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期”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编码,而是蕴涵着某种价值认定或价值期待。“新时期文学”意味着新的美学意识、文学理念、审美风貌。王蒙小说《夜的眼》在 “新时期”文学创作中具有独特地位,从文学更内部更本质的角度来思考和定义“新时期文学”的话,《夜的眼》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开端”,无疑更具合法性。《夜的眼》重构当代小说的表意方式和审美风貌,是“新时期文学”的滥觞。 关键词:王蒙;《夜的眼》;新时期
摘 要:批评家冯牧曾经专门援引小说原文,认定王蒙中篇小说《杂色》“是一篇乏味的小说”。但是,作为一部作家既往的新疆生存经验明显被衣阿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所激活的中篇小说,掩映于情节淡化背后的,其实是王蒙一种特别值得注意的“越轨的笔致”。 关键词:情节淡化 ;“越轨的笔致”;新疆生存经验 一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伴随着西方思想文化大规模的引进与介绍,中国迎来了继“五四”之后的又一次
摘 要:20世纪90年代,王蒙小说叙境中包含了诸多的矛盾,主要体现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前瞻与怀旧的矛盾,纪实与虚构的矛盾,理智与情感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悖反性地统一在王蒙的小说中。而所有的这些矛盾,又都可以归结为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时代的这一矛盾聚焦纽结在王蒙身上,使他成为言说时代矛盾体验的代表之一。 关键词:王蒙;矛盾叙事;历史断裂;文化意蕴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摘 要:作为一种先锋的历史书写形式,谱系情结值得在历史上、特别是艺术和文学史上被更积极地追求。如果克劳斯的网格有助于人们更全面认识到经典先锋派的结构,那么先锋派的谱系情结反过来又提供了一个模型,用福柯式的谱系术语将这些网格通过时间连接起来。先锋派历史的例子提醒人们,作为现代主义及其先锋派的历史学家,历史将永远是历史的存在,它面临着许多无休止的挑战。因此,选择最合适的叙事方法或审美形式变得重要起来
摘 要:现代与现代主义的内涵、现代主义本体论的核心以及现代主义与新先锋派的辩证差异等问题,显示了现代和现代主义现象的混合复杂性与时间政治和空间政治的标准之间的关系。现代主义具有多重性,与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每一个当代性相关,现代和现代主义需要有差异的“现代化”概念和有差异的对现代化实践从社会边缘向霸权中心过渡的批判性反应的概念,无论是从全球角度还是地区角度来说,都是如此。
摘 要:安东尼奥尼电影艺术的诸多特点,充分表明其电影得益于朗西埃所描述的艺术审美机制,以及爱浦斯坦的纯粹主义视野。他通过不同的文体手段渗透再现机制,将其置于幕后并剥夺了它的建构能力。通过图像的模糊性,他质疑了被再现机制与现实共同标记的合意虚构。安东尼奥尼创造了一种隔膜的电影,在这种电影中可以发现电影的美学真理、无声和短暂事物的模糊性以及世界的本来面目。因此,视觉环境在它们的符号中得到解放。安东尼
摘 要:陈寅恪“诗史互证”的治学方法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史研究的经典范式。此法在其《宋诗精华录》批语中亦有所体现,惜乎学界尚未就二者之关联及其与传统文史论述理路之差异进行深入讨论。细检陈寅恪批语,其以诗证史之论与陈衍论诗存在诸多歧异之处,二人论诗旨趣不同,对诗之功能的认识亦不同。以科学观念为导引,陈寅恪欲求史实呈现以及由史实连缀而起的历史联系;陈衍则看重诗之价值意义,在诗教脉络内赋予诗歌以教化作用。
摘 要:在战时延安的特殊时空关系中,当感知到物价上涨、货品短缺、津贴停发、稿酬稀缺等延安经济境况波动的经济“现象”时,知识分子的“经济感”(Sense of economy)便逐渐累积,并反映到延安文人的经济书写之中。这种“经济感”在萧军、周扬围绕《文学与生活漫谈》展开的论争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而通过对比萧军《延安日记》中奔赴延安前后的经济书写的异同,则可考察“经济感”累积的具体成因。为应对经济
摘 要:审美主体是自然审美中可变性最强的因素,主体的自身定位以及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影响着自然美的生成。面对主体理性对自然美的压抑,重新确认自然美生成的主体基础能够推动自然美焕发崭新意义。首先,身体的自然本性是主体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属性,与自然具有同源性与内在同构性。身体自然本性的感性能力是克制主体理性的重要力量,也是自然审美的基本起点;其次,诗性智慧是主体具有的先天禀赋,诗性与美感有天然的联系,并
摘 要:叶维之为20世纪中国翻译界巨匠,1929年自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曾任职于胡适主持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编译委员会,校注了一大批由该委员会翻译出版的世界名著,保证了译作的质量。叶维之自己翻译的《马丁·瞿述伟》等,亦是中国翻译界的精品杰作。他还分别以“叶维”和“叶维之”的名字发表过一些论文和批评文章,其中1936 年3月27日刊于《自由评论》第十七期上署名“叶维之”的《意义与诗》一文,曾被学者
摘 要:2009年拍出的三通徐志摩致胡适信札被《远山:徐志摩佚作集》辑录,编者考证写作时间为1930年12月至1931年1月。其中两函记述的徐志摩和胡适行程与二人有案可考的行踪不合。另一函谈及茅盾应允参加笔会,背离了历史情境。三函中的其他人事及称呼、书法、来源等方面亦有疑点,不应视为真迹。 关键词:徐志摩;胡适;笔会;左联;茅盾 2009年5月,陈独秀、梁启超、徐志摩等人致胡适的未刊书信高价
摘 要:新发现《社会报》上刊载了庐隐早期佚文《碎荷》《母亲的爱》《假面具》以及佚诗《雪夜杂感》。这些佚文佚诗均系庐隐的早期创作,因此对于深入了解庐隐早期创作活动及其创作理念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庐隐;佚文;佚诗;考释 1921年3月1日,《新社会报》在北京创办,起初为单张4版,容纳的篇幅有限且以时事新闻为主。1921年10月1日,《新社会报》开始扩张篇幅,每日增刊半张,合计一张半共有
摘 要:新发现丰子恺的一则佚文和五封佚信,分别为《开进画集·序》、丰子恺致华开进信、两封丰子恺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部信、丰子恺致石景麟信和丰子恺致少儿出版社编辑部信。这些佚文佚信不仅反映出丰子恺对于晚辈的关爱和提携,同时还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丰子恺的社会交游网络,勾连起沈雁冰、叶圣陶等社会文化名流。此外,这些佚文佚信对于了解《雪舟的生涯与艺术》的出版细节,以及进一步把握丰子恺在文学与美术上的艺术
摘 要:在丰富的悼忆文本建立的言说空间中,记忆的批判以及哀悼与记忆之间的双向流动,成为鲁迅构筑哀悼伦理和更新主体意识的重要一环。同时,凭借烈士、故友以及青年对情感机制的唤起,鲁迅以个体抒情的“记念”姿态“介入”到多方政治势力与各种话语对亡者“纪念”的角力当中,在二者的相互缠绕间打开了从私人情愫到公共场域、从话语实践到生命联结的多种可能。将鲁迅的悼忆文本放置在多重的维度之上,经由哀悼的视点,最终通
摘 要:孔捷生发表于1982年的《普通女工》在不同层面对1980年“潘晓讨论”中的青年问题作出了回应。小说以阅读问题为抓手,通过改变阅读的对象和方法,改写文学教育心灵世界的机制;转换阅读的取舍以肯定潘晓的“普通”之痛;调整读写的转化以对惯常的文学话语作出否定性建设的尝试。对“潘晓们”阅读问题的回答既展现出作家试图构建新的青年主体性的尝试与野心,也是改革之初文学与青年身心复杂关系的具体写照。 关
编者按:2024年5月29日上午,由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河南省文学院、《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举办的《印象·现场:我所认识的墨白》(以下简称《印象·现场》)首发式在河南省文学院举行。来自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中原出版集团、新闻媒体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记者参加了首发式。原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王守国、河南省社会科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