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的杉杉每天吃饭都比其他孩子慢,常常拿着勺子不往嘴里送。教师对她的评价是“磨磨蹭蹭,不好好吃饭”,所以常常给她喂饭。教师一喂,杉杉很快就吃完了。由此,教师得出结论——“杉杉每天等着老师喂饭”。果真如此吗?其他有经验的教师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杉杉拿勺子的姿势不正确,会把饭粒撒到桌上,这说明杉杉不会使用勺子。 孩子完不成某件事情,常常不是主观原因使然,而是能力有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一个孩子
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标志是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其根本保障是教师不断深入了解和理解儿童,不断增强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和适宜性。我们特邀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撰文,旨在帮助实践工作者深入研究教学中的回应,真正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为儿童准备适宜的环境和材料,促进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为了持续支持和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需要学习和借鉴,也需要反思和总结,更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不
近年来,国家发布多项政策,倡导在幼儿园运用监控技术保障师幼安全,不仅将视频监控纳入幼儿园安全防范的基本要求,还制定了有关视频监控的重点部位及其防护要求、技术要求、保障措施等的标准。如今,在幼儿园内安装电子视频监控已成为一种常规做法。然而,随着视频监控设备的投入使用,园长、教师、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对幼儿园监控该如何使用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甚至由此引发了一些矛盾。为了化解这些矛盾,使幼儿园的监控更好地服务
近年来,幼儿园安装电子视频监控已成为一种常规操作。不少家长希望幼儿园将监控画面全面开放,以便实时查看和了解孩子在园时的情况。然而,幼儿园监控画面能否全面开放?开放时需要遵循怎样的原则?关于这些问题,幼儿园方面和家长方面意见不一。社会上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大多是从家长、教师以及幼儿园的角度出发的,却鲜少有人去关心儿童对这一问题怎么看。儿童是教育的主体之一,也是幼儿园监控画面中的主角。对于这个问题,我们
2022年出台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将视频监控装置列为幼儿园安全防范的基本配置。如今,电子视频监控已成为幼儿园必备的安全防范设备。我园于2016年9月开园,在园舍建设阶段就预装了同轴模拟监控系统,整个园区共设56个监控点位。同年11月,因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幼儿园更新了原食堂内部及出入口的2个点的监控设备,又新增8个监控点位,并与“校餐卫士”系统实现联网。2022年4月,按省、市、
近年来,运用电子监控设备监管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过程已成常态,幼儿园变得越来越“透明”已是不争的事实。电子监控进入幼儿园后,一方面,在保障师幼安全、完善教育监管、增加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幼儿园利益相关者对电子监控的使用产生了不同的诉求,由此引发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比如,监控的安装范围是否需要实现全覆盖,监控画面是否可以全时全域开放,监控的使用是否应无条件满足家长的各种要求,等
在组织区域活动时,我常常以弹琴或播放音乐的形式来释放游戏结束的信号,告诉孩子们是时候把玩具收起来开启下一环节了。孩子们一般都能够在听到音乐之后马上结束正在进行的游戏,快速整理好游戏材料。在区域活动时间里,大部分孩子都能够专注地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 在大班上学期的一次园外半日活动观摩学习中,我看到有一位大班的教师在区域活动前与孩子们约定接下来游戏的时间是多长,并指着时钟让孩子们知晓分针指到
“废寝忘食”是形容一个人在专注于某件事情时连睡觉和吃饭都会忘记。正在专心游戏的孩子,投入得忘了时间是常有的事。在区域活动中,孩子可以自主决定喜欢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材料,也可以自己找寻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游戏,因此孩子往往比较专注和投入,不容易受外界事物干扰。倘若此时教师硬生生植入培养时间观念的目标,要求孩子自己看时钟把握结束游戏的时间,势必会打乱孩子游戏的节奏,影响孩子游戏的专注
案例中教师的做法看似是为了促进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其实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希望孩子在自主游戏时能留意钟面显示的时间,时间一到就自己结束游戏并整理玩具。游戏是孩子喜爱的活动,年幼孩子的注意分配能力本身就弱,再加上感知抽象的时间对孩子来说很难,因而,想让孩子在专注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同时对时间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着实难上加难。而在孩子眼里,教师的指令是必须遵从的,所以才会出现一部分孩子玩游戏也不
从表面上看,教师通过跟孩子约定结束游戏的时间,让孩子自主控制什么时间开始整理玩具,确实可以引发孩子关注时间的流逝,培养时间观念,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兴趣、需要和不同的能力水平,而教师却定了一个统一的时间点,要求所有孩子自己把握,看似是让孩子自主掌控活动节奏,其实并未尊重每个孩子。孩子之所以分心去关注时间的变化而不能专注于游戏,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反思:第一,教师要反思,是不是当
本期话题中的案例反映了实践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教师对结果的强调可能会误导孩子,使孩子出现行为的偏差。孩子们因为担心错过规定的时间而频繁查看时钟,这种行为可能源自教师对那些“守时”孩子的表扬。孩子说“我就想做整理玩具的第一名”,反映了对结果的过分关注,而这正是教师强调“守时”所带来的副作用。以结果为导向,影响了教师的评价,也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使孩子变得为了留意时间而留意时间。教师与孩子约定了长针指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归根到底是教师的“以为”与孩子的实际之间发生了冲突:教师以为孩子“应该知道”“可以理解”“能够掌握”,但其实孩子“并不知道”“难以理解”“无法掌握”。 我们容易把自己习以为常的事情视为理所当然。成人觉得做好某件事非常简单,就误以为孩子也是这么认为的,殊不知这件事对成人来说是在积累了无数经验之后才变得简单的,而对孩子来说却是很难的。所以,若不希望看到
“学习—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路径。案例中的教师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将“与孩子约定时间自主整理”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班级的区域游戏组织中,在遇到问题以后也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和调整。在坚持两个月以后,情况仍没有改观,于是教师终止了对这种新方法的尝试。虽然这位教师在这次试验中没有获得令她满意的结果,但是其实践的过程本身对她而言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结合这个案例,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拿来
本期话题呈现了幼儿园教师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寻常事件即“如何提醒幼儿整理玩具”上的实践与反思。 在幼儿园班级一日常规活动中,整理玩具是游戏活动的收尾部分。在幼儿园的一日作息表中,一般很少将整理玩具的环节单独列出,然而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整理玩具是教师和幼儿每天都要面对的事。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包括什么时间整理玩具,由谁来整理,怎么整理,整理之后把玩具放到哪里,教师怎么提醒幼儿整理玩具,教师
中班时,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康康。康康是个活泼开朗的男孩。初次见面,他就笑容满面地用响亮的声音跟大家打招呼。看到不认识的教师或小伙伴时,他会主动介绍自己:“我是康康!”去户外参加活动时,他还会高兴地哼起歌。但是,康康由于此前没上过幼儿园,所以在融入集体生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每次排队时,康康就像“脱轨的车厢”,一会儿被草丛里的小花吸引,一会儿因地上的石子、蚂蚁分心,有时甚至会从队伍里消
在乍暖还寒的3月,小一班的念念给班里带来了两只刚出壳不久的小鸡。他非常爱护小鸡,特意在放小鸡的纸盒外裹了一件防风棉袄给小鸡保暖,还叮嘱大家每天给小鸡喂食3次,每次喂两勺。 班上的孩子们非常喜欢小鸡,都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照顾两只小鸡。他们给小鸡搭窝,定时给小鸡喂饲料和水,抱小鸡去阳台上晒太阳,给小鸡讲故事,为小鸡取名,每天还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商定离园后小鸡去谁家过夜。 一天,孩子们提议带小鸡
班级饲养的两只小鸡意外死亡了,教师面对幼儿的消极情绪和家长急于出资再买两只小鸡的态度,产生了疑问:“我们需要马上再养两只小鸡吗?” 提出这一问题的无疑是有较强责任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因为她不仅考虑如何让孩子在饲养小鸡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学习的机会,还从小鸡的角度出发质疑“高风险的饲养”对小鸡是否公平,思考生命教育中的伦理:是否再养两只小鸡对孩子来说可能只是能否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问题,但对小鸡
近年来,德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通过优化园区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内涵,有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努力保障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平等优质的学前教育。通过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德清县形成了“公办为主、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特色发展”的学前教育体系。学前教育补短提升工程获省政府督查激励,首批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省级评估。德清县全力推动农村学前教
“我们要搬到新的幼儿园啦!”一个消息迅速在孩子们中间传开了。大家纷纷议论:新的幼儿园有什么?新的幼儿园有多大?搬幼儿园这个决定对于成人来说是艰难的,但孩子们却对这件事充满了期待。 然而,进入新幼儿园的第一天,孩子们就遇到了很多问题:有些孩子在“回”字形的教学楼里转了好几圈还没找到活动室,有些孩子迷失在大大的操场里,还有些小班的孩子干脆站在门口等着教师来接。于是,教师组织大班的孩子来帮助弟弟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那些容易被教师忽视的生活过渡环节,其实也蕴含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如果教师能将有趣的活动融入生活过渡环节,那么就有可能赋予其更多的教育价值。相对而言,生活过渡环节无论是时间、地点、内容,几乎每天都是重复的,如餐前轮流洗手、睡前脱衣上床、离园前整理排队等,其重复性、单一性带来的枯燥感,常常容易让部分幼儿不愿意按常规要
设计思路: 在“香香的水果”主题活动中,幼儿对绘本《爱吃水果的牛》中的故事情节——小牛制作各种果汁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一情节激发了幼儿模仿的欲望,他们一会儿用手势模仿切水果,一会儿用身体动作模仿榨汁机在转动的样子,同时伴随着节奏性的嘟囔声:“切水果、切水果、切切切,榨果汁、榨果汁、喝喝喝……”这些独特的动作不仅表现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还体现了他们对音乐节奏的自然感受。基于此,教师结合主题活动的
设计思路: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学习与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拉近幼儿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让传统文化学习在幼儿园自然发生呢?我们依托杭州本土的宋韵文化资源,生成了“廿三坊巷”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走进杭州的廿三坊巷,了解宋朝的货郎形象,个性化探索制作了货郎担子里的宝贝,对宋朝廿三坊巷的买卖文化有了一定的体验和了解。在主题活动结束后,幼
前段时间,大一班的老师生病了,我去大一班帮忙,做配班老师。那段时间大一班正在开展“西游记”主题活动。一天,我和几个孩子在图书区读《西游记》,突然听到一声嘀咕:“我也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叫《墙猫南游记》。”我转头一看,是阿宝。我轻声问道:“那你愿意讲给我们听吗?”阿宝嘟囔着:“我只想讲给你一个人听。”我点头默许。他把我拉到一边,开始讲故事:“第一集,墙猫出世。传说在西胜神洲有一座房子,房子里面有一堵厚
我园所在的湾头地区位于宁波市江北区的中心区域,三面环江,周边风景优美且各类资源丰富。随着我园对周边资源的挖掘越发深入,幼儿对周边环境的探究兴趣也越发浓厚了。比如,姚江船闸建在我园旁边的姚江上,幼儿经常能看见进出那里的船只,这引起了他们对姚江船闸的兴趣,“探秘姚江船闸之旅”就这样开启了。 我们决定在“3·22”世界水日带幼儿去参观姚江船闸。一听可以去参观姚江船闸,幼儿很兴奋。我问幼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