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程汉简 纪年简选
乌程汉简 公务简选
乌程汉简 信牍简选
乌程汉简 抄书简选
乌程汉简 医药简选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年度主题创作和学术研究成果,推动书法事业繁荣发展,一月十日,中国书协『主题性创作:定位·方法·路径』学术工坊在北京举办。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永军到会讲话。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书协副主席王丹、叶培贵、代跃、刘月卯、张继、张建会、张胜伟、顾亚龙、潘善助,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性创作:定位·方法·路径』研讨会胜利召开,本次活动是中国书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战略部署和要求、在主题性创作方面进一步聚焦发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代表中国文联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文联党组高度重视重大主题文艺创作,近年来多次召开推进创作的重要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创作优秀作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促进当代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书协在这里召开『中国书协学术工坊—主题性创作:定位·方法·路径』研讨会。几年来,全国书法界戮力同心、努力奋斗,我们的主题大展每一次都获得圆满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团体会员、骨干书家、专家组、工作组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书协从艺术与文化的双重角度审视当代书法,通
抓好主题性展览与主题性创作是中国书协的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引领书法行业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出精品、出人才,实现书法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作之力、文化之美。这是新时代文
把握『艺』与『文』的关系 李刚田(『征程』『伟业』大展学术主持) 主题性书法创作活动,提出『人民性,时代性,专业性』的创作导向,提倡『以事成文,以文成墨』的创作方式。作者不再是将自己排除在外而单纯的抄录古诗文,不再单纯关心技巧的表现与形式出新。作者要融入时代,作品要表现现实生活,彰显时代精神,同时在书法中要表现深厚的传承、作者的艺术想象、真挚的情感乃至气质禀赋与审美追求。深化历史传承,立足现实
王 丹(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主办的主题性展览,与以往的展览有所不同,经过整体精心策划、立体而丰富的装置、尺幅的变化、书写内容的选择等,都体现了人民性、时代性、专业性。对于作者而言也是一种新的体验:如何完成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从传统的『无意于佳乃佳』的自然流露到针对性的有意而为之,经过反复打磨,努力呈现正大气象和中华美学精神等。对主题的准确把握、切实的体悟才能铺垫情感基础,激发创作灵感,表现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年度主题创作和学术研究成果,推动书法事业繁荣发展,一月十日,中国书协『主题性创作:定位·方法·路径』学术工坊在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学术工坊以主题发言、交流互动、学术评议的方式,对『主题性创作与主题性展览』『书写的规范与笔墨的表现』两大核心话题的九个议题,展开讨论。 『主题性创作:定位·方法·路径』学术会议议题综述主题性创作:定位·方法·路径主题性创作与主题性
由四十五位具有书法专业背景的审委组成,在分组审读中,组长综合审读意见,以没有硬伤而不失艺术表现为原则进行宏观把控、专业解答和合理调整,再于定期召开的评审会上交,由专家组作评议并决定是否通过。需要修改、重写的作品会再次按流程审读审查。审读是客观的,有学术依据的,不是靠经验、凭感觉。审读委员从严提出问题,专家组从宽综合评议,包括用字规范、书写水平、创作文本、书写篆刻材料,以及作者的擅长和实际发挥的考量
主题性创作的边界与方向 张 冰 近年来,中国书协一直致力于充分挖掘利用传统经典,实现书法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这是当代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书法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在这一个宏大的体系中,展览机制的改革升级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板块。 经过对当代书法综合状况的审慎研判,中国书协针对性地提出了『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十六字方针。旨在树立一种科学健康的导向,让书
关于『征程』大展的审读流程 霍 玮 二〇一五年,中国书协从艺术与文化的双重立场审视书坛,提出『艺文兼备』的发展理念,并在十一届国展中增设审读环节,由评委审读参展作品的用字及文本。之后,在『乌海论坛』『绍兴论坛』两大主题活动中,为了避免由主观经验导致的审读误判,进而形成『由高校研究者依据文献数据库初步审读作品,由专家组最终把关』的审读模式。二〇一九年,十二届国展专设审读审查委员会,站在保护作者的
编者按: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草书作品展至今已举办五届。这五届草书展,体现了当代草书创作的整体风貌与学术路径,并通过展览涌现出一大批老、中、青较有代表性的草书家。值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举办之际,本刊特策划『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专题,约请相关专家就草书风格之流变、当代草书创作的成就及得失、五届草书展的作品形式及风格特征、当代草书创作的路径抉择、草书的写意精神及当代价值、草书的个性化突破、五届草书展
作为观众,我对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当代草书创作现状有些感触。同时,作为书法史论研究者,我对当代创作的观察与欣赏,基于书法史的立场也多了一层执着的意味。广义的草书(草体稿字)自古有之,狭义的草书则是在章草之外主要指向今草,自汉魏以来是作为艺术来对待与推崇的,较其他书体更早摆脱了尚实尚用的立场,表现为技艺的苦苦淬炼与本性的超然物外。从实用的立场看,草书既『非圣人之业也』,又『非常仪也』,所以有鉴于当时『乡
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的作品形式丰富而且具有作品感。『作品感』是指每件作品都具有美术作品一样的完整形式,作品的内部构成和谐统一,尤其是对一次性、不重复性书写形式来说,作品的内部构成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把作品形式分为外形式和内形式来进一步分析。外形式是作品的整纸形式、形状、色彩、质地,以及构成整体作品的拼贴组合形式,本次展览外形式可以分为:条幅整纸、拼贴而成的条幅、对联、横幅、册页。因考虑到展览效果和
草书是中国书法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书体,早在秦简中就有草法了。汉代日用书体中草书的崛起,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草书这一书体门类中,又有章草、今草、狂草的区别。章草约在汉隶(即指八分)成熟的西汉中晚期形成,并渐趋成熟,至东汉蔚然成风。它的用笔是沿着隶书的笔法发展的,在解散结构严整的隶体的同时,主要的特征仍旧在每字结束时采用了波挑法,并且字与字之间多不连贯。然而在『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赶
令人瞩目的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评选落下帷幕,从入展的二百四十四件作品来看,代表了当前中青年学习草书的样式及水平,表现出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认真准备,精心创作。这一点从每个入展者用的纸张及书写的谨慎态度及设计章法形式上,都能得到充分的证明。纸张大多是特制或拼接搭配组成的,在某种程度上为作品的效果起到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二是小字多,大字少。从入展的草书作品看,整张草书作品较少,大多采用手札、册页、小品
通过对五届草书展评审每一个环节作品入选、落选情况的仔细观察,我对当前草书作者创作状态、审美取向以及当代草书创作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省思。 作品需要有形式感。简而言之,书法由『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构成,其外在形式感是书法作为视觉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草书作品的『形式感』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线条、字形结构、章法、材料(颜色与质地)。这几方面元素虽然在任何书体作品中都存在,但在草书中尤为重要
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从上万件投稿作品中经过严格评审和面试考核,精选出的两百多件作品入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当代草书创作的基本面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草书创作的成就和局限,并引起对草书的写意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的思考。 草书蕴含了中国书法丰富的美学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美育
就书法创作的难易程度而言,草书具有较高的难度,或者可以说草书是难度最高的书体。书法史上成功的草书家往往有一些共同点,其中,草书的蔚然成风是成就草书家重要的社会基础。如赵壹《非草书》所记载的『唇齿常黑,领袖如皂』的群众性草书书写,就是张芝之所以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以书法传承为家学之秘,也是『二王』领袖书坛的家学渊源;王铎书风风靡天下,风格相似者有数十人之多,足以证明书风领袖来源
从历史的纬度与时代的经度看当今的草书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五届草书展作品在创作理念、创作手法等方面,较往届而言相对成熟。在入展的作品中,有『二王风』『黄米书风』的作品,有宋元风格与明清格调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有的作者采用杂糅、嫁接、融会、整合手段,既有古韵,又有个性。尺幅较大的小字草书和大字草书作品占据主流。从风格特点来说,大字草书偏向写意抒情,小字草书追求端庄典雅。从取法上来说,多以晋唐经典为典
“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览”作品选
二〇〇九年三月下旬,浙江省湖州市在旧城改造的施工过程中,于市区人民路一处基建工地出土一批有字木简,以木牍为主,但大都残损。这批木简原埋在地下近四米深处,被拾荒者从基建废土之中发现后陆续捡出,出售于当地古玩商和外地的文物爱好者。据《湖州晚报》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日《湖州发现『西汉木简』》报道,当时挖土时发现南北偏东走向一瓦砾堆积,长约十米,宽约三米,木简即出于此堆积层下的淤泥中,有些还带有明显的火燃痕
摘 要:乌程汉简的原生态书写,可以采取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方法探究。乌程汉简的『书法』,『书』作为动词,错杂着多种含义,凸显了体制化、规训化特质。 『无意』为『书』,即在强大的『政治无意识』规引下的书写,令『书法』功能化。 作者之『无名』,既很大程度上否定了追认『书法家』身份,又是许多书写者被消灭了自我意识的标志。这恰好表现了强大的权力存在。乌程汉简的『无意』书写之中,却有任性、任意的『逸』出规范
摘 要:二〇〇九年三月浙江湖州出土的一批汉代简牍,是浙江地区首次出土的大批汉代墨迹,填补了历史空白。本文依据字体将此批汉简大致分为古隶、隶书、草书、其他四类,并对每个类别的不同书写风格做出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乌程 汉简 两汉书法 二〇〇九年三月,浙江省湖州市一建筑工地出土了一批汉代简牍,内容包含公文、律令、信牍、抄书、习字等,这批材料是浙江地区首次发现的汉代墨迹。据简牍所书纪年,最早者约在西
摘 要:通过对乌程汉简三百四十一枚简牍文字的分类、归纳、总结,追溯乌程汉简各类风格隶书继承与流变。分析其笔画、结构、章法等特征,探寻乌程汉简中古隶、隶书、草隶、楷隶的演变规律;提出乌程汉简隶书临摹、创作的方法。 关键词:乌程汉简 隶书 临摹创作 二〇〇九年三月下旬,浙江省湖州市旧城改造施工过程中,出土了一批以木牍为主的残损木简,主要是两汉时期乌程县署遗留的实物,由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对其
摘 要:乌程汉简为研究书体演变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佐证,书体有篆书、古隶、汉隶、章草、今草等。通过仔细观察简牍中的用笔方法,可以清晰地看到书法从篆书演变到古隶(秦隶),从古隶到成熟隶书,再到魏晋楷书的过程。 关键词:乌程汉简 书体演变 用笔 二〇〇九年春,浙江省湖州市城区在改造施工过程中,有拾荒者在废土中陆续发现一些有字木简,后来多散佚民间,有识之士多方抢救保护,北京翰典艺术馆共收集到三百四十余枚
摘 要:二十世纪早期,英国艺术史家叶慈对中国金石学发展脉络和世界学术版图进行了梳理,并以科学的批判思维和疑古的辩证分析方法切入古文字学研究。其吸收当时最前沿研究成果,展现出宽阔的世界性学术视野。英国学者霍普金斯的古文字学知识为叶慈进入金石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华分会的学术网络提供了最新的学术动态。与当时西方学界着重于古器物学研究的学术潮流相反,叶慈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古文字学进行深入
摘 要:『特健药』一词,原为突厥音译词,表示『顶好』之意,自唐代武延秀借用品题书画后,开始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并被时人所熟知。随着语言的发展以及文化差异、字义附会等原因,『特健药』的词义逐渐发生变化,以至于清末民国时期,本义已鲜为人知,而附会之义却津津乐道。 关键词:特健药 书画鉴藏 音译词 外来词汉化 『特健药』一词按照现代汉语的理解,一般是指某种特效药物。但是该词为外来音译词,本义并非如此。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由云龙《定庵题跋》一书著述体例、学术价值的考察分析,揭示了此书的价值与意义。《定庵题跋》一书以证经补史为宗旨,兼论书法,题跋中流露出强烈的经世意识与家国情怀。 关键词:由云龙 《定庵题跋》 著述体例 学术价值 由云龙( 一八七六- 一九六一) , 字夔举,号定庵, 十二印斋, 云南省姚安县人。光绪丁酉(一八九七)科举人,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此后
摘 要:吴熙载题《完白山人印谱》收录了二百八十二方邓石如印作,其中绝大多数都不曾付梓,堪称近年所见最为重要的邓氏印谱。本文结合邓石如及其友朋的原始文献与旁证资料,通过对印谱所涉人物、史事与风格、作法以系统研究,论证这一始辑于乾隆四十年的自钤印谱,既是处于外出鬻艺初期的邓石如的交游积累,亦可谓其前『印从书出』阶段的篆刻实践的宝贵见证。 关键词:邓石如 《完白山人印谱》 印从书出 篆刻史 邓石如在
私淑之名与历史轨迹 『私淑』一词,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东汉赵岐章句曰:『淑,善也。我私善之于贤人耳,盖恨其不得学于大圣人也。』孟子与孔子前后相距百余年,自然是不能『为孔子徒』的,故而赵岐之注将孟子言语中隐藏的因未能亲炙受教而无限抱憾的隐意准确地揭示了出来。从此,『私淑』一词就为后人袭用,并埋藏下了两个基本要义:一是学习者未能亲自受业,二是敬仰并承传某人学
摘 要:一个书法家的成功,既要在专业水平上有所创新突破,又要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自己的艺术圈子。有了艺术圈子就有了可以交流沟通、拜师访友、攀缘举荐、人脉积累等的机会。艺术圈子里的人的地位和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艺术家的层次和境界。 关键词:书家交游 艺术圈子 吴昌硕 白蕉 社会学 对书家而言,艺术圈子是至关重要的。圈子内人脉的地位、学识和境界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书家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否,
我喜欢书画,是儿时玩出来的。 大约五岁时,在我家阁楼上偶然发现一只祖父盛绘画颜料的小木箱,里面五颜六色,好看极了,于是我便东涂一个色、西抹一个色地玩起来,越玩越有趣,当家里人寻找到我的时候,已经是满身色彩斑斓了。从那以后,我对胡涂乱抹更加喜好了。 擅长隶书的父亲常给人家写楹联,磨墨牵纸便是我的差事,长期的耳濡目染使我对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习字也就从这时候开始了。每当夜晚,一盏小小的桐油灯伴着
“潜笃躬行”-夏湘平书法作品选
学术主持:刘洪彪 嘉宾:夏湘平 刘曦林 申万胜 胡抗美 张旭光 曾来德 夏潮 王平 刘恒 陈洪武 朱培尔 张继 张维忠 钟海燕 柴岩柏 时间:二〇二二年十月二十三日 地点: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美术馆 刘洪彪: 此次研讨会命名为『潜笃躬行』,我觉得特别贴切。『潜』,夏湘平先生很长时间都不怎么在外界游走、在场面上露面;『笃』,夏老自幼学书,八十多年未改初心,未曾闲置,一直怀着敬畏、虔诚和热
军旅书法家夏湘平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部队文化工作者,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在基层进行创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原总政负责全军美术书法组织工作,经过数十年潜心创作和思考,达到很高造诣,『夏隶』尤负盛名。如今这名老书家已九十三岁,学识宏深,驭笔老辣,字愈健,意愈浓,书法艺术炉火纯青。作为一名军旅书家,他的人格里更多了一份军人的信仰、胸襟、气质和情怀,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的书法既绳墨宗古,遥
我在三十年前的一篇文章中曾经认为:『现代阶段上对于印学的研究,尽管一直有人在陆续地做,但相当时期内始终是一个很不景气的领域。无论相对于书学还是画学而言,都显出明显的失衡。』三十年过去,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无论古玺印研究还是篆刻艺术研究,这些年加速融入当代学术理念和相关学科的成果,由旧学脱胎为一门具有明确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现代新学。 在艺术领域中来看,文人篆刻研究取得的进展更多地受
▲江苏一月七日,江苏省千名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活动在铁路南京南站举行。孙晓云、李啸、仇高驰、刘灿铭、黄正明、谢少承、金丹、常汉平等六十余人参加活动。仪式上,孙晓云、吴向东致辞,孙晓云向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南京站赠送『福』字,本次活动全省联动,在春运第一天,除南京南站主会场外,还在无锡、徐州、常州等十二个地市,以及各区县一级火车站点设立分会场,同时段举行活动。 ▲新疆一月四日至六日,新疆书协携手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论述和十一次文代会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深化书法理论研究,推出理论研究人才,经研究决定,特举办“中国书法的海外传播研讨会”,研讨会分设三个板块:“古代中国书法的海外传播”“近现代中国书法的海外传播”“中国书法教育的海外传播”,现将研讨会征稿启事公布如下:一、举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书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