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吕叔湘先生说了个比喻,他说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吕先生这个比喻说得好极了,办教育的确跟种庄稼相仿。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
编者按 依标命题、“教学评”一致是国家有关文件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近些年命题工作探索的主要方向。为落实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理念,近几年语文高考命题在大方向上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重视在评价的同时发挥培根铸魂的作用,凸显了“五育并举”的教育追求;同时坚持创新,试卷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变化。本期聚焦2024年高考语文试卷,探讨命题的多维探索、特点亮点及其教学导向。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叶丽新分析了三份全国试卷
【摘要】依标命题、“教学评”一致是考试命题的探索重点。2024 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注意材料的育人价值,设计典型任务,增强综合性、整体性和开放性,这些追求都符合课程标准的命题原则。部分试题在确定测试指向、凸显文本测试价值方面还有改进空间。以学业质量描述为依据,以文本阅读价值为测试重点,以满足日常生活阅读需要为测试取向,从整体把握内容、发现文本联系、注重反思评价、重视问题解决四个方面入手
【摘要】2024 年高考作文题一半以上呈现了矛盾复杂的话题,要求考生针对试题提出的问题进行辩证分析,这对考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写作命题对写作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写作教学要关注试题变化的导向,在改善学生思维习惯上下功夫,而不要将重点放在试题材料提及的高频词上。 【关键词】高考作文;写作教学;命题趋势;思维发展 写作命题样态丰富,有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
【摘要】高考语文命题由与课标“对接”逐渐发展到与课标“衔接、契合”,形成了引导教学、关联教材、创新命题、导向学以致用并减少机械刷题等命题理念,重视思辨并引导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此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应在课程标准引领下,与高考命题的发展同向同行:在教学中用好统编教材,变革教法学法,抓好课堂教学,注重实践创新。高考与教学互相促进,共同实现育人目标。 【关键词】高考语文命题;教考衔接;教学变革;核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什么是文言文学习任务群,它与传统文言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有哪些理论依据,从继承传统和借鉴教育心理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的实施策略,如以“词汇为中心”理念组织教学、以教材为本扩大阅读范围、以评价为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 【关键词】文言文;词汇;学习任务群;言语信息;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避免宏观提取学科大概念、忽视文本细读的浅表性阅读。教师可通过探究性文本细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裂缝,综合运用对照式阅读、症候式阅读、跨媒介阅读等方法,在文本中发现潜藏信息,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元学习方式还原文本细节,循证探究阅读,重构文本意义,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理解作者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将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引向深度学习的领域。本文以《装在套子里的人》
【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多篇史传类文本,但教师对这类文本的处理大多还停留在文意梳理和通读了解层面,缺少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与质疑问难,教学中难见对学生批判性和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借用中国历史叙事学理论对史传类作品展开研究,有助于拓宽课堂教学思路,帮助学生领会这类文本在叙事写人方面的高超艺术,从而提升质疑批判与理性表达的能力。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联读为例,从言语力量、叙事艺术和历史评价三个
【摘要】写作方法性知识主要是从语文教材中经过识别选择、提取加工而成的对学生写作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知识,可表征、可传播、可验证是其显著特点。按照高中写作教学现实需求,可以从为什么写(写作理念)、写什么(文体要素)、怎么写(写作技法)三个维度建构高中写作方法性知识体系。对标学业质量、序列实施教学、完成规定任务是实施高中写作方法性知识教学的三个重点。 【关键词】高中写作教学;方法性知识;学习转向;分类标
模块式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上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模块的方式。这些模块以其内部特性结构化为一个系统性的整体,这个整体具有结构体系的开放性和动态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模块组合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等特性。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零散知识体系化,使思维表达更加清晰顺畅,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倡导从以知识点为中心设计教学流程的传统课堂转向以素养为中心
【摘要】当前我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充分重视,但是对于“优秀”缺乏深入理解和准确辨识。对于一些古文,我们要将其放在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学发展进程中作理性的解读。如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不够自觉,就难免在某些方面有所疏忽。本文用辩证思维对《战国策》中的《唐雎不辱使命》作具体分析,指出其不但在历史上不真实,就算是虚构性文学情节也缺乏因果逻辑的可信性。 【关键词】《唐雎不辱使命》;暴力恐怖;辩证思维;具体分
【摘要】《反对党八股》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从讨论文风谈起,辨思析理,逐层推演,通过批驳错误的写作观念,揭示正确思想方法的哲学内涵。本文从“俗”与“雅”、“深”与“浅”、“大”与“小”、“繁”与“简”八个角度出发,探讨《反对党八股》“纵横捭阖,思虑深远”的写作特色。 【关键词】《反对党八股》;哲学思想;文风 毛泽东是政治家,也是诗人。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跨界:政治,讲究
【摘要】鲁迅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时代精神的镜鉴,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从封建迈向现代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与挣扎。作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选篇,《故乡》不仅是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一扇窗口,也为思考文学与社会、个体与时代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视角和重要的资源。鲁迅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细致描绘,精妙地将文化批判寓于人性探索之中,展现了个体在社会剧变面前的脆弱与坚韧,以及人性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复杂多面。 【
【摘要】语文教材中的单元应具备计划性、完整性、系统性和目的性等特质。就能力训练型语文教材而言,综合型单元是由听、说、读、写相关知识和技能横向联系形成的单元。因受制于听、说、读、写各自固有的纵向训练体系,某些单元内部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形成有机联系,系统性欠缺。根据核心素养对关键能力的强调,结合现行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借鉴我国英语学科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成果和
【摘要】情感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主观体验和情绪反应。“学习抒情”习作单元从内容真实、抒情适度、技巧多样三个维度提出要求,并提示情感表达要有载体和凭借。本文从情感表达客体化、形象化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直面内心,通过典型事物、场面、事件抒发情感,并借鉴经典例句,理解并练习多种抒情方式;提供写作支架和技巧帮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构筑语篇。最后通过评价量表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改,以锤炼语言表达。 【关键词】真情实
【摘要】初中生议论文写作常常会出现无法完篇的现象,引进“二元思维”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常见的“二元”,既可以是对立的思考,也可以是彼此独立的、相关的、多维度的思考。具体的操作过程为:厘清概念,打开思路,确定中心;围绕观点,选择实例,有理有据;提供支架,展开合理论证。这样学生就能写出中心突出、内容充实、逻辑缜密、论证合理的作文,进而突破写作困境,完成写作任务。 【关
【摘要】带有抒情色彩的游记文学作品,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收获细读语言的经验和感受。《壶口瀑布》一文,以“跌”字立骨成串,串起游踪视角、语义手法、情景交融之妙,串成文体、文字、文思之美。教师需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文本细读方法,领略壶口瀑布奔腾咆哮的气势和黄河的伟大。 【关键词】游记;品读方法;文本细读 梁衡的《壶口瀑布》是一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明确提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目标,还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实施路径。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为例,进一步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到实处,以期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类似的古诗词教学提供参
就目前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文学阅读与写作在高中阶段是弱化的,尤其文学写作更是鲜有涉及,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文学鉴赏审美与文学创作能力的提升。高中阶段的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是激发学生文学创作兴趣、引导学生领略文学之美、奠定学生基础文学素养的关键举措,必须加以重视。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不仅要注重文学审美、鉴赏、创作理论,更要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路径,开创高中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新格局。由郑桂华、范飚主编
时代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文本的表层解读与记忆,而应聚焦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并且向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更高目标迈进。《从学习走向研习: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必)项目式学习任务设计》一书正是一部应时代之需的力作。笔者在开展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 年度一般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表现性评价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K23YG1080062)时,对该书作了研读。 该书开篇便从理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实现育人目标,应当结合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和需求,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打造高质高效的创新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抓关键问题,集中破解高中生语文学习中的困惑,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拓展思维能力,培育审美素养,实现文化传承。《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关键问题解析》一书,由周曼云、田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年出
在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蔡莉玲著的《智性语文教学》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作者以其丰厚的语文教研经验以及对语文教学变革趋势的深入思考,呈现了“智性语文”这个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展示了核心素养培育框架下的“智性语文”课堂教学路径。该书不仅理论深刻,也更贴近教学实践,为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深刻的启示。 该书通过详尽的文献综述,从不同维度为智性语文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古诗词选文的篇目、体裁、题材、编排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特色和要求。如何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有效地开展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挑战。由徐昌才主编、文化发展出版社2020 年出版的《高中必读古诗词精华品鉴》一书,正是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出发,以人文主题为线索,按照单元导读—古诗词精华品鉴—古诗词拓展延伸的结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自信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语文课程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面临着如何有效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挑战。探索既符合时代发展又切合学生需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策略,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化与活用,显得尤为迫切。 由陈文忠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从民族文化根基、传统文化价值体现、教学策略与方法等多维度展开,构建了一
当全球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创新时代,科技的飞速进步、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融合,无一不在呼唤着教育体系的革新。在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下,德育的价值、定位、目标也正被学术界与教育实践者重新审视——在创新时代,德育不仅承担着传授传统道德规范的任务,更肩负着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公民的重任。由曲华君、罗顺绸、钟晴伟共同撰写,中国财富出版社2019 年出版的《德育教育与创新能力发
诗歌与音乐作为两种古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它们之间的融合与对话,不仅为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我们深入理解文艺作品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左芝兰著的《歌剧:音乐和诗歌的对话》一书,正是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和精彩阐述。书中通过对歌剧这一特殊艺术形式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诗歌与音乐在文艺学背景下的对话关系,不仅展示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碰撞,更创造了跨越时空的文化探索。 该书的核心在于对歌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