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推动中国社会及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与社会安宁及人类的和平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社会运行有其自身规律,即任何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一系列变革,只不过因政党执政的社会政治纲领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有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大势和民众意愿,有的则正好相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变革证明,
摘 要: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集体林权制度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初步构建到不断发展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重要制度,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集体林权制度的酝酿;农业合作化时期(1953—1958年):初步构建集体林权制度,山林入社;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年):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中共
主持人语(刘德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深入进展,大国博弈重新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大国兴衰研究也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但与20世纪80年代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引发的热议不同,彼时学界争论的焦点是美国的“衰落”,而此时关注的焦点则是非西方大国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大国的博弈和兴衰无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就要求学界超越以往的争议,更新既有视野,提出新的议题和新的见解,
近些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博弈重新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大国的兴衰”也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论之者众。但与1987年末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大国的兴衰》引发的热议不同,彼时争论的焦点是美国是否已经衰落,而此时争论的焦点则是中国的崛起。保罗·肯尼迪近期将推出该书的第2版,他就此所作学术报告的题目就是“大国的兴衰(第2版):在一个崛起中的中国阴影之下”。肯尼迪论题的转
透过历史烟云,大国兴衰的“戏剧”不仅展示了大国兴起时惊鸿一瞥的“姿颜”,也留下了其衰落时令人唏嘘的“身影”。对大国兴衰历史影像和轨迹的反思,以及大国博弈现实的焦灼,造就了世人从未间断的对大国兴衰的关注、思考和书写。其原因在于,大国兴衰不仅汇聚了民族和国家的前世今生,而且昭示了人类文明的前程或“宿命”。在关于大国兴衰的浩繁文献中,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在1988年出版的《大国的兴衰
一般认为,现代化是指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大转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等多个方面。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个全球性的进程,它首先开始于工业革命中的英国,然后向西欧和北美扩散。各国现代化既有共同特征,也有各自的特点。俄罗斯的成败兴衰,与其现代化密切相关。 俄罗斯的现代化历程 俄罗斯的现代化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俄罗斯帝国的现代化和苏联的现代化。
任何国际关系理论都建立在国家理论基础之上,国际体系的变更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现代国际体系与现代国家之间是相互建构的,而现代国家是比较晚近才出现的国家形态,学术界往往以“主权国家”“民族国家”等术语来指代现代国家。然而,从国家形态演变及兴衰逻辑来看,主权国家和民族国家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现代国家的产生及其演变逻辑与进程。主权国家是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实现了教俗分离之后建立起来的君主国。随着时
对大国衰落的讨论同大国崛起一样,是历史学、政治学与国际问题研究的永恒课题。自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问世以来,以“衰落”为主题的思考是所有关注大国命运的学者的共同偏好。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公认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区域国别与大国政治研究领域中一直处于“超然”的位置,而其自身又是一个极为复杂而特殊的国家。自20世纪中期以降,其国内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与同时期国际秩序的变迁紧密关联,有关其衰落的研究—
主持人语(南炳文):本期本专栏推出了陈支平教授等撰写的《甲申“南迁”史事考论——兼论甲申之际的明廷决策》和庞乃明教授撰写的《红夷大炮传入与晚明战法更新》二文。前者对与明廷存亡关系很大的甲申年间发生的撤宁守关、南迁、太子抚军三事进行了不同前人的深入研究,指出“南迁”与“太子抚军”似同实异,甲申时期决策的形成与运作,表现了进退失据的特征,并对甲申决策的卒无定见困局进行了深入探析。后者第一次从攻城战术
摘 要: 明朝启祯时期,随着西洋火器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实践,中国军队已逐渐摸索出围绕红夷大炮的水陆新战法。在攻城方面,基于传统城墙高大坚厚的特点,明军将红夷炮击战与旧有穴城战结合起来,创造出“上推垛,下穴城”的攻城新战术。在守城方面,明军初步形成以敌台、角台之西式红夷大炮为点,城墙之上中式轻型锻铁炮为面,点面结合、远近兼备的新型城防火力体系。在野战方面,明军的车营战术也显露出类似城防作战的新思路,红
摘 要: 刘贺经历了王—帝—平民—侯的身份转换。身份地位的变化也导致了其居所空间位置的改换。在两汉执政集团上层同等级的政治人物中,刘贺的行旅人生所涉及地理区域的幅面仅次于汉高祖刘邦及汉武帝刘彻。刘贺的人生轨迹涉及地域之广,无论对于他个人的政治生涯还是对于国家各区域间的文化联络和经济沟通都是有意义的。考察相关历史文化现象,对于全面认识刘贺个人的政治史表现无疑会有帮助,对于真切理解西汉历史演变的进程也
摘 要: 乌程汉简记录了汉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汉简对鲐鱼收税的记载,反映了汉代所开展的海上捕鱼活动的情况,其时已形成了“捕—运—销—税”的渔业“产业链”。汉简有关布与绸的记载反映了乌程县向汉廷进行供奉的史实,说明了江南纺织业的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布指越布,绸指锦帛类丝织品,相关记载为江南纺织业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乌程汉简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米价且价格相差悬殊,高米价的产生可能与自然灾害
摘 要: 北魏均田制包含着同一等级内之均平和等级之间分田不均的两面性,这体现着以权力为背景的土地之身份占有权,也是土地被多层次兼有在制度上之反映。其结果之一是导致大土地合法占有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谴责土地兼并,在历史上一向被视为政治正确,也令均田制往往获得赞扬。其实,均田制的推行,一方面容纳了以权力为后盾的直接或间接占有大土地现象在中国的延续,另一方面也阻碍了通过生产要素流转而使资
摘 要: 辽宋夏金王朝是原唐朝统辖的民族在原唐疆域内建立的政权,各王朝统辖的各族人口中以汉人占多数。辽夏金王朝从国情出发,程度不同地继承中原王朝典章制度的同时,兼容了统治民族的传统制度和文化特点,体现了中国历史整体性的内在机制与发展轨迹。南北民族大迁徙使民族杂居状况更为普遍,客观上加速了民族融合,分布于内地与边疆、北族王朝与两宋王朝的同一民族内部割不断的亲缘关系,强化了古代中国社会底层的整体关系。
摘 要: 20世纪以来的罗马史研究发展出了多样化的解释模式,且彼此竞争。其中,政治史和经济史两大领域内的模式转换最为突出,并关涉罗马史学科的总体走向。在从精英到大众观察视角的逐步递进中,罗马政治史研究经历了贵族政治模式、交际模式及民主模式三次大的转换。罗马经济史领域内,在“原始主义—现代主义”与“形式主义—实质主义”两对二元对立模式的纠缠中,芬利模式一度胜出,但最终受到新制度经济学模式的根本性冲击
摘 要: 自冷战爆发后,对欧政策长期占据现当代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位置。随着国际体系的演变及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美国对欧政策经历了一个渐进且不断突破传统的过程。虽然美国的欧洲政策历经了反复调整,但巩固跨大西洋关系并将欧洲纳入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这两个基本原则未曾出现过动摇。自杜鲁门政府的外交决策团队创立“欧洲优先”原则伊始,美欧对安全威胁的共同认知及其安全利益的一致性即成为大西洋联盟赖以建立并保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