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们的一生做周详的准备,不管是哪种准备,都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愚蠢行为。这种准备,首先假定我们会长寿,我们可能活到人类最长天年——有多少人能活那么长久!即使能活那么久,对于所完成的计划而言,也太短了。因为要实现那么多的计划,需要的时间比我们在开始时所想到的要更多,而且沿途会有许多事故和障碍。 在人世中,究竟有多少人能达到目标?最后,纵使目标达到了,我们思考时间对我们的影响,不管是我们的工作能力,
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因此,就像喜欢品评人物一样,人们也喜欢议论城市。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城市民谣了。但是,正如有的人个性鲜明,有的人不太出众,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会受到关注。中国的城市毕竟太多,其中大同小异的不在少数。显然,只有那些个性特别鲜明的才会受到关注,因为个性鲜明才会有魅力。 中国有个性有魅力的城市很多。 1998年,广州的《新周刊》出版
我常在想起江南时,想起烟雨朦胧的季节,那沿着黛瓦白墙滴答的雨滴;我常在想起村庄时,想起绿波荡漾的田野,以及那青砖黑瓦的屋顶。 那些在瓦上汇成溪而又落下的雨,那些在瓦上流淌的岁月,组成了多少人的淳朴记忆,也组成了诗意的中国记忆。若青砖黛瓦远去,中国建筑的古典韵味,便要减损几分。 爱中国建筑,最爱是徽派。难忘记,徽州古城内,长长的巷子望不到尽头,粉壁黛瓦,马头翘角,雕栏画栋,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风
好象每座城市都有一座古镇、一条老街,时光在巷子里弥漫,岁月在石板上留痕。走过许多地方,我与它们萍水相逢,却似有着深交多年的默契。 早上八点以前,黄山的屯溪老街是不会苏醒的,断断续续的小雨,几声清脆的鸟鸣,让这里的清晨显得安然而静谧,只有偶尔几位原住民和清洁工稀稀拉拉地走过,全然忘记了昨夜的热烈与喧嚣。 漫步丽江古城,转角就能遇见长短不同的街巷,石板小径蜿蜒曲折,小桥柳岸茶楼林立,抬望头顶,半空
长安街,是一条街吗? 对几乎所有中国人来说,早在双脚踏上长安街之前,就已有了关于这条街的记忆。 曾经,封建王朝与市井烟火以此街为界,隔开两重天;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的铁骑从此踏过,蚕食了中国;同样也是以此为起点,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而后一个崭新的中国茁壮生长,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长治久安”的美好图景,跨越百年,自这里走进现实。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长安街,不只是一
小城在滔滔沁水河畔,它的标准姓名,叫润城镇,这是一座绵延二十几个村落的古镇,有着上千年的古久文化。千年的痕迹印刻在小城的每一块砖墙瓦缝间,身处其中之人,也许不会人人都去探究其历史,却人人身上都熏染着历史的气息。 十五六岁的年纪,小巧的录音机开始流行,作为某个职业学院的学生,那富足的闲暇,便用来收集各个年代的流行歌曲,用五颜六色的彩笔将斥巨资所买的歌词本装点得绚烂多姿,然后用自认为娟秀的字体抄下一
写作对于我,似乎挺简单,我和我的作品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 我从小就喜欢写,喜欢文字,像小孩做游戏一样玩文字。其他的方面我似乎都不行:数学不行,逻辑思维不行,还经常犯一些低智商的错误。但唯独文字,醉心于它,希望把它用得炉火纯青,希望用它展示出生活中隐蔽的那些部分。这些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潜伏着,大家却不便说明,实际上就是我们生活的另外一面。 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另外的一种生活,就像是阳光下有我们的阴
一般而言,朋友越来越少,说明你老了。朋友的数量递减决定你老化的程度——没有心情聚会了,没有兴致交往了,没有精力倾诉了。更重要的是你看透了人生,过去N多的朋友其实不是朋友,也就是说你对朋友的质量开始精挑细选了。 我的人生经历也许太特殊,所以朋友越来越少的原因却有些意外,不是我没有心情和兴致,也不是朋友的质量,而是我的朋友大多都离开了这个世界。特别是交往过的海碰子朋友,几乎全都“没有了”。因为我交朋
今天是我60岁生日,没啥庆祝活动,就吃碗面,说几句话吧。说来大家可能不信,我从小到30多岁,就没有庆过一次生,面都没有吃一碗。我父亲是一个没有仪式感,或者说反对仪式感的人。他从来不给自己过生日,也不给孩子过生日。也不光是生日,他对一切节日乃至一切礼节无感。在这样一个家庭长大,自然也就习惯了不过节,包括生日。对我们来说,所有的日子都是一样的,好也一样,不好也一样,所有的意义都是人为的。再往后,我还知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恳切地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在这里能有一点,才算是真进步。人类所以超过其他生物,因人类有一种优越力量,能变化外界,创造东西。要有此变化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如果我们本身是机械的,我们即无改变环境之力。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植物、动物、人类及微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水无色无味,自然界的水却无法做到纯净不含杂质,因为她承担了养育生命的责任,不论是淡水或是咸水,江河或是海洋。水无孔不入,高低流向,呈现了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山河无恙时,川流不息是动态的风景;雨季洪水泛滥,街道内涝,农田泽国,亦背负了人类许多的骂名。 水是诗意的画卷。因地势落差而姿态万千,因历史典故而风情万种,如桃
去探望一个生病的友人,聊起很多从前的事儿,计划很多未来的事情。她忽然问我:“你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想了半天,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答案。 那阵子,经常带着这个难题去和别人打交道,不管是新朋友还是故友,聊得酣畅时,抛出这个问题冷场,当然收获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人说,最幸福的时刻是加官进爵时买房购车后身体无恙中,有人说最幸福的时候是父母双全、爱人平安、孩子快乐、领导待见…… 都对,但都打动不了
因为话少,所以才写作。写作之人,自言自语,想要表达的,未必是所要表达的内容,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而看文章的人,对号入座,便是在文字里遇见。 时代的差异,多于作者的差异。遇见的文化记忆,大致为一个社群对于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传统习俗、象征符号的共同印象。阅读有体会,心解其意,英雄所见略同。从情绪共情,到认知共情,乃情感转向路径。然更多的遇见,好似打探消息,原来在另外的空间,守候着一个比我还惨的人
有位朋友,儿子六岁时搬了次家,十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 我问,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式和交接。 想不想从前的小朋友?我问。不想,哪儿都有小朋友,哪儿的小朋友都一样。或许儿子眼里,小朋友是种“现象”,一种“配套
生活中,有些人总喜欢先表态,说自己说话直白,刀子嘴豆腐心,然后噼里啪啦地批评别人一通,让别人不要怪他。就我个人来说,我比较喜欢说话直截了当,但是语言又不那么伤害人的那种人。而对那些说话情绪化,刀刀见血,完全不顾别人感受,说话不经大脑思考,还常常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通常会比较讨厌。 这个世界上,没有“刀子嘴豆腐心”这种说法,刀子嘴就是刀子心。因为语言对人的伤害并不比用刀子捅伤人的伤害来得轻。当
磨房是妈的,不是爸的。爸在镇上教书,妈在村子里磨面。每天晚上,我们姐弟三人几乎都在磨面机的轰鸣声中入睡。特别是进入腊月,磨年面的人更多了。年面,要用一季收成里最饱满的麦子来磨,磨出高精的“七五”面粉,蒸出白大暄的馒头,炸出焦香的丸子招待走亲戚的老亲旧眷。 东屋是两间平房,进门就是厨房,里间做磨房。屋里经常堆放着一家家的麦布袋,袋子上有毛笔涂过的印痕,多是主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那时的冬天极冷,雪是
我说说人际关系的事。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实行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中国比较缺少相互保持距离各自尊重隐私的传统,中国人的生活可能有许多缺憾,但是有一条,绝不孤独。 我们很难设想一个人一生与别人很少往来、我行我素、自行其是地活着。 再说,我们的文化传统特别注重人与人的关系,许多道德规范,例如忠,例如孝,例如信,例如义和礼等,都是首先用来规范人际关系的。 我们又特别重视情面,熟人好办事是
时间过得很快,当我还在怀念夏日姑娘们的短裙时,秋风已起,落木萧下,虽然即使飞雪连天的时候也可以看见穿短裙的姑娘,但不管她穿得再怎么风骚,也穿不出夏天的味道。 每到天气转凉的时候,我就会莫名地忧伤起来,可能是缘于骨子里残存的诗意。关于诗意这件事我很少提起,只在朋友聚会场面沉闷时偶尔说说,立刻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诗意还是有用处的,我很欣慰。这次忧伤得比较彻底,因为今年听得最多的词就是
朋友搬了新家后,爱花的她开始了自己的花园梦,天天买花苗,买种子,买花盆,没多久,阳台就被摆得满满当当,根本没有下脚的地儿。她每天下班到家,就是给花浇水、施肥、剪枝、换盆,忙得脚不沾地。过了半年去她家,阳台上仅剩下几盆花了。见我疑惑,朋友解释说,先前养了很多花,需要费时费力照顾它们,特别是到了夏天,需要天天浇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遇上出差更是麻烦,需要请人照管,这些花便渐渐成了她的负担。照管不过来
我想,恋爱的最佳年龄大概在十六岁到二十一岁之间。 个人差异当然是有的,不能一概而论,但若低于这个,难免显得稚气未退,看着让人发笑;而若过了二十一岁甚至年届三十,必有现实问题纠缠不放。 倘年纪更大,就多了不必要的鬼点子。 但我那时还不懂,不懂自己可能迟早要伤害一个人,给她以无法愈合的重创。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如果能真心爱上一个人,那么不管对方是何等恶劣,哪怕对方
小时候读法国小说,我读到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经常吃牡蛎。 什么是“牡蛎”?听起来好高级!当时我想:牡蛎一定是一种非常高级的食品。 后来我才知道,所谓的“牡蛎”就是人人都能吃到的“海蛎子”。 我去南方旅行,当地人告诉我:“你们说的海蛎子,在广东叫作生蚝。在台湾小吃店,叫作蚵仔。” 牡蛎、海蛎子、生蚝、蚵仔……难道都是同一种东西?这让我感到疑惑。听起来,它们的格调如此不同。 同一个东西,不同的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个美学范畴的形成,是总结了长期创作实践经验的积极成果。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一是情随境生。诗人先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有所悟,思绪满怀,于是借着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 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
人间的正义是在哪里呢? 正义是在我们心里!从明哲的教训和见闻的意义中,我们不是得着大批的正义么?但白白的搁在心里,谁也不去取用,却至少是可惜的事。两石白米搁在屋里,总要吃它干净,两箱衣服堆在屋里,总要轮流穿换,一大堆正义却扔在一旁,满不理会,我们真大方,真舍得!看来正义这东西也真贱,竟抵不上白米的一个尖儿,衣服的一个扣儿。——爽性用它不着,倒也罢了,谁都又装出一副发急的样子,张张皇皇的寻觅着。这
有一名棋坛高手,每次比赛前,都要看一遍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的精髓是“无为”“无欲”。一个“无为”“无欲”之人,一个不欲求赢之人,怎么可能赢棋呢? 而恰恰相反,此棋手几乎每赛必胜,就连当时日本顶尖围棋高手坂田荣男也不是他的对手。这名棋手就是吴清源。 有记者问吴清源,为什么每次下棋前都要看一遍《道德经》。吴清源说,看一遍《道德经》,是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做到“无为”“无欲”,排除内心“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工作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个人能否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有些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表现出工作能力上的不足。 那么,工作能力差的表现具体有哪些呢? 答主:职场人情世故 1、不主动汇报自己的进度。 说什么因为社恐,不敢跟上级、领导交流。自己负责的任务到了哪个地步了,需不需要安排人协作,领导不清楚,到最后出了问题,还是领导背锅。 2、专
大暑刚刚过去,天气渐渐进入了“炙烤”模式,外出时,人们的穿衣模式开启了“少短薄”模式。但我们在很多古装剧里发现,不管什么季节,人们的穿着都是里三层、外三层。比如电视剧《甄嬛传》的圆明园宴会,甄嬛于湖边戏水,细心的观众一定会发现,即使是“避暑”,宫里的娘娘们也是依然穿着长袖,领口更是把脖子遮盖得严严实实。 美是很美,但也禁不住让已经习惯了夏日T恤短裤的我们产生一个疑问,这么穿不会很热吗? 实际上
我有一位朋友叫庄信正,是位著名的翻译家、学者,也是研究詹姆士·乔伊斯的专家。 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对我来说,我宁愿把这句话改为“上有天堂,下有书房”。 他说在他年少时就想到:反正谁也不知道天堂是什么样子,他无妨就把它想象成一间书房。 我读到这些话时,为他的纯,以及他与我不谋而合的价值观会心地笑了。我心里对这位忘年友人涌出一股深深的感激。 因为在这个价值观
书海无涯而生命有限,读书当然要选择那些最有价值的中外经典名著。这个大道理听上去很自然,但多少有点乌托邦的意思。至少对我而言,经典作品在自己心智与学术的启蒙岁月中并没有产生特殊的影响。既然这里是公布“秘密书架”,就用不着端起教师给学生开书单的架子,列出几十部经典书目。不如坦诚一些,交代自己实际的非经典阅读经历。法国哲学家萨特在传记里说,他8岁就读了福楼拜的长篇,而我在8岁时读的第一个长篇小说是《高玉
在中国,没有像日本那样清晰的不同“世代”概念,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往往只用“年轻人”和“老年人”来说事,许多人实际上是把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都称为“年轻人”。但是严格来说,1980年代、1990年代和21世纪出生的人,是属于不同世代的。王明远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分析说,这几年虽然人们普遍感觉到过日子都难了,但是对于不同年龄段,难的程度不一样。退休一代受影响最小,他们旱涝保收拿着养老金,依然逍遥快
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 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有一次,为房屋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的全套的马车赶了过来。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我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下来还了回去。
今年国庆节,在石家庄纺纱厂工作的大女儿来看望我。她每年来天津一次,总是选择这个不冷不热的季节。她从小在老家,跟着奶奶和母亲,学纺线织布,家里没有劳动力,她还要在田地里干活,到街上的水井去担水。十六岁的时候,跟我到天津,因为家里人口多,我负担重,把她送到纱厂。老家旧日的一套生活习惯,自从她母亲去世以后,就只有她知道一些了。 她问我有什么活儿没有,帮我做一做。我说:“没有活儿。你长年在工厂不得休息,
一中是全市最好的重点中学,初中与高中都是。我在一中读初三,即将面临中考。中考的竞争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高考。对于立志考取一流大学的学生而言,中考就是一场生动的彩排和预演。我们学校几乎所有初中生升学的最高目标就是考入本校的高中,我当然也是。 我有一位要好的同学,叫李妍。我俩的亲近开始是有些奇怪的。我们在学习中总会莫名其妙地碰到很多一模一样的难题,几乎所有的科目,我们俩在各种考试后就会发现,丢分的题目
阿强今天下班一进家门,就朝迎面而来的“欢欢”一脚,这也太反常了,平日里可是把它当宝贝儿的,这小狗就莫名其妙的灰溜溜走了。可事情还没完呢,做晚饭切菜时因为速度快了些,把个手指头也见红了,嚎叫着喊要创口贴,老婆一看不对劲,今天他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那是在单位里受了气呗,上司把他喊到办公室先是一顿批评,最后临了语气短促又强烈的一句“乱弹琴!” 是夜,阿强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一直像电影一样回放着白
“石头,出来吃饭了!”爷爷朝一间破旧的房间喊道。石头从门边探出脑袋,之后蹦跳着来到桌子旁。他仔细打量着桌上的饭菜——只有一块发黑的硬面包和几片泡菜。“还是只有这些吗?”这句话他已经重复了几百遍。爷爷苦笑着告诉他:“没办法,好吃的都叫富人抢去喽!”他夹起一片泡菜放到石头嘴边:“爷爷这就去给富人拉车,等攒够钱带你吃顿好的……”随后他站起身,套上一件洗白了的皮马夹,径直走向门囗。 “可是爷爷,您还没吃
左 云 本县地处高寒,土地瘠薄,无霜期短。过去,广种薄收,亩不盈斗,口粮不足,人民生活贫困,主食粮内掺糠拌菜(野菜)为平常事。县人自古以来生活俭朴,饮食节俭,虽习惯日食三餐,也有为节省粮食,冬闲天短时日二餐者。一般是早晚稀,午餐稠。历来粗杂粮多,细粮少,以莜面、小米、马铃薯为主食,黄米、豆面、荞面、白面次之。农业合作化以来,又增加了玉米面。近来,膳食明显改善,大米、白面已成为多数人家的主食。
这是一群平日里如夜空中散落的星子般各自忙碌的人,这是一场蓄谋已久却行色简单的旅行。这些别扭的人聚在一起,偏要如星星之火般在春和景明的繁华锦秀中点燃一方清冷孤傲。 六个人一台车,江山依稀能如画,月色未必能倾城,咔咔的车技游刃有余一点儿都不卡,老司机还在为赋新诗强说愁当然不会真的老,倒是美洋洋和好心情是名副其实的很美好。走吧,出发,去拥抱自由的风,去找寻他乡的自己,去陌生的地方触摸让人安暖的熟悉..
作为一名出生在大同的“山西人”,我真诚地建议每一位想要感受正统山西韵味的朋友,先不要来大同。最好是从南向北游玩,把大同当作最后一站。 因为人都有先入为主的毛病,所以我担心您会像我的岳父母一样,被大同带偏了山西的模样。只要往南出了大同,这种误解就会小很多。 大同与山西其余地方有太大的不同。 饮食 比如所谓的面食方面,地道的大同人眼里只认传统刀削面与压豆面,年轻人会再多接受一些后来传入的朝鲜面
从什么地方开始,天空中的云就变得不一样了呢?大概是进入五台山之后。本该飘散在空中像棉花糖一样的云朵,慢慢变成一种非常有凝聚力、白到发亮并且铿锵有力的云。大同曾叫云中,云中之城大约因此得名。 屹立千年的佛光寺就在深山中得以幸存,匾额在风吹日晒中失了色彩,大殿内还能看到后世捐助加固的痕迹,第一次见到这么古老的建筑,庄严古朴,令人肃然起敬。 大殿下面还有一个隋朝建的偏殿,从门后像侧上方看过去,远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