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把大单元教学作为落实核心素养、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既是统摄大单元的灵魂,又是大单元教学的目标,统领大单元教学;需要把握大单元综合性、实践性、与生活紧密关联等基本特点;需要抓住主题、情境、任务等关键环节。 关键词:课程方案;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方案”)把大单元教学作为落实核心素养
摘要:国数课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数学课,是为数学课涂上爱国底色,增加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度学习和理解,通常表现为主题活动或项目学习。国数课的开发,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使然,为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以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用10%的课时来做“综合与实践”的要求。这一过程,需要我们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以爱育爱,修炼化育之道。 关键词:国数课;
【编者按】上一期,我们呈现了年度重点选题专家论证会上语文学科的研讨内容,引发读者的广泛关注。本期《关注》栏目,继续刊发数学学科的专家研讨纪实,借由这场思想的筵席,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指引。 刘加霞:关于小学数学学科的研究,我觉得这样几个方面特别重要: 第一个大的方面是对“双新”(新课标、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有几个点是很重要的,包括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以及核心素养的11个
丁益民:关于新一年度的重点选题,一线的高中教师会比较关注高考研究,人大复印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每年都会开辟专栏转载这方面的优秀文章,《中国考试》每年也会刊发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的评价报告。因此,我认为杂志可以在八九月份开辟高考研究专栏。 就我个人而言,一直重视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研究,其实教学研究就是对教学组织形式(外在)和教学规律(内部)的研究。一方面,我比较关注数学学科单元整体教学的
摘要:数智时代正在通过形塑知识与技术给教材建设与研究带来挑战和机遇。第21届上海课程论坛(国内)于2023年11月18—1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以“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机制”为主题,集中探讨了数智浪潮影响下的知识与教材、教材建设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以及如何落实国家事权。围绕“教材”与“知识”两大核心线索,结合数智时代这一重要背景,梳理教材建设何为这一主体问题,并从课程、教材与教学,
摘要: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作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基本理论问题,长久以来存在多种声音。不同视角下的“课程”与“教学”及两者的关系存在差异,因此,从实践话语体系、政策话语体系与理论话语体系三个不同的视角对“课程”与“教学”及两者关系展开新论,在多元话语体系下对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反思与回答。 关键词:多元话语;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这些基本概念作为当今课程与教学理
摘要:教育惩戒游走于公权力的规范化与私权利的自治化之间,具有规训性、惩罚性、强制性等特征。《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为教育惩戒实施的合法性与有序性提供了初步的规范基础。然而基于教育惩戒规范性与场景性之间的张力,教育惩戒实施仍然存在主体责任不明、依据属性模糊、措施边界不清以及程序面临规范性规定与弹性设置相冲突的困境。将教育惩戒实施的各环节予以规范,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也能避免教师与学校实
摘要:学科建设是优质普通高中撬动内涵发展、品质提升的有力支点,也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切入方式,应当精准定位,以创生学科教学知识为基础,以实现学科育人价值为根本,以学科共同体建设为保障,三者联动,相互照耀,协进共生。同时,必须进行顶层设计,擘画具有清晰专业性和未来性特征,立意高远、特征鲜明、更有逻辑的目标蓝图,用目标愿景凝聚人心,积聚力量,指导行动。 关键词:高品质高中;学科建
摘要:学习动力来源于学习动机。动机是促使个体活动的原因和力量,学习动机是一种广泛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动机。学习动力既有动机的使然,更有意识的调节;是指引发和保持学习行为,使之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品质。学习动力主要表现为情绪与意志,是自主学习品质的重要体现。小学生数学学习动力激发与维持的基本策略有:建设“有境”特质课堂,让学生“想学”;促进学习身心体验,让学生“乐学”;加强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能
摘要:基于苏州高新区教师发展增值性评价系统的要求,尝试开发教师发展增值性评价成果量表。量表由三级指标构成,关注发挥优势效能,注重与SNDVESTD平台的融合。量表的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关注量表评价对象的差异性,二是提升对评价量表数据的关注度。 关键词:教师发展;增值性评价;成果量表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增值性评价模式的区域性构建研究——以SND为例”
摘要:学科融合教学不是不同学科知识、理论的简单、机械堆叠,而是多学科知识、理论、方法的互相渗透和有机结合。实现学科融合,首先需要从各个层面厘清学科融合教学的基本特征:真实问题是学科融合教学的起点,资源统整是学科融合教学的保障,横向联结是学科融合教学的特征,评价改革是学科融合教学的助推。 关键词:学科融合教学;真实问题;资源统整;横向联结;评价改革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指
摘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现代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地方文化面临被边缘化、被遗忘和流失的风险,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后宅中学作为鸿山地区一所具有深厚地方文化背景的初中学校,深刻认识文化的育人价值,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的校本实践,具体从三个方面出发:将地方文化精神注入办学理念;将地方文化元素植入校园环境;将地方文化内容融入学校课程。 关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中含有大量的地理知识,初中地理课程则是科学入门课程之一。教师应增进对两个学段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了解,把握两个学段之间的差异,找到性质、目标、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衔接点,实现小学科学与初中地理的教学衔接。 关键词:小学科学;初中地理;教学衔接 受身体和心理发育差异的影响,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有所不同。而另一方面,小学和初
摘 要: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深入开展,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举措。作为学生重要成长场域的学校,要担负使命,开展阅读文化建设,在学生心中建一座图书馆。要“看见”阅读,唤起对图书的热爱;引导阅读,打造结构化的“书架”;丰富阅读,打通书本与世界的关联;“安静”阅读,让图书与美好的阅读节日同行。 关键词:阅读文化;阅读能力;阅读品质;青少年阅读;校园文化 每年
摘 要:小学阶段的小古文教学,要充分考虑“小古文”和“小学生”的特点,目标不求大,内容不求多,从最基本的“读”“思”“用”入手:读”字当头,扫除障碍,初解文意;“思”字跟进,比较品析,吃透内涵;“用”字保障,迁移运用,对接生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小古文教学;诵读 小学阶段的小古文教学,要充分考虑“小古文”和“小学生”的特点,目标不求大,内容不求多,从最基本的“读”“思”“用”入手,
摘 要:课堂中的提问与答问是一门艺术,它涉及教师如何巧妙地提出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艺术性的体现,不仅在于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方式,更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学记》对课堂中提问与答问的艺术进行了阐释:提问要“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答问要叩之以听其鸣。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记》;提问;答问 课堂中的提问与答问是一门艺术,它涉及教师如何巧妙地
摘 要:响应“双减”政策,拓宽课后服务渠道,以学校为圆心,向周边步行15分钟可达的街区打开空间半径,探索“学校+街区”的课后服务模式,构建15分钟实践圈:成立家校街协作组,达成校外课后服务实践共识;摸排分析既有资源,圈定实践点;对接理念和纲要,绘制实践图;多方统筹协作,落实研学日。 关键词:课后服务;双减;15分钟实践圈 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要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对学有
摘 要:一场独幕剧,让教育戏剧与语文课堂相识相知。将教育戏剧融入语文课堂,可以增进理解,增强学习体验,也与学生的天性相匹配。为了让教育戏剧和语文课堂相遇相长,教师可以创设戏剧情境,增强课堂感染力;开展戏剧表演,提升课堂理解力;鼓励戏剧创作,激活课堂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戏剧;教学方法 一、 教育戏剧与语文课堂的相识相知 六一儿童节,班级学生表演了一场别具特色的独幕剧《我想去看海》。
摘 要:为了让班级呈现出不断成长、向上的精神面貌,可以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上下功夫,打造班级新样态。通过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打造富有成长气息的温馨家园;通过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形成向上向善的集体力量。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建设;班级管理 班级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长期的工程,既需要别出心裁的顶层设计,也需要脚踏实地的精耕细作。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
摘 要:“百牛‘犇’园:班级牛认养”是从学科活动而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观照下,展开全科视野,经由多个维度的跨界融通,使得学生展现出充满创造力的生长样态。展望未来,期待研究出更多的案例,形成主题序列。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后服务;主题序列 “百牛‘犇’园:班级牛认养”最初的创意是学校美术组老师提出的。他们原来的设想是在牛年开展一次以“绘牛”为主题的美术展,活动面向
摘 要:由于在阅读上面临同音字辨形辨义的困难,加之阅读积累不够,盲生很难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意境。教学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引导学生既要有所“感”,也要有所“观”,“感”“观”联结,感受诗词的情景交融之美:提供知识补给,“感”悟之外想象可“观”之景;挖掘感官潜能,用“感”的经验弥补“观”的缺失。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知识补给;感官潜能;盲生汉字体验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新审视语文学科建立之初的教育家的作文教学思想,对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夏丏尊作文教学思想,得出当代启示:培养读者意识,体现自我人格,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这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观、提高作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夏丏尊;作文教学;当代启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作文教学中耗时耗力、效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重新
摘 要:“命名”关系着叶圣陶教育思想整个体系的建构,关系着其逻辑框架和各个思想支点的确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经过一番较长时间的思考求索,加之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将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命名为“为人生”。之前已有过相关阐述,再从其他角度进行讨论作为补充:用“为人生”为叶圣陶教育思想命名,是构建叶圣陶教育思想话语的逻辑必然,是把作为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家多重身份的叶圣陶还原为一个完整的人的需要。
现在大家都在谈“教育家精神”。什么是教育家精神呢?一下子也说不清,但是一说到“教育家”,似乎总有几幅画面在心里挥之不去。 一幅画面是陶行知先生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陶行知先生低眉顺目望着孩子们,那种慈爱的神情,让人动容。在中国要说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概是公认的了。但是陶行知先生作为教育家的精神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对儿童的爱。爱,不是宠溺,不是纵容,爱是赤心待人,成人渡人。 我们对陶行知
先讲三个故事。 萧伯纳在苏联访问时遇到过一个小姑娘,他同小姑娘玩了许久。临别时,他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说完,萧伯纳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自己是与一位名人玩时,一定会惊喜万分。想不到小姑娘却说:“请您回去也告诉您妈妈,今天同您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安妮娜。”萧伯纳听了为之一震,马上意识到自己刚才太自以为是了,不禁一时语塞。后来他深有感触地说:“小姑娘给我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