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与欧美国家迥然不同,主要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进程亦步亦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路径是“先入境旅游,后国内旅游,再出境旅游”。但近年来,全球化进程受阻,在美国“断链脱钩”的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思潮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面临解体和重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加了全球旅游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
主持人:白凯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提出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前进方略。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文旅深度融合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局限于文化和旅游双系统的优化组合范式,在更高层面上直接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总路径,从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范式由局域化、松散化
公共性是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的基础范畴,是一个历时态与共时态并存的“复合”概念。当今社会,频繁使用公共性叙事与关注公共性议题,表明“公共性”已然产生了“问题”,并成为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2。西方社会中的公共性源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自然法和古罗马的共和思想与公法体系1。随后在中世纪被教会国家主导下神权的神圣性所取代,再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以资本建构了维护部分人利益的公共政治体系,并描绘出所谓
在媒介社会背景下,媒介的力量不断塑造新型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也正在重构旅游目的地并改变人们的体验方式。多元力量形塑着景观社会的样貌,并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出诸多新场景。我们该如何解读中国化景观社会的特质?西方景观社会理论在中国情境中有何种解释力和局限性?又该如何理解文旅融合带来的新动力对“场景社会”的塑造?笔者尝试结合景观社会理论、场景理论等相关理论对上述问题予以探讨。 一、中国化景观社会的特征:
199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的文件《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将文化和旅游联系到了一起,其后,国家在文化和旅游融合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3。2018年2月,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融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从业界到学界开始真正关注文化和旅游融合。2022年10月,
自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学界、业界的共识。在供给侧,现代信息技术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内驱力,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目标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得到探索与实践。在需求端,文化与旅游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体验质量、消费价值等有了更高要求,旅游目的地面临着更复杂的规划管理、行为调控、市场营销等。2023年11月1日发布的《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即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在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开展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既是创新旅游新知识的必然使命,也是旅游研究与行业发展响应国家战略的主动选择。 一、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研究的价值导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不仅基于人口
改革开放至今的40余年里,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瞩目成绩。2023年旅游业更是进入全面强复苏的新阶段,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按可比数据口径,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已超过了2019年同期。然而,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亦随之而来,增加并放大了安全隐患与风险威胁的复杂性,也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挑战。立足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增
编者按:为了深入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本刊专门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栏目,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从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角度,组织刊发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三部分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
[摘 要]文化和旅游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现阶段建设文化强国和旅游强国的重要任务。要解决当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价值导向不突出、推进方式碎片化、市场体系不健全、治理水平不高、学理支撑不强等问题,须将文化和旅游及其融合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格局和历史进程中加以理解、审视和推进。文章在扼要梳理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文化和旅游融合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式
[摘 要]提高文旅融合发展效率是关乎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背景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科学问题,有效把握其动态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对推动区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及其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分析框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基于松弛变量的超效率测度模型、空间马尔科夫链和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剖析中国2011—2019年文
[摘 要]伴随城市文化旅游市场的日趋繁荣和疫情期间本地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城市微旅行活动迅速崛起,成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旅游新选择。文章以上海城市微旅行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文本收集、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多元数据收集方法,围绕城市微旅行产品的生产与实践过程,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探究了城市微旅行对所在城市的文化表征及解说员带领游客参与其中的具体实践。研究发现:城市微旅行通过对城市文化物质空间
[摘 要]体验经济时代,提供难忘的旅游体验成为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得到广泛重视。然而,现有研究在空间上强调非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体验,时间上侧重在场体验,对偏惯常环境下的难忘体验缺乏关注。因此,该研究以游客在城市绿道这一偏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休闲活动为情境,通过在场和归家后的历时分析,旨在洞悉从“在场”到“难忘”这一体验记忆的形成过程与反馈机制。通过对5个城市绿道中的5
[摘 要]艺术不仅是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力工具,也推动目的地实现新的地方生产,由此引发的旅游艺术地理议题产生了巨大的理论需求,亟待学术探索。文章首先厘清广义与狭义的艺术地理研究,剖析其时空观,提出旅游研究与实践中的艺术地理现象,阐释旅游、艺术、地理三者的逻辑关系,分析旅游艺术地理的内涵,建构包含艺术旅游、旅游艺术、艺术联合旅游促进地方生产的主题框架。在此框架下,文章辨析了艺术旅游(以艺术体验
[摘 要]饮食文化是地方文化生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发生了明显转向,基于文化生产逻辑的地方饮食文化生产从现象发生到机理分析亟须开展理论探索。文章从文化生产理论的视角,以淮扬菜主要发源地之一的扬州为例,运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等方法,揭示了旅游影响下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的特征和机制。研究发现:1)地方饮食文化生产转向的特征体现在4个方面,生产要素更加关注文献
[摘 要]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已经成为各地全域旅游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平台的持续使用一直是学术和行业界讨论的重点。文章以“游云南”平台为案例,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进行研究,并提出“因素-感知-使用”地方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综合分析模型,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在地感知、地方依恋均能够显著提高
[摘 要]公共景区兼具市场势力和公共产品特征,导致了效率与公平的内在冲突,而脱贫地区公共景区合适的定价机制对建立景区运营提升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机制非常重要。基于此,文章对公共景区经济性质进行辨析,以属地最大化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税收和最大化景区经营者激励三大规制动机为基础,比较得出规制效果及脱贫政策影响效应,并分类提出规制原则、策略及适用条件,以此揭示脱贫地区公共景区分类规制机制和原理
[摘 要]综合交通可达性对当代都市圈的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有重要作用。文章以长株潭都市圈为例,通过空间数据库构建、出发点玫瑰图构建、交通分担率测算、交通接驳时间计算、交通方式可达性分析、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结构分析等空间模拟步骤,深入归纳其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问题。结果表明:长株潭都市圈中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边缘区域的“低-高-低”趋势。旅
[摘 要]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996工作制”和“2.5天小长假”的激烈讨论。为了避免价值判断,文章在文献梳理和理论演绎的基础上,利用41个较大规模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闲暇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按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地理特征分别对样本国家分组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特征,闲暇时间比例在0.6608至0.6855区间下经济增长率明显较高;整体
为确保刊发论文质量,《旅游学刊》一直实行严格的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经统计,截至2023年12月28日,共有320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刊的论文匿名评审工作,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谢忱! 具体名单如下(按姓氏拼音排序): 安 宁 白 凯 蔡 红 蔡礼彬 蔡晓梅 蔡 溢 曹诗图 陈 淳 陈钢华 陈海波 陈丽坤 陈 晔 陈喆芝 程 豹 程金龙 程 励 丛 丽 代姗姗 戴光全 戴俊骋 戴湘毅 邓 宁 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