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功、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常结合其他动力学的重点知识进行综合考查.此类问题通常对学生的运动分析、受力分析及能量转化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在复习过程中要做到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提升素养.本文对功与能专题中学生难以入手且易出错的几点疑难问题进行举例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提升物理素养. 1 人做功问题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的
晶胞是构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基本单元.因而基于对晶胞结构的分析来研究晶体的某些性质,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核心素养.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对晶胞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四方晶胞为情境,考查化学式、配位数、晶胞参数、密度等必备知识.但为了命题的新颖性、灵活性、综合性,高考呈现了新的命题角度与考查角度,应予以关注.
无机化合物知识涵盖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具体包括化学语言与概念、物质结构与性质、反应变化与规律、物质转化与应用、实验原理与方法等.核心素养指向“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考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表现水平的量化评价,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复习才能瞄准方向,进而达到高效备考. 1 聚焦“价—类—用”促进知识结构化 无机化合物知识零碎而且分散,复习时常常不易找到抓手.通过建构“价—
近年高考形势变动较大,新的考查方式也层出不穷.综观近年新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有机化合物不仅是考查的主体,还成了其他化学知识的考查背景,让师生耳目一新的同时,也为新一年的高考指明了复习方向.本文意在探索新高考中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方式,以期弥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 以有机化合物为背景考查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每年都是高考的重点,以最新科研成果及有机化合物为背景进行考查是一种新的尝试,虽然涉及
牵连运动中速度关系的分析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会处理简单的、常见的“绳、杆连接体”模型,对于陌生、复杂的牵连运动则无从下手,其原因在于学生只是机械记忆、生搬硬套,没有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以及相应的科学思维方法.现就牵连运动中速度关系的几种研究方法作相应分析,借以展示科学思维方法在该问题中的运用.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不论是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还是在选修模块中均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分析物质性质的重要理论依据.随着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实施,选择题和填空题涉及这部分内容的题目逐年增多,创新度增大,综合性增强.命题人新颖的出题视角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重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直观的体验,它让我们脚踏实地,也让我们能够预测和解释从苹果落地到卫星发射的各种现象.本文重点探讨与重力相关的天体问题,主要涉及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的求解,以及利用重力加速度和天体的半径求得该天体的质量和密度等问题.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物理第26题以创新的物理图像和新颖的物理情境表征方式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笔者教学思考加以分析. 由此可以判断,本题坐标系vyGvx 中闭合曲线的长度表示瞬时加速度的大小对时间的积累.若任何相等的时间内P 点沿图中闭合曲线通过的曲线长度都相等,则粒子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 3)粒子运动的性质 粒子在图1中的直线ab 段、ca 段
高中物理中的“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这一章,探究天体运行的规律,主要分析圆形轨道模型———将真实的行星环绕太阳的椭圆轨道看成圆形轨道,然后应用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加以处理.这既是基于观测的合理近似,从而大大简化了问题且不失准确性,也是对复杂数学知识的回避,因为椭圆轨道上的动力学规律对数学能力有较高要求.虽然本章大多数的习题是考查圆形轨道模型,偶尔涉及椭圆轨道问题也多集中于定性判断“向心运动”“离心运动
在高中物理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双星以及更复杂的多星系统模型,这些系统普遍呈现出几何对称性,往往表现为直线形态或规则的多边形,这也是系统稳定性的先决条件.本文重点聚焦天体运动中的双星和多星问题(以三星为例),运用物理模型,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能量的角度来整合相关物理知识,揭示天体运动的奥秘.
物体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当物体的角速度或者线速度变化时,会引起物体受力的变化,受力的变化也会导致角速度或者线速度发生变化.物理量变化过程一般会涉及临界问题,该类问题考查的知识内容点多面广,能力要求较高,学科素养导向明显,备受命题者青睐. 1 支持力临界 如果绳连接物体在圆锥体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绳的拉力,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时,会引起圆锥体表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物理的常考题型.这类问题通常涉及速度、加速度、向心力、弹力、重力等多个物理量的关系,还涉及临界状态的分析.因此,深入理解并掌握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极值问题,对于提高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考试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1 常见类型及深度解析 1.1 绳模型 绳模型是竖直面内圆周运动中最常见的模型之一.在最高点,由于绳子只能提供拉力,不能提供支持力,
圆周运动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不仅涉及力学的基本原理,还涉及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等概念.高中阶段的圆周运动问题主要包括水平面内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圆周运动,解题的核心思想在于找到向心力的来源和对临界问题的分析. 1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圆锥摆、水平转盘、车辆转弯等均属于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这类问题解题的思想是作好受力分析,找到向心力的来源,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天体运动中的追及和相遇问题,包括天体间的最近和最远问题、第几次转动相遇问题、某一星体转动的圈数问题,也可能逆过程考查,给出连续两次相遇时间,求解卫星的周期和半径.这类问题的求解通常需要结合几何关系,进而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负性是理解化学键和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概念,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化合物中,电子对偏向电负性更大的原子. 1 电负性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关系 电负性的强弱反映出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对电子吸引能力的相对大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电子吸引能力增强,因此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
能量守恒定律作为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在化学学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理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高考化学中,对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考查,不仅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更考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1 乙烯氢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g)+H2(g)⇌C2H6(g) ΔH ,使用不同含Au催化剂的反应进程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融合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的晶胞投影、粒子坐标问题,有助于考生认识晶体的堆积方式和空隙分布,对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所以在高考中经常出现.本文对晶胞投影、粒子坐标进行考点解读,以期加深学生对晶体结构的理解. 1 有关晶胞投影图像的考查 例1 Ga、Li和O3种原子形成的一种晶体基片在二极管中有重要用途.其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 上述晶胞沿着y 轴的投影
反应热是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形式之一,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预测和控制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与反应热相关的试题不仅是热力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更是对考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全面考查.要想在高考中轻松应对反应热的计算问题,不仅需要深入理解反应热的基本原理,还需要掌握一系列实用的计算方法. 1 掌握盖斯定律 盖斯定律被称为反应热的加法性原理,它告诉我们,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多步完成
晶体结构与性质的相关题目往往以新科技、新能源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出发点,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是高考的必考点之一.本文介绍了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常见题型,以提高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能力. 1 考查晶胞化学式 晶胞化学式的书写,考查的是晶胞中微粒的个数,核心思想在于“均摊”.当用均摊法进行计算时,首先观察晶胞的结构,确定微粒的位置,然后运用均摊法进行计算,得出某个微粒的个数,最后写
物体做曲线运动问题几乎每年各地高考试卷都有出现.物体运动过程不考虑阻力或者说忽略阻力是作了理想化处理,而实际上物体的运动往往存在阻力,存在阻力的曲线运动问题的定性判断变为定量计算,可大大增加试题情境的创新性和应用性,考查知识和方法也较为全面.本文以2024年安徽省适应性考试选择题第10题为例,剖析求解变阻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过程量的三种方法.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作为高考的热点题目,其考查内容广泛且深入,主要涉及万有引力定律、宇宙航行的基础知识、天体运动规律以及相关概念的应用,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会出现.其中选择题通常会考查研究对象的运动参数、轨道变化、能量等问题,一般在问题设置上较为简单,这里不再赘述.而计算题需要考生具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考生解答比较困难.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分类总结,以此促进考生掌握.
双星模型是高中物理重点内容.我们把距离较近,通过二者间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绕二者连线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天体系统称为双星模型.利用双星模型重要结论可以巧妙快速处理双星问题.
配合物是高中化学新教材中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配合物中心原子化合价的判断已经成为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新热点.本文通过回顾教材,重构认知模型,并对高考真题进行剖析,总结出确定配合物或配离子中心原子化合价的判断方法. 1 例题感悟 例1 (2021 年湖南卷)铁的配合物离子(用[L—Fe—H]+ 表示)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
完整理想的晶体是微观粒子按次序在空间格点上有规律排布的.但由于形成过程中受压力、温度、介质浓度等外在条件因素的影响,晶体存在质点排列不完善、不规则的偏离现象,称为晶体缺陷.有关晶体缺陷的计算经常作为新的结构试题情境出现在近年的高考中.本文例谈应用守恒关系破解晶体缺陷的相关计算,以期加深对晶体缺陷的了解,熟悉命题角度,掌握破解方法.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中的重点,也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比较零散,容易出错.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考查题型变化并不大,所考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关联性.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对其中易错知识点的梳理及归纳,以提高复习的质量. 1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1.1 原子序数与元素位置的“序数差值”规律 1)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序数差值”规律. 第ⅡA 族和第Ⅲ
键角是共价键的参数之一,是描述分子立体构型的重要因素.分子中键角的大小比较及原因解释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类问题.下面结合2024年高考命题题型和键角判断的规律和答题模板予以阐释. 1 近两年高考键角考查频次和呈现形式 1.1 融合杂化方式和孤对电子考查键角大小 例1 (2024年河北卷)从微观视角探析物质结构及性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符的是( ). 解析 原子光谱是不连续
晶体计算在高考中主要涉及的考点有:配位数、晶体密度、分数坐标、原子间距离等.本文选取了部分典型题目,从“学科融合”“解题思路”“思维建模”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探究提升学生理科思维品质的可行性.“学科融合”模块将从化学与数学、物理的联系上展开分析,旨在拓展思维的广阔性;“解题思路”模块主要介绍多种解题方法,结合数学、物理方法提出了创新解法,旨在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灵活性、批判性等;“思维建模
1 研究背景 “重力势能”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二节的内容,在本节中,通过研究重力做功对重力势能做了定量研究,得到了重力势能的表达式.在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中重点讨论了万有引力的发现及其应用,而对与万有引力相关的引力势能及三个宇宙速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从后续的教材相关内容编排及教学实践来看,有必要引领学生对引力势能及三个宇宙速度作进一步讨论.之所以这样,是因
学习进阶模型(learningprogressions,简称LPs)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学习和探究某一主题时,依次进阶、逐级深化的思维方式.教师设计学习任务时,基于学生知识和常识,以内容领域为载体,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逐渐深入、难度逐步加大、思维逐级进阶、素养自然提升,最终达到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增强.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
1 研究前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