来源单一、学习氛围封闭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为此,作者团队与行业企业联合建成太阳能光热产业示范基地,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工程
摘 要:面向高质量的资源保障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积极探索新时代功能材料领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向社会输送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多学科交叉融合、能解决重大问题的创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树立材料学科自信,实现“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价值塑造;强化矿物资源、环境、材料等多学科交叉,以及科教、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链”与“科研创新链”双链合一;以重点科研项目为载体,
摘 要:驾驶人风险感知能力评测教学实验立足于我国高质量人才培养课程这一核心要素,充分考虑不同道路交通因素对驾驶人安全驾驶的影响,致力于打造虚实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教学实验课程。该教学实验基于交通仿真技术,通过线上实验与线下仿真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课程学习、场景设计、线上或线下实验和实验报告等实验流程。培养学生在课程学习与实验中的创新性与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
摘 要: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新工科倡导的“前沿技术引领性”“学科间交融性”“知识体系多样性”和“人才培养创新性”等理念为我国通信类研究生与高端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针对通信类研究生培养需求,分析通信类研究生能力培养挑战,指出通信类研究生教育仍存在通信系统综合实践能力弱、通信问题数学建模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揭示数学建模能力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
摘 要: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交叉融合,与教育体系创新融合,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关注社会层面的反馈评价。该文围绕构建“以本为本”的创新创业目标教育体系,优化“内外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组建“内引外联”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支持体系,创建“问题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保障体系,构建“分类分级”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医科院校;新文科;创新
摘 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是落实这一理念的关键。该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课堂参与的情况进行分析与归纳,构建课堂参与影响因素、课堂参与建设、课堂参与效果的理论模型,据此提出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卡片教学法,并进一步阐述问题卡片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课堂参与;问题卡片教学法;创新实践;扎根理论;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针对动力气象学线下教学中一直存在的课堂教学时间紧、内容多、难度大的问题,基于OBE教育理念,将线上教学手段引入课程教学过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并重点对教学手段和评估方式进行创新。实践表明,所设计的动力气象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参与度,有效评估学生学习效果,为强化“反馈-提升”环节提出解决方案,有效提升动力气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摘 要: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故推进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提高土木水利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该文基于目前我国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重点从人才培养创新性导向、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学位论文应用性导向、
摘 要:当代高校竞赛育人效果达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众多,达到理想育人效果的过程复杂,特别是军队院校如何达到竞赛育人效果的机理尚不明确。决策实验室分析与解释结构联合模型首次被用于军校竞赛育人实现机理研究,在影响因素复杂众多的竞赛育人效果评价过程中,明确各影响因素的概念内涵,建立定量的数学表达形式,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和公式求解,深入剖析复杂因素背后的逻辑关联,有效揭示军校学员竞赛育人效果达成机理,为国
摘 要:微生物学相关知识体系是白酒酿造工程专业人才应掌握的核心理论体系,同时也是提出、分析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目前现有的微生物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无法适应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需要对此做适当改革和重建。该文基于白酒企业在生产工艺和工程问题方面的解决与创新,合理定位与此衔接的理论背景,确定相关理论所在的课程及内容,进而构建出以微生物学为核心,3门强化基础课程和3门拔高创新课程为辅助
摘 要:该文主要探究当前大学生在慕课平台上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投入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在此,采用学习满意度、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投入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研。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投入总体良好;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与学习适应性、学习投入、在慕课平台上学习年限和每周学习时间呈显著正相关;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习适应性、学习年限、学习时间和学习投入均对学习满意度的影
摘 要:K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公益活动实践课程通过观察不同年级的两组大学生在公益行为发生前后的个体参与态度及行为倾向、认知获得两个方面的变化情况,探讨如何提高课程的参与主动性和教学实效性。从OBE教育理念的视角出发,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个体认知获得与参与态度及行为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得到个体参与态度与行为倾向的公共因子“参与倾向”和个体认知的公共因子“认知获得”,代替观测个体实际参与
摘 要:混合式教学与管理模式是高校教学与管理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混合式教学已经在我国各大高校广泛应用,而混合式管理目前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该文从混合式教学与管理的对象和因素入手,分析当前高校混合式教学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将来进一步开展和实施混合式教学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混合式管理;高校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摘 要:环境监测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在高校环境类专业教学中是许多专业课的前修课程。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和改革,该研究应用VOSviewer软件,以“环境监测教学”为关键词,检索1999—2023年在CNKI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探究环境监测课程建设及教学相关研究情况。从年发文量、期刊分类、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归纳总结当前我国高校环境监测
摘 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利用在于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该文基于高效课堂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混合式教学融合点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融合、教学活动融合与教学评价融合。利用BOPPPS教学模型进行工程经济学线上线下课堂教学设计,采用翻转课堂、小组学习、主题探讨、参与式学习和随堂检测等方式,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有机结合,增加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果、效率和效益,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教学设计思路
摘 要: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渠道。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依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特色、课程目标、学情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为中心的理念,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并从家国情怀、价值观、为人处事方法三个维度凝练12个典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通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授课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相统一的
摘 要:混合式教学设计体现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与综合智慧。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精心开展混合式课堂教学设计,采用各种新颖的课堂模式开展教学。针对教学设计中各个环节,分析课程教案设计应有的要素,给出撰写步骤与要求,提出评价教案质量的标准,给出课堂教学的备课、课件制作与使用、课堂讲授的建议,指出注重教学方法、板书和课件之间的合理组合运用问题,最后给出提高课堂讲授效率和教学设计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教
摘 要: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教学质量及效率主要是以成果为导向作为衡量标准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就在于充分满足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实际需求。体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意义重大,同时,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当中,公共体育不但是基本课程,更是锻炼大学生健康体质的有效途径。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仍有诸多不足之处,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课程改革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基于此,该文在高
摘 要:统计学专业建设需要紧跟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发展步伐,该文通过对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存在问题剖析,提出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背景下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与设计的思路,进而给出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框架和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进一步提升学生将统计理论与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融会贯通的能力,满足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人工智能;数
摘 要: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该文以高校牛生产学教学需求为导向,聚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基于动物科学专业及牛生产学课程教学的特点,从课程建设及应用要解决的重点,教学载体与教学方法、虚拟仿真教学课程内容与组织实施、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方面,对牛生产学引入虚拟仿真教学、虚实结合的课程建设及应用进行详尽的研究。通过项目实施,构建校企信息共享平台、形成虚实融合教学
摘 要:护理专业具有浓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人文课程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渠道,联合教学模式整合多种教学理念,在人文护理课程思政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该文探讨联合教学模式在护理学专业人文类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联合教学模式;护理学;课程思政;人文课程;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
摘 要: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培养面向新工科的创新研究型人才,该文针对工程中的数值方法课程,提出“教学-思政-科研”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路,通过工程案例牵引教学、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构建“教学-思政-科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文的研究将为工科学生的思想价值塑造及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途径,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关
摘 要:针对当前农机专业实践教学理念落后、内容条块分割、形式单一、时空受限、理论及方法研究不足等问题,基于新农科背景下农机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从农机学科及工程实践教学特点出发,探索新农科背景下农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模式。构建新农科背景下多视角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阐述多课程融合、虚实融合与线上线下融合、课内课外融合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法。并将这种多视角融合式实践教学方法应用于拖拉机拆
摘 要:通信网络基础是通信工程一门典型的专业基础课程。该文面向科教融合的通信网络基础双语教学课程改革,分析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方式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科研成果有效穿插进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科研基础,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升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通信网络基础;科教融合;双语教学;挑战;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摘 要:为提升教育硕士从事“素养为本”基础教育事业的核心竞争力,该文以面向学科教学(生物)专业研究生开设的学位必修课程论文写作指导为例,论述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及其必要性,从“模块化”教学内容的构建、“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创新、“多元化”考核方法的优化等方面介绍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效。 关键词:教育硕士培养;学科教学(生物);核心素养;论文写作指导;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摘 要:海洋中小尺度过程的研究是海洋科学近20年的最新进展,为教育工作者开展研究生教育提出新的挑战。该文结合海洋科学研究生的专业背景,综合分析海洋科学学科和海洋中小尺度专业领域特点,以海洋科学相关文献阅读为导入,在研究生专业课海洋中小尺度过程开展研讨式教学法的改革研究,提出教师导读—文献阅读—课堂互动—总结提高的技术实施路线,为专业课程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提升研讨式教育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
摘 要: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是高等院校联合科技创新型企业共同开展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方式,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推动着企业及院校技术升级并促进地方科技经济发展。该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为例,阐述政府、高校、企业、导师和学生等重要利益相关方的权责及利益诉求。研究方法能够为相关高校培养研究生提供参考和经验。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校企联合;研究生;教育;利益诉求
摘 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强校际教学合作,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校际教学合作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该文基于学生校际交流学习,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创新,以优势互补为原则,充分实现校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助力学校实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校际教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我国国际地位与发展战略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而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是落实新要求的关键环节。该研究系统评述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发展趋势、理论立场、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并通过与国际外语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的对比,发现此方面研究尚属新兴阶段,研究总量少,理论立场尚需探索,研究主题有待拓展,研究方法亟需规范。基于此,该研究从理论立场、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研
摘 要:农科院校必然承担着为我国乡村振兴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责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于农科院校特色优势与高校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使命,通过教学过程的“三融合”机制探索培养学生农村情感的教学改革模式,提高学生对农村的热爱情感。 关键词:农科院校;乡村振兴;农村情感;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精准供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实现思政课教学精准供给,需要准确把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要求。在此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三大育人规律,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平衡互动,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精准供给的逻辑理路。 关键词:思政课;问题导向;精准供给;系统思维;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
摘 要: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该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授课与课后作业相配合的方式,在广东医科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进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经课后调查和作业评分发现取得较好的思政效果。而且,通过对此次课程思政的实践进行思考,认识到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教育应与传统的思政课程相辅相成,研究生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与本科生应有所不同,以及针对“卡脖子”问题开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但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广大任课教师群体上。教师党支部是新时代高校的基层组织,具有引领和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责任。首先,分析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问题和苦难;其次,分析党支部在引领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最后,根据教师党支部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以学促建”“以带
摘 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该文基于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剖析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顶层教学设计。首先明确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角度分析实现教学目标的契合性,最后以云计算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介绍采用隐性教育方式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及效果,并展望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植物命名与中华文化这门课程将植物认知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对植物科学学习的兴趣。该文在前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和总结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在植物认知和学习中的课程教学改
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该文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能源与动力领域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目标,分析能源动力类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挑战性及基本要点。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燃烧及热化学转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提供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大纲的具体改革方案,进一步细化基于课程思政改革的授课方式与方法,以此实现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元素的有机融合。根据能源与动力学
摘 要: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本科生的主干课和必修课,承担着学生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顺利过渡的重要任务。该文以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为例,针对本科专业与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探讨思政元素的挖掘途径、课程思政建设关键点以及教学体系构建等问题。基于专业教师育人观念转变和课程教学方法创新,通过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优化、经典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专业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摘 要:课程思政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模式。该文分析军事装备领域建设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以装备试验鉴定概论课程思政建设为例,通过重塑内容体系、挖掘思政元素、改革模式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和构建实践平台,探索专业课教学改革,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达成“三全育人”总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程;军事装备领域;教学改革;“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