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已从最初的信息储存和传输,发展到数据处理分析,进而进化到今天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与展示,在文化遗产研究、记录、保护、利用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基本形成覆盖文物保护工作全链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并不断创新核心技术与设备,形成通用技术与国际并驾齐驱、特色技术引领国际潮流的发展趋势。数字技术在考古遗址三维空间信息的获取、分析、模拟、研究和展示等全过程中发挥
摘要:随着遗产数字化浪潮的兴起,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遗产展示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工作流逐渐完善,但虚拟现实展陈设计的场景制作、交互体验等环节尚未建立成熟的技术路径。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前沿虚拟现实展陈案例的分析,在内容层、技术层和体验层提炼面向建筑遗产展示的虚拟现实展陈设计路径,展望针对“消失的遗产”的数字化复原及沉浸式体验方式。力图通过更丰富生动的内容叙事、更沉浸互动的观览体验和更流畅完善的软硬件
摘要:当下的建筑遗产数字化受限于孤立的数字技术的采集、监测、管理,存在信息不流通、工作量重复、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一套以整体视角来统筹全局的解决方式。数字孪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先进理念,涵盖了信息采集、管理、预测、模拟、分析等多方面的理论思想,已经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将数字孪生理念引入建筑遗产保护中,讨论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数字孪生逻辑,将实现理想的建筑遗产数字孪生分为三个阶段,提出建筑遗产数字孪
摘要:新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与普及为遗产展陈带来全新的发展前景。扩展现实(XR)技术在建筑遗产展陈中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信息交互”的可能性,从而极大丰富了遗产本体面向公众传达的信息容量与获取方式。本文以明清官式建筑北京故宫养心殿东暖阁XR展陈开发项目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XR技术中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两种具体技术方案,实现针对建筑本体以及附加其上的多元历史文化信息的交互式展示。VR和
摘要:古代水工设施的选址建造所呈现出的空间分布特征,多与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京杭大运河水工设施数量多、分布广、类型繁杂,其中部分水工设施遗存已成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全线水工设施数据库的建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反映自然与社会因素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的综合影响。同时,在应用三维点云模型软件计算的基础上,形成数字化和可视化的大运河水工
摘要:长城因规模巨大、人文与自然环境复杂、公众认知不足,面临保护管理难题。天津大学长城课题组持续20年对长城遗产进行图像采集与基础研究,搭建“长城防御体系时空数据库”“长城全线实景三维数据库”。基于双数据库,从学术层面对长城防御体系开展系统性研究,发掘出多项长城资源;从专业层面为长城病害及风险监测工作提供支持;从社会层面,线上联合互联网企业搭建“云游长城”平台,线下与博物馆单位合作策划“虚实之间·
摘要:面对中华文明国际化传播的时代使命,跨文化数字化传播方式的变化逐渐成为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应用传播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和传播学理论,从宋韵文化的传播现状出发,提出建构数字化宋韵文化资源库,利用现代人机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等数字技术手段,推动宋韵文化的数字化转型,建立数字化平台,保护、传承、激活宋韵文化的方法路径。在现代新媒体环境下,创新传播方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是属于“文化遗产”这一宏观范畴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主要是基于文化遗产内外部价值的构成和内涵,研究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方式和活化转化途径,及其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本文聚焦“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这一研究领域,对“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二者关系研究的目标特征、价值意义、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和应用路径,以及需要关注的几个平衡关系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分析、学理思考与辨析研
摘要:为更好地发挥承载着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智慧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在已经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应持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系统性、突出中国特色,深化契合中华文明特性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理论体系,注重发挥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强化“中国性”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践的系统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进而为人类社会提供另一种现代化的
摘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全球治理,有利于更好地凝聚各方共识,也有利于我国发挥作为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优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更多人文内涵。由柬埔寨王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吴哥古迹国际保护行动从1993年启动至今,已成为全球文化遗产治理的典范,不仅提升了吴哥古迹及其环境的保存状况,还有力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增进了各国专业人员及民众间的相互认知。秉承科学设置治理议程、构建有效治
摘要: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国际共同倡议研讨会”讨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自然、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经验。本文综合会议议程及形成的三份白皮书,从会议关注的三个关键方面阐述:其一,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的系统联系。不同主体在气候行动中开展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践,形成多元的知识系统,在气候应对行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文化遗产作为连接不同政府间的桥梁
摘要: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模式各具特色,但同时也存在共性。各国中央政府均通过高层次的立法对遗址公园提供有力的法律保护,并通过中央财政拨款进行基础建设,政府在公园管理中拥有最大的主导权。我国须从行政体制和遗址所在地实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模式。在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明确考古遗址公园的地位,重点解决用地保障、保护补偿等难点问题,提升依法保护水平;要因
摘要:作为一条以贸易物品直接命名的文化线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初的最直接目的是商品贸易。交通功能主要通过连接不同地域间的节点遗迹,如港口、码头、航标、沉船等来表现。交流功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主要特征,相关遗存集中反映了两千多年沿线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之间积极而深远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展现了东西方之间物品、人员、文化、技术、宗教等跨海交流和文明互鉴。而古代沿海居民出于对海洋未知世界的祈福,诞生了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