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敦煌隋代彩塑受到印度笈多艺术风格的影响,及至唐代,彩塑已形成了中国式的表现手法与风格,既保持了雕塑的写实性,又体现出气韵生动的精神。壁画也同样,隋至唐初的人物造型中,常常出现典型的印度风格晕染法,比起北朝壁画更接近印度绘画的特点,表明当时确有一部分画家擅长画外来风格。但随着唐前期艺术的发展,画家们对外来晕染法不断改造,使之与传统的线描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从壁画的装饰图案中,我们也可看到对外
内容摘要:丝绸之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网络,成为东西文明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记录文明的重要载体,古代文字也随着各种文化的交流在丝绸之路上传播,出现各系统文字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丝绸之路;古代文字;传播;影响 中图分类号:K877;H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4)03-0010-10 The Dissemination and Mut
内容摘要:本文重点考察敦煌西千佛洞回鹘时期洞窟造像题材,指出西千佛洞与莫高窟出现的一批“行化药师佛像”反映了当时敦煌民众佛教信仰进一步非经典化、世俗化的倾向。考证西千佛洞第9窟中心柱北向面回鹘时期画并坐三尊佛像是以阿弥陀佛为中心与释迦佛、弥勒佛组合的三佛造像,反映出当时敦煌人们流行着混融的净土信仰,特别是西方净土信仰特别盛行,成为人们信仰的主流,深刻地影响着佛教石窟艺术造像题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内容摘要:本文对敦煌石窟法华经变·提婆达多品表现释迦于过去世与提婆达多因缘的画面、“海涌菩萨赴法华会”的画面和与“龙女成佛”故事相关的画面中此前不为学界所关注的一些细节表现做了重新识读与定名;同时,通过与日本等海外所藏相关佛经插画的比较,认为二者间在画面表现上有相当大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对敦煌提婆达多品画面特色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根源在于中国佛教信众对于提婆达多角色认知的不一致性相关。
内容摘要:肃北五个庙石窟的西夏壁画在敦煌石窟艺术中颇具特色,但是这个石窟群的始建年代并不是西夏时期,而是可以追溯到敦煌石窟营建的早期阶段。五个庙石窟现存6个有壁画的编号洞窟,在这些洞窟内都保留着一些北朝时期的建筑和造像遗迹。这些遗迹与敦煌莫高窟和西千佛洞北朝石窟遗存既存在相似性,又有其独特之处。 关键词:肃北五个庙石窟;敦煌石窟;北朝;壁画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
内容摘要:莫高窟第85、100、121、196、203、205、244、397、401、427、444、454窟,榆林窟第12、16、19、34窟,在甬道南、北壁或其他位置绘有索勋、曹议金以及李圣天等供养人像。这些供养人像身后绘抱弓箭的侍从。侍从所抱的弓箭应是由皇帝赏赐。供养人像身后绘制抱弓箭的侍从,其实是对供养人功绩的记述和彰显。抱有弓箭的侍从出现在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的供养人像中具有纪功的性质。
内容摘要:敦煌莫高窟隋代第292窟前室西壁的未知名故事画,根据遗存画面、榜题等内容来看,应为依《贤愚经·须达起精舍品》绘制的“祇园记图”。此图较为完整地表现了《须达起精舍品》所载“须达起精舍”“降魔”和“佛陀说法”三部分内容。是目前可知莫高窟同类题材中时代最早、内容最全、构图形式最复杂的一铺。该壁画的识读,不仅为该题材相关研究补充了重要原始图像素材,而且对全面认识和研究后世降魔变文、劳度差斗圣变等
内容摘要:四川省仁寿县方家镇哨楼村石佛湾摩崖造像现存13龛,造像组合包括三佛、七佛、五十三佛、一弟子二胁侍、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等,可辨题材有弥勒、僧伽、三世佛、过去七佛、五十三佛、一佛五十二菩萨等瑞像。根据造像题材及风格,可推断石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8世纪晚期至9世纪上半叶。 关键词:仁寿县;石佛湾;摩崖造像;中晚唐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内容摘要:甘肃省博物馆庋藏10556号敦煌藏文写卷系吐蕃时期文书,保留了诸多藏文厘定之前的语法痕迹,内容主要是为吐蕃政权与百姓祈福祝祷,其仪轨与神祇均属原始苯教,应定名为《苯教祝祷仪轨书》。具有苯教信仰背景或支持苯教的吐蕃重臣与官宦,随着吐蕃的征战曾普遍任职于敦煌乃至河西陇右地区,是藏经洞出现苯教文献的深层次原因。对此件写卷首次完整释录与刊布,为深入研究吐蕃苯教历史以及对敦煌等地区的历史影响提供了
内容摘要:敦煌本法成讲授的《瑜伽师地论》笔记文献主要包括《瑜伽论手记》和《瑜伽论分门记》两部分,以此为题的写本约65个卷号,分藏于国内外等多机构。通过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写本形制、抄写形式以及文字特征等方面的梳理,概括出写本的基本面貌。因听讲人不同,就有了不同版本的笔记形式,将各写本进行比对分析,以期进一步展现讲经笔记的理论特色和价值意义。 关键词:法成;《瑜伽师地论》;讲经笔记;敦煌文献;唯识
内容摘要:吐鲁番随葬衣物疏记载的服饰信息情况多样,虽不能完全对应实际的随葬衣物,甚至后来只是作为象征物存在,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逝者生前的着装情况。其中,褶、袴、褶袴这三个词出现的次数尤多,这三者代表的服装在史籍及出土文书中均有记载,但多有歧义。尤其是“褶袴”的起源多与胡服关联,但“褶”与“袴”在文献里却并不属于胡服。本文旨在辨析这三者的真正面貌,从而管窥丝路上不同文化碰撞、交融所产生的服饰风格
内容摘要:此前学术界关注不够的敦煌莫高窟清代、民国时期斋醮榜文,既是道士在莫高窟为民众建醮的文本遗存,也是研究敦煌地区道教史乃至近代中国道教史的新资料。榜文中“正乙弟子”“安西直隶州敦煌县”等系列文字,以及清代、民国时期莫高窟游人题记中“正乙弟子”等文字均可证明,当时敦煌地区道教正一派一直在流传并有斋醮仪式等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莫高窟;道教;斋醮榜文;正一派 中图分类号:K877.9 文
内容摘要:敦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生活区域,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滋养了畜牧文化,马文化成为该地区多民族共有文化符号。通过壁画呈现、文献书写、文学叙述等方式,以马文化为中心构建了唐五代特定区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历史,为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关键词:敦煌;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共同体;唐五代;马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内容摘要:敦煌研究院有4万多张石窟影像档案资料,经过多年整理陆续进行数字化扫描后现已经保存于敦煌研究院数据库。从2021年开始我们对之前尚未整理的8000余张不同介质的敦煌石窟影像档案进行了整理。这8000余张石窟影像档案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李贞伯与其他同事拍摄的,其内容主要为敦煌石窟艺术及常书鸿先生等莫高窟守护者们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等各方面的影像档案记录,是研究敦煌石窟壁画保
内容摘要:保宁是法国首位发现敦煌莫高窟和汉代长城烽燧的法国探险家,他于1899—1900年从北京出发,经内蒙古、山西、宁夏到达甘肃,后从敦煌出发,沿阿尔金山进入新疆罗布泊。本文利用法国学术期刊刊登的保宁探险相关报道及保宁的考察报告,梳理保宁途经的城市、抵离时间、所获文物,探析保宁在甘肃、新疆的活动细节。 关键词:保宁;敦煌;探险 中图分类号:K25;K9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杨富学、张田芳、王书庆所撰《敦煌写本禅籍辑校》于2024年3月由文物出版社刊行。敦煌文献中保存的禅籍写卷计有300余件,分属百余种文献,涉及禅宗经典及其注疏、早期禅宗语录、禅宗灯史、禅僧偈颂铭赞等内容,是研究早期中国禅史的重要资料。本书撷取其中与禅宗史、禅宗思想研究紧密相关的39种重要文献进行录校,共有四个部分:绪论、灯史类文献、语录类文献、偈颂类文献。录文以敦煌遗书中内容比较完整且错讹较少者
敦煌研究院编,赵声良、苏伯民主编的《甘肃藏敦煌文献》(第1—12册),于2023年12月在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甘肃藏敦煌文献》为“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敦煌文献全集》分卷成果之一,也是甘肃省藏敦煌汉文文献的高清彩色图录新全本;入选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第一批)、“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敦煌藏经洞出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