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多年,许多事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淡忘,然而回首记忆深处,两件教学往事却历历在目,飘着清香,给人启迪。 还记得刚接任新班级,语文课代表拿着作业本到办公室报告:只有庄同学一人没交作业,他以前就经常不交作业。我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原任老师、其他同学一致反映:这位庄同学并非不会做,而是懒惰。我想,如果任凭他这样发展下去,不仅会影响他自己,还会对班级其他同学造成负面影响。于是,在课堂上,我严肃批评了
一、基于陌生化理论的阅读教学实践背景 1.2022年版课标理念引领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新的课程理念让教师以一种“革新”“求变”的眼光重新审视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打破陈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
2022年版课标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部分罗列了六大学习任务群,其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是唯一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标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第二学段的学习内容中指出:“诵读、积累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诗词和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等,丰富自己的语汇,分类整理、交流,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本文以第二学段四年级中华文化名言的积累与梳理教
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主题为“难忘小学生活”。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以任务群进行引导,整体推进。此次跨学科学习尝试以“毕业课程”为主要形式,打破班级、学科限制,涵盖语文、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劳动等多个学科,将爱国爱党、感谢师恩、个人成长等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此次活动中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一、综合性学习单元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遵循的原则 综合性学
“双减”政策,引导教学回归课堂,注重课堂的教学质量,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这样的“双减”背景下完成减负增效,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以教师为引领,“减负”与“增效”并行 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有大的提升。要想确保课堂的高效,课前的准备工作就非常必要,教师对教材的研讨、目标的设定就尤为重要。 1.结合教材,提高备课实效 教材
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在语文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变革为保障的系统变更。我们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研究样本,尝试以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样态改变知识点、能力项线性排布的内容组织,构建素养型的课堂
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激励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威尼斯的小艇》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主要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在威尼斯市民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介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2022年版课标设置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就是指向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旨在通过“对比、质疑、推断和讨论等学习活动,对阅读文本的观点、事实等进行梳理……养成崇尚真知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教学中,教师要以2022年版课标理念为指引,注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课堂的落实,促进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思辨欲望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
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理念,更新了语文课程的“组织与呈现形式”,旨在通过明确的主体、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提升文化、语言、思维和审美能力。其中“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与教材中“快乐读书吧”栏目紧密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设置驱动性学习任务,统整和把握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的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笔者以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西
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学法运用,长期以来,囿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浅层次认知,几乎没有发挥它的真正作用。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六个学习任务群对此有一定的指向性,即紧扣生活实际,创设学习任务情境,整合各类资源,指向语文实践为目标。本文基于学习任务群视角,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灯光》为例,着重探析在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下,如何借助学习任务单的学习支架,让学生高效学习略读课文,有效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课标指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目前,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两大难点:一是从整本书阅读课型看,存在模式化、单一化等倾向,容易消磨学生的阅读动机,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难以发生;二是从整本书阅读结果导向看,存在浅表化、记忆化等倾向,缺乏高阶思维层面的学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所在课题组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引入项目化学习,重构整本书阅读
2022年版课标将“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列入语文课程内容,并针对该学习任务群给出了解释:“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孟州市,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作业设计要紧扣课标和教材,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引导学生切实开展具有实践性、弹性化、跨学科的语文实践活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用好教材设计的作业系统,以打破传统“一刀切”与“大锅饭”的作业模式,避免学生
课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在课标理念指引下,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内容进行挖掘,基于课程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活动,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传统文化单元,笔者将以本单元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落实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 一、单元整体解读,确定教学目标 三年级下册第三
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学习任务群需要大单元作为支撑的“脚手架”,以实现学生核心秦养的进阶。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对应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确定目标,整合内容,设计情境任务,同时进行诊断评价,让整个课程教学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笔者以教材中的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可爱的生灵”单元为载体,进行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践探索研究。 一、整体解读,确立单元
《小英雄雨来(节选)》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成长故事”,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材编排长文章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和提取关键信息能力等,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和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那么,在《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长课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化繁为简,实现长文短教,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呢? 一、读一读:提取关键信息,梳理文脉 长文章
2022年版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与鉴赏”中指出:“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就意味着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要紧扣文本的细节描写,将学生的意识与身心浸润在文本所描述的事情或者场景中,让学生通过细心品味和深入体会,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获取表达方法。笔者以六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是写人,教材要求指向明确。在确定习作目标时,教师要关联教材整体序列安排,理清习作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明确教学目标;在指导构思和修改时,要合理利用支架打开思路,激活人物,通过量化评价标准促进学生修改。笔者以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为例,谈谈这些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 研读教材,明确习作要求,找准学生起点 “不知道写什么,该怎么写”是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教材
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特别注重读写结合,每单元都会安排一篇习作,旨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修改出来的。课标在第二学段提出了“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的要求,教材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几乎每次习作都有各种明确的修改提示。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习作,培养他们的修改意识至关重要,倘若能够在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就重视这一点,学生就容易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进而写出高质量的文
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创建“习作构思单”外化构思过程,通过搭建思维支架帮助学生学会逐步思考习作要点,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笔者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为例,阐述如何指导学生创建“习作构思单”。 一、构思三要素,定框架 小学生习作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无从下手。小学生在习作时,往往没有明确自己要写什么,尤其是在写记叙文时,很容易
《火烧云》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写景散文,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所作。课文主要围绕着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写了火烧云的变化之美,引起了读者对火烧云的无限遐想。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寻找天地间无穷无尽的奥秘”,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依据本单元双线目标和课文特点,教师可以把赏美景、感受文本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用课文的方式进行表达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表达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而“食”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2022年版课标指出:“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
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地点和时间内活动情况的描写,多以人物为中心展开动态描写,是较为深刻地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展示故事情节或者营造氛围的文学表达手法。它通常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点面结合是一种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面”是多个事物或者人物的概括描写,一般有一个中心词语或者句子作为引领。“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者人物的详细描写,详细描写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甚至是心理,也就是细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廊子、和弄、颤巍巍”等词语,学会区分“扇”的读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做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并能将同样的方法应用在习作中。 3.通过看图片、看微课等方式,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句,体会作者吹泡泡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请看课文插图。你们玩过吹泡泡吗?玩的时候心情怎么样?(生交流)
【教材分析】 统编本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古代故事”为主题,安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单元语文要素为“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简要复述课文”的要求,教材第一次提出。纵观整个单元,“简要复述”的能力要点逐步落实,而《西门豹治邺》一课为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讲述了战国时期政治家西门豹管理邺县时,惩治恶人、破除迷信、造福百姓的故事。学生需
培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是课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之一。从以往的提倡鼓励转向硬性要求,整本书阅读成为必要的教学内容。针对这一教学任务,思维导图能有效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升整本书阅读能力。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以《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为例,浅谈自己运用思维导图的一些心得。 一、绘制读前导图,为学生搭好阅读框架 对教材中精读课文《草船借箭》的学习,学生已对全书故事的历史背景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
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达到“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而古诗的音韵之美、意象之丰、意境之广、韵味之浓,学生通过用心品味,才能感悟。《枫桥夜泊》以一个“愁”字作为轴心,选择了众多的意象,与人物情感的搭配达到了高度的默契,是情景交融、羁旅思乡诗的经典之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四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一、起——自创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当代诗人陈小奇先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识字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旨在探讨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一、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要点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一是从无目的、无计划向有目的、有计划的方向发展;二是无意识注意起重要作用,仍占主要地位;三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形式;四是对认识内容的掌握由不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语文课程内容中的三大主题之一。落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统编本教材选编了不少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三大主题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视程度不够,仅仅是从阅读理解与识字方面展开教学,没有深挖课文中蕴含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思想教育,这主要与教师对社会主义
课标基于“素养导向”的目标定位,将学习任务群定位于语文课程的组织与呈现形式,旨在将传统理念下的“知识本位”朝着“素养本位”转化,强调知识信息的结构化,凸显课程资源的整合性。由此设定的学习任务群,在课堂教学的运用中就需要朝着实践的路径出发。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依托教学实践,达成学习任务的实施策略。 一、方向定位:学习任务需要瞄准素养型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中师生共同行动的纲领,课堂教学目标的
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理念,这与语文学科的实用性是一致的,因为现实生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没有明确的学科边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跨学科的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开展跨学科学习的好时机,传统的抄、背、默等作业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设计跨学科创意作业势在必行。加强各个学科中相关联因
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父亲的舐犊之情深深藏于文章细节中,但由于年代久远,让很多读者无法感同身受,可能因平凡而被忽略。学习时不妨以小舟为线、以场景为境、以想象共情,在对《父爱之舟》的品读中体会父子情深。对于《父爱之舟》而言,越关注细节越容易共情,而共情又能够促进学习升华,让学生在其中解真心、悟真情、抒真意,体验字里行间的款款深情。 一、细节描述字字总关情怀 五年级学生的学
2022年版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课外阅读中,品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石泉项目中,我执教《暮江吟》一课,在课堂
“思维能力”是课标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发展思维能力应该贯穿于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之中。《蜘蛛开店》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字词及阅读内容的教学,还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找准思维的训练点,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结合课文特点,教师可以通过驱动性任务的设计和讲述故事等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设计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思辨阅读 设计适切的驱动性任务可以促进学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