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应用型本科教育走上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迎来了大改革大发展的新阶段,其整体面貌也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新技术要素、满足产业升级迫切需求,就是要培养出更多产业行业紧缺人才以及技术应用领域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以具有家国情怀的“金刚钻”,揽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瓷器活”。 转型与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对标新质生产力发展 按照2015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中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日益深化。然而,这一进程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迫切需要通过理论指导来提升合作效果。现有的国际合作模式,虽然是基于各国权力、制度、文化和能力等因素形成的,但在新时代的教育合作需求面前,已显得不够完善。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新的合作路径,包括坚持多元平等、推动民主协调、促进理念融合、实现互利共赢等,以超越传
[摘 要]全球资本扩张和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诸多生态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如由生态危机带来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的伤害以及现代高科技给人类造成的生命困扰。人类的自我生命生态也出现多重危机,由生物性生命、社会性生命、精神性生命构成的完整生命被隔离化、碎片化、单向化。生态学中蕴含的诸多理论对于当下以“生命问题”为核心的生命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此,以生态学为切入点探究当前人的生命问题,论证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并逐步融入教育领域,数据驱动教学的时代已经到来。高等教育作为彰显国家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必须发挥带头作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美国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有多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通过对美国的政策制度、财力人力、师资质量、数字安全、数字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五个层面的保障机制进行系统梳理,可以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启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和必然之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加强民族团结,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借助逻辑层次理论,把握一个方向,坚定一个目标,以四个抓手为着力点,从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活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建设、营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环境这三个方面提出铸牢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传统思想教育结合起来,需要有一个系统而清晰的思路。用“心”仰望、回望和守望是必不可少的省思路径。用心仰望是指用真诚的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信念系统;用心回望,就是要认真总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用心守望,是指要有信心、有决心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进之路。
[摘 要]儒家优秀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价值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践资源。将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践案例研究,提出设计课程内容、融入儒家经典,组织文化活动、体验儒家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渗透儒家精神,结合社会实践、落实儒家理念等实践路径,旨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儒
[摘 要]近年来,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以下简称为Chat GPT),以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人工智能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提供了现实路径。但Chat GPT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Chat GPT的显著优势的同时,其也面临诸多不可避免的挑战,如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冲击、个体隐私泄露隐患和信息安全问题、学生学习产生
[摘 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印发后,对高校进行分类评价以及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立评价标准越来越迫切。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才的重要主体,为促进四川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高质量发展,基于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对与之相关的前提要素、顶层设计、评价体系及教师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策略,以期为促进四川应用型本科高校分类评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类评价;应用型本科高校;
[摘 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资助育人质量,完善与优化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本文明确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专业队伍建设不足、德育与资助工作脱节、资助力度与效果不匹配和手段单一等问题。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完善和优化资助育人工作体系,通过提高资助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素养,更新资助育人理念、创新资助育人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资助育人保障体系等措施,促进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以专业为单位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和研究性的科研人员;与此同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因为过于精细化和单一化,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性、宽视野人才的产生。转专业制度作为一种专业人才培养的政策补救,具有其合理性,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基于此,在探究转专业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思考提出解决之策:加强对高中毕业生选择专业的
[摘 要]本文探讨了知行合一理念对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等问题,未能充分体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为实现知行合一,文章提出创新的“3+3”教学模式,即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并建立三阶同悟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解析知行合一的哲学内涵,明确劳动教育中,知行合一是重要的内在要求。文章立足问题,提出可
[摘 要]高校研究生教务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务管理者在当今时代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围绕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专业发展展开讨论,文章首先对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以及教务管理者的职责进行简单介绍,然后从我国高校研究生教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的职责特性,从研究生培养主导者、教学管理者、学术研究支持者、职业发展导师等四个方面对其角色定位展开论述,
[摘 要]大学教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身份标识,每种身份标识都蕴含着不同内涵,从道德圣人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到知识分子的救亡图存、学术救国、陶熔人格和为人民服务,再到普通人的经济上谋求名利、政治上学而优则仕、文化上因循守旧和专业上工具理性,大学教师“道德人”身份逐渐消解。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通过经济上追求自身利益,不损他人利益;政治上坚持社会正义,履行道德责任;文化上既有渊
[摘 要]在国家倡导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地方性本科高校迎来了难得的转型发展契机。高校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队伍,但当前该类院校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面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以及不正当竞争的状况;学校平台一般较低,可利用资源相对较少,高水平人才引进难度较大;重引进轻培养,用人留人机制不完善,高水平人才离职率较高;人才使用与激励机制不完善,难以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最大效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类院校
[摘 要]教育家精神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职业精神的凝练,是每一位教育从业者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引领。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军与未来新生力量,需要透过教育家精神明晰自身定位,树立职业理想,练就育人智慧,肩负职业担当。新时代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教育的新模式,有必要从目标转向群体培育方式,贯穿融入三全育人格局中,坚持实践导向三方面共同发力。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师范生培养;教师教育 [中
[摘 要]长期以来,高校在道德教育的实施和推广中采取的往往是灌输教育。立德树人强调德育的重要性,注重学生品德在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指引下的自我成长,保证德育文化在高校发展中的均衡有机发展。高校的立德树人,一是基于教育政策的指引,二是基于我国立德树人的传统,三是基于高校的教育目标。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选择,一是以道德情感拓宽“立德树人”道德实践,二是培植高校学生的道德判断,三是构建更加全面的高校道德教
[摘 要]为适应全球科技、产业以及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发展,对标新工科背景下行业特色大学工科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改革要求,针对人才培养目标需修正、课程体系待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待加强、实践教学需强化、评价体系待完善等问题,提出可以从修正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为多维度、系统化提高行业特色大学工科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
[摘 要]高校设立班级学生思政委员是促进学生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途径。设立学生思政委员体现了思政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本位意识、抓住关键少数的方法意识和激发主体能动性的策略意识。设立学生思政委员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对象由点向面延伸、思政教育场所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思政教育形式由规范性向灵活性延伸。要建好学生思政委员队伍、用好学生思政委员、评好学生思政委员,有效发挥学生思政委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它所蕴含的丰富价值观念能促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构建文化自信实现强国战略的需要。但在实践层面上两者的融合也陷入了困境。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衔接,必须充分挖掘具有时代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创新传统文化在思政课堂中的教学设计,实现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三位一体”话语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构的核心灵魂、理论基础、实践方向。只有在坚持“三位一体”的根本基础之上,以“三位一体”的思想和实践进行课程建构的交叉运动,课程教育与目标的建构、时空与环境的建构、方式与动力的建构才能够凸显主题、理清线索、丰富内涵、展望未来。 [关键词]三位一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摘 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的重要举措。随着近年来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教育的全领域,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成为高等教育新常态。依托“两性一度”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当前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开展对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建设的探索,完善数字化转型
[摘 要]研究生课程思政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的重要渠道。在分析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专业教学的价值意蕴和融入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专业的特点,从融入主体、客体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讨论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提出构建课程思政全过程体系、聚焦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优化措施,即从突出核心、立足根本和把握要点三个维度同时施力,以期寻找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就业指导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亟须融入数字化、智能化元素以提升教学实效。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出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引入虚拟现实模拟面试、开发智能职业测评系统、利用社交媒体与在线平台拓展就业资源等创新策略,旨在增强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摘 要]学习环境对英语学习效果至关重要。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看,当前高职英语学习环境存在诸多生态失衡现象,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价值环境,非生态化的学习环境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以生态给养理论为基础,对非生态化的学习环境进行分析并指出英语学习环境的优化应该以把握学习者学习需求为前提,创设健康的学习生态系统,匹配高职学生的学习效能,使其能够感知并解读学习环境的给养,转化为学习行动,
[摘 要] OBE理念下的教学,其实质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的背景下,生源质量和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依据OBE教育理念,探讨了应用型本科学生学习设计的策略,包括学习目标的设计、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实施、评价与反馈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测量等,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就如何保障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OBE;应用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