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23日晚,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举办的“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弦乐艺术人才展演”音乐会在北京中央歌剧院成功举行。新时代中国优秀青年弦乐艺术家们用自己娴熟的演奏技巧、充满热情和细腻的音乐表现,为首都观众奉献了两场精彩的音乐会。在场观众为年轻音乐家们的优异表现发出由衷的赞叹,为中国的优秀青年弦乐人才感到自豪和鼓舞,为中国的弦乐事业后继有人感到欣慰
2023年9月27日晚,由作曲家唐建平、王丹红创作的交响音乐史诗《尼山·雅乐》在山东曲阜尼山圣境仁厅首演。这部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联、山东省文旅厅联合委约创作,由指挥家林大叶执棒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团联袂深圳交响乐团共同演出的大型管弦乐作品,“以尼山为根,以雅乐为魂,以交响乐为语言,用音乐诠释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内涵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①
“所有音乐文化向音乐传统之新主流的汇聚,以及在所有音乐支流朝向世界音乐的不可抵御的急流中,亚洲音乐和音乐家正被呼吁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会在自己的一生中见证这一切。” ——周文中《亚洲美学与世界音乐》 2023年10月18日夜晚,伴随作品《赫萨尔》(Hesar , 2013)的最后一个音符消散,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厅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由此,浙江音乐学院与杭州市西湖区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杭州现代音乐
《江河湖海颂》是作曲家唐建平于2021 年受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委约,为江苏省第21 届紫金艺术节而创作的“第一民族交响曲”,后于2022 年重新创编为七个乐章和一个尾声的大型中国民族管弦乐交响套曲。该作品先后获得2021 年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大型音乐作品奖”、第四届苏州市“文华奖”舞台艺术优秀作品,入选文旅部2022—2023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项目。 这部作品描绘了“江、河、湖、海”波澜壮
自20 世纪以来, 现代音乐语境中的“打击乐”,在表现形式和内涵上不断突破,出现了大批“为打击乐而作”的作品,从新的乐器、新的发声方式、新的乐器组合等方面呈现出打击乐的个性魅力,甚至还努力探索非打击乐器的“打击乐属性”与“打击乐思维”。①打击乐为听众带来的最直观感受,无外乎音色、节奏、力度、速度等,这些显性特征在音乐整体结构中属音响结构范畴。作曲家赵晓生曾说:“音乐的结构有着从表层的‘外结构’到深
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合唱交响曲《大运河》(唐建平作曲,冯亦同、唐建平和王凌云共同作词),作为文化与旅游部2020—2021 年度“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的入选作品,于2023 年4 月24 日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舞台,由指挥家陈琳执棒江苏交响乐团、江苏歌剧舞剧院合唱团,并联袂多位歌唱家倾情演绎。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纵贯南北沟通五大水系,不
王健是首位在国内演奏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全集的中国音乐家,曾于2013和2019年在北京和上海举行过该作品的全集音乐会,2023年12月1—2日,他带领广州的乐迷们再次出发,共赴五年一度的巴赫朝圣之旅。很多王健的忠实听众再次依约而来,在音乐现场重温这位大提琴大师一贯真诚而深邃的音乐表达,也期待着他引领大家开启不一样的音乐悸动与艺术哲思。 一、宏观构思下的曲目安排 由于作品演奏技术的超前和时
2023年8月4日至8月20日,国家大剧院的“八月合唱节”如期与观众见面,本届合唱节以“声生和鸣”为主题,为观众们呈现了13场风格各异并具有高艺术水准的合唱音乐会。其中,8月15日“白云飘落的地方———娅伦·格日勒与内蒙古少年合唱团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使观众们仿佛置身于一望无垠的草原上,聆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该合唱团自2012年7月“小草与星空”专场音乐会后,时隔11年再次荣登国
声乐的本意就是以人声作为乐器演奏(演唱)出来的音乐。从广义来讲,不但包括歌剧、音乐剧、歌舞剧中的演唱,音乐会中的独唱、重唱、齐唱、合唱,还包括各地原生态民歌、各种戏曲中的演唱和大鼓、琴书等曲种中的演唱。但在近现代以来群众约定俗成的概念中似乎声乐这个词的狭义专门用于近百年前西方专业歌唱艺术传入我国和我国社会生活相结合后产生的歌剧、音乐剧、音乐会的演唱艺术。 百年以来,我国狭义的声乐有了很大的发展。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室自1953年成立,迄今已有70年的历史。1953年,贺绿汀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其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并首任民族音乐研究室主任,作为专业高等院校率先开拓“向民间音乐学习”,是“民间艺术进校园进课堂”的倡导者。贺老为民族音乐研究室制定了非常具体的个案研究、教学实践、教材撰写以及创作参与的多样性民族音乐在高校传承的实施细则方案与宗旨。从民族音乐研究室到民族音乐课
贺绿汀民间音乐思想不仅是贯穿他一生的学术思想核心,更是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体系建设的历史原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贺绿汀院长的大力倡导与整体布局下,从全院大唱民歌到开设民歌课、创办民族音乐研究室、创建民族音乐系等,民歌全方位贯通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本科以及硕博研究生的整体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之中,他倡导的“向民间音乐学习”以中心枢纽的方式,引导作曲系与音乐干部进修班从聆听
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2021年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新时代中国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团队承办的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室成立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与民歌教学实践传承研讨会暨江南传统民歌“非遗”展演”,于2023年11月2日至3日举办。本次会议以江南传统民歌非遗展演与非遗保护传承交流会、中国传统民歌理论研究主题发言、中国传统民歌理论研究学术论坛与青年论坛三大板块组
近代,提倡和推行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此影响下,形成了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关的新式学堂课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方针曾一度调整为德智体三育,“三好学生”即始于这一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恢复了五育的教育方针。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了“要努力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的重要讲话,再次从国家的层面强调了五育教育方针。纵观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十三辑,刊布有《五音图》和《乐风》两种音乐文献① ,具有重要的音乐史料价值。笔者曾对这两篇简文试做初步探索②,认为《乐风》当为一首歌曲作品的名称,其中第一部分内容包含五正声和个别偏音,可能是歌唱和伴奏通用的乐谱,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宫商字谱,并推测《乐风》的唱词,应是类似于《诗经》的四言诗。第二部分内容可能是琴的演奏提示和说明。今就《乐风》的宫商字谱再做进一步解析,并将其试译
二十年前,国人还在为申报“古琴艺术”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竭尽心力。二十年后,仅一个县级市的古琴年产量竟超过十万张,全国习琴人数逾百万。不得不说,“申遗”成功不仅让古琴艺术飞进寻常百姓家,成为老百姓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主角,甚至还一度成为时下年轻人所追逐的潮流和风尚。2023年11月2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以下简称“音研所”)、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文化艺术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古
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历史最悠久、形式最典型、传承最有序、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品类,在三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思想以及世人生活交融交织,至今留存三千多首琴曲、一百三十余部琴谱与大量哲理深邃、意境高远的琴学论著和艺术美学思想,形成了最具中华文化特性和精神特质的琴学文化。2003 年、2006年,古琴艺术分别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
纵览中外歌剧发展史,与繁荣热烈的歌剧创演实践相适应的歌剧学学科体系始终处于“蓄势待发”的缺失状态,歌剧实践特别是日益多样的新歌剧创作缺乏充分合理的学术体系和学理支撑,进而造成对于歌剧的基本属性、创作规律、表现形式以及审美表达等基本认识的模糊,成为制约歌剧艺术发展的亟待破解的瓶颈问题。2023年10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歌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浙江音乐学院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歌剧艺术领域包括
2023年,一首由陈奕迅演唱的歌曲《孤勇者》在全国掀起跟唱热潮,一跃成为了儿童群体心照不宣的“接头暗号”,在这首歌火遍全国之前,占据儿童心中神曲地位的是来自张杰于2014年发行的歌曲《逆战》。可见,儿童不爱儿童歌曲(以下均简称“儿歌”)却对通俗歌曲情有独钟的现象已持续了不短的时间。但事实上,儿歌自诞生以来并非一直遭受市场的冷遇。20世纪八九十年代,儿歌还曾迎来了它的巅峰时期,可在之后的三十多年中,
初见王清雷研究员的系列新著《西周甬钟篆带云纹研究》①和《西周甬钟篆带动物纹研究》②(以下分别简称《云纹研究》《动物纹研究》),对其关注的领域与成果篇幅量甚觉诧异———研究触角抵达音乐学术远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汇点, 并将之发挥到了极致。 《云纹研究》和《动物纹研究》可看作是对古代青铜乐钟器体纹饰研究的“姊妹篇”,两部著作的观察对象均为西周甬钟器体纹饰, 只因纹饰纹样类型的差异,分为不同的专著,但
2020年,当代音乐学家、巴赫研究泰斗克里斯托弗·沃尔夫(Christoph+Wolff)经由诺顿出版社推出《巴赫的音乐宇宙:作曲家和他的作品》(下文简称《巴赫的音乐宇宙》)。这是一本酝酿二十年之久的学术成果,建立在对巴赫作品整体而缜密的观察之上,通过作品留下的关键信息揭示了作曲家自觉的艺术观念。该著作展示出历史音乐学传统论题“作曲家与作品研究”的新境界,在扎实的实证分析基础上结合审美评价,绘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