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学化育、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发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以教学化育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引导,以人才培养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以知识创新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创新性理论,以技术发明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先进技术。为实现这一使命,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强化基础学科建设、加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增强知识创新体系优化力度
摘 要:“拉扯效应”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一个隐晦而棘手的“卡脖子”问题,指的是国家的一些高等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常常被一些部门隐蔽的规定或规则暗中“拉扯”,导致国家政策难以推行,甚至失灵失效。“拉扯效应”形成原因比较复杂,至少有“打补丁改革说”“短期主义改革说”“恶性路径依赖说”三种解释框架。当前,要破解“拉扯效应”,需要有效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等一系列重要思维能力来重建高等教育改革的方法
摘 要: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立德树人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则是考察“双一流”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在“双一流”建设者中,应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大学组织构成、知识生产、文化传承和民主管理考量,学生应成为“双一流”建设的参与者;从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双赢”考量,学生应成为“双一流”建设成果的享有者;从满足利益相关者诉求和立德树人目标实际达成度考量,学生应
“卷”字越来越流行,带给人疲惫无奈感,减弱着年青一代的奋进热情,“内卷”一词又进一步强化了“卷”的程度。与之对应的另一个词“躺平”,则反映出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是累不动了而焦虑选择躺平吗?也许有人说是,但根子上其实并不是。 我常常在想,哪代人不奋斗不拼搏,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记得在我小学时期的20世纪70年代初,很流行的一句话是“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在我读大学的20世纪
摘 要:大学教育理念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作用,梳理我国大学教育理念的发展概况,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大学教育理念。依据已有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教育理念的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共归纳为四类,包括全人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这四类理念具有时代性、传承性、发展性的特点,共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教育理念;含义;发展;特点 当今时代,大学作为高等教育
摘 要:中国高校不仅存在学术职业近亲繁殖问题,而且也存在管理人员近亲繁殖现象,这一现象具有中国特殊性并可能影响高校治理成效。此前,学术界较多关注个体学者的近亲繁殖问题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学术产出等各类影响,忽视了可能具有更重要影响的高校管理人员近亲繁殖现象。当前,亟待明确高校管理人员近亲繁殖概念,统计分析中国高校管理人员近亲繁殖现状,探索管理人员近亲繁殖与学校事业发展基础关系,建议引入简历分析法,借鉴
摘 要:来华留学教育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高校留管干部作为来华留学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是培养学生知华友华情感、以提供专业化管理服务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声誉的关键,是来华留学工作走深走实的重要保障。鉴于当前留管干部队伍建设体系标准普遍欠缺,考核评价不够科学,筛选留管干部队伍必备胜任力要素,探索构建高校留管干部胜任力模型,并探讨如何应
摘 要:高校境外办学是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中国高校境外办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载体,在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培养全球人才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中国高校境外办学面临定位模糊、区域布局失衡、师资流动性大、专业设置待优化及法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实现境外办学长期可持续发展,须明确战略规划,平衡区域布局,拓宽国际合作,适应全球化趋势调整专业结构,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团队稳定性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北京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十年深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推动改革创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摘 要: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外合作办学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此方面的投入,并积极利用国外合作院校优质的设备和专业实践环境,推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以北京化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学生培养为例,研究探讨培养合作办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及如何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摘 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特殊的管理模式衍生出相应的问题。在探讨项目管理与学生管理归属同一个二级单位——国际教育学院的模式下,存在着师资队伍不强、基层教研室薄弱和校内教师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因此引入虚拟教研室,建设一个以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教师为主,融合校内专业依托学院与国外合作院校优秀师资,线上线下结合的虚拟教研室,形成中外教师共同教研,构建多元融合、协同共建的教研新模式。 关键
摘 要:为满足国家和社会更广泛的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以中外合作办学为依托的意大利语课程从单纯语言技能的基础教学逐步过渡到意大利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创新教学实施途径,构建中外合作办学意大利语课程体系。以北京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专业的意大利语课程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外语教学“痛点”问题、教学创新举措及成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意大
摘 要:将“美劳并举”教学思想运用于“设计心理学”教学,助力“设计心理学”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探索创造力的培养和实践技能训练的关系。尝试以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的课程设计模式,展开以设计理论为基础的设计思维辅助教学和以实际劳动为核心的设计实践,论述探索培养具备综合专业能力的设计专业人才路径。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美劳并举;教学思想;教学实践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
摘 要: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学术交流与学业支持的重要角色。其空间设计可塑造学生学术成长,引导职业方向。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的发展,图书馆的育人功能也在变革。在探讨了理工科类图书馆空间设计的育人功能及多种实现策略基础上,强调通过空间、灯光、色彩、功能性布局等空间设计要素,优化育人功能。注重思政教育、增强美育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图书馆应致力于多元文化阅读活动的引领与社群建
摘 要:新时代对高校院(系)级党组织领导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基于高校院(系)级党建工作现状,分析院(系)级党组织领导力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从强班子、搭平台、促创新、建制度四方面探析领导力提升策略。旨在进一步强化院(系)作用发挥,推动院(系)级党组织工作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院(系)级党组织;领导力;提升策略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与其下属二
摘 要: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探讨高校党的工作部门开展职能监督的必要性和科学性,结合“四位一体”举措,进一步提高职能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 开展职能监督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是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监督治理工作成效、健全党内监督体系的创新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开展职能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已成为推动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基层党支部作为最基础的组织形式,承担着关键的组织管理和社会服务任务。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成为学校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此,从党建督导的角度,对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义和建设策略进行研究,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建督导;基层党支部
摘 要: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对高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有着极重要的指挥棒作用,是高校进行教育资源配置、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等各项工作的基础。通过分析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的思路逻辑,从高校主动应对的视角出发,对高校在学科布局和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国家目录和学校目录、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传统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三组关系进行阐述和探讨,并提出以更新人才培养目标为抓手,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以专业学位
摘 要:如何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重点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结构的剖析,指出其单维度的教材体系与学生缺位的问题,提出转向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学空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拓展,对内容与要素进行熔铸、对方法与过程进行重构,推动学生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修养、精神信仰,外化为践行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行为
摘 要:女性科研工作者是我国科研人才队伍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孕哺期是其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性阶段,须承担来自孕哺责任和职业发展的双重压力。通过运用可行能力理论,结合职业胜任力概念,提出阐释女性科研人才职业发展实现的理论模型。通过对15名高校女性科研工作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分析制约孕哺期女性科研人才职业发展需求实现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支持对策建议。 关键词:女性科研人才;职业发展;职业胜任力;
摘 要: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伴随网络自媒体高速发展而日趋明显,并且网络社交圈层的组织性、排他性、私密性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工作失位、引导错位、监管缺位等问题。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背景下要打破“圈层化”困境,需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凭借思政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优势,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对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进行有效引
摘 要:为探究大学生专业认同对消极型隐性逃课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问卷调研法,对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水平是减少消极型隐性逃课行为的有效途径,同时应该重视学业倦怠和手机依赖对大学生消极型隐性逃课行为的影响,树立正确学习观,合理使用手机,以减少、消解消极型隐性逃课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认同;消极型隐性逃课;学业倦怠;手机依赖 研究因素及关
摘 要:目前,部分高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北京科技大学理科试验班经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创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全周期评价,切实提升学生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五育并举;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
摘 要: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为高校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防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一环,与思政工作有着共同的育人功能。借助“大思政”育人平台,有利于推动国防教育的整体化、系统化。构建贯通思政元素的国防教育工作体系,要充分发挥高校基层院系的主体作用,用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推进理论教学,立足校内外思政资源延展育人空间,借助分享会为平台增强育人实效,以立体化宣传矩阵为抓手扩大育人
摘 要:我国志愿者事业发展迅速,相应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却尚未健全,西方学者研究的志愿者满意度指数量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引入该指数量表,探索将该指数量表应用于中国的志愿服务场景中。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确定志愿者满意度与志愿成功的内在关系,建立通过志愿者满意度总分预测志愿成功的评价体系。经检验,量表的信度、效度良好,心理测量属性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与运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具有强大的育人价值,对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涵养大学生思想基础、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高校要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探讨 1.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
顾明远,男,中共党员,1929年10月14日生,江苏江阴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教育学科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席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比较教育、教育哲学、基础教育、师范教育等,主编《教育大辞典》《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国教育大系》等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新时代农业和林草业更加强调资源利用和价值实现的发展趋向,迫切需要农林高校面向产业端深化产教融合办学。在对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等三所以农林教育为特色的国外一流高校产教融合的主要做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强化产教融合办学方向、夯实产教融合学科基础、建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激发产教融合组织行为、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