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专论滥作论事文的弊病: (1)奖励虚伪 年轻的中学生,自己本无何种议论可发;但因先生既出下这一类的题目,不得不做……这个弊病,和做八股一样。从前做八股是代圣人立言,现在做论事文是代先生立言,二者都是没有自己的空论。久之,便养成了虚伪的习惯…… (2)奖励抄袭 ……年轻的中学生,欲超出先圣先贤及今日之学者所已发之议论外,另开天地,怕不是容易的事罢。但既遇着这一类的题目,又不能超出前人议论的
【摘要】当前的实用文阅读有两个误区:实用文的文学化阅读和把实用文阅读等同于整合信息。这些做法与社会真实情境中的实用文阅读脱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实用文的本质特征认识不够清晰。实用文的本质特征是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它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有形要素“语言符号”,另一个是隐形要素“对事物的认识”。实用文的深度理解是超越“语言符号”,对准事物本身。其策略主要有:通过实践考察事物,通过技术考察事物,通过联结考察事物。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素养已被人们认定为等同于基本学习技能、创新思维能力等的基本素养。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在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方面责无旁贷且任务艰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课标设计的目标表述与学习内容都体现了信息素养培育这一主旨。教师在教学时可参考以下策略:明确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强化信息能力的提升,注重信息交流与发布,加强多元评价与反思,融合多种资源与技术。
【摘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应以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实用性文本类型为视角,实现语文学科语言应用的功能。本文以文献法为研究方法,通过对该任务群设计与实施案例的分析,认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关注文本的结构性。在课程设计中,围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定的课程实施总体框架,注重课程实施的主题和载体,并围绕美好生活、科技精神、身边世界、媒介信息等四个主题模块进行。
【摘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语文课程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厘清思辨性阅读内涵,把握思辨性阅读特点,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初中语文课文《马说》,分析语文课程中“思辨性阅读”的本质与特征。“思辨性阅读”既具有理性思维的普遍性,又在语文课程中呈现出特殊性,教学时应根据阅读的需要,用复杂问题驱动思辨阅读,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经历从符号意义到文本意义再到观念生成的两次进阶过程,实现对文本的探究、理解、超越。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在我国语文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历经三次规模性推广。本文对其三次规模性推广和百年来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进行历史溯源,在此基础上,结合二十多年来的课堂观察研究,概括出“整体”“同构”“关联”三个基本特征,构建了“N→1”的单元整体教学理论模型。
【摘要】《三峡》是地理著作《水经》的一段注解,属知识类文本,传递知识是其最初的写作目的,这决定了其基本写法,即首要呈现三峡地理水文特征。同时,在作者所处时代,地理著作强调生动的叙述、极貌的写景,有很强的人文性,突出“人”面对山水自然的感受,这正是其“文学性”的由来。基于文本文体性质的解读不仅能突显这一经典文本的独特性,也是各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单篇精准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心和中心,借此由一篇到一类、到一个文化系统乃至写作系统,形成有机联结,方能落实近年来所倡导的大单元教学、情境创设等诸多理念。
【摘要】与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教学一样,初中说明文写作教学也承载着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任。然而,因说明文存在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详略安排等难以准确把握和合理使用的难点,常常令师生望而生畏。本文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教学为例,选取《故宫太和殿》这一事物说明文写作实践案例,采用观察比较抓特征、材料支架定详略、依需定序学应用、读写结合学方法、习作讲评固效果等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说明文写作水平。
【摘要】针对当前学生思维平面化、写作中多用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写作现状,本文借“一字开花”组词法对应的分类思维、发散思维、对比思维,来辨析概念、彰显层次、破立结合,用具体的、可操作化的思维方法优化学生隐性的思维路径,帮助学生构建严谨的层进式议论文行文结构。
【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入了以战争为题材的人性主题革命小说。其主要特点是:以诗性的语言,讲述战火中的生活故事,塑造平民英雄,歌颂人情之美和人性之美。教学这类小说时,在分析形象、情节和语言等方面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对此,可引入症候阅读法,立足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在破解闲笔中领悟平凡人物身上的伟大精神,在填补空白中明晰生活主线背后的战争辅线,在疏通矛盾中体味叙事中浓郁的抒情。
【摘要】因文化理解力的欠缺,“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仍存在一定困难。文化理解既是语文学习之目的,又是达到该目的之手段。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教学时迫切需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本文从树立文化意识、层次意识、文本意识、情境意识、对比意识、对话意识、批判意识等七个方面,探究文化理解力培育的实践路径。
【摘要】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改革不仅是方法上的“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教什么”。当前教学改革之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就是因为教学方法更新的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有所改进,但二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自觉的,有某种“理论”前提,是系统推进的,而教学内容却是自发的,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因而,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上,教学方法占据主导方面。殊不知,方法的更新必然对教师的水平构成挑战。当前,教师在文本解读上亟须解决知识更新、水平提高的问题。知识乃是历史实践的积淀,不管从学术研究还是从教学实践来看,系统的、历史的知识的获得,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以一个成熟的“点”作为逻辑起点。本文以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作为近体诗的细胞形态,揭示其在历史的继承和突破中螺旋式上升的线索。
【摘要】以“此刻”作为观测点,切入《峨日朵雪峰之侧》,可发掘其丰富的审美意蕴。“此刻”作为空间化时间,在篇章结构上成为首句及全诗的聚合点,统率全诗。在典型物象的选择上,“此刻”极富孕育性,以定格的受难者形象,引发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以及原型意象的文化内涵挖掘。在情感流变中,“此刻”的审悲快感,使悲剧的创痛更具抒情快慰。在主题探源时,“此刻”顿悟的审美智慧,源于“我”与自然的异质同构。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实践将《社戏》作为仿写对象,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心理描写进行片段写作,这一仿写练习存在一定难度。本文从小说的文体特性入手,归纳总结出《社戏》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的四个要点:有力推动情节发展,注意篇幅详略和角度变化,有机结合其他描写方法,注重锤炼语言,从而为仿写教学提供启示。
【摘要】《登勃朗峰》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新增的外国文学作品。本文从马克·吐温文学风格入手,详细分析课文《登勃朗峰》中马克·吐温的一些标志性文学手法,探讨其如何在旅行的框架下,运用象征与隐喻、平民化视角和悖论化叙事等方法,展现其独特的幽默与讽刺、社会洞察和人文关怀。
【摘要】古诗文注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被应用于解释词句意义,其文化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而言,古代注释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信息,既能辅助阅读,又能赓续文脉,是今注的良好借鉴和补充。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处于汲取文化营养的关键时期。基于古注的文化功能重新认识注释这一助读方式,明确古诗文注释与正文具有同等的地位,充分利用古注作好文化衔接与引导,不仅能够更为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也能对古诗文知识的积累、感悟与应用起到赋能增信的作用。
【摘要】中学写作教学普遍存在忽视教材单元写作要求的现象。探索单元写作课程化实施路径,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提出的路径包括:写作要求的上位追溯和下位沉潜,阅读文本的写作示范和思维启迪,延伸读写的有序拓展和有效训练。写作课程形态多样,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单元写作具有规定性的课程目标和灵活性的课程方式,命题设计、读写结合、资源拓展等还应当紧贴时代风貌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
【摘要】育人是学校课程的本体价值诉求。推动语文课程育人内涵式发展,就是要从构成课程育人的内部诸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着力,遵循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和育人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采取整合开发课程内容、调整育人方式、拓展育人场域和空间等育人路径,构建素养型课程育人评价体系,打造大语文协同育人新格局,促进语文课程育人高质量发展。
【摘要】学习情境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的重要理念。本文旨在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创设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分析创设情境的必要性及应遵循的原则,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策略,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当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拓展教学空间,扩大阅读范畴。语文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以阅读文本为载体,创设新型阅读教学情境。本文对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初中语文综合性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索,希望能为阅读教学的创新提供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世代传承的文化体系。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塑造着中华民族群体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也具有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其中,古代经典诗文便是最为璀璨夺目的星海。它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传播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价值取向,而且代表了中华民族语言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地把“思维发展与提升”列为语文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语文阅读教学与思维品质培育的关系是语文教师绕不开的问题,但系统地去思考与研究又是一线教师所缺乏的专业自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年出版的《阅读教学与思维品质》一书可以带给一线教师很多启发。这部著作不仅系统地构建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思维品质培育的研究框架,更在多个层面为当下的语文教学改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立竿见影。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创中学,在学中悟”的“少教多学”理念、策略,高度契合初中语文教学的需求,为初中语文教学打开了思路。它强调教师要少教、精教、精讲,学生要多学、多思、多用,并鼓励教师在
当文化作为软实力日益受到重视,人文素养就不再只是个人综合能力的核心体现,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作为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也应重新审视其目标、任务和过程,为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作出新的贡献。基于此,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的《汉语言文学经典研读》一书,正以其独特的选文视角和深度的文本解析,开启了一场经典与人文的对话,由此为探索人文素养培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
音乐媒介与诗歌体式的互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还促进了诗歌体式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回溯至汉魏六朝时期,这种互动早已根植于乐府诗的萌芽与成长之中。吴大顺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年出版的《音乐·媒介·诗体:汉魏六朝乐府论稿》一书,聚焦汉魏六朝时期,对乐府诗的音乐背景、传播与媒介、创作与体制作了全面考察和深入探究。 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剖析了乐府诗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音乐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学生思想内化路径,是对当下德育工作的深化与创新。现代出版社2022 年出版的《润文化人:德育课程融合实践思考》一书,正是基于这一问题意识,凭借作者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润文化人”的德育课程融合理念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总体而言,该书围绕德育课程融合实践这一主题,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探讨了中华
英美文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莎士比亚的戏剧到狄更斯的小说,从海明威的硬汉形象到伍尔夫的现代主义探索,每一部作品都是时代精神的镜像,折射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风貌、价值观念和哲学思考。这些作品也是跨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源。朱晓萍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20 年出版的《英美文学的语言审美与艺术研究》一书,系统地梳理和解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文化意蕴、社会价值等,为读者在跨文化视角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重塑。文学教育作为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此背景下,由吉林人民出版社2021 年出版的《文学课程教学研究》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多维视角下开展文学教育教学的新思路,颇具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全书共八个章节,围绕文学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展开。首先从文学教育的目的与价值出发,逐步到课程设置、教材规划、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不同属性定位的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有所不同,相应的,课程教材的内容必须体现出差异性。语文课程教材的开发设计是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教材的开发和应用要讲究与学校属性定位、课程教学目标的适配性。职业院校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公共课程,旨在通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学科打好基础。职业院校的语文教材要凸显职业教育属性,与综合性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有所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