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新则活,意旧则死。”作文若没有新意,文章就会显得呆板,毫无生气。“一字未宜苟,片言贵创新。”“新味”是文章的真正价值所在。 作文,无外乎两件事:一是“说什么”,二是“怎么说”。“说什么”是指写作内容的择定,“怎么说”是写作形式或方法的谋划。作文的内容如张中行先生所言“所写不过是知识和思想感情而已”。作文的形式或方法,有文体选择、构思立意、组织结构、遣词造句等等。 作文要达到“述新知,解旧疑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少年强国梦”。 穿过逶迤的群山,越过时间的隧道,而今吾辈恰逢少年时。幸我中华,富强昌盛,祖国用她那只大手托起我们,护佑我们,打退一切觊觎我们幸福生活的威胁。 我本懵懵懂懂,将平日里的幸福视作理所当然,直至我有幸作为青藤书院的学生代表,参加“雷达军旅梦”的活动。在那两天不到的时间里,我和同学们不仅感受到驻守在祖国各个角落
秋月之下,满蕴思亲情;万里长城,牢筑爱国心。 中秋日。近黄昏。 与家人起兴乘车去游箭扣长城。 刚下车,远眺长城,我立即被这雄阔壮丽之势所震憾,秋日之墨树黛山,若泼墨山水,无垠长阔,辽远长天。“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苍天白云,青石灰砖,铺成绵延巨龙,盘卧天地之间。 我踏上长城石基,细细端详身旁石墙。墙体粗糙,裂纹纵横,斑驳沧桑,历史就以这样的形式呈现在眼前。 此刻,月出如灯。 手触墙
亲爱的莫晗: 展信舒颜,见字如晤! 这份邮件的发送者,可是11年前的你哦。所以,请务必好好看完这封信,顺便回忆一下以前的你有多傻,哈哈! 我写这封信可不是要问你考上了哪所大学——就不打击你脆弱的自尊心啦——而是想要问问你未来究竟是怎么样的,看看我的奇思妙想准不准。 还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去院士公园骑自行车,你那边的院士公园怎么样了?肯定还在那儿吧!只不过有了生态发展和新兴科技的助力。小河上的
阿钰: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6月的第一封信我想写给你,2035年的你。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有愿景,似一道绚烂的光,跨越时空的变迁,透过窗棂,揉得一方白驹过隙。我不知未来的你变得如何,是处于车水马龙的烟火人间,还是于诗情画意、曲水流觞的山林中隐匿?但无论如何,我想,2035年的你,生活兴许会更美好。 你是否还记得儿时的畅想?在未来的某一天科技会变得无比发达,所有的人都可借助科技,化身“飞鸟”
在书架的杂志区,我找到了17本《作文新天地》。这一定不是我收藏的全部,因为我清楚记得有一期发了我的学生张舒然的作文《活在谈话里的柿子》,就是没有找到。这17本中,最早的是2017年第10期,最新的是2024年第6期。它们还有个共同的名字:样刊。是编辑部赠送给作者的。因为上面不是刊载了我撰写的小文,就是有我学生的文章。于前者,我是“作者”;于后者,我是“指导教师”。 算来我与《作文新天地》的缘分,
相信见过吴桐洁的人,都会被她身上的文艺气息所吸引。课间嘈杂的教室里,人来人往,坐在前排的她,常常一个人静静地捧着书在阅读,好像自成一个世界。平时的她很低调,不怎么表现自己。偶尔跟她开玩笑,她也总是轻轻柔柔地笑着,眉眼弯弯亮亮的。外表看过去,就是一个文静美好的女孩。不过与桐洁接触多了,透过她笔尖流露的故事和她唱出的歌声,才会真正感受到她丰富又细腻的情感、倔强又自由的灵魂。 而这些独特又丰富的个性,
哈勒姆当地的新闻发布会现场,闪光灯此起彼伏,人群的情绪也逐渐高涨。 突然,拍摄声瞬间戛然而止。 白幕之下。透明的玻璃罩。 一株蓝玫瑰恍恍惚惚地进入记者们的视野。花瓣上流淌着纯粹的蓝,如同那一尘不染的天空。一种高贵到不真实的感觉弥漫着。 “迄今为止,都还未发现蓝色玫瑰。请问,你们是如何培育出这种蓝色玫瑰的?” “我们运用了基因编辑技术。很多花中含有花青素,当pH值高于7时,花青素就能呈现蓝
这是一本讲述教育对个人成长影响的自传式小说——一个17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获得了博士学位,熠熠生辉。 作者塔拉用平静的口吻娓娓道来,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她与父亲发生的争执。她望着镜中的自己,渴望曾经那个自己再出来替她做一次妥协的决定,可是,没有,她没有回应。自此,她才真正认识到,她是真正得到救赎了。 “你可以用很多种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当我们落魄时,如果能在茫茫天地间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或许,我们就可以做到——从落魄出发。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他不是考科举的料,他对李白的恣意人生或许还有些钦羡,或许还有些困惑。经历了屡试不中,就像是麦田中最饱满的麦粒,却不被农人看好。落魄的念想,在一瞬间生发,报国的壮志与人生的落魄相撞击,可终究是“乐观”将伤感驱逐出心境。 既然文不适我,行武可否?高适便走上了另一条适合他的道路。
在记忆的长河里,总有那么一抹淡淡的甜香,穿越岁月的尘埃,在心头泛起温暖的涟漪。那是奶奶亲手制作的槐花馒头,那袅袅升起的炊烟,那弥漫的馒头香气,是我心中永恒的温馨记忆。 春日里,万物复苏,村头的老槐树悄然绽放出满树的洁白。细碎的花朵轻盈地挂在枝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为了让我吃上槐花馒头,奶奶总会拿起竹竿,仰头轻敲低垂的枝丫,一朵朵槐花便如一片片雪花般落下,铺满了树下。 收集来的槐花,奶奶会细心地
2022年严冬未至,天空中却早已彤云密布,纷纷扬扬下起一场大雪来。这场雪,惊醒了新时代的中国女性,它并不是唯美的皑皑雪景,而是一场劫难与洗礼。 它下在了女性心中,它下在网络上。 “震惊!两女子半夜吃烧烤因衣着‘不当’,遭到男子强扰,反抗后被三名男子拖至烧烤店外殴打至血流不止!”一条半年前的新闻映入我的眼帘,我点进去看,想知道事件全貌,却无意间被新闻下方网友的评论灼伤了眼睛。 我开始疑惑,我们
敬爱的曾祖父: 您好! 我没有见过您,但并不妨碍我懂您。 您对我来说是个传奇,这缘于您的事迹;您对我来说是个传说,这缘于我从来没有见过您。不单是我,我爸爸也没见过您,甚至我的祖父也没见过您——您牺牲时,他还在曾祖母的肚子里。您那时才二十岁出头,是刚刚入党的英俊小伙子。您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报名入伍,踏上征程。您当上了旗手,扛着红旗的您英姿勃发,您举着鲜艳的旗帜冲锋陷阵。挥动红旗时,您彰显的是
秋天,是繁忙的,少有喘息的时间。总算出了门,骑着车,在西子湖畔闲逛。 只是逛着,不经意间瞥见一簇赤色。车轮情不自禁停止转动。挨近细看,发现是一株枫树,孤独地立在道旁,它似一个人。恍惚间,忽然发觉自己虽多次经过它却从未留意。 它承着霜寒,被飞扬的尘土笼罩,被遮天蔽日的大树枝叶覆盖。没有人在意它。它萧疏了,却没有颓废和落寞之意。在黄昏中,它映着几缕夕阳,发散出自己的光芒。大抵是因为临着大道,叶片上
书的封面古雅,浅淡的棕黄饰以繁复的底纹,毛笔手书的“经子浅谈”白底黑字,一摸上去就知道是经典之作。其实,这本册子是杨伯峻先生学问之余,以毕生治学的经验方法、态度心得,用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方式,把关于“经学”和“诸子”方面的心得,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脑儿倒给了后生、晚学,是快速了解传统经典的最佳入门书,是为经典而作的经典之作。 杨伯峻先生是著名语言学家、古籍整理专家,家学功底深厚,颇有传承,尤擅经学
傅碧漪,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锦溪校区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曾获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浙江省诗词讲解大赛二等奖、衢州市教师业务(影视资源运用案例)评比一等奖;参与多项市级课题,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多次在市级平台交流分享。 作家依据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需要,会综合应用多种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如课文《社戏》,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兼有描写、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
诗人们对于四季的感想大概颇不同罢。一般地说来,则为“游春”“消夏”“悲秋”,——冬呢,我可想不出适当的字眼来了。总之,诗人们对于“冬”好像不大怀好感,于“秋”则已“悲”了,更何况“秋”后的“冬”! 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幸而冬天有雪,给诗人们添了诗料。甚而至于踏雪寻梅,此时的诗人俨然又是活动家。不过梅花开放的时候,其实“冬”已过完,早又是“春”了。 我不是诗人,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 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 麦浪翻滚着, 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 飘过
王晓英,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先后获得校园文学指导教师百佳奖、全国校园文学社团百佳指导师、《金华晚报》关心小记者工作优秀辅导员、义乌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义乌市初中语文教坛新秀、义乌市中小学“品质课堂”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 读后感是在阅读之后产生的感想和思考,因此,写读后感不仅能促使同学们用心阅读作品,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分析作品的写作方法,从而深刻地表达自己的阅读
吕亚萍,浙江省台州市白云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台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台州市“教学能手”,浙江省王慧彬网络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曾获台州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椒江区“教坛新秀”、“最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红烛先锋”等荣誉。 原题呈现(60分) 豆瓣上有个叫“杀死伪勤奋”的小组说过这样一句话:“机械式努力的背后,不过是一种肌肉的习惯性运动。这看起来是勤奋,其实是脑子的偷懒。”真是一针见血。
近来一系列的考试失利,连湛蓝的天空在我眼中也一片灰暗。鸟儿斜掠过天际,“那是在做机械能的功……”我口中喃喃道,考前反复刷到的题目,今日考试却仍做错! 我愤愤地走进家门,重重地甩上大门,大门重重地砸在门框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狠狠地念叨,莫名地更生气了。“怎么了?”开口的是爸爸,此刻他正端坐在茶室里,摆弄着茶具。“要不过来品一杯?”爸爸摇摇手中的瓷杯。“不要,我要回房里再刷一套试题。”话音
春风拂面,不禁令人回想起那中国文化史中的一股清风——苏轼。北宋时期,百官皆以为自己在勤奋做官,但百姓的生活却越发地贫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苏轼不同于其他官员的“伪勤奋”,他一路遭贬,却一路造福于黎民百姓。 他人机械努力,苏轼为民谋利。调任杭州知州的苏轼不同于其他“勤政”的官员早起坐衙,审理大小讼案,苏轼似乎只顾游山玩水。但每日高坐公堂怎能知百姓疾苦?足不出户又怎能明察秋毫?苏轼却带领百姓修苏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