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是2022年版课标中“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总体目标。从此,整本书阅读正式踏入课程标准,开启了新旅程:着眼“整体”认知,不再零散碎片;着眼“经验”积累,不再浅表阅过;着眼“习惯”养成,不再一读了之;……这才是整本书阅读本来的样子与价值。 很长时间内,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副业”,处境较为尴尬:要么“翻翻”而读,助长了蜻
一、素养导向,以文化人:革命文化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以素养提升为旨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革命文化内容的主题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有着系统的安排,如表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课标”)立足课程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部分均提出了文化育人的明确要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把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其中,文化自信排在了首位。课标指出: 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
教学目标: 1.大概念: (1)人们可以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样体现了他们的智慧。 (2)幽默表达是有一些方法的。比如,巧用谐音双关、如法回应,可以化解烦恼与矛盾,使人与人关系融洽。 2.知识与能力: (1)会认、会写生字“梁、聪、诣、禽”。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等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通过研读关键语句,感受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杨氏之子应对孔君平对话的
教学目标: 1.了解五根手指的外形特点、性格特点与作 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学习有理有据表达观点的表达方法。 2.能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 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并形成自己的判断。 3.领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并从中得到启示。 4.学习建立“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并在积极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发展思辨性思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义特点。会写生字“屁”。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虫子有趣的生活状态,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戴蟋蟀头饰)小虫子们,大家好,还记得我是谁吗? 生:蟋蟀老师。 师:让我们热情地打打招呼吧,小虫子们,你们好! 生:蟋蟀老师好! 师:准备好上课了吗? 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同类诗歌对比,走近韩愈,体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通过对比,发现韩愈诗中意象“春”的特殊之处,以此走进诗人内心,继而领悟其对生活永远充满希望、饱含信心的人生哲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起:二月初惊见草芽 (课前板书课题及作者) 导入:(询问学生年龄:11岁)看到同学们,老师想到一个词:少年(板书)。少年时期是非常美好的一段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文,提取信息,交流对金字塔的了解,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魅力与神奇。 2.通过对比阅读,感受两篇短文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3.小组合作,整合信息,大胆推测并表达“金字塔是怎么建成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设置情境,话题导入 埃及有句俗话:“一切都怕时间,而时间本身却怕金字塔。”可见金字塔的古老与神秘。今天,我们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员,近距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中国的光辉前途。 3.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和中国近年发展,感受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殷切期望,增强对祖国发展的自豪感。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引出课文 一、联系单元,回顾旧知 单元导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用联系生活、追溯字源、结合语境等方法认识“店、罩”等生字,会写“商、店”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前两段小故事的顺序,提取主要信息,形成示意图。 3.借助示意图,把蜘蛛“卖口罩”和“卖围巾”的故事讲清楚,尝试展开想象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跟随视频,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教学目标: 1.借助资料,品读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毛主席复杂的内心。 2.借助资料,尝试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达人物内心,还原当时的情景,感受毛主席的常人情感和伟人胸怀。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借助背景资料,感受丧子之痛 课前:完成“走进革命岁月”预学单(扫右码查看),观看“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并查阅“抗美援朝”相关资料。 一、情境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字音准确,语句顺畅,了解故事的情节,并能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质疑:小猴子下山所为何来。 2.识字:掰、扛、扔、摘、捧、抱、追。通过动作识记相关动词,并能作简单的梳理。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游戏:我来比划你来猜。 游戏玩法: 出示舒尔特方格,如图1所示。 讲解游戏规则: 请一位同学背对九宫格,根据其他同学的比划,猜出九宫
设计理念: 梅花是我国的名花,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整合学生已经积累的《梅花》《卜算子·咏梅》等诗句,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课程理念来重构《墨梅》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做梅花的最佳代言人,帮助它参选国花”这一真实的任务情境中,通过进阶的学习任务,丰满对“梅花”这一意象的认识,深入理解梅花的象征意义,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弘扬中华传统的“梅”文化。 教学目标: 1.
【教学警语】 趣读,最忌教师与学生说些无谓的虚假的逗乐的话;趣读应该是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阅读训练。 【课文美读】 《昆虫备忘录》,描写了几种小生物及有关特点。标题中的“备忘录”三个字很有意思,甚至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有益的学习方法。 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篇富有知识、含有情味的短文组成;形成一篇“横式结构”的课文。 《复眼》,妙在表现了作者的思考,“复眼”到底是什
一、聊天导入,明确习作目标 1.畅聊“朋友”,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习作课,请读一读题目。(出示) 生:(齐读)我的动物朋友。 师:我们先从“朋友”这个词聊起,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待“朋友”的? 生1:朋友就是你遇到困难时能 帮助你的人。 生2:朋友就是能使你进步的人。 …… 师:你们都有自己的理解。你们看,我对朋友的想法是——(出示) 生:(齐读)有情有义、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寓言这一文体的 特点,掌握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寓言故事,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依据阅读时间表,有计划地阅读;讲好寓言故事,并将寓言启示分享给他人;借助故事表演的活动形式,建立阅读共同体,提升合作协商能力,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 3.采用预测、批注、提问、联结等阅读策略,读思并进,让寓言阅读勾连社会生活,指向生活运用;通过对比阅读、思辨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 法,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的兴趣。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计划读完整本书。 2.整体感知《西游记》的故事内容,了解《西游记》中不同人物的多面形象,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3.复述喜欢的故事,聚焦孙悟空人物形象,感悟人物成长的真谛。体会师徒四人在取经团队中缺一不可,了解团队合作的价值意义。 4.合作表演西游课本剧,加深对故事中人
第一板块 荷, 她,圆叶如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清丽怡人; 她,凌波独立,纤尘不染,飘逸高华,风神高标; 她,花形优雅,影破兰桨,独舞合奏,香深竹桥; 她的美,是与生俱来的,她就成了美的化身。 她,存活于人们的审美观照和集体无意识中,在古代人们的文化心理中积淀下来,成为民族和文化的某种象征。 历代咏荷作品众多,《诗经》两首,《楚辞》11首,汉代诗歌4首,魏晋南北朝250首,《全唐诗
教学目标: 1.回顾人物和故事概况,借助目录筛选信息,通过师生对读、同伴交流等方式把握故事情节。 2.聚焦“生命的奇迹”,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深入文本深度学习,探索整本书的内涵。 选用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教学过程: 一、回顾阅读:聊聊书中的人物、故事 1.师:最近我们一起共读了《夏洛的网》这本书。这是美国的作家E.B.怀特创作的童话故事。书中的人物,大家应该比较了解了。请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里最经典的桥段之一。一向忍气吞声、步步后退的林冲终于被人逼上了绝路,他性格里的“狠”劲迸发,果断手刃仇人,被逼上梁山。这是让我们读来十分解气的篇章。然而,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之前,一场重大变故的前夕,作者施耐庵却以多处笔墨描写这一场大雪——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但见: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祥瑞降纷纷。须臾四野难分
编者按: 阅读理解的核心是对语段的理解,理解整篇文章实质是对语段理解的整合;写作的基础是写语段,整篇作文是一个一个语段的有机组合。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语段的学习都是基础和关键。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几乎不教不学语段,从低年级造句、写话到中高年级习作(作文),语段练习在整个小学阶段被忽视了。语文教学没有打好语段理解和表达的基础,是造成学生阅读和写作困难的根本原因。因此,补上“语段”这一课不仅很有
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和以往的课堂教学到底有什么差异呢?以往的教学更多关注作品分析,即强调对文本中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期在卷面测试中取得满意的分数,模糊了文体的特点,弱化了方法的习得,把文体特点、学习方法等当成结论直接去教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基于经验去理解。而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却重在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学着像专家一样思考,比如“用童话的方式读童话”,而不是把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情境”一词在2022年版课标中不仅成为一个被强化的教学要素,也被赋予了更丰富而真实的内涵。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真实情境”又当如何创设呢?个人认为,日常文言文学习真实发生所需要的真实情境,既无需古色古香道具的营造,无需汉服唐装的修饰,也无需所谓“时空穿越”的协助。只需指向“人”之行为的投入。因为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真实世界能得心应手地生活,而不仅仅是对有限提示的口头或身体回应。笔者浅要谈谈
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概念。这个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强调基于真实情境,巧借任务驱动,打破时空限制,打通学科壁垒,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任务驱动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整体构建和驱动性学习任务的精心设计。本文以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整体设计与教学实施为例展开讨论。 一、解读教材,整体规划 1.整体观照教材,确定学习主题 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学习主题,相当于整个单元的灵魂,它使原本离散的文本材料得以相互联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统编本教材第一次以文体形式编排的单元,人文主题为“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编者对寓言文本群的选择独
接到《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社“我读好书”栏目的约稿短信,我秒回:“想跟广大语文老师谈谈阅读《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心得体会!”书海浩瀚,对自己影响深远又值得分享的书其实很多,之所以急切地推荐著名文化语言学者、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申小龙先生的这部著作,得从两个案例开始说起。 第一个案例是“田”字。“田”外面是个“囗”,表示田区,里面的“十”像人工开凿的田间小道,字的形体是自高空俯视下方所观察到的形状,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