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将建成教育强国列为2035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并做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202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6月,教育部成立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组织《教育强国规划纲要》编制工作。2
摘要:增进个体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目的。人类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根本标志即表现为人的个体发展获得了价值优先性。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现代化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个体高质量发展内容构成包括智力与体力充分统一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性与现代性的发展以及个体知情意和谐发展。为促进个体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方向与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置教育目标,推动教育分类发展与
摘要:探究数字驱动的教育强国建设,既是创造性地阐释由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强国所构成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也是积极应答“如何兑现数字化潜力”这一全球性教育命题。归根究底,数字化的技术跃迁、基建条件和政策导向固然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外部机遇,但教育强国建设在数字化映照的实践瓶颈、理论盲区和治理风险也意味着不容回避的内在挑战。为此,数字驱动的教育强国建设有必要推进主动超前布局的数字制度建设、有力应对变
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数字变革正交织成教育改革最动听的合奏。发展数字教育,关键在应用,潜力在共享,生命力在创新,开放合作是必由之路。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为开展数字教育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该文基于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主要观点,探讨了数字教育应用、共享与创新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路径。
摘要: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协同优质建设,是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有力抓手。专家工作室作为各省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平台应用推广和指导的重要职责。为深入探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协同建设的内在机理,总结提炼一线教师的平台应用的优秀经验,研究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专家工作室已有实践为数据基础,综合运用LDA主题
摘要:立足常态化的新发展阶段,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寒暑假研修如何从规模化走向差异化、精准化,“按需施训”尤为关键。研究以基础教育阶段参训教师的 9.06万条、149万余字反馈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STM)及重要性-绩效分析法(IPA),构建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需求框架,并深入分析其差异、明确基于需求要素的优化方向。研究发现:参训教师需求包含个体发展和系统环境两个层面的五
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科林格里奇困境”揭示了数字技术在教育场域应用中普遍存在的潜在风险与治理难题,并以算法决策诱发师生认知坎陷、技治主义导致主体价值僭越、数字孪生加剧教育信任危机为具体表征。为有效规制教育数字化转型风险,治理方案应将社会价值预设于技术设计之中,以韧性建构、多元共治、数字福祉为价值导向,以安全可靠、共生协同、相称认责为基本原则。基于此,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风险治理应遵循“刚性底线”与
摘要:智能时代将真实与虚拟交融,两者的交织引起生活同道德世界的非同步重构,并带来道德所处时空、认知及实践方式等全方位变革,构建起技术支持下一种全新的道德图景。然而,虚拟与现实并存的道德时空充斥的虚假,存在遮蔽真实的可能,精准化而程序化的技术具身可能弱化主体身体的道德感知能力,工具理性可能削弱主体生存的价值基础,迅捷且简单的匿名虚拟交互也可能使主体关系走向疏离与淡漠,并衍生出诸多的道德问题,如道德真
摘要: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认为科学革命的本质是范式转换而非知识堆栈。作为新一轮AI革命“皇冠上的明珠”,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凭借其高智能交互、创造性生成、复杂数据处理等能力,拓展出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新路径。该研究以AIGC的功能机理与助研情境为基点,从知识论、本体论、方法论与价值论四个维度阐述了该工具对于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赋能逻辑。然而,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AIGC的助研应用仍面
摘要:当前未来学校研究受还原论视角影响,呈现出本体还原论、伦理还原论和时间还原论的研究取向。这一视角的优势在于“目的-手段”的高效性,但也使未来学校研究存在将要素重构等同于学校建设、忽视学校价值性以及把学校视为封闭系统等弊端。对此,作为对复杂系统论的完善与补充,超复杂系统论突破了还原论的局限。基于超复杂系统论,未来学校研究需要关注现实层次、时空体、相互作用以及预期四个特征,聚焦超复杂性,立足整体性
摘要:优秀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现实中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面临内在成长与外生培育的双重困境,即在内乡村教师主动性欠佳,智能教育素养不高;在外乡村教师教研培训过程粗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深,因此效率效果欠佳。为化解以上困境,研究从目标、路径、结果、过程上梳理了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提出了涵盖人工
摘要:生态文明素养是教育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小学阶段是个体生态文明素养启蒙与培育的关键时期,构建科学有效的测评模型将成为提升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有力抓手。该文通过厘清生态文明素养的基本内涵,构建了包含生态知识、生态情感、生态认知、生态行为4个一级指标和8个观测点的测评指标体系,据此研制了测评量表,并通过大规模调研构建了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测评模型。运用该测评模型对重庆市150余
摘要:问题提出和深度学习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两者的价值取向均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旨向,教育目标均表现为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并且两者交融在以问题情境为载体激发深度投入、以提出问题为核心推动深度加工交互、以迁移应用为延伸达成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基于问题提出的深度学习是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深度理解并加工知识,提出问题,并不断将提出的问题深化,如此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问题链,进而生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迈入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阶段。新课标对初中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理念和新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着:从“知识导向”转向“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从“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的教学活动设计;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设计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该研究深入分析初中数学新课标内涵,探究ChatGPT4.0在初
摘要:教育数字化进程中,人机协同课堂成为常态化应用并衍生出多种智能样态。该文基于“数据原型+证据链条”的共生模式,设计“教师-学生-机器”3维教学效率影响因素集,并投放在实证环境中检验,通过样本数据中甄别的关键路径,凝练提出效率提升建议,为不同学科不同地域的人机课堂教学设计和智能硬软件选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证共生;人机协同;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
摘要: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教育技术领域全力思考和回答“教育强国、技术何为”的时代命题。中国教育技术研究脉络清晰,紧紧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牢牢把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这一根本指针,从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汲取发展动力,以新课标实施与教育评价改革为研究的关键着力点,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探索出了现实研究路径,并突出了振兴乡村教育、助推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
在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支撑。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广泛性、普及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带来了历史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和普及,并基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进行中国化、时代化,就需要提高对新媒体技术的关注。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递者,在这一模式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范围、传播渠道得以扩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宣传提供
近年来随着教学理念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为民众所熟知。构成教学的各个环节高度信息化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深刻改变着人们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模式》一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内容、过程方法及原则,介绍了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原则、方法与指标体系的构成,提炼总结了受欢迎、易推广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中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处于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期,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在“互联网+”战略的大背景下,教育信息化不仅彻底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时代潮流和形势,中国哲学史课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样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应对。具体来说,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
在智能手机风靡大学校园的当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教育形式、教育载体进行深入探索,借助智能手机媒体及其新技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耦合,提升教育活动的时代感、吸引力。在这一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寻求两者之间的耦合模式,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借助智能手机媒体的工具理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高校需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能手机媒体耦合的方式、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发展空间。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互动课件、教学视频、在线作业等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相关实践,以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但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使得原有的课程体系、教学秩序、教学内容、教学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一书是苟欣文、邓新民、蔡敏编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2017年出版的著作。该书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建立了连接通道,并用较为系统的方法开展学术研究。在书中,学者们着眼于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
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学习方式以及工作手段等。在信息化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校也应当进一步改良教育教学方法,将信息化手段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推进高校教育的信息化改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优化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当中,也可以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