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雾,打着疙瘩游移。 透过滹沱河的桥孔往东瞅,元宝村模糊不清,两岸也灰不溜丢。河风不爽,黏糊糊的。船、树和庄稼显得阴沉暗淡。河岸上的汽车,走马灯似的来来往往,河面跳出一艘汽艇,与渔船擦肩而过,游人欢呼,举起手机拍照。汽艇喷溅的浪沫子打到了船板上,薛志军驾着渔船趔趄一下,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慢慢平缓下来。渔船在黄昏的河面上漂荡着,薛仁贵和栓子歪歪斜斜地睡着。这一颠,两人醒了。“呸!”薛志军眼里
谙熟文学创作的朋友都知道,作为精神意识形态之一种的文学创作,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成为及时捕捉表现时代和社会变化的感应器。关仁山的小说创作,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不仅能够及时地感应捕捉到时代和社会变化的各种信息,而且能第一时间在作品中作出相应的艺术反映。虽然有时候也会因为过于迅疾而难免在艺术上显得粗糙,但作家对时代与社会神经的格外敏感,无论如何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充分肯定。 对于小说
1 风息了,是在雪落下时息的。风好像很懂礼貌,不能抢了雪的风头,突然就息了,隐身了,雪就成了唯一的主角。雪很大,在北京,多年来没有这么大的雪了,像棉絮一样在空中曼舞。不消多久,地上的积雪已经很厚。 温宁渔看到,纷纷扬扬的雪花中,有人向他挥手——温宁渔开着车,蜗牛般慢慢行驶在三里屯东街上。他睁大眼睛,努力伸长脖子,以便看清前方的路况。前方一片白,看得到的都是白,绿化带、路牙石,白得饱满而臃肿。路
1 老板你点吧。女孩说。 我能吃辣。老沈说。 这个我注上了。女孩说。 你头巾真好看。老沈说。 老沈望见女孩昂了一下头,似乎想证实一下头巾是不是还在头上。 你长得真好看。老沈又说。 老板你点菜吧。女孩笑着说。 你一定是在鄙视我。老沈说。 老板怎么会呢,我看你还是点菜吧。女孩说。 我吃干巴菌,用青椒炒,不能放干辣子啊。老沈说。 你只点一个菜?女孩问。 你看我像那种人吗?老沈说。
一 艾比已是医学院三年级的学生了。三年级除了要考出美国国家行医执照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还要去医院做见习医生。通常见习医生需要一年或者更久,到了四年级就可以向医院申请住院医师的培训项目。艾比一想到这些就头大,别的不说,仅每年向学校贷款的学费,都令她觉得,即使做了主治医生,也得还上好多年。真不知道读医学院值不值?不过话说回来,艾比是那种虽然欠了一屁股债,该买的还是要买的人,一点也不亏待自己。 艾
唐宋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归入散序、中序和破三大段。 入破即为破这一段的第一遍,借指乐声骤变为繁碎之音。 —— 题解 一 立秋过后,天时明显短了一巴掌,当半朵白莲花似的晓月与东升的旭日笑脸相迎时,老皮驴请人把十二头驴子装上解放大卡。送走工人,净了手,摸出半包劣质烟,顶出两支,一支敬司机,一支犒劳自己,然后靠树蹲下,再拧一支九分口的老烟卷儿点醒,袅出一缕青烟,让驴子一一受气,受一口,打一
1 有个光头男人双手掏着兜,被团团围住,像是在讲课。这群人刚看完电影《狗十三》,他应该是主讲人,说话有点结巴,一直在撇嘴。说着说着他忽然僵在那里,随后,捂着嘴往外冲,躲在厕所里久久不出来,立在窗口张望。 阮玉凤在厕所外面,小声叫多宝老师,问他有没有事。她没问多宝为什么忽然失语又夺门而出,也许她觉得那不是他们的开始,讲《狗十三》的多宝是个和她彻底无关的人。多宝不一样,从厕所一出来,和她劈面相逢,
1 “江水自茫茫处远道而来,细浪卷出一簇簇白花。江畔芦苇丛生,秋风乍起处,芦花与白鹭齐飞。江中孤山一座,不高,不奇,亦不险峻,形如蛤蟆,点黛浮青……”在《石匠与山》这篇人物专访中,秦若冰撇开人物,驻笔对《摩诃山图》一番工笔细描,着实是不吝笔墨。云崖极喜欢这段文字,写得太妙了,甚至妙过画本身。画是老画,内容甚简,寥寥数笔,本无大看头,云崖却百看不厌。他常常对着画发呆,躯体留在画前,灵魂走进画中。
1 神医年纪并不大。就像女人的年纪,是秘密,也不算秘密,只是不轻易对外透露,知道的人不多,想知道的又猜不准,就变得神秘起来。神医穿戴也讲究,一身藏青色古袍挂在身上,脚上是一双老北京布鞋,肚子鼓鼓的,走路慢慢悠悠、四平八稳。有患者猜测说:“神医得五十开外吧。”但神医老婆是个货真价实的八○后,长得白净,穿着也时尚,此言便成了笑柄。两人搭伙来卫生院上班,一前一后,一胖一瘦,还真像一对父女。 这种老成
老余第一时间把丁小兵和老何周末要来的消息告诉了老左。 丁小兵和老何,与老余、老左相识于一年前的一个省内培训班。为了方便管理,五十人的培训班分成了五个小组,他们四人恰好被分在了同一个小组,小组长由丁小兵担任。之所以让丁小兵担任,可能是会议组织者在他的简历里发现他来自某个职能部门的缘故。好在丁小兵看上去一点都不像个机关工作人员,整天嘻嘻哈哈的。老何相对比较忙,手机总是响个不停,浓重的方言再加上过快的
关于带学生 这次有机缘结识你们几位青年朋友,很是高兴。不过,你问我属于几流作家,我很是惭愧,因为实在只能让你失望。写作将近半个世纪,除了最初的作品还有些反响,此后就都寂寂无闻,写了等于没写。不管走到哪里,知道的人一提起的都只是遥远的旧作,让我面红耳赤。这么多年,被退稿依然是常事,发出来的作品也几乎没有反响,即使是获奖作品,圈内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更别说圈外的读者了。有的刊物因为约了稿,勉强采用,之
1 站在五楼窗前,眺望前方500米处的田园风光,田园里有一大片一大片的稻麦,铺展开来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城郊地带,树荫下三五人或下棋或打牌或闲聊,偶有一头老牛被农人牵着,在田埂上安静地吃草。初夏的太阳朗照头顶,仿佛命运的灯盏恰逢其时地高悬,世界也为之灿烂起来。 这一带距城区约八里路,故曰八里庄,这里田畴与村庄相连,是典型的城郊地带。八里庄其实也只是一个野名,仅在市民间口口相传。近年被汹涌而至
一 外婆蜷在后窗下的一把旧藤椅上,身子蜷成一团,像一只昏昏欲睡的猫。 那是一扇老式木窗,四方的窗棂被漆成深红,窗玻璃上有雨水流淌过的痕迹,显得有些脏污。窗外,稀稀落落地扎着几丛芦苇,常年的干旱使得它们和外婆的身体一样,瘦削而单薄。若是伏在窗下,透过芦苇的叶隙,能看见远处横亘着的一片荒原。清醒的时候,外婆会久久地凝视荒原,仿佛一尊雕塑。 那是一片真正的荒原,墨灰色的大地,被一条条鸿沟和土塬分割
如何运用 AI 辅助 完善小说结构 在这里,我将以一位人类科幻小说写作者的身份,与AI进行多轮对话,借助AI工具来探索如何构建科幻小说的结构。我们以前一篇专栏文章中“末日幼儿园”的故事为例,看看AI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 以下对话中,H代表人类写作者,A代表AI助手。 H:你好,我想写一篇以“时间裂缝”为背景的末世科幻小说,故事发生在一所幼儿园里,主角是一位男性作家和一只来自未来的机器猫。
由清明杂志社和江山市生态作家协会主办,江山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文润江山·全国生态文学”征文,自《清明》2023年第3期始,至2024年第2期截止,共收到来稿近200篇,选登稿件18篇,专家评选小组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一等奖 《重生般的喜悦》辛 茜 二等奖 《明月见湾》房 伟 《拐弯处的遇见》张道德 《平芜远树》丁莉娅 三等奖 《种子的魔力》王善常 《卷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