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是人类历史中最为重要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之一,它不仅传递着信息,更寄托着情感。曾几何时,在没有电话、网络的年代,书信是文人寄情怀、百姓传音讯、武士明指令的重要媒介,它让人们有“见字如面”的惊喜,也有“临发又开封”的浓浓乡思。 书信写作看似简单,但是要写得十分规范,充分发挥交流功能,同时还具有显著的个人特色,也并非易事。我们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格式要正确 书信有其特有的格式,严格按照现代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不仅在文学、书画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养生方面也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当年,有位好友向他请教养生秘籍,他略加思考,便写下如下话语:“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并特意强调,此方源自战国时期,“吾服之有效”,于是,便成就了其著名的“养生四法”。 无事以当贵 养生心为先,苏轼养生的第一妙方自然从心志情趣开始。苏轼一生仕途坎
提升作文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培养人文情怀 承传中华文化 名誉总编辑 周钧衡 社长兼总编辑 周更武 编 委 周钧衡 郭文才 周更武 闫银夫 朱亚男 王晓龙 张海军 王 刚 郭迎春 周艳平 贾云峰 张海英 张 敏 张 莉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本期责编 侯 婧 本期校对 叶 辛 文字编辑 李 昕 季 冬 照 排 石 珍 QQ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权利》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报特作以下声明: 一、作者向本报投稿并被刊用,即视作作者同意将作品的发表权、删改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授予本报以及本报网络合作媒体进行电子版信息传播。本报对所发表的文章有以其他形式出版的权利。如有特殊要求,请作者来稿时说明。 二、来稿(含文字作品、美术、网络图片和摄影作品等)有抄袭、剽窃以及其他侵权行为的,其责任由
考点解读 在主题为“自然画卷”的文章中,作者常常走进大自然,欣赏并描绘其美丽的景色,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画卷,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此类文章大多以散文为主,需要同学们具备赏析文章语言、体察作者情感的能力。中考常见的考点有:1.赏析文章标题;2.品析文章语言;3.分析写作手法;4.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
你不得不承认,世间有些事很奇妙。如春天就像一位姑娘拿着一根季节的牧鞭,轻轻地抽打着万物,于是,万物苏醒了,并欢快地迈向春光深处。奇怪的是,人到了这个季节也不例外,也慢慢地敞开胸怀,也乐意地、兴奋地扎入春潮之中。 这不,朋友来电说,若再不到岭上来,那梨花将要谢了,到时你不要懊悔。最后还诗意地说了一句:满山梨花雪,飘洒能几时?其实朋友的夸张语言比不上季节的诱惑。对岭上的梨花,我已钟情很久了,只不过时
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
第2版 《巴黎求学》 1.勤奋,不畏困难,敢于挑战;专注,擅长独立思考。 2.本文是一篇自传,全文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好处是:(1)具有真实感,使读者能更好地体会作者心情,使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动人;(2)亲切自然,容易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在鲁迅先生故居》(节选) 1.(1)生活方面:鲁迅先生居住在北京的十余年里多次搬家,寄居寓所,没有更多的爱好和友人,百无聊赖,以学术研究打
1.通过邮局将作品寄至:(030009)山西省太原市第232号邮政信箱《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发E-mail至: czb2.zwzk@163.com
名家引路 一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
略显黝黑的脸上,爬满岁月冲刷出的沟壑;明亮的眼睛,射出透人心扉的光;一双粗糙的大手长满了老茧;瘦弱的身体却极有力量。 这,就是我的外婆。听妈妈说,外婆能挑起一百多斤的担子。 外婆小时候很喜欢上学,成绩一直是班里最好的。那时家里穷,外婆初中没有读完,就回农村干活了。后来,外婆嫁了人,成了一个村妇。当时和她同班的同学,有好几个都考到了外地上学,后来去了城里生活。每次相聚时,他们都为外婆没能继续上学
夕阳被揽进大地的怀抱,鸟雀归巢,炊烟袅袅。炊烟之下,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我踏上熟悉的小路,憧憬着与爷爷奶奶的相见,心激动得怦怦直跳。 上初中之前,我一直与爷爷奶奶住在乡下。后来父母调动工作,我跟随他们搬到了另一座城市,故乡成了我梦里的常客。 路边是成排的白杨,当初的小树如今已冠如华盖。清风徐来,叶儿簌簌作响,好像是在和我打招呼。白杨路的尽头,那扇朱红色的大门已落了漆,斑斑驳驳。轻叩门环,一阵犬
当我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享受着秋风的抚摸与阳光的沐浴时,我便明了——秋天来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来到操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山楂树。走近一看,一颗颗红彤彤的山楂,乖巧可爱地落在了地上。我拾起来,小巧玲珑的山楂摸起来有点粗糙的质感,闻起来却有股淡淡的酸甜的味道。不远处还有一棵柿子树,你瞧,枝头的柿子也成熟了,犹如一盏盏红灯笼高高地挂在枝头,风一吹便摇摇欲坠,散发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感谢的东西,它们或许是一句鼓励的话语,或许是一个温暖的拥抱,又或许是一个平凡而又不起眼的物品。我要感谢的,就是那辆一直陪伴我的自行车。它是我童年的伙伴,也是我青春的见证。它见证了我从开始练习到熟练骑行的成长过程,也见证了我从胆小、怯懦逐渐变得勇敢、自信的成长历程。 小时候,我总是羡慕那些骑着自行车自由穿梭在街头巷尾的大孩子们。终于有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年—1988年),作家兼历史文物研究者,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至1946年先后在国立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院校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因为家族的特殊性(其祖母刘氏为苗族人),沈从文十分热爱苗族文化,在其文学作品创作中多有苗族文化气息的展现。 沈从文的
一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必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根
七年级版 版面特色: 以教材为蓝本,依托新课标,以循序渐进的写作指导,丰富实用的主题素材,细腻生动的语音讲解,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 出版信息: 每周一出版,全年48期,4开8版 邮发代号:21-537 每期定价:3.00元 半 年 价:72.00元 八年级版 版面特色: 立足课标,紧跟课本,做同学们的写作好帮手。主题与
1.可在各地邮局订阅。 2.集体订阅请与本社驻各地工作站联系。咨询电话:(0351)4435224 3.可在本社微商城订阅。
一条路,一代人,一世情。 ------题记 在我脑海里,有许多关于那条路的片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幻重叠,使记忆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和滋味。那是憧憬,是不舍,是怀念。也许,在我爷爷、我爸爸的记忆深处,也有这样一条路。 (开篇直抒胸臆,表明了“我”对“那条路”的不舍与怀念,同时又间接点明了“路”也在爷爷和爸爸的记忆深处,为下文写三代人的故事做了铺垫。) 深山中,坐落着一个小小的村落,零星几户
一版 开卷有益 写作锦囊:配合课文进行技法指导。 走近作者:认识课本作家,介绍其写作理念。 二版 阅读集训 主题阅读:主题类美文阅读训练。 名著阅读:名著片段阅读训练。 三版 作文指津 名家传技:品读精彩片段,借鉴技法,读中悟写,系统实用。 主题读写:选取贴合单元的主题,解读经典文本,评点学生习作,实现读写双向提升。 四版 佳作秀场 佳作秀场:展示习作,分享乐趣,感受生活。
文题呈现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阅读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动力。从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培根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再到“世界读书日”的设定,阅读时时处处都彰显着它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请以《阅读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1.审题精准全面 “阅读的力量”关键词有二:一是“阅读”,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文章都属于
阅读是一场永恒的旅行,见不同的世界,遇不同的人。它是那么有魔力,让人们在美妙的旅程里变泪眼为笑窝,化腐朽为神奇。我想,这就是阅读带来的力量。 整个冬天,我都沉浸在作家李娟的文字里。结束了忙碌的工作,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便迫不及待地捧起那本——《我的阿勒泰》,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一天的疲劳。我也从未想过就是这样的一本书改变了我许多不成熟的想法,给予我坚定前行的力量。 记得那天一大早,我赶往外校上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那年秋,我备战一次竞赛。接二连三的挫败让我逐渐失去了信心。初秋的天气竟像寒冬,冷得透心凉。心中的无助和前途的渺茫萦绕心头,让我无所适从。 何以解忧?唯有诗书。“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诗中跨越千年的情,让我的心在翻开书的一刻便退去了矜持。在这里,我遇到了给予我力量的人——苏轼。 恍惚间,我看到了千年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 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 一、研读习作提示,确定主题,明确写作要求。 1.要抓住所选季节的特点,尤其是鲜明的景物特点展开描写。如春天百花盛开,夏天暴雨倾盆,秋天枫叶似火,冬天雪花纷飞,等等。 2.除了写某一季节独有的景致外,还可以写某种景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
我喜欢春季,喜欢春雨。春雨洗去大地的污秽,使万物复苏。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当春季来临,鸟儿用清脆的歌声迎接她;大地早早复苏,期待她的驻足;动物们也早早醒来,等候她的到来。 在我的家乡,春天是一个艺术家,用绿色的颜料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油画;春天还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只要她一出现,小草们便纷纷探出头来,期待和她一起玩耍。 树上绿油油的叶子大片大片地挤在一起。鸟在鸣叫,蝴蝶在飞舞,好不热闹。河流
我爱夏季,尤其是故乡的夏季。 人们总说故乡的夏天很热。的确,故乡的夏天是燥热的,没有一丝风,很少有雨。走在街上,总让人有种快要被烤干的感觉。但我爱故乡的盛夏,夏日里的余晖和烟火总是描绘出一幅绵延的画卷,描绘出故乡动人的模样。 盛夏的雨好似一位桀骜不驯的少年,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心声,只好把它融进雨里,融进风中,或是借炙热的烈阳,竭尽全力地展现生命的蓬勃。雨水从天而降时,天空呈现出一眼望不到头的灰
北方的冬天,雪是必不可少的。我爱冬季,爱冬季的雪。 冬季,一个银装素裹、无比静谧的季节,一个充满生气、令人陶醉的季节。我喜欢冬季的雪。看!那鹅毛般的大雪,它沉淀了一年,等待了一年,终于开启了新的生命征程,给万物披上了白衣。 雪,越下越大。晶莹剔透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然后又缓缓落下,真是有趣。大地褪去了土黄色的衣服,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的棉被,沉沉睡去。人们也褪去风衣,换上厚重的棉袄,小心翼翼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