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后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经济与教育的同频共振为“三教”协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三教”由分离发展走向协同创新发展是经济社会累积发展和教育体系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是国家教育体系升级扩能、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要求以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需要,其目标指向于人的全
摘要:人口是教育的根基,教育影响人口再生产,二者相互制约、循环向前。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近年来继续上升。与此同时,老龄人口占比持续增加,高等教育普及化与人口结构老龄化不期而遇。随着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新生儿跌至高校招生人数以下规模,高等教育不仅会全面普及,而且将面对生源骤减、资源失配、结构失衡等严峻挑战。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教育强国两大国家战略为导向,中国大学须反思
摘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的构建是检验教育现代化程度、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完善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功能、健全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制度、丰富大国教育现代化治理理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的实践问题、监测技术的创新等对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提出了内涵升级、体系创新、工具与方法技术革新等诸多新挑战。为了适应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需求,促进教育现代化监测功
摘要:在中美战略博弈过程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命题由此而生。我国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既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也面临一系列的严峻挑战。在国家政策有力支持下,主动借鉴国际上新兴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积极吸收国内研究型大学改革成果,勇于改革创新,成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独特优势,并且展现出起点新、理念新、体制新、视野新、模式新和机制新等六大特点。与此同时,新型研究型大
摘要:全球学术界日益关注大学教育与研究中的跨学科方法,逐步超越传统学科限制。通过整合社会系统理论和现象学,聚焦交叉学科与跨学科在认知、社会系统和学科关系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为多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提供有力方法。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重新定义学科,将其视为相互关联的子系统,为多学科交叉与跨学科提供框架;现象学专注主观性,为研究者理解复杂系统提供了开放的研究路径,与系统论相互契合,为交叉学科研究提
摘要:教育定量研究范式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运用数学工具或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教育现象或教育过程进行测量,依据数据资料检验理论假设,揭示教育现象中各种因素相关关系的研究范式。它是提升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关键,是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具,也是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的必然趋势。但是,当前教育定量研究在推动教育学走向科学化与实证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困境,表现为方法的“内生性”问题、量化的“前提性”问题和研究的
摘要:数字技术在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教育主体对数字技术的依赖、想象和崇拜,这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教育数字乌托邦”现象的出现。教育数字乌托邦不单是一种技术乐观主义思维下的教育遐想,还是教育主体缺乏理性批判精神的一种教育数字冲动,它本质上隐含着教育与数字的关系失衡问题。教育数字乌托邦现象的发生,将给教育带来诸多潜在风险:教育主体地位异置的数字崇拜风险;数据隐私泄露与滥用的数字安全风险
摘要:通过对两轮“双一流”建设在政策表述、遴选或认定规则、建设学科认定等方面的对比发现,相对首轮“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的模式,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表现出从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的转变,更加强调服务国家急需。也就是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在保持首轮学科建设导向的基础上,突出强调新增学科以需求为导向和前提。政策导向的转变体现了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基础和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对学科建设的影响,也是服务国家对
摘要:高等教育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基于高等教育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采用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高等教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可以发现:高等教育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高等教育主要通过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促进文化资本积累三个路径,间接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够
摘要:生活空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场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空间转换的切入点。有效融入生活空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关键,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重要方式,更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活空间的有效融合是应然的合理状态,但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着由于异质性冲突导致的空间疏离、受传统路径制约和对个体需求关注不足引发的空间脱域、受网络圈层化影响形成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态和学科形态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在形态学上呈现出由不同要素、不同阶段构成的形态结构。理论的科学化是一个由经验到理论尤其是科学理论逐渐形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生一个形态学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入到科学理论体系建构阶段后,必然会呈现出一定的学
摘要:数智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呼唤高等教育评估的变革。从内涵维度透视,高等教育评估的目的由单一价值判断转向多元智能优化,评估的尺度由单视域及时反馈转向多视域实时呈现,评估的模式由数据集中密集转向区块互联分布。从功能维度透视,全息评估支撑多元主体从认识价值上升为“共创价值”,人工智能驱动主管部门从被动应对决策上升为主动“预警预测”,人机互动牵引教育教学质量从持续改进上升为“提质增强”。建构新型
摘要: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构建新时代地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行动逻辑分析框架,对陕西、湖南、江苏、广东四个典型试点省份的改革缘由、改革过程以及改革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新时代地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行动逻辑本质上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逻辑相互作用、合力催生的结果。新时代地方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行动逻辑,不仅有力解释了地方开展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内在机理,也为探索新时代地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