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对教师来讲是毕生的事业,教师应当有课比天大的意识,应当遵守自己的职业承诺,秉持“干一行爱一行”的情怀,努力唤醒自己内心的大爱。“药可以医疾,书可以医愚。”医不能自医,而师可以自省。 什么是好的教育?你得去看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怀特海说:“教育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生活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对于怀特海这样的数学家、哲学家来说,他已经超出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予以专章论述,给我们厘清了教育的战略支撑和基础地位。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为什么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积极培养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
初春时节,汉中红寺湖畔,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松柏葱郁,革命英雄纪念碑巍然屹立。来自汉中市南郑区中所中学的学生们正在习习春风中开展一场特别的“思政课”,面向何挺颖烈士的铜像列队肃立,全体默哀致敬,向烈士献上花篮,并在烈士的见证下重温入队、入团誓词。活动结束后,师生自觉清理园区落叶,擦拭烈士纪念碑,以此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和敬仰之情。 这样的活动在汉中经常开展,是当地“大思政课”建设成效的匆匆一
减轻过重的非教学工作负担是中小学教师群体一直以来的诉求。事实上,党和国家一直对此高度关注并持续发力,出台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着力解决教师过重的非教学负担。陕西省深刻领会相关文件精神,严格贯彻落实,结合实际制定《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明确规定非教学事务开展的范畴和界限等。 在国家高度重视下,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给教师减负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引发了公众对教师减负的关注。2020年,教育部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委托课题组开展蹲点调研、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提出意见,要求整改,督促落实,层层推进。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有关工作的通知》,将减负事项梳理形成任务台账。2023年,教育部教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为教师减负”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朱永新教授认为,我们已来到教育大变革的前夜。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性质被再次打破与重构。与此同时,行政机构、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也对教师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 “有力也无心”:非教学事务繁杂 《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强调,要
今天,教师减负的话题受到如此广泛关注,是学校教育边界日益模糊的结果,也是教育治理水平不高的结果。形式主义的泛滥让各种社会事务向学校蔓延,学校管理过于追求效率,家长对教学的无限期待,对教师专业的要求不断拔高,共同对教师工作的时间空间产生一种叠加和挤压效应,教师的工作负荷不再是纯粹的教学,疲于应付的工作状态已经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到学校教育的主体性地位。人民网连发三问:不能承受之重,谁理解?措施
给中小学教师减负,我国国家层面历来高度重视。 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有关工作的通知》;2022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禁止向学校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的通知》;2023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提出减轻中小
据2023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显示,有60.3%的受访教师认为课后服务工作量加大,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幸福感。就此,笔者想谈几点看法。 一是正确落实“双减”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将“一刀切”的落实变成“一刀一刀切”的正确落实。要按照“双减”政策关于“拓展课后服务渠道”的要求,加大课后服务模式多元化创新,教育部门要出台关于社会专业人员等参与课后服务的资质标准及聘用办
中国政府网曾公布教育部答网民关于“教师疲于应付检查、填表格等,教学反倒成副业”的留言(留言内容略),引起广大教师热议。近几年来,为中小学教师减轻负担的话题持续增温,热度不减。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随之各省市相继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明确并采取了治理措施,应当说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但从基层学校的实际和教
“减负”一直是热门话题,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学生减负在全社会逐渐达成了共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为学生“减负”呐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为教师“减负”。经有关方面调查,当前中小学老师普遍面临的负担主要有:非教育教学性社会事务与各项检查;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课后服务带来的工作时间延长;社会过高的期望等,给教师带来了沉重的思想压力,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我们在呼吁给孩子一个满载幸福的童年的同时,也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工作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创造幸福的静心校园。现如今,人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追求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教师当然也不例外。教师职业是一项崇高的职业,看着孩子们开心快乐,自己与孩子们一起成长,共享幸福的那一时刻,老师感觉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人。不过老师茶余饭后在聊天时也吐槽怎么苦、怎么累,压力怎么大,也会看到朋友圈转发的老师病倒了还不忘写教案、批作业的画面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人口22万,苹果种植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1995年8月,在洛川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一所集聋儿语训,孤独症、脑瘫、智力障碍等多重残障儿童康复、文化课学习为一体的全封闭、全托式管理的综合特教学校在洛川大塬落地建成。近年来,学校在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依据国家、省、市特殊教育发展规划,创新思路、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医教结合”,探索合适的教育教
学校课程规划是联结国家课程政策和学校课程行动的实践构想,在将国家理想课程转化为学生经验课程、保障国家育人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依据国家、陕西省课程方案以及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以“微光发现世界”办学理念和培养“尚德、善思、乐行、和美时代新人”育人目标为统领,通过高度融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资源,构建了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的“微光课程”体系。 一、“微光教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负担并提高教育质量。榆林市米脂县华润希望小学通过夯实“第一课堂”,拓展“第二课堂”,丰富“第三课堂”,积极落实“减负提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让教学回归本真,让教育真实发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创新“第一课堂”,打造真教真学“新课堂” 学生是教育的核心。每一节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因此,每节课的评估标准应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基于这一点,我们定义了榆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优化传统作业设计的理念和形式,积极设计拓展型作业,通过差异化、多元化、协同化作业切实提高作业质量,提升学生作业完成效率,保障初中语文延时服务品质。 “双减”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切实地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该政策正式实施以来,为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撑。初中语文作业优化应在确定延时服务与“双减”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与语文作业的作用相结合,
“双减”背景下的教学提倡减量不减质、减负不减效,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起了新的挑战。小学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让中高年级的学生爱上写作又不给学生施加压力,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但面对写作文,大部分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不会写、不想写、写不好等
红色美术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革命题材为主要内容,通过美术创作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资源。它涵盖了绘画、雕塑、版画、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刻的革命精神。将红色美术资源融入艺术类院校的思政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还能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一、红色美术资源的内涵 红色美术资源包含了与美术
思政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小学思政课则是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基础,所以课程要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观导向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教学语言中的问题。一位思政课教师给一年级的学生讲授《我们都是少先队员》一课时,激情饱满地说:“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由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有位学生举起手问老师:“为什么要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来染红领巾,为什么不用染料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强调了核心素养内涵,要求我们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将德育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落细落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送教上门是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的民心工程。2022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314所,特殊教育专任教师7.3万人,招收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学生14.6万人。目前,县域送教上门仍没能打破送教质量不高、家长教辅能力不足、相关教材开发不充分等困境,面对送教对象个体差异大、发展程度不均等难题,如何开展好这一“移动课堂”须持续探索。本期刊发县
如果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教育则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在这片沃土上,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用自己的良知默默辛勤耕耘着。在这方净土上,一辈又一辈教育工作者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勠力前行。在这个阵地上,一批又一批教育创业团队笃行不怠坚守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回归教育本真,还原教育本色,追求教育真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让优质教育惠及寻常百姓家,让每一
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某中学的学生王某某,被他的三名同学杀害、埋尸,警方经过连日侦查,初步认定这是一起有预谋的犯罪案件。3月26日,福建省晋江市教育局通报:2024年3月24日22时许,晋江市一初中学生李某凡被发现从租住处坠楼,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当地教育局已会同公安等部门成立专门工作组,正在进行事件调查和善后处理。受这些案件影响,当下,校园欺凌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教
老农挖掉了地里的一棵杂木,将其扔在路边,准备新栽一些果树。一位路过的园艺师正好看见了,赶忙问老农:“老人家,您能将这棵杂木卖给我吗?”老农说:“一棵杂木有啥用呢,你如果喜欢就拿去吧。”看着远去的园艺师,老农越想越高兴:“正愁不知如何处置,今天的运气真不错!”而园艺师一边端详着这棵杂木一边思索:“造型如此独特的花木,这位老农却轻易地送给了我,回到家只要为其选配一个精致的花盆,一定可以卖上一个好价钱。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档案管理信息化成了发展的必然。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缺乏统一的信息化软件。很多的档案管理部门所采用的计算机型号不同,缺乏统一性,市场上现有的管理软件无法通用,并且不能达到互调,严重制约了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进程。 档案管理缺乏标准化、规范化。长期以来档案管理业务的基础较差,管理的案卷质量较低,尤其是各档案资料之间缺乏相容性,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什么样的校长才算是好校长?标准多,要求亦多。但细观身边这些校长,简单明了地讲,好校长必须葆有“四爱”品质:爱教育、爱岗位、爱管理、爱奉献。 首先,得爱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爱教育不是一种口号、一种宣传,而是发自肺腑的使命驱动。爱教育的校长会关注一切,如学校、学生、老师、教研……并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努力发展学校、成就教师、幸福学生。 其次,得爱岗位。校长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呢?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联系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点滴经验,谈几点拙见: 一是对学生管理要严。小学生好动、贪玩,针对这一特点,我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思想和学习行为的转变,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例如,学生小波调皮捣蛋,数学学习成绩差,我在尊重其人格的基础上给予说服教育,经过一番努力后,他的课堂表现有所好转。接下来我多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但坚强,在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中屹立不倒、蓬勃发展的生命密码,更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前,随着西北解放迅猛到来的新形势,为加紧培训西北解放所需的各类干部人才,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将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以及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三校合并成立的延安大学从革命圣地延安迁往西安,并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
学校文化是一条隐藏在暗处的“地下河”,它流注于学校的每个角落,浸润着学校的每个成员,它是学校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主线。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五育”融合为抓手,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背景下,怎样实现学校文化与“三级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当下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打造“文化高地”,构建“三级课程”育人愿景 2000年,榆林市榆阳区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在这样一个时代急剧变革的拐点,提出“价值观办学”可谓恰逢其时。作为一名躬身在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每天与20岁上下的学生“搅和”在一起,感触颇深。 某天在课堂上,我教学生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有个同学直接地表达了他的困惑:“老师,现在的软件技术很发达,问卷都有模板,照着模板改一改就行,根本就用不着学这么复杂的东西。智能时代,人应该被解放出来。” 我先是一愣,两秒后才反应过来——现在的学生
儿子放学一到家,就饶有兴致地跟我念叨他们班里今天上演的一出精彩“好戏”,他描述得有声有色,时不时哈哈大笑,看来他今天是一名特别合格的“吃瓜群众”。听到最后我才明白无非就是有活跃的学生在课堂上“弹奏小插曲”。而这样的“小插曲”会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候事情很小,学生自己就消化掉了,有时候却很大,引人注目,需要老师介入解决。 那么当老师在解决这种问题时,班上大部分学生在做什么呢?或许可以分为这
生命存在的形式和延续的长短固有其不可抗力,然而,追求活着的意义并绽放光彩应是“生命在循环往复中所蕴含的最佳奥义”,这一点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有着完美诠释。他在《归去来兮辞》中以精妙的生命哲学观解读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种洒脱超凡的生命感悟对于生活在超快节奏下的我们而言,无疑是清润心灵的甘泉和深海迷航的灯塔。 诚然,面对复杂的生活形态,避无
人生不能无书,童年更是如此。少时缺书,夜中缺梦;成年缺书,心里缺景。整本书阅读,是对语文课程单篇阅读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整本书阅读”列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在语文课程实施中狠抓落实。针对当前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时间不足、阅读过程疏于指导、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笔者经过潜心研究和实践,探索出“四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