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计算为感知与理解学习者情感、增强情感交互、促进人机协同提供了技术支撑。近年来,围绕学习情感计算的研究迅速增加,但缺乏对相关研究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应用场景的系统梳理与总结。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国际上发表的该主题研究进行内容分析,旨在为我国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践参考。分析发现,学习情感计算研究以离散型情感理论为主,基本情感理论是研究焦点;情感测量的数据来源丰富,多
摘 要:合作学习缺失或低水平是制约慕课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破解慕课学习者的合作学习困境、建设优质慕课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文章在借助活动理论和自组织理论深入剖析慕课学习者合作学习基本要素和基本过程的基础上,结合逻辑推理构建了支持慕课学习者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包括个性化分组策略、开放性学习空间营造策略、小组共同目标创设策略、精细化学习事件设计策略、交互内容引导策略、交互
摘 要:对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过程的准确评价,是实现教学干预的必要前提。然而,已有评价方法多为总结性评价,实时性不足。为此,本研究提出了数据驱动的自我调节学习动态评价模型。以学习任务为单位对学习过程进行时序化处理,并构建学习过程中生成性数据到自我调节学习状态的映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生成性数据是评价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状态的有力因素,模型具有较高的有效性。(2)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状态在不同评价
摘 要:混合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形态,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厘清国际混合课程的演进与热点有助于破解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混合课程质量发展问题。本研究以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1—2023年的2590篇混合课程主题研究论文为样本,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6.2.R4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混合课程经历了缓慢发展期、持续发展期与快速深度发展期三个阶段,从关注技术到关注课程理论
摘 要:近年来,VR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为了更好地掌握VR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分析法,对国内近20年VR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VR有助于职业院校教学模式转变,创新实训教学形式;有助于推动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有助于促进教学内容智能化,加强教学内容的情境性与感染力。近年来,研究总体呈增长趋势,
摘 要:认知参与是协作学习中小组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项目式多粒度协作学习模型,将项目式学习与多粒度协作学习策略结合起来,以提高工程教育中设计类课程的认知参与和学习绩效。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从一门工程设计类课程中采集了学习者进行数据库系统设计时的协作会话数据。数据分析显示,在基于项目式多粒度协作学习模型的小组合作过程中,学习者的高阶认知参与被不断提升。其中,反思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
摘 要:虚拟现实技术的技术优势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高度契合,可以作为载体有效帮助高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构建高校VR思政课程学生接受度模型,探究在沉浸式VR和交互式VR中,高校VR思政课程学生接受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两种VR环境的思政课中,感知有用性与想用态度有显著差异,感知易用性与认知负荷对技术接受度均无显著正向
摘 要:研究选取2001—2023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 6.1.R2,从总体发文量、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和研究热点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研究总体发文量呈波浪式动态分布,近4年发文量有下降的趋势;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均较为分散;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应用研究、教学案例研究、教学模式研
摘 要:STEM教育具有多学科整合、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和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等学科特征。然而,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系统的认知能力和调节能力,容易导致STEM教育的教学效果不佳。元认知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元认知知识和情感的基础上,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高级能力。有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可以提高其在STEM教育中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将某个
摘 要:AR教材面临着实际效用与教育潜力不相匹配的现实问题,大大制约了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大规模普及。该问题根源在于画面设计不规范。本研究将AR教材画面视为一种“画面系统”,从“老三论”与“新三论”的系统方法特征出发,探讨了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最优化、开放性、协同性、非线性、涨落性对AR教材画面设计的启示,指出具体的设计实践应遵循“画面语义融合设计→画面语用融合设计→画面语构融合设计”的路径,并
摘 要:教学视频已经成为在线学习的主要构成要素。但教学视频中背景音乐的作用效果学界还没有一致的结论。研究以背景音乐偏好为调节变量,采用2(陈述性vs程序性)×2(有音乐vs无音乐)的实验设计,尝试探明不同知识类型下背景音乐对学习者的学习情绪、学习成绩及认知负荷的影响。结果发现:背景音乐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积极的学业情绪;能显著提升高音乐偏好学习者的迁移成绩,但对低音乐偏好和无音乐偏好学习者,其保持和迁
摘 要:本研究聚焦于学习科学领域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元认知组成部分:学习监控,学习时间控制,以及学习策略应用。在学习策略应用中,发现许多学生采用突击重点、重读和临时突击学习等相对无效的学习策略。尽管这些策略在表面上可能表现良好,但并不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长期记忆和理解。学生没有掌握最佳学习策略的原因可能是教育体系中对学习策略的教授不足,以及许多教师在有效策略方面的准备不充分。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