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教师参与高校内部治理对于构建新时代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计划行为理论通过对教师参与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间的交互联系开展探讨,能够较好地揭示影响教师参与高校内部治理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依托该理论,对教师参与高校内部治理的决策行为进行建模并分析后发现:教师参与高校内部治理的意向和感知行为控制能直接影响其治理参与过程中的决策行为,而其参与态度、主观规
摘 要: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不仅要在内容上合法,也要在过程上合法。若制定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规范过于强调竞争和经济,会影响到高校的知名度和发展。对德国、美国、法国如何克服利益冲突进行比较法学研究,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基本法理和法哲学进行梳理,提出建构以尊重高校自主权为基础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修正注重经济利益的评价标准。此外,还应当根据距离原则和比例原则,调整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距离,以保障高
摘 要:近年来,高校不断强化权力运行制约,推进监督贯通协同,建立健全监督体系,但各项监督之间还存在着堵点、断点、盲点,影响监督整体效能的发挥。文章基于协同理论和网络嵌入性理论的双理论视角,提出信访监督、主动监督、民主监督和执纪监督四类主要监督主体、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源头治理”“风险防控”“内外联动”“纪律保障”四类协同监督结构体系,并相互联结嵌入形成立体协同监督治理网络。结合网络嵌入特性
摘 要:有深度的实验教学和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反馈在船舶动力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尤为重要,针对船舶尾气NOx、SOx、PM等污染物减排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干式脱硫技术的船用柴油机脱硫脱硝创新实验平台(SCR—EGC),提出了实验部分(实验报告)、理论部分(知识竞赛)和课后部分(心得体会)的三段式成绩考核方式,将催化脱硝、吸附脱硫及污染物检测等理论知识教学融入船舶尾气净化的特
摘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以奉法强国观、法治利民观、变法改革观、公正执法观、法治人才观等为代表的先秦法家法治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法治观念塑造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同时不断从传统法治文化中汲取给养,实现从治乱到治世、从利民到人民至上、从变法改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刑无等级到严格执法等六个方面的继承与超越。 关键词:先秦法家;法治
摘 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利用高端科研平台优势和科研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知识体验功能反哺教学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高效用水试验研究平台”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优势,组建跨学院(所)联合教学研究团队,建设农业水利教学科研协同实验平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实践教学,并在创设设计性、探索性实验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以期促进工程教
摘 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突出地呈现出三重向度:一是培育超越个体的使命精神,以无我精神成就大业境界;二是激发砥砺奋进的生命实践力,以守正、专一、笃定,向生命的极致和顶端奋斗;三是打开文明新形态的宏阔视野,深刻理解文明新形态,坚定理想信念和道路自信。 关键词:青年;理想信念;超越;文明 中图分类号:G641
摘 要: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不仅是落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任务的客观需要,更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校地双方在劳动教育理念上未达成共识,在劳动教育资源上未充分共享,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未共同参与,在劳动教育评价上未有效联动,已成为制约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突出问题。推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亟须建立校地劳动教育理念共识机制,搭
摘 要: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途径,劳动教育评价对于落实劳动育人目标、提高劳动育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OBE理念与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背景相似、目标一致、范式契合,适用于解决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评价目标不明、评价内容虚化、评价功能发挥不力等问题。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评价要以OBE理念为指导,从行为、认知、情感三个层面出发,构建学习成果评价指标,树立真善合一的质量观,激发劳动情怀内生增
摘 要:立德树人成效是衡量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尺。文章剖析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创生逻辑,遵循外显式与内隐性、过程性与形成性、定量与质性的评价原则,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客体多维化、评价指标科学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课程思政有效性评价体系,以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有效性评价体系;创生逻辑;构建原则;建构框架 中图分类号:G640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高等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科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分析了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当前教学活动在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需要调整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调整课程结构、改变考核方式,使教学成为夯实本科生科研基础的重要环
摘 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探讨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人才培养的思路及路径,对于积极促进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稳定良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总体安全观下国家安全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出发,探讨了国家安全学人才培养的现状,认为国家安全学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在基础知识、应用能力、核心素质层面。“国家安全学”课程体系设计思路的重点应体现在以交叉融合为基础、以跨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优势领域为
摘 要:随着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理念的阶段化特征明显,使大多数本科生不了解硕士、博士的学习性质及未来发展方向,并且在本科学习阶段也没有得到足够的能力培养和潜力发掘。同样,教师也无法通过本科教学过程,选拔出研究能力强,适合进一步培养的优质学生。文章通过对本科教学创新推动本硕博人才培养理念一体化的论述,从广义角度探讨本科人才培养
摘 要:ChatGPT的横空出世预示人工智能迎来了AIGC时代,新文科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分析了AIGC技术对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双重影响,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提出AIGC时代新文科人才核心胜任力应由知识和技能、高阶能力、价值观三个维度构成,并从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重构文科课程体系、转变课堂教学策略、加快育人平台建设、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五大方向提出AIGC背景下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具体进路。
摘 要:文章从新财经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新财经的基本内涵、新财经教育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分析了现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以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提出了新财经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从人才培养目标、素质能力模型、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协同育人平台五个方面介绍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摘 要:红岩精神是最重要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一,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巨大的育人价值。红岩精神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内容上具有融合性,在价值追求上具有契合性。在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融入红岩精神,能够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红岩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立德树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课程思政要有效开展,教师应该立足课程,发掘总结课程内在、独特的思政资源和思政路径。“文学概论”的课程思政实现路径之一是将文学理论问题中国化、具体化。文体论教学将此路径具体化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索语言文化性,深入体会汉语之美;二是品评形式“意味”,沉浸感受氛围之美;三是分析散文化叙事,总结文体传承与创造。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体悟中华美学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摘 要:课程思政是涉农高校提升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一懂两爱”、“三农”情怀和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林木育种学”自身学科特点出发,在阐述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通过完善课程思政机制建设,打造西农特色思政案例库,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对课程思政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形成了特色突出、成效显著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期为农林相关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
摘 要:思政教育融入“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但需突出其渗透性。“法律职业伦理”课程渗透式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思政教育与法律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其效用目标是使思政教育与法律专业教育双双落地。“法律职业伦理”渗透式课程思政应从明晰教学内容、夯实实践路径、细化指标化评价体系和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予以构建。同时,也应该注意区分思政教育内容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内容的差异性,让学生认识到形成道德
摘 要:“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工、应化、高分子、制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当前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和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低下的现状,以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提出“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优化的新思路,旨在通过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解决当前课程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高素
摘 要:高等传热学是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研究生的重要学位课程,目前其教学体系存在偏重数理推导、与工程实际联系不紧密、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文章针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倡导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提出兴趣先导是提高研究生理论课程教学成效的主导因素,并以此为出发点,从课程内容、专题研究及讨论、教学方法和过程考核等方面进行高等传热学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期为能源动力类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学
摘 要:法学教育现代化是推进法治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法治人才培养和法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法学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具体而言,一是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突出特色的原则,完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涉外法学专业设置,打造现代化的法学学科体系;二是改进专业理论课,强化思想政治课,创新社会实践课,构建现代化的法学课程体系;三是加强法学教师的理想信念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学能力建
摘 要:“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是以中国学生学习现状为研究基础提出的现代教学理论,重点强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升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文章以高校“外国文学”课程为研究基点,分析了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应用价值,并结合教学实践具体阐述了其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以此为起点进一步促进外国文学教学综合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外国文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河流动力学”作为黑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由于内容复杂、理论性和经验性强、对学生逻辑性要求较高等原因,很难引起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文章以此为基础,阐述5E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特点,探究其在在河流动力学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分析5E教学模式大规模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河流动力学;5E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摘 要: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信仰培育之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信仰培育的渗透功能、引领价值和导向作用,亟需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信仰培育的应然与必然,深入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信仰培育的实践路径,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信仰培育。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
摘 要: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主体,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生力量,其育人能力的提升关系着课程思政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研究采用质性访谈对A大学青年教师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开展探索性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提出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五维结构,即政治素养、育人特质、话语表达、知识融通和教学技能。其中,政治素养和育人特质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内核驱动力;话语表达、知识融通、教学技能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外在表
摘 要:高校规范性文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提升管理服务效益,完善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和依据。然而,关于“学校规范性文件”,各高校的认定也有所不同。文章首先梳理了规范性文件的相关概念,其次对16所高校规范性文件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并比较分析各高校规范性文件的概念、制定目的、制定原则、制定程序等,最后提出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的几点建议: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严格审查备案程序、推动管理信息化公开化、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