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雷牙镇先进村马家川组洛河左岸的现存摩崖造像,仅有北周晚期至隋期间的一铺像、中唐倚坐像可清晰辨识。对其年代辨析和尊像神格的辨识有助于我们了解洛河流域的佛教信仰,由中唐倚坐像和题记反映出该地域多民族文化交流之状况。 关键词:陕西地区;马家川摩崖造像;佛教文化;民族交流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6.001 1 造像
摘 要:使用超景深显微镜对22件寿阳县窖藏出土的铜佛造像进行显微观察,发现该批造像均经过錾刻加工,不同类型的纹饰可能由不同的工具錾刻而成,佛像纹饰制作遵循一定的设计与规律,鎏金造像大多为錾刻装饰完毕后再对其进行鎏金处理的。 关键词:铜佛造像;錾刻工艺;超景深显微镜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6.002 山西寿阳县文物管理所在1986年7
摘 要:文章以厦门市博物馆馆藏德化窑瓷器为例探讨福建德化窑及其独特的白釉瓷塑艺术。德化窑,作为中国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其白釉瓷塑作品,以洁白如玉的瓷质、精致的工艺和深邃的艺术内涵而著称。文章通过分析德化窑的历史沿革、工艺特点和白釉瓷塑的艺术特色,凸显了其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重要价值和地位。 关键词:德化窑;白釉瓷塑;厦门市博物馆 DOI:10.20005/j.cnki.is
摘 要:咸阳茂陵附近的西汉空心砖墓中发现的5件墨书题记釉陶仓,里面残存有麻、粟、麦等粮食作物,对研究西汉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和民众饮食结构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佐证,文章对此进行了介绍和浅析。 关键词:茂陵;题记陶仓;粮食作物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6.004 “国家大本,食足为先。”历史上各朝各代无不把五谷丰登、仓廪实、衣食足作
摘 要:徐州是两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现代考古史上徐州出土了大量的汉画像石,记载了两汉时期建筑、出行、车马、瑞兽、乐舞、农耕纺织、狩猎的景象,生动地反映了两汉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艺术特征。文章阐述徐州汉画像石的历史及分类,总结了当前出土的徐州汉画像石具体情况,从生存价值、生活价值、生产价值和艺术价值四个方面讨论徐州狩猎图汉画像石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徐州;汉画像石;狩猎图 DOI:10
摘 要: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大量出土青铜器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征。文章通过分析迁安博物馆馆藏两件代表性的商周青铜器—商代双兽耳饕餮纹簋和西周云雷兽面纹三柱足附耳带盖鼎的特征,尝试对这两件器物的造型、纹饰、铸造技术进行解读,阐释它们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最后总结指出,这两件器物不仅展现了古人的审美趣味和铸造工艺,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信仰与礼仪,是研究迁安地区青铜
摘 要:铜镜作为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文章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馆藏铜镜进行鉴赏和历史探究。通过对铜镜的形制、装饰和铭文等方面的分析,揭示铜镜在甘肃地区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铜镜;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鉴赏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6.007 0 引言 铜镜是古代社会中重要的个人护理工具和
摘 要:新庄坪遗址是被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了许多精美的齐家文化玉器,种类丰富,品相优秀,有的堪称齐家玉器精品,其中绝大多数被临夏州博物馆收藏,基本体现了齐家文化玉器的特点和风貌。文章对这些玉器中的精品进行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新庄坪遗址;齐家文化玉器;概述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6.008 齐家文化因20世纪20年
摘 要:很多古籍由于历史上保存条件不好,历经千百年流传,常出现水浸、油渍、发霉、撕毁、虫蛀、鼠啮、酸化、老化等各种损坏现象,亟待修复。古籍的修复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修复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有流程规范。珍贵古籍的修复更要慎重对待,坚持修复原则,制定科学、详细的修复方案,严格规范管理,方可稳妥进行修复。文章以张掖市甘州区图书馆藏珍贵古籍《大明成化丁亥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十五卷》的修复为案例,探索珍贵
摘 要:文章通过对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对该领域进行全面的概述和深入的探讨,对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随后,对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等。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通过实践案例分析,验证了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创新点,并借鉴了国际
摘 要:古籍具有文物和文献资料的双重属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4年是徽州先贤、清代著名学者戴震诞辰三百周年。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依托馆藏古籍文献等文物藏品,坚持合作共赢,注重保护利用,加强馆际交流,促进资源共享,联合省内外六家公藏单位在馆举办“金声玉震—纪念戴震诞辰三百周年特展”,积极发挥公共文化场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共同致力于让馆
摘 要:文章以宁德市文物保护实践为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数字化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及其效果。文章首先介绍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意义,随后详细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在宁德市文物保护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宁德市文物保护中数字化技术优势与挑战的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宁德市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
摘 要:文章通过调研和案例分析,探讨了思南县文物保护工作中社区居民参与的必要性与意义,提出在保护利用文物的同时,要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建立政府主导、专业人员指导、社区居民参与的文物保护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提高保护质量,也可以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从而更好地继承和传播文化遗产。 关键词:思南县;文物保护;社区参与;保护模式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
摘 要:随着旅游业兴盛,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成为焦点。文章深入研究此关系,旨在探讨如何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保护文物。文章首先强调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对文化传承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指出两者间的冲突与挑战;随后分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互影响,并提出政策规划、公众教育等对策;最后结合成功案例及未来展望,得出结论并提出研究重点。 关键词: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平衡与协调;文化传承;经济增长 DOI:10.
摘 要:南越王博物院主体建筑的红砂岩外挂幕墙与院内两处不可移动红砂岩文物具有类似的石材自然属性。文章以红砂岩幕墙清洗和保护的实践为例,通过运用渗透型有机硅石材保护液在岩石防水、防污方面所起的作用,对遭受一定程度污染的红砂岩进行清洗保护。项目竣工三年后的评估检测显示,石材保持了良好的清洁面貌和防水性能。文章旨在探讨红砂岩幕墙清洗和保护的材料与工艺,为红砂岩石质文物保护提供有效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摘 要:近十年国内外博物馆多应用革新新技术,在博物馆展厅空间引导、陈展主题表达、展品导览讲解三个方面实现了智慧化体验的诸多案例。文章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提出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数据资源是智慧化建设的核心,“以人为中心”是智慧服务的关键,以藏品为核心的展览服务、观众体验和导览内容建设是系统建设的重点,并勾画出更为宏观的博物馆智慧化框架。强调合理利用博物馆运行产生的相关的人、物、活动和数据信息,通过数
摘 要:文章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切入点,以常德博物馆作为个例分析与支撑,从馆校合作、主题式项目教学、叙事性展陈设计及趣味化引导等方面对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加以讨论,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博物馆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博物馆文化资源的潜在教育影响力,不断推陈出新,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键词:常德博物馆、社会教育、新路径 DOI:10.20005/j.
摘 要:如今,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日趋多元,博物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责采取的方式也越发丰富。跨媒介叙事概念的提出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跨媒介叙事的基本要素是在媒体平台相互协调的基础上,以元文本为核心,展开新的创作文本,不同平台创作的作品与原作品既有某些元素的一致,又包含有新的内容。这将为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提供方向,博物馆以展览为核心,通过各种媒介形式展示教育内
摘 要:我国的博物馆智慧化建设起步虽晚,但经过数年的摸索和实践,博物馆智慧化发展取得了阶段性可喜成果。对博物馆智慧化的有益尝试推动了博物馆从数字化向智慧化的升级转型。山东省滕州市博物馆顺应智慧化建设时代潮流,结合馆藏文物特色,积极推动博物馆数字化以及智慧博物馆建设,推进智慧文保、智慧展示和智慧服务工作,为文物工作注入新的“生命力”,进一步提升了山东省滕州市博物馆文物保护、展示、宣传教育和运营水平,
摘 要:基层博物馆是展示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建设成就的窗口,在地方文化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基层博物馆应该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为乡村干部群众提供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持,建设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文明新风的特色阵地。 关键词:基层;博物馆;发展;乡村振兴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
摘 要:“大厦之门 敢拼会赢—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历史陈列”是为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的原创展。展览以时间为主线,系统展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厦门发生的社会变化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博物馆如何讲好时代故事,弘扬特区精神,文章拟以此陈列为例展开讨论。 关键词:博物馆;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厦门 DOI:10.20005/j.cnki.issn.1674
摘 要:由四川博物院牵头的“重走长征路主题游径”,拟通过“文物游径+流动展览”的形式整合全国革命文物资源,打造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借助“文物游径+流动展览”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博物馆文物展览让边远地区经由文物展品认知国家历史、地方文化与民族精神,优化博物馆教育对于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影响,实现可持续的基层教育服务。“重走长征路主题游径”的实践为利用国家一级馆资源带动
摘 要:志愿服务对于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是博物馆借助社会公众力量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选取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工作为研究对象,从“以人为本”的视角,通过采用案例分析和归纳演绎,探讨如何在新时代创新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促进形成社会、博物馆、志愿者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博物馆;志愿服务;以人为本 DOI:10.20005/j.cnki.issn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去了解一座城市的内涵,这也促使“博物馆热”进一步发展。我国博物馆经历了百年发展,刚走向成熟,“博物馆热”为我国博物馆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主要探讨“博物馆热”背景下,承担着展览、收藏、教育等多重功能的博物馆如何焕发新的能量。 关键词:“博物馆热”;展览;公众服务 DOI:10.20005/j.cnki.issn.1674-
摘 要:新媒体技术推动博物馆文化传播模式不断创新,为博物馆传播形式提供全新的发展活力。地方博物馆应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文化传播优势,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为地域文化传播持续赋能。文章从新媒体矩阵搭建与管理、内容同质缺少特色、平台合作交流不足等多个方面思考新媒体时代地方博物馆对地域文化传播的新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地方博物馆;地域文化;传播 DOI:10.20005/j.cnki.is
摘 要:文物保护单位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的总称,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出,要做好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文字、图纸、照片、拓本、建筑、电子资料等内容,大力推进其档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由于文物保护工作的特殊性,虽然具有一系列文物保护与记录档案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但是仍然缺乏具体的档案管理标准,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隐患,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博物馆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博物馆发展建设与管理存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最后得出结论,当代博物馆将成为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科技创新和社区参与的重要平台,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发展建设;管理趋势;可持续发展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6.027 0
摘 要:随着新时代博物馆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参观游览,“让文物活起来”的概念不断演化发展,渗透进了博物馆的点点滴滴,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创产品、文化讲座等文物利用的形式丰富着博物馆行业作为专属文化阵地的引领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博物馆文创产品与陈列展览的关联性,探索文创产品与陈列展览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博物馆吸引力和文化传播力。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文创
摘 要:传统建筑工匠是建筑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执行者和见证者。白塔木匠和溪底匠帮同为传统建筑大木作匠派,由于区域差异,有许多不同的特征。文章通过对传统建筑大木作匠派白塔木匠与溪底匠帮调研,探讨对比这两个匠派的异同点,以期与现有大木作匠派研究进行对接,完善传统建筑大木作匠派研究,更好地保护传统民间建筑匠派,传承传统建筑文化。 关键词:大木作匠派;白塔木匠;溪底匠帮;保护传承 DOI:10.2000
摘 要:鸟纹三戈因其铭文字数多又倒刻于援上的特点,在出土后百年之间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该文章总结了百年来学者们对鸟纹三戈研究的成果,在以往学者三戈铭文真伪和性质研究的基础上,用日名制和王位继承法来对鸟纹三戈铭文的性质作出了新的解释,并认为三戈是王位继承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礼器。 关键词:鸟纹三戈;日名制;王位继承法;礼器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
摘 要:造型艺术与经济文化生活密不可分,是特定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器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玉器造型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美学表现。以当代造型艺术研究中国古代玉器,既是新文科建设理念在美术学研究领域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古代玉器研究的完善,更是文化自信在美术学领域的重要应用。 关键词:程式化;视觉概念;动态错觉;对称;玉器造型 DOI:10.20005/j.cnki.i
摘 要:嘉定孔庙初创于南宋嘉定年间,其规模宏敞、形制完备,是江南地区庙学合一的典范。嘉定孔庙后世屡经营缮,元代建成“左学右庙”格局,为州郡庙学范例;明代因举业兴衰,多次增建改筑应奎山与汇龙潭,学宫面积大增;清代新建当湖书院,形成独特的庙、学、书院三合一建制。时至元代,嘉定地方文献中出现了庙学“吴中第一”的记载,明代亦有相似记载现于史籍。然嘉定孔庙作为一县之学宫,在文教昌盛的吴中地区是否可称“吴中第
摘 要: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重要时期,作为本时期建筑文化融合最杰出范例的北魏洛阳城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洛阳伽蓝记》以佛寺为纲,对北魏洛阳城内的众多建筑进行了详细描写,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我们研究北魏洛阳城的城市布局、建筑形制、市井生活等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洛阳伽蓝记》;北魏洛阳城;城市布局;建筑形制 DOI:10.20005/j.cnki.issn
摘 要:明季高僧妙峰禅师一生以营建济世利人,被誉为“佛门鲁班”。文章以时间为轴线,通过梳理妙峰禅师佛门修行和营建活动的历程,结合太原永祚寺无梁殿的建筑特色,充分展现佛门建筑家妙峰禅师在砖石建筑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妙峰禅师;憨山大师;无遮大会;营建活动;永祚寺;无梁殿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6.034 妙峰禅师是明末著名高僧
摘 要:西汉经济学家桑弘羊在对墨家思想的有所借鉴的情况下,又结合自身实践,对墨家思想的“尚贤”“非攻”“节用”以及重利思想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和应用,推动了桑弘羊自身思想体系的形成。了解桑弘羊对墨家思想的吸收和利用,对了解桑弘羊和墨家思想的关系以及墨家在汉代的发展流传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桑弘羊;墨家思想;借鉴利用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
摘 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正切实推进博物馆利用自身革命文物、革命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与学校对接,推进革命文物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基于政策环境,馆校协同育人是善用“大思政课”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从协同理论层面,馆校协同育人凸显出教育目标与育人理念的共识,知行合一与情感建设的共振两项基本特性。从实践层面,博物馆和学校通过构建馆校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大思政课”教学
摘 要: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文章对玉文化的历史与演变、玉器材质与工艺技术、古代玉文化的艺术价值、当代艺术中的玉器元素融合、玉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玉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视野下的玉文化交流与融合、玉文化与跨学科艺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玉文化和当代艺术的融合与创新进行研究,旨在揭示玉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为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
摘 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绘画蕴含着文化基因,传承着历史根脉,彰显着民族自信。河北博物院“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河北籍鉴藏大家梁清标与他的旧藏也因此受到诸多关注。梁氏旧藏因品质上乘,在鉴藏史上颇为重要,今天海内外多家博物馆多有收藏、展出,“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中梁清标和他的旧藏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存在。鉴于“贰臣”身
摘 要:古厦门,今同安,绕岸皆海,民众傍海为生。唐宋伊始厦门已有盐业萌生,至明清而规模益发壮大。20世纪70年代,同安盐场一度跃为福建三大盐场之一,成为福建海盐的主要产区。21世纪初,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厦门市同安区的各大盐场进行转型,而后逐渐消亡,现残存盐业遗存以近现代时期为主。文章以盐牵线做引,窥探厦门从古至今的盐场演化及厦门之盐文化,为厦门地区海洋文化研究提供新资料。 关键词:海洋文化遗产
摘 要:当今世界文明碰撞加剧,在此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讲好中国故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良渚文化是杭州市的文明起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在城市形象传播上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科技的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从文化、艺术、科技、传播多角度分析,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艺术创作和传播方式。 关键词:良渚文化;杭州亚运会;视觉艺术;艺科融合 DOI:10.20005/j.cnki.is
摘 要:惠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蕴含着内涵丰富的海丝文化。白马窑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助力惠州于2021年正式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惠州海丝文化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对于惠州深度参与海丝联盟交流合作、推进海丝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彰显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惠州;白马窑址;海丝;文化遗产 DOI:10.20005/j.cnki.issn.1674-
摘 要:大连近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在此居住,留下的故居建筑成为城市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作者通过对大连近代名人故居地址、文保级别等有关数据进行网络搜集与实地考察,总结故居保存现状和利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历史文物建筑档案整理与研究,并制定故居开发和利用的对策,有利于促进大连城市历史文化建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振大连城市人文精神。 关键词:大连;名人故居;现状;发展对策 DOI:10.2
8月13日,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标识体系建设及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交流活动中,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1+8”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标识体系。 “1+8”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标识体系,旨在增强长城河北段整体形象和统一辨识度,让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广为人知、可感可游。“1”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形象标志,采用古典庄重的三色系搭配,由“长城”汉语拼音、“中国”英文首字母C及简化的烽火
8月23日,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博博会”)开幕式在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主题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教研并重 数实融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包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杨进,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市长贺海东等出席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