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教协同是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文章深入阐述了科教协同的内涵和意义,全面剖析了科教协同的实践现状,并系统探讨了科教协同促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当前科教协同实践主要表现在育人模式、人才培养体系、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资源研发、社会力量整合五个维度。基于此,落实科教协同机制,可通过协同非正式场域育人、优化科学教
[摘 要] 面对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现有研究存在不同的理解,甚至相互抵牾,根源在于对应然与实然关系的混淆。从应然角度而言,基于人技共生的内在逻辑,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生成”新教育的可能性。从实然角度而言,存在三大矛盾观点: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何“生成”教育——“提质增效”抑或“全人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何时“生成”教育——“进行时”还是“将来时”?生成
[摘 要] 伦理风险防范是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重要保障,需要以完善的伦理规范指标体系作为强有力的抓手。文章立足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需由“浅”入“深”、学校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规划需从“无”到“有”和教师人工智能素养需由“弱”变“强”的迫切需求,遵循“国际参照+本土转化+数据验证”的方法路线,搭建了包含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63个具体指标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伦理规范指标。基于规范指标,文章提
[摘 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内容生产与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教育领域进入了智能化与风险性并存的人机协同时代,教育人工智能应用伦理风险频繁发生,急需通过标准化的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科学管控。文章从技术与教育两个向度出发,将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风险归纳为技术本体风险、教育数据风险、机器算法风险和教育应用风险四大类。借鉴ISO31000风险管理标准与应用指南,搭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
[摘 要] 推进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既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快车道,也是助力新时代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的新赛道。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构建“资源—动力”模型,以我国26所职业院校为案例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索性地识别内部资源禀赋和外源性动力对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联动效应与适配性选择方案。研究发现:(1)技术资源、组织资源
[摘 要] 我国已经出现了人口发展新形势,在此背景下,教育公平已然出现了新内涵、新特征。如何趁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东风更好地赋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成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研究分析了教育数字化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意蕴,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人口发展新形势下教育数字化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如完善机制、师生同向、厚植平台、数智相融、创新模式等。
[摘 要] 认知群体感知工具是协作学习者感知群体认知信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技术支撑。不同信息复杂程度的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对在线协作学习中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水平影响程度如何尚需进一步探索。文章从认知信息复杂度出发,设计了实时的显性/隐性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并通过对比实验,利用统计分析、卡方检验、认知网络分析,分析两种认知群体感知工具对在线协作学习知识建构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认知群体
[摘 要] 知识建构社区诉诸能动性的集体认知责任与生命性的客观知识进化,契合群体认知主体间建构以及变动性与涌现性的系列路径。为推演知识建构社区群体认知涌现机理,研究通过追溯复杂系统科学视阈与知识创造隐喻,从理论上厘清知识建构与群体认知的内涵和关系脉络。基于SEIR信息传播模型及弗罗姆涌现层级分析思路,建立知识建构社区群体认知涌现的定量分析模型。以实证数据为支撑,采用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方法,测
[摘 要]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长为新型技术基座,为泛在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研究提出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泛在学习的三个设计原则:系统性、循环演进和开放性。基于这些原则,构建了大语言模型技术支持下的泛在教育应用模式。该模式以泛在学习的设计、实施和活动评价需求为驱动,通过与大语言模型的持续互动,在多个维度形成闭环,为教师提供全流程支持。研究通过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泛在学习场景进
[摘 要] 学习环境的构建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学与教方式变革的基础。推动学习环境的改造与智能升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联学习环境,实现精准推送学习服务,是发展数字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现实需求。围绕学习环境智联计算关键问题,从学习环境多模态感知与监测、多场景学习过程记录与分析、跨场域学习场景建模与推荐、人机协同学习社群建构与支持四方面界定智联学习环境的内涵。遵循“数据处理、模型训练、智
[摘 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教育领域的渗透正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在数字作品创作教学实践中,AIGC的应用改变了创作学习的模式,但学习者在这一环境下的学习特征和规律尚未得到深入揭示。研究以40名七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准实验法、访谈和语义分析方法调查研究AIGC环境下学习者数字创作实践特征与学习体验。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的数字作品创作方式,AIGC创作有助于激发学习者更强的想象
[摘 要] 数智技术赋能知识教学,在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提升知识的巩固与应用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数智时代的知识教学也面临挑战,存在阻碍思维发展的风险,表现为知识呈现过于直观、知识获取碎片化与浅表性,以及知识学习过程缺乏思维张力和真实实践力,这些现象可能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因此,在数智时代,知识教学需要实现由教知识向发展思维转型,厘清和重构学生思维发
[摘 要] 随着对教育互动的研究越来越强调“情境依存性”,关注复杂交互场景下互动数据的多维分析有助于还原群体学习复杂过程、揭示特定规律、优化特定服务。研究通过对三组不同协作成效的个案在可视化实时协作场景中的互动数据进行协作关系、协作行为和协作时序的多维分析发现,群体深度学习发生的特征表现为:(1)有多个核心成员且分层领导的组织关系,更有利于促使小组在协作前期的资料搜集和推进方案想法或成果形
[摘 要] 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智能评估与精准诊断是数智时代教师素养提升和教育实践变革的关键抓手。研究采用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析法,深度解码了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模式及其特征。为精确捕获和量化教师课堂管理表现,构建了一个四维分析模型,涵盖了9项一级指标和24项二级指标,通过加权融合多模态数据,实现了对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课堂管理行为可归纳为教师中心型、常规稳定型及灵活适应
[摘 要] 智慧教育时代教师如何发挥智慧和机智,继而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成为铸造“大国良师”的时代命题。从体验性、敏感性与生成性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以创变智慧教学的先行者、智慧教育实践的反思者、数字文化基因的培植者的新形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新使命。智慧教育时代教师的价值超越表现为:工具理性上实现数字素养和数字思维双超越,价值理性上重现师生主体的天然“灵晕”,意义理性上唤醒教师“类生命
[摘 要] “名师课堂”作为一种典型的网络研修模式,注重名师与乡村教师间的互动与协作,已成为我国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已有研究从不同方面对“名师课堂”进行了宏观探讨,但并未立足微观网络研修情境进行深入剖析,因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其边际效用递减问题。借鉴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微观情境的研究框架,深入剖析网络情境中“名师课堂”的互动仪式,揭示其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微观机理,并通过深度访谈和
[摘 要] 数字教材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型教材形式,是未来教材建设的大趋势。空间是一切生产与人类活动的必备要素,任何社会实践都需将空间作为其发展考虑因素之一。文章以空间社会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教材发展进行空间审视,并提出数字教材设计创新的未来路径。传统教材由于空间资源的限制,存在物理空间的单维性、虚拟空间的凝滞性、社会空间的同质性等困境,限制了教材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