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探索本土化的有效培养路径是一项紧迫而有意义的工作。这些年,笔者比较关注一线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倾心投入到骨干心理健康教师的带教培养工作,并写成了《探寻优秀与卓越——心理老师成长之路》一书。该书运用叙事风格,通过生动鲜活的故事、案例展现优秀心理健康教师如何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并还原了他们长期学习、实践和探究的成长历程。笔者体会到
【摘要】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多年带教名师工作室,体会到运用叙事方式能够生动、细致地探究心理健康教师的成长轨迹,创设温馨、和谐和开放的团队学习氛围,让心理健康教师精心研修,能够加速他们的专业成长速度。 【关键词】叙事;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0-0000-0
【摘要】心理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一堂优质的心理课应该“看见”学生的成长需求,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设计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以积极、灵活、多样化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心理课让心理健康教师和学生在“看见”和“对话”中共同成长。 【关键词】心理课;叙事;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
【摘 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个案辅导工作压力。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吴增强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定期举办个案督导活动,工作室学员除了自己汇报案例、接受督导外,还作为同侪督导师参与督导。通过督导者与受督者两种视角对个案辅导工作进行反思和研讨,工作室学员个案辅导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个人成长;个案督导;个案概念化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摘 要】学科教师成功转型的途径之一是在团队中学习成长。通过自己从一名生物教师向专家型心理健康教师的转变,总结出经验:温暖亲切的天性会缩短新手心理健康教师的适应期;名师工作室学习能增强专业自信;导师个性化指导则促使成熟期教师快速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关键词】学科转型;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0-0000-00
【摘要】在迈向成熟型教师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师需要有“道术兼修”的自觉追求。在“道”的方面,需要从学校文化、行业历史和社会需求三个角度系统理解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定位;在“术”的方面,需要培养成长型思维,知道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专业胜任力;成长型思维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
【摘 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主要指能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绩效优异者与绩效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除了包括知识、技能外,还包括自我形象、态度与价值、特质、动机等,是指担任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本文在梳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从教师个人、专业支持机构等
【关键词】家庭教育;奖罚制度;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0-0000-00 【作者简介】施英,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3)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认知心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在读,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案例一:丰厚的奖励换不来学习的热情 思哲从小就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幼儿园时,老师多次在思哲的父母
【关键词】全面性教育;幼儿园;认识身体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0-0000-00 【作者简介】1.李佳洋,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在读;2.刘文利,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
【摘要】如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大学生中也有所体现。通过对某高校2017年至2020年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在焦虑、抑郁、恐怖等情绪方面以及人际关系方面较非贫困生表现出更多的问题。基于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目前高校的教育管理,高校教育管理者可以从基础保障工作、宣传教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研究学生、家长和教师心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查发现,面对“双减”,学生的心态是平静与期待同在,家长是欣喜与纠结并存,教师是渴望与担忧相伴。为更好贯彻执行“双减”应积极宣传“双减”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有效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切实给予教师有效保障。 【关键词】双减;心态调整;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
【摘要】情绪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情绪管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心理辅导活动“做情绪的小主人”以六年级学生为对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情绪,解决自身情绪问题。 【关键词】情绪管理;心理辅导活动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0-0000-00
一、案例描述 李青(化名)12岁,是一名六年级女生,平素成绩优异,喜爱绘画,在一次心理辅导课后主动向我预约。在心理辅导室,她露出了手背和手腕,皮肤上不仅有多道新旧深浅不一的划痕,还有用锐器划伤后形成的字。手腕上新鲜划痕形成的字是她朋友的姓氏。李青说,她第一次划伤自己是在今年寒假,因被妈妈打骂后内心委屈、气愤,于是偷偷用圆规在手背上划了一道,伴随着疼痛,她感觉自己的负性情绪有所缓解。此后,当她感觉
一、学习成绩下滑的姐姐 英子(化名),初三女生,15岁。英子的爸爸妈妈是个体户,平时不在家,英子大部分时间跟外公外婆生活一起。英子有个妹妹,平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英子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内心极其敏感。爸爸妈妈平时忙于生意,没有时间关心英子和妹妹的生活。但英子总是敏感地觉得家里人更偏爱妹妹一些。因为近期学习成绩下滑,而且整天郁郁寡欢,所以妈妈建议英子找心理咨询师聊聊。 二、郁郁寡欢的背后 人
一、吐露心声 小文(化名),18岁,家中独女,高三学生,身材高挑,担任班长一职。爱好声乐、表演和朗诵。在老师们的眼中,她品学兼优,家庭关系也很融洽。但是在高考的前几日,她来到了心理辅导室,吐露多年来埋藏在心中的伤痛。 小文自述当天早自习时,因其大声朗读课文打扰到了同桌而遭到同桌指责。后来,同桌又向其透露其实班上很多人都不喜欢她,令其情绪崩溃。经过与小文的进一步沟通发现:小文在七年级时就曾因与一
【关键词】心理咨询;青春期;分离-个体化阶段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0-0000-00 【作者简介】魏冉,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01)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儿童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提出了分离-个体化阶段(separation-individuation)的概念。她认为,在生命的
【关键词】接纳;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0-0000-00 【作者简介】杜佳,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南京,210029)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要能够欣赏自己的生命价值,接纳生命存在状态的不完美;树立对生命的积极态度。但是,有些学生会错误地将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比较,拿自己
【关键词】初中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0-0000-00 【作者简介】1.鲁海燕,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江苏无锡,214125)教师,二级教师;2.张业飞,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江苏无锡,214125)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阐
【关键词】自律;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0-0000-00 【作者简介】郑晓纯,广州市育才中学(广州,510050)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容易产生诸多心理矛盾,一些学生会追求享乐、沉湎网络甚至荒废学业,从而迷失自我。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自律能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一年级;学习适应;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0-0000-00 【作者简介】谢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高级中学(宁夏银川,750001)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高一学生处于学习环境的过渡期、课业学习的转型期和学习思维的“心理断乳”期。在这一阶段,良好的学习心理和必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尽快
【关键词】社会支持系统;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0-0000-00 【作者简介】陈西,江苏省沛县湖西中学(江苏沛县,221611)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所能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帮助和支援。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使压力事件的强度降低,一个人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