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必备品格、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数学关键能力共同构成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完整体系。关注学生的完整成长,必须重视其必备品格的培养,“品格立人”教学样式的提出就是实践途径之一。品格立人的教学新样式主要有深耕学科样式、跨界融合样式、复演经典样式及拥抱生活样式。 [关键词]必备品格;品格立人;育人样式;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数量关系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为例,指出通过学习数量关系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形成素养导向下数量关系的教学路径。这一路径着力于关系的发现,通过逐步抽象生活问题,实现数学化,培养学生的数学视角。同时,着力于数量关系的理解,以培养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着重强调数量关系的应用,通过数学的方式认识和描述真实世界,深化学生对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后,数与运算的一致性成了热议的话题。引导学生形成对数的概念的一致性理解是基础,而沟通联系则是达成对数的意义和运算一致性理解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计数单位,帮助学生形成对数的意义的一致性理解。同时,通过对数的意义进行深入探究,学生能够形成对数的运算的一致性理解和结构化认识。此外,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思辨,学生能够领悟多元情境背后数量关系的一致
[摘 要]韦恩图是一种用于表示集合及其之间关系的图示工具。它具备分类解析、形象推理和语言转译三个功能,有助于学生进行数学认知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逐步经历识图、用图和构图的过程。学生可以借助已有的经验来理解韦恩图所呈现的逻辑关系,通过使用韦恩图进行辨析和推理,进一步加深对韦恩图的认识。同时,要鼓励学生自主构图,形成个性化表达,从而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
[摘 要]数学复习课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优化知识结构、发展数学思维并提升数学素养。在复习课上可以通过“关注整体性,建构知识网络”“关注一致性,追求本质关联”“关注生长性,促进素养提升”三个策略,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 [关键词]复习课;整体化;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2-0019-04
[摘 要]数据意识是一种重要的大观念和核心素养,也是信息社会中每个公民都必备的基本素养。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培养小学生数据意识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四个支持点“合适的生活情境、真实的活动体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和统计活动的内涵”,以此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数据意识,逐步让他们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关键词]数据意识;生活情境;活动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 要]强化教研工作,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提高校本研究团队的水平,首先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强化认知。校本研究还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组建更多的小团队,让每一位教师都深度参与,让教师朝着大方向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教案,切实以教师的教研工作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深层教研;团队素养;导向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摘 要]数学操作性实验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在BTT教学模式下,教师选择合适的介入时机,为学生学习营造情绪氛围;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增强自身学习体验。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导学、思辨、拓展三个环节的介入,把握实验时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经历猜想、整理、验证、归纳、应用五步操作,聚焦数学知识的本质,促进数学理解,体验真实的实验,享受实验的快乐与精彩。
[摘 要]将数学史浸润课堂,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倒转”历史,体现知识之谐,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认知;以具身经验唤醒知识之源,让学生逐步内化,共享学习经验;以高阶任务重现经典时刻,让学生以史为鉴,实现“再创造”。通过这样的路径可助力数学史与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数学史;学科育人;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针对当前作业设计与布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据《课程标准》理念,项目化作业设计可以从作业情境要指向单元主题、作业任务要紧扣单元目标、作业支架要满足学生需求、作业内容可跨越学科界限四个方面着手,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整体教学;项目化;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
[摘 要]阐述数学思政元素的内涵与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意义,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的方法,给出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的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2-0039-04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常被比喻为“拔节孕穗期”,这一阶段的思政教育对他们正确的道德
[摘 要]文章以本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课后访谈,分析学生课堂提问现状,并提出“恰当选择教学材料,让学生有问题可问;努力营造提问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合理运用提问方式,让学生善于提问;精心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提问”等策略,让学生学会提问,提高学习力。 [关键词]发现提问;提出问题;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综合与实践领域提出了跨学科融合、主题式教学、创新性评价等要求。结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特点,提出跨学科综合与实践活动主题式教学设计的核心思路:真实情境下的主题选择—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跨学科的教学内容—指向本质的教学问题—注重过程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秉承“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展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能活跃课堂氛围,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推动单元整体学习有效发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文章从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和分析单元内容的前后联系——定位落脚点、分析学情——找准出发点、立足单元视角重构教学内容——锁定关键点三个方面,对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的单元整体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
[摘 要]为了满足学生学的需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先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元认知中提炼出核心问题,再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梳理课堂教学内容及与之有关的知识点,然后预设一系列以核心问题为中心的数学问题,即形成一条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能力”、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由“关注教师教”转向“关注学生学”的问题串。 [关键词]问题串;核心问题;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比”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领域中最后一个知识点,在知识连接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对除法、分数的综合应用。文章基于综合思考,从实际教学出发,将教材的框架结构进行优化,对“比”单元进行整体教学设计。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
[摘 要]文章以“小数加减法”教学实践为例,聚焦计数单位,探究建构运算一致性的教学策略,以期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整数运算、分数运算和小数运算三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深刻理解运算的本质。 [关键词]小数加减法;计数单位;运算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2-0062-04 《义务教育数学
[摘 要]数学文化融入课堂的教学路径主要是将核心问题与数学文化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他们感悟数学思想并了解数学史料。以“认识比”教学为例,通过“你知道吗”“数学史料”“核心问题”几个主题,夯实育人基础,厘清育人逻辑,构建育人网络,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对数学文化的认知。 [关键词]数学文化;比;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 要]文章基于HPM理论和实践,探索将中国古代数学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施路径。通过“圆的面积”这一教学内容,总结出整理史料、筛选史料、应用史料的路径,实现了古代数学与现代课堂的有机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HPM;中国古代数学;小学数学课堂;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2-0069-03 小学数学
[摘 要]借助“图形运动(三)解决问题”练习课,利用拼七巧板的问题情境,以“如何运动计分最低”这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描述每一块板如何从起始位置运动到目标位置,驱动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活动。在语言和操作表征的互通中,学生有效联结图形的运动知识。在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数学活动中,学生思维逐次拔节,发展了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关键词]思维;空间观念;推理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
[摘 要]文章以苏教版教材低年段教学中涉及 “探索规律”的知识为例,从结构化视角对教学进行探讨。从语言支撑、探究方式、结构化教学等方面提出教学建议,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理解—思考—学习”这一过程来掌握找规律的技巧。 [关键词]探索规律;结构化视角;数学语言;探究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2-0075-03 在低年级
[摘 要]《课程标准》将推理意识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之一,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文章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教学实践,通过“引发数学推理—发展合情推理—生发演绎推理”结构化进阶路径,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 [关键词]推理意识;结构化进阶;三角形的内角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2-00
[摘 要]深度学习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积极思考,增添课堂活力。问题生成在深度学习时起着主导作用,通过把问题生成和深度学习相结合,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融学于境、融思于问、融教于评、融通于法的“四融”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问题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摘 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已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这意味着教师需要重新调整原有的作业布置方式,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尊重个体差异,以激发他们自主学习为目标,设计出不同层次和方式的作业。教师还需创新作业的形式,使其似“自助餐”式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最为适合、高效的教学条件,以此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减负增效;数学作业;有效
[摘 要]针对现阶段数学学具开发和使用中存在的低效问题,文章根据创新性、科学性以及经济性原则,将学具创新细分为智修配套学具、智选成品材料、智研印制学具、智造拓展课程学具等;根据探究性、思辨性以及高阶性原则,对学具的创新使用提出了从浅度操作到深度操作课堂教学,从操作到探究、从展示到思辨、从抽象到建构的转变,努力打造“智学具”创新课堂,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智学具;创新课堂 [
[摘 要]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数学内容的梳理和整合的过程,在“结构化”视域下,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课以学科整体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采取“点→线→网→体”的复习路径,对课程内容结构化进行初步的实践与探讨。 [关键词]结构化;数学总复习;“点→线→网→体”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2-0090
[摘 要]真实情境是建立在学生心理状态基础上的教学策略,旨在从生活中提炼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贴近他们数学经验的情境任务。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将生活世界与数学世界建立联系,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真实情境;深度参与;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2-0093-
[摘 要]在小学低段,持续加强几何直观意识的培养,可以为学生在中段和高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和动手操作逐渐获得一定的几何直观表征能力,逐步形成从繁杂的信息中提取主要内容的能力,并能借助几何直观进行分析,精确快速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几何直观;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