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科不得不改组一下。怎样改组呢? 第一,读法应该注重文艺材料。把白话文言整理一个系统,做他(它)的读物。 第二,缀法(按:当时习惯称初始阶段的写作为“缀法”)只求能以白话文发表思想。缀法作业中应有语法练习和文字研究…… ………… 文艺材料,是能动人感情、发人想象、促人欣赏的东西。将他(它)做读物,最合读法的目的,最有效果。我们曾经实验过来:往常三四年级读一二百字的通用文,什么深究应用,差
【摘要】语文学习任务是连接学习主题和学习活动的桥梁,语文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关系着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学科逻辑、认知逻辑和生活逻辑,提炼学科基本问题,组织具有内在关联的学习任务,融入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明确语文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的基本路径。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学习任务设计的层级关系,并运用多种课型增强学习任务的可操作性。
【摘要】语文课程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依据语文实践活动类型的学段差异,设立了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群。不同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保持多重呼应与联结,同一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逐步递进、延伸、拓展、深化。任务群下的单元学习任务是对单元课文内容的重组与整合,覆盖阅读、写作、交流等多个综合性学习任务,多个任务间互相连缀聚合,由核心任务总领,自下而上支撑任务群学习目标的实现。认识、把握语文学习任务的层递性与跃迁性,是进行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首要前提,也是以结构化、情境化学习任务取代原双基模式下的语文学科知识、学科技能训练活动的教学实施重要转型,对于达到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多层次学习目标具有深远影响。
【摘要】着眼于单元整体设计学习任务应兼顾实践性、整体性、综合性。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架构单元学习任务进阶的底层逻辑,需要关联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贯通学习任务之间的情感脉络,使单元学习任务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支持学生从掌握知识走向生成见识,从浅层的感受体验走向内心的情感共鸣,实现以高阶素养带动低阶素养发展的课程愿景。
【摘要】通过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2023 年度转载论文的统计与分析,初中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文化自信”的理解与培育、语文课程标准关键词解读、大单元教学探索、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策略、写作教学的新视角、思维的多元培育、语文教育评价的专业化等方面。展望未来语文教育研究重点方向为:语文课程文化育人的内涵与路径、语文课标的概念解析、新版统编教材的解读与使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素养指向的评价改革等。
【摘要】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新挑战。从全国中学语文课堂展示大会的代表性课例中,可以发现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倾向性问题。本文提出要从以文化人的新视角出发,探索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路径与方法:树立“以文为本,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注重把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进行学科化,注重对语文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与创新。
【摘要】教学内容结构化是促使学生的学科知识向核心素养转化的关键。为适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导下的课程内容改革新动向,整本书阅读应当更加重视开发实现教学内容结构化的教学实施策略,紧扣核心知识统整多维度的具体学习内容,在序列化、进阶式的教学内容组织形态中,显性地呈现知识结构化和思维结构化。本文从锚定核心概念、理解学习进阶、设计教学规划、逆向审视评价四方面,探索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结构化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摘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三大教育主题之一。作为承载此教育主题的重要载体——古典文学作品,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切实教好、学好。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精心设计三大教学环节——“思辨:充分认识作品特色”“探问:充分挖掘作品内涵”“诵读:充分感悟作者情怀”,每个环节按照课标要求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群。
我最早执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是1984年,获得泰安市教学比赛一等奖。从那时至今已过四十年,其间我多次执教本文,并不断修改,先后收入《语文教改探索集》和《我的课堂作品》。2023年4月15日,我应邀在青岛九中执教该文,后整理成第三个“实录”,与前两个相比有些变化。课文常教常新,永无止境,至今我仍不敢说已经完全吃透文本,也不敢说这个教学设计是最好的。首都师范大学张彬福教授和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课文语言精练而内涵丰富。理解的时候需要像泡茶一样,将其中的味道慢慢散发出来。这“泡茶”的水,即是对语言的理解;“味道”就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理解、赞颂和情感。如果这水质、水温、水量不到位,茶是很难被激发出其特质的。其次,学生对这种具有一定抽象程度的理论文章(且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即使是演说词),难免有畏难心理或情感排斥。课文难以读进去,学生不太喜欢,
程翔老师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三个实录,这是第三个。第一个是程老师1984 年参加泰安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时的教学实录,收入《语文教改探索集》。第二个是在第一个基础上的修改版,收入《我的课堂作品》。三个实录前后跨越四十年,记录了程老师专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翻阅第一个实录,发现教学的第一环节安排了播放课文录音,第二个实录还强调了“悼词”文体,教学过程有“预设—讲授”的影子。在第三个实录中,这些
【摘要】单元不论大小,其审美鉴赏和语言体悟都要立足经典文本内部,分析的对象乃是其内在的矛盾和差异。经典作品本身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孤立地作单篇分析,其难度在于没有现成的可比性。比较乃是最基本的方法。操作性比较强的乃是同类比较,具体实施的途径是多样的。同一作者在不同境遇下往往有同一母题的作品,对之作传统的知人论世的解读,这样的组合容量弹性比较大。本文以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念奴娇·我来吊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为例,以登楼母题结合时代背景,作纵向比较,分析辛弃疾豪放词中的悲愤和无奈,揭示其悲剧历史的根源。
【摘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浴乎沂”一段过去众说纷纭,新出海昏侯汉墓竹简《论语》异文可证“雩祭”说更合理,符合孔子“为国以礼”的政治理想。明了这一点之后,从曾晳言志一段倒读此文,愈加能体会其结构之美、语言之美。
【摘要】《哦,香雪》是新时期文学中的重要短篇小说。与同期的反思文学不同,《哦,香雪》沿袭了“荷花淀派”清新自然、富有诗意的创作风格。在时间上,小说的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是错位流动的,具体表现为时长的延缓与加速、时间在频次上的重复、叙述时序的错位。在空间上,小说构建了差异空间,进行空间并置叙事与递进排列。在叙事时空的流转中,火车是关键物象,其打破了空间界限,给台儿沟的姑娘们带来了“美妙的一分钟”。火车将香雪带向了远方世界,使她成为台儿沟获得自我觉醒的第一人。香雪在出走与回归中塑造了主体自我。
【摘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具有鲜明的语文学色彩,注释内容与注释体例存在术语混同的杂乱性、随文释义的主观性、词义训释的不彻底性等问题。本文建议将字际关系、造字意图、词义系统、词本义与引申义、储存义与使用义等语言学基本理论适度引入教材注释与教学实践,充分利用传统训诂学的既有研究成果与丰厚学术资源,借助当代语言学的科学性、系统性、严谨性引导规范注释活动,积极促进语文教材语言学知识向语文知识的转化与融合。
【摘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准确的功能定位,是命题语料典型性的重要指征。命题语料的丰富内涵表现在“语料信息具有竞争性”“语料意蕴具有丰富性”“语料结尾具有开放性”三个方面。命题语料的功能定位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试题任务载体”“用于不同测试领域”“用于不同测试目的”的语料要“体现问题或任务的对象、目的与要求”,二是非试题载体语料要利于启发学生,能够“为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提供背景材料或知识支架”。
【摘要】高考作文测评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浸润式”文化融入的高考作文命题遵循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在积极借鉴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指向能力考查的作文题型改革、创设文化情境与理性思辨交融的内容变革,并以文化贯通逻辑统摄文化元素的有序融入,推进作文从应试化向应用化的语用转变,提升了高考作文文化育人的价值共识与行动自觉。未来,高考作文命题应继续坚定文化自信导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持续优化文化情境的设计,激活深层文化理解与个性表达;接轨国际测评理念研制新题型,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积极擘画中国式现代化高考作文改革新图景。
【摘要】作为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教师有效提问是阅读教学关键的一环,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展学生阅读思维、提升阅读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师提问存在重识记轻创造、重理解轻语用、重预设轻生成、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原因在于教师课前准备不足、文学素养不高、课堂提问形式化、师生互动效果不佳等。本文据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摘要】本文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指导建议,聚焦语文核心素养,以语文与历史、时事深度融合为例,阐述初中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路径。具体包括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情境、开展多维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多主体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三个方面。
清末学者马建忠是一位有深厚国学基础且长期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汉语语法学家,他撰写的《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是近代中国首部成系统的语法著作。马建忠同时又是一位外交家,他立足于印欧语法框架,在吸纳和批判清代训诂学关于文言虚词及文言句式论述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汉语语法框架,系统论述了自己关于语法的见解,并搭建了中西方语法沟通的桥梁。本文旨在通过阐述《文通》的内容及贡献,总结其对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
新时代充满着变革与机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也必然面临着新的挑战。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对象和载体。文本解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但目前对其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尚不够充分。2021 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语文教材与文本解读(初中卷)》一书,是上海师范大学詹丹教授针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立足文本解读所作的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探微。无论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新篇目还是经典篇目,该书都给出了有
《语文教学技能九讲》是一本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相关技能及应用研究的著作,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系统而实用的指导。作者以九讲为架构,深入探讨了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揭示了关键技能及其应用研究。笔者在开展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项目“语文学科融入课程思政的途径”(编号:JZY21238)研究时,对该书作了研读。 在第一讲中,作者着眼于教学的开端,探讨了“再现式”和“表现式”两种教学导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创造性和趣味性,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法。由南京出版社2020 年出版的《趣教趣学:初中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部编版)》一书,是周正梅、薛城两位老师基于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特点和优势的深入研究,对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的探索成果。该书以“趣教趣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致力于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提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旨在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和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由上海三联书店于2020 年出版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初探》一书,是作者姚家全多年探索专题教学的阶段性总结,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该书紧扣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专题教学的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体现了作者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对语文核心素养作了明确说明,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中心、以素养为目标,构建开放、互动、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培育。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1 年出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究》一书,展示了贵州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罗黔平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以主题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
文化和语言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领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建构人类的认知和交流体系。作为国内较早系统阐述文化语言学的理论专著,戴昭铭教授的代表作《文化语言学导论》深刻探讨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对文化语言学的整体概述;下编则深入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涵盖了语言和文化构建、语言和思维、语言和认知、语言和哲学、语言和政治、语言和神话及宗教、语言和文学艺术、语言和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需要在新时代继承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创新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学科,需要与时俱进,与国际学术交流接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汉语言文学人才提供保障。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3 年出版的《多维度视
本课题将简帛医书假借字进行量化研究,梳理并考辨了假借字的字际关系,以期对《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简称《大字典》)有关假借训释的修订有所补益。《大字典》是当今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汉语字典,可以说代表了目前汉字整理的最新成果。作为一部大型语文辞典,为强化其时代性,提高其权威性,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应吸收研究新成果对其进行修订。《大字典》对处在共时平面内的同构形系统或跨构形系统的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