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教学与结构主义课程改革颇有相通之处。回望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观照其知识观及方法论,重访“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能否像专家一样思考”等命题,有助于审视并反思当前正在推行的大概念教学。基于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要有效开展大概念教学,应做到:目标指向上,重视学生真实性迁移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真实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教学内容上,把握好科目与学术的边界,平衡认知与经验的关系;教学实施上,开展跨学科结
人机协同学习是一种适应智能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型学习范式,对于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和终身学习具有重要价值。人机协同学习以学习者、教师和智能技术系统的交互协作为手段,以虚实融合环境为场景,实现人与机器优势互补、群智共生、协同共进。其主要特征是学习目标的整合融通、学习内容的个性生成、学习主体的交互协作、学习情境的多维开放、学习评价的全面精准。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建构适合多元场景的人机协同学习实践模式、提升教师和学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是促进教育家办学的重要制度安排。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探索,经历了省域自主探索、国家试点改革、全面持续推进三个阶段。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看,其动力来自校长专业发展内在需要和教育治理变革需求;其方式以诱致性变迁为主,从局部变迁到整体变迁;其路径从区县试点到部分省域推广再到全国推进。目前,校长职级制仍存在制度设计科学性和规范性不强、相关配套制度不足、制度整体效能
为响应和执行国家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号召,张新平及其研究团队建设性地提出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理念,该理念聚焦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现实困境,秉承“精准关切”的内核,试图通过综合方法的研究范式建构我国的自主知识体系。在理解该理念的基础上深刻挖掘其背后所涵显的“生生”之道,深入探寻其背后的历史脉络和全球视野的独特构造,以及贯通古今又兼顾中西的学术态度、力图打破圈际限制而促进多元互动的学术志
家校沟通与教师的专业负担之间存在内在关联,两者彼此制约、相互促进。家校沟通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能不能、好不好”,其“低效、无力、无序”的沟通会给教师带来专业负担。从沟通的三要素-信息源、主体源和机制源三个层面对中小学教师家校沟通负担进行深层分析,从其呈现出的现实性、主体性和顺畅性三方面内在特征出发,分析其造成专业负担的源由。基于此,提出对家校沟通负担的合理调适,依循“素养减负、协作减负和技术减负”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一种行政手段,在推动跨校之间协同培养新手教师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也有一些弊端,而成立新手教师成长共同体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能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集团总校在组建成长共同体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师发展的个性需求,科学制定研修计划,履行监督保障职责,让新手教师成长共同体真正实现共学、共研、共行、共享、共评。 集团化办学;新手教师;成长共同体 刘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率先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班级授课”,此后在全世界逐渐被引用并不断被完善。在教学实践中,众多教师承担着两个或多个平行班级的教学任务,大多数教师认为其只是针对同一份教学设计进行机械重复的教学。如此教学割裂了理论知识与班级学情之间的关联,逐渐固化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维,抑制了教学多样性的生成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不利于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对此,校方须重新审视和定
学生课堂恐惧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某些特定教育事件或行为(态度)营构的“危险”或“威胁”情境所生成的诸如“害怕”“紧张”“担忧”等一些负面化的情绪反应和表现。在当下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课堂恐惧主要表现为“隐私型” “应答型”“应试型”“纪律型”以及“交往型”等多种类型。对学生而言,如果任由恐惧无序地蔓延,将会妨害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其产生逃离课堂的负面行动。因此,秉持趋利避害的原则,必须从教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索人物传记类语篇中主人公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及其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有助于实现语篇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人格、情绪和合作精神的提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物传记类语篇的实现路径包括三个方面,即构建结构化知识,落实育人目标;发表个性化观点,实现育人价值;开展合作化写作,拓宽育人路径。这些步骤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实现人物传记类语篇育人价值的有效路径。 积极心理学;人物传
史料研习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位。选择史料、辨识史料和反馈研习体现了史料研习教学活动的准备、开展和反思三个递进层次,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偏离学生本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师限定史料的选用,忽视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史料辨识指向信息提取,忽视了学生历史认识的建构;教学活动忽视学情反馈,丢失了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其原因主要在于史料选用和辨识两个方面,一是史料选用重统一、轻自主;二是史料辨识重信息、轻实证。开展以学
综合思维是认识地理环境的重要思维方式,建构“分析什么”和“如何综合”的综合思维结构,有助于提升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品质。有效建构综合思维的结构需要理解综合思维的教学表现、剖析综合思维的结构以及设置具有不同功能的问题序列。 综合思维;教学表现;思维结构;功能性问题;地理教学 王启,俞峰.有效建构地理综合思维结构的三个关键问题[J].教学与管理,2024(28):52-55. 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
现实课堂上教师处理实验数据的方式、方法着实令人担忧,究其根源不外乎这几个方面:误差分析意识不强、实验设计挖掘不深、数据处理能力不足、课堂时间掌控不力。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整体把握课标要求,强化误差理论学习,尊重学生获取的每一个数据,善用教学机智变“意外数据”为生成性资源,以“严谨求实”育“严谨求实”,以“核心素养”育“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实验数据;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崔凤华
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2024年秋季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制的新教材将开始逐步投入使用。其中,“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教材组在北师大新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增加“反思”栏目,以此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从“反思”提出的背景、意义和价值说明新版教材设计“反思”栏目的意图,结合实例从教材常规正文、问题解决专题、综合与实践活动三个方面阐述“反思”的呈现方式,并给出教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大概念”有两种具体呈现方式:一种是用“大概念”的语词直接呈现;另一种则用“概念体系”间接归纳大概念。课程标准中的“大概念”体现出五个重要特点:课程目标上以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来体现素养发展水平;课程结构上根据大概念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上追求连贯一致、合理进阶;课程实施上强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表述上追求理解为先,提倡概念性陈述方式。中学教师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编写高中语文教材和指导教学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语文高考依据课程标准突出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重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核,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启发,关注高考命题趋势,进而细读课标,明晰考点,培养学生适应新高考要求的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考试题;一致性 魏良婷,武琼.语文新高考试题与新课标的一致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4(28)
当前,加速培养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增强拔尖创新人才后备资源成为我国新的教育目标,并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越来越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在基础教育阶段,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借鉴理论的指导经验与实践。研究发现,北欧国家长期具有人才竞争力优势,通过研究北欧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认识与培养的长期实践,探讨北欧国家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智慧,可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