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缓缓行进的车厢中,窗外是连绵不绝的山。山像母亲,养着湿漉漉的树,招呼着漂泊的云。倚窗听风,感受着车厢轻轻地摇晃,仿佛在做一场温暖又缠绵的梦。 随着车辆驶入乡间小道,一大片田野映入眼帘。金黄色的麦穗随风摇曳,太阳慷慨地洒下温暖的光芒。阿嫂阿叔们手扶锄头,脚踏泥地,在广袤的田野上耕耘着,他们用坚实的双臂和敦实的身躯,肩负着丰收的希望。故乡的田野,是一幅幅变化无穷的油画:有时桃花盛开,花瓣如云彩般
亲爱的 日子倒置衍生的深情 虚浮 藏在诗行里的情愫 无端消弭 戒掉的咖啡重新命名 雨水漫过小道 路灯被沧桑老树压低 窗口 一双布鞋落满灰尘 越来越不敢说话了 怕一张嘴 梦 如同玻璃 一碰就碎 举目 都是刀剑 针刺 更多的泪水在眼角含着 灵魂在肉体中挣扎 就像剪不断的流水 在混浊的世界 冲刷着惨白的人生 我想你不在这里 也可以看到 时光会把我
跌进你的旋流 我 不想醒 馨香的气息 摇曳的梦 一层层心瓣带我远行 蕊是帐幔 叶鼓风 蜜蜂弹琴春光中 赤橙黄绿同心唱 高山流水侧耳听 一个让人间亮起来的音符 哆 来 咪 在她的音符里 万花竞放 时光给予她卓越多姿的色彩 灵秀赋予她怜惜万物的柔肠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由她们举起 背负前行 她们的字典里笑意荡漾 伟大 平凡 卓尔不凡 她用最美的语言诉说
海的影子 海总是抢先占据海鸥 抵挡风雨的 用它的翅膀 还有它翱翔的姿态 一只鸥鸟在尘世的存在 如人一样 有着丰富的内核 它从海里和沙滩汲取养料 包容着强大 离开海面的那一刻 它把自己塑成美丽的雕像 向高空抛出笔直的线条 而它的影子与落日一起 滑入到海的深处 盼 冬天的树木光秃秃的 携带着些许情绪 奔向春天 这胶片上的人间并不单调 苏醒过来的肉身和草木 渐渐
你从远方而来 穿越无尽的海空 怀揣一抹暖心的情愫 静静地来到我的窗前 一时之间 有你的来到 充满了人间的灿烂 我迫不及待地卷起闭合的垂帘 满心欢喜地邀请你 却发现你离我很远很远 只知道 你总是与黄昏擦肩而过 黎明才是你的灵魂 你恨过风 也抛弃了雨 选择在每一个角落定居 世间万物 与你拥抱 岁月生死不离 还有我 一梦苏醒 又念着你
我们是两条平行线 偶尔交汇 却注定错过恒久的交缠 回不去的 不仅是昨日 更是那心中的原点 岁月在诗行中翻页 留下的是遗憾和无尽的怀念 生活是场无声的告别 我们在各自的路上 渐行渐远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人 背负着遗憾继续向前 再也回不去那最初的原点 只是在岁月的磨砺中 学会了坚韧和释然
暖风熏烤 成熟的小麦晃动着金芒 一阵镰声过后 谁家老妪孤独地辛劳着 云雀儿调皮地越过头顶 老妪刀刻一样的脸颊布满风霜 汗水漫过衣裳 淌在地上 蹒跚着脚步 脸上泛起一丝悲凉 她早年丧偶 唯一的儿子至今没娶到新娘 前几天臭小子来电 说身体状态下滑 生活不能保障 可怜的老妪 只得拖着羸弱的身躯不停地播种着梦想
踏入草原 如入梦幻之境 绿意无垠蔓延 似思绪的海洋 牧民 毡房 牛羊 野花满山冈 雪峰之巅雪莲 风中松涛 湛蓝天空是无尽的遐想 云朵飘飞偶洒雨滴冰凉 骏马是力量与速度的象征 踏碎迷茫 奔向远方的光亮 夜晚灯火点点似落地的星辰 闪耀着生命的温和与安详 我在这草原上徘徊流浪 找寻着心中那一抹真理的光芒 草原用它的辽阔教我懂得 心要像大地一样宽广 时间在这里沉淀
曲曲环环的山路 层层叠叠的群峰 嫩绿的树叶 连太阳 都是彩色的 醉在 我们的眼中 像火一样 热情 明朗 翠绿 丰富 漫山盛开大朵的白花 紫色 白色 红色的杜鹃 灿烂了季节 是鲜红的旗帜 是老革命家赤诚的心 郎坝的水 清冽透明 依依多情 细鳞鲑在欢快地嬉戏 浪花在编织着五彩的梦 我愿在此大醉三天 一天寻找赵熙郎坝里的爱情故事 一天沉醉于山水之间
最好是北方 然而是南方 灰色大门前 漆 已经剥落 鸟 立在接骨木上 牛在水田里 稻已经低下了头 大米熟了 围了几个少年 没有母亲 母亲在北方的胡同里 没有鸽子 鸽子在屋檐的窝里 没有落雪 落雪在来的路上 被故乡的深情留下 融化 下雨天 城市 乡镇 村庄 我请求炽热的太阳 收敛一下光芒 河里 溪旁 井上 我请求打水的姑娘 收拢一下衣裳 如斧
飘零的落叶独自演出 秋天的舞台 格外寂寥 枝头上的果实还在期待鸟鸣 天空中几朵散漫的白云点染秋境 流水的脚步格外温柔 我站在山坡上 放眼望去 岁月的褶皱爬满眼角 银白色的发丝轻抚我的耳畔 每当想起临别时父母的叮嘱 心口总是 莫名地隐隐作痛 摇晃的秋天跌入我的梦乡 乡愁蔓延在街头巷尾 一瓣霜花 在枝叶间拼命呼救 转瞬即逝的目光留不住 枝丫间的喧嚣 秋雨绵绵 浓
假如 把花儿种在天空 那无垠的蔚蓝 将怒放出怎样的万紫千红 与晨曦共舞 与晚霞齐飞 又会充满怎样的梦幻画卷 假如 把花儿播撒在远处的山峦 花儿随风摇曳 绿茵之上 又是怎样的繁花似锦 如同欢快的精灵 在大地的怀抱中跳跃嬉戏 假如 把花儿种植于桥上 多情的花瓣会与车流交织 又将演绎出怎样的一场 浪漫与邂逅 假如 把花儿种在江岸 波光粼粼间 又会是怎样的花香四
今日 天高云淡 适宜翻阅历史 窗外是天空 河流 以及安静的人间 一朵玫瑰花探出头来 一朵玫瑰花探出头去 洁白而且无瑕 乖巧地使香味四散开来 奔波的旅人还在卧寝 只有我 早早地洗漱 然后向自己问候早安 河滨的榕树上 有一只不知名的远方鸟儿前来筑巢 可是 昨夜它木然地嘶鸣 难道是为了怀念 辛辣的汁液里 散发着腐酵不安 那些未经世故的足迹 那些荒莽的从前 像
身陷绿城 风儿把宁静刮进了森林 经久不息的声浪 昼夜刺激着城市的神经 我把烦躁抛向楼顶 用心在绿林中 寻找一种熟悉的声音 对 那是小鸟的欢叫声 终于 我在社区公园里 发现了小鸟的踪影 它站在高高的旗杆上 四处寻觅着回家的路径 一片片鳞次栉比的水泥林 不是小鸟的栖身之地 它原本的绿色家园 被裁剪成高楼的裙裾 我的心中生出一双翅膀 好想飞回老家守住那份安宁 小鸟
总是在刚刚好的距离 迫不及待地 把你注视 似一朵青莲 纯净至极 好想采下 捧在手心里 总是在刚刚好的距离 贪婪地欣赏 似快乐的蝴蝶 从我的身边飞过 又飞回又飞去 好想追上 把你定格 留到我梦里 总是在刚刚好的距离 默默地望着你 即便是晨练的公园 野地 熟悉的背影 每天都去偶遇 只是悄悄看着 久久不舍 不愿离去 好想 那真的就是你 总是在刚刚好的距
月光下 萨克斯的余音苍凉而委婉 你的脚步渐行渐远 交织了我重叠的迷恋 似水的柔情一点点将我打动 又一点点地将我吞没 对于人迹罕至的大漠 你永远是一种来自生命的诱惑 无论是漫步在丛林小径 还是栖息在森林与小溪之间 你的一举一动 无时不在渲染着老屋里的梦境 思想的火花原本就很真实 那些在掌纹之间潜伏的歌谣 可能会是你曾经朴素的情怀 你留在我枕边的那本诗集 黑白分明的封面
梁溪河畔繁花烂漫的时节 我由芬芳簇拥 进入贵府时 您已从时光隧道的那头赶来迎我 一袭青衣沾满风尘 慈祥的脸看过我 看过小院 缕缕阳光就如金线 织成了一幅幅醉人的画卷 挂在我眼前 撼我心魄的一幅山水长卷 是一个无声世界的立体再现 画面上 每块山石 每滴水 每株古树 哪怕 每一棵小草 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让我这才知道 现在盛世里的月亮 她的银光原来是在这个世界
感谢今生有缘 生在中华乐园 大美中国多么壮美 灿烂文化历史悠远 带一缕阳光走天涯 去看秀美的河山 看那高山密林 看那小溪潺潺 带着深深的眷恋 走向太行山 看秦岭多壮美 阅九寨多斑斓 最美黄山的云 惊奇华山的险 看那天朗气清 把爱播撒人世间 感谢今生有缘 生在中华乐园 长城内外多么辽阔 大江南北秀色可餐 带一缕阳光走天涯 去看壮丽的河山 看那南海碧波 看
停在经纬的一个点 不知向何处伸展 北极的中心点 向哪里走都十分艰难 留在寒冷的极限 走在感伤的边缘 问爱可否在这里营建 谁愿意 住在冰窟里面 用灵魂相互温暖 你又不喜欢生鱼片 我怎忍心你冻泪成钻 在爱与分隔之间 我选择为君牵绊 你说我 没有因纽特人勇敢 不敢把爱巢兴建 爱也不一定完全 维纳斯诠释浪漫 爱君永远 枷 锁 梦里你偷偷出现 把我的眼泪赚翻 我
眸中有光超越黎明前的黑暗 跃上心头 触动着的至柔至软的善良 不驱逐 不撕裂 完完整整地拥抱与暗夜和解 等东方天宇泛起鱼肚白 她驰骋在地平线上恣意挥洒着绚烂油彩 踏着云梯直上 照亮 七彩世间了然于黑白结界 矛盾对立消融于太极圆点 一起 脚踏实地 走过昼夜更迭 丰收在即 独 她 独步在阳光炽热的泥土间 任阴郁自狭小的胸膛抽离 汗水如同泪水一样“夺眶而出”
文字的小树渐渐长大 这十二年的年轮特别有趣 文学的贵人换了一位又一位 初心如雪 寒梅暗香 朴实无华 老师教授一拨拨 红颜绿颜美如花 三江四海神州行 我的文友遍天下 休息写诗的空隙顺便上上班 十二小时以外也活得潇洒 周末假日天赐良机 我与文字心有灵犀 跳舞的灵魂万里挑一 燃爆“科目三” 海阔天空 大雁在蓝天五洲抚琴 心忧世界和平 自由平等 我与文字一次又一次
冬天就要过去 春天就要到来 孩子 我们重新来爱这个世界 爱春暖花开的大海 爱绿色的山冈和平原 爱黄昏中 放飞风筝的老人 我们回家 把家门口的树好好抚摸一遍 爱每一个走出家门的幸存者 孩子 我从来没有这么深情地爱过 当我抱起你亲吻时 会想起灾难中已经死去的人 孩子 这来之不易的春天 又让妈妈涌出了泪水
我分明听到 一朵花开的声音 胜过和雅 空灵的梵音 一朵莲 悄悄打开 粉红的柴扉 荷 早已撑开玲珑碧伞 为一朵莲的到来 苦苦守候了一个季节 为一瓣一瓣打开的花 写诗 每个词 都晶莹 如荷叶上滚动的水珠 每个句子 理当 像蜻蜓 生动一段静美时光 在一朵花开的时光里 静心 合十 禅坐于梦 为一种圣洁 打开自己
昨日家中好不热闹 闯入来自远方的八位不速之客 他们衣着怪异 驾驶铁皮巨兽浮水而来 他们腰携铁剑 手持长枪 他们还说带了礼物 让我不必客气 他们放几响礼炮 把窗户炸破 把大门轰开 他们点起大火 烧了个三天三夜 他们竟然说— 让我不用惊慌 这是向我问好 他们离开时 硬说要带走回礼 左手青铜礼器 右手名人字画 他们见啥抢啥 这 哪儿是客人 湖水与月光 我
风 是有味道的 在秦池 一定是酒香 无孔不入 如影随形 是五谷杂粮 拥吻交融后 呼出的朴实而浩荡的大地之气 酒香 是流动的风 秦池的风 是有翅膀的 自齐国起飞 从田无忌的“千日醉”开始吹 吹过秦始皇挥毫的“神池” 吹酣过唐人李贺 喝令月亮倒行 吹醉过宋朝道人 一杯 长歌狂游梦乡 秦池的风 修行了上千年 被此风吹过的人 有的醉了 却清醒 有的醒着
我和远山 隔着河流 田野和村庄 我常常会静静把它凝望 我见过它雨后如美丽的新娘 朵朵白云是她的婚纱 蓝天衬托着她 清秀出尘的身姿和脸庞 我见过她披上彩色的霓裳 在清晨和黄昏放出异样的光芒 当淡淡的云烟笼罩在她的身上 她迤逦的身躯又似在梦的天堂 当白雪为她披一身素装 她纯洁的模样迷醉了多少心房 她总是安静地躺在那里 仰望日月星辰 迎来雪雨风霜 远近不同 浓墨淡彩
钟灵泰影,碧汉暝暝迥。 光灿灿金城秀,如灵幻,波光冷。 曦晖方漫岭,月横星影静。 唯愿雁传心语,渺渺梦,休惊醒。 醉花阴·梦元宵 凛凛北风凉彻夜,帘外寒尤烈。 竹爆闹元宵,璀璨华灯,朗朗中天月。 寂寂梦醒思仍切,把酒南天阙。 塞北又江南,孤苦谁怜,唯倩媛娥谢。 青玉案·给友人 远山隐隐烟霞绮,碧波艳、夕阳丽。 夜静烛残空寂寂。 酒酣沉梦,朦胧醉意,春怨秋思抑。 霜枝簌簌凉
芝芝草磐石 僧魔盗梦 虎兔交媾 午门龙斗 万窟葱葱 千红如也 艳脂轰轰 英雄杯同 玉锁金凤 囚居深楼 名曰: 化境天香 人间极乐 大古太须弥 袅娜风绰 铅浴溶出的芙蓉 牡丹挂画金裱悬梁 落款却是四字真言:“国色天香” 前半夜茯苓霜滑骨坠落 坠落在七色蜘蛛编织的一张迷情网中 粉蒸砒霜琼浆变作仙药 “吞入口中,长生不老” 紫荆冠遗落夜明珠 串成眼泪戴在手上
侠客行 一把剑其实不适合闯荡江湖 人多的地方 故意把酒碗摔碎 碎片用来治愈热闹的缺口 夜晚 在长安街市找不到梯子 想爬到院墙里 为了一年一度的月色 还是用剑换一把锄头 挖出埋下的头颅 千里之行 划到河水的中央 顺流而下 冬季的无眠 雪下了一整夜 埋住所有的脚印 寒风中 火棘树围住树上的猴子 谁也不知道 猴子如何跑到树上 火棘树如何围住它 争执着 嚎叫声
我是父亲倒下时 站起来的一棵苦楝 我把父亲的生命延伸到高空 成为挺拔的精神 抑或风范 父亲倒下时 家里的生活挂不住碗 亲友因此成了陌路 人情向来都比纸薄 最多只隔三分钉板 经一场变故 摔一次跟头 或许就能把世事看穿 我在岁月的轮回里 体味着季候的冷暖 我把罹患看作殊荣 嘲笑温室的花草弱得可怜 我是父亲倒下时 仅存的一株独苗 我生命的种子也将在风雨中繁衍 只是
月光下的海 静谧又深邃 波涛轻拍着沙滩的边际 想象中的船只摇摇晃晃 在深蓝的水面上划开痕迹 星星藏匿于夜的帷幕之下 如同沉睡的眼睛 偶尔眨动 偷看人间的温柔与坚毅 慵 懒 秋日午后 暖阳慵懒 长椅上老人慢悠悠地讲着往事 枫叶随着秋风起舞 在记忆的池塘里 激起阵阵涟漪 悄然走过 听一段时光的单曲循环 任岁月在脸上刻下细微的纹理 思绪如同故纸堆积 时光静好 漫
烟雨蒙蒙 落了一地珍珠 行人俯首匆匆 天露浸湿了路上的脚印 雨雾朦胧中 一把粉红色的小伞 轻盈娇艳 如盛放在碧池中的一朵荷花 风儿将雨帘翻卷 娇艳的小伞化作雨中的蝴蝶 一张花样的脸儿 在天地间灿烂 天公羡慕人间的美轮美奂 也献上一条七色的彩练 人在雨中的娇俏 让所有的美黯然失色
记忆常德 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 那红色的血脉在大地涌动 是先烈的誓言在时空里永垂 太浮山的晨曦映照着红色的文明 浯溪河的波涛翻滚着革命的风雷 常德的山川铭记着壮志 常德的江河流淌着豪迈 红色的记忆被岁月装订成册 每一页都写满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红色常德是英雄的篇章 每一页都写满了无畏与担当 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热血 每一条街巷都传颂着豪迈 那硝烟弥漫中的冲锋呐喊 成为历
南郊有一村落,河渠从中而过。渠东富贾云集,渠西贫穷困厄。 渠西最东户愤愤不平,日思越渠,夜不能寐,常于夜间伫立东墙之上,仰鼻闻酒肉,侧耳听丝竹,夤夜返屋,斥之奢靡败家。于是,其发愤图强,广植林、深耕田,家境渐至殷实,“中殷实”之美名亦欣然接受。 是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殷实特将粮草置于房前屋后以示雄壮。但只见柴草高企,迈越屋顶,绵延数十丈;储粮爆满,犹如累卵,几近挤落东墙。中殷实傍晚踞于储粮
灯光一点点暗淡下去,人们陆续进入了梦乡。薄薄的轻雾弥漫在小区上空,像是为这片即将陷入沉睡的华美屋宇笼上一层薄纱。你仔细看时,会看到依稀还有那么几户人家的窗户里仍透出些许光亮来。比如,处于小区中间位置的某个地方—淡绿色的帐子里,女主人身着白底蓝花的棉质衣裤坐在床的一侧看书。旁边静卧着她的女儿—一个四五岁的女孩,唇角紧闭,把她的一只嫩小的藕白的脚丫子斜搭在她妈妈的腿上。 女主人戴一副近视眼镜,有些枯
失衡的天平 又是一年夏末秋初。明玉像从前一样,独自走在校园的林荫路上。上海潮湿的气候刺激得她打了个喷嚏。第一次离家,一切都是未知数,一切崭新又陌生。 明明是魂牵梦萦的校园,明明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专业,可想象中的欢愉在只身一人的陌生中被一点点碾碎,直至消失不见。 夜深人静,她伏在桌上,除了室友均匀的呼吸声之外,只有黑碳素水性笔在纸页上摩擦得沙沙作响,笔锋在纸面刻下轻微的印记,娟秀的字迹在日记本上
大舅哥是一名将军,此次退休回农村探亲,作为妹夫的村民老邹邀约过几次,请大舅哥赏光到小镇最为豪华的酒店做客,都因大舅哥口称有事被推后。 老邹不免嘀咕,的确,一个农民亲戚怎能攀上将军的肩膀头,将军什么样的高楼大厦没见过,什么样的山珍海味没尝过,怎么会稀罕微不足道的乡下饭呢?转念一想,他不来这儿总不能怪一个普通百姓不通情达理吧,于是老邹把预备请客的钱递给了老伴儿,还酸溜溜道:“‘小庙装不下大菩萨’‘没
中学时,英子学习一般,长相也很一般,在人群中丝毫不显眼。可英子的学霸同桌文学子,突然闯入了她的世界。他向她告白,说她笑起来很好看,她的笑容就像是一朵绽放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让他心满意足,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加美好。 爱情是激发潜力的源泉,英子开始热爱学习,暗暗发誓要和文学子比翼双飞。 英子陷入了爱的深渊,也对文学子倍加关注起来。英子喜欢他阳光下打篮球的样子,喜欢他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样子,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家住在广东粤西一个落后贫穷的小山村里,那时国家实行的还是合作社制度。 我叫依梦寒,因为我家没有男孩,所以起个小名叫丰丰,代表丰衣足食、吉祥如意的意思吧。在当时的小山村,没有男孩的家庭,是很受排挤的。爸爸妈妈因此受了不少委屈和欺负。生产队所有脏活累活都被分配给我家干。 记得我刚七岁那年的农历腊月份,有一天放学回家,爸爸吩咐我说:“丰丰,去帮爸爸放牛吧。”“好的。”腊月的天
很久没有回老家了,深夜,我常常梦见自己的村庄。在我眼里,乡村十年前就变老了,树没有以前那么高大茂密,水也没有以前的澄碧荡漾。父亲那顶破草帽也显得更加陈旧破烂,他曾亲手扶过的犁铧已是锈迹斑斑,只有从土灶里冒出的炊烟中,还能闻出熟悉的香喷喷的味道。水汪汪的池塘浅了许多,也变得浑浊不堪了。笼圈里的鸡鸭猪也开始说抱怨的话了,抱怨吃的不再是高粱,而是掺杂过多的饲料了。 记得最后一次回老家是在十年前的秋日。
年前,我们全家急匆匆地搬进了新居。主要是考虑到年迈的婆婆,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每天要爬楼梯上下六楼,着实吃力,所以我们一商量,买了些简单的家具就乔迁了。 搬入新家之后,我发现书柜里空荡荡的,之前老房子里的书来不及弄来,要点缀新家的书柜就只能另想办法。 一开始,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花店买花。街上逛了好几圈,看到“玫瑰花坊”“花之语”……转来转去,竟无从下手,更未买到称心如意的花卉,只能悻悻而归。街
时光不慌不忙,走过的地方总是闪闪发光。 清晨,一切都是睡眼惺忪的模样。阳光淡淡地洒落下来,我站在阳台上眺望远山,青黛色的远山总是默默地守在那里,守着岁月四季,也守着我的清晨和黄昏,我看着一切都在渐渐苏醒过来,听空灵婉转的鸟鸣,听拖着腔调的蝉鸣,听生活开始忙忙碌碌的声音。 今天的咖啡微苦,但我觉得喝着特别真实,生活本来就是真实而简单的,以至于在回望岁月的时候,仿佛又走回去了一样,快乐、天真、顽皮
阳光,穿透柳絮的飞扬,跌落在凌乱的一角,破碎出色彩的褶皱。我细数着那每一道或深或浅的印迹,于记忆荒芜的城垣里,把往事雕成文字,潮湿了心中阳光的味道。我知道,那是我一直以来追寻的方向。 当我踏上前往武夷山的路上,蝉鸣独唱的日子已经悄然逝去,绯红万点的花海早已目不暇接,野花特有的情调让夕阳不再美丽,夺目岁月的脚步匆匆且沉重。我强撑着睡意终于到了期盼已久的景区。 早晨,天还没有大亮,东方隐约现出了鱼
20世纪80年代初,父母倾尽积蓄,在周家岭村买下了一处一厨一院一卧的旧宅。宅西有一片空地,母亲说原先是个磨坊,不过砖瓦横梁早已不知去向,只留下一个谁都搬不动的巨大磨盘,露出刻满花纹的上半截儿杵在墙边。 大约十年前的一个中午,我捧着堆青边饭碗,盘腿坐在磨盘上,边吃边逗从小弄堂钻出来的一条黑狗,耳畔突然响起一个苍老干涩的声音:“我家老吴呢?”猝不及防的话语,让我差点儿一个倒栽葱摔到地上。我侧过身,看
20世纪50年代前后,无锡市北门外的北七房乡,有两个年轻的党员,一个叫郁品泉,另一个叫周品泉。郁品泉是塘村北郁巷人,区委派他来做乡长;周品泉是土生土长的周家巷人,担任农会主任。两个“品泉”志同道合,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亲如兄弟。 北七房乡下辖几十个自然村,地盘很大,却只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北七房小学。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和紧迫的扫盲运动,让他俩一筹莫展。郁品泉对周品泉说:“你回去把老家的祠堂腾出来,再办
它是只流浪猫,一个多月大时被一家宠物店收养。儿子儿媳有一次去逛宠物店,遇见了它。它喵喵地朝他们叫,那声音嗲嗲糯糯的,一点儿也不惧人,还走过去用头蹭他们的手。几次下来,他们就和它难舍难分了。于是,它就成了我家的一员。我们见它棕黑色的毛,背上的黑点像极了芝麻,还特别黏人,故给它取名“芝麻糖”。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猫,总觉得它们很谄媚,有点儿贼头贼脑的,冷不丁从脚边蹿过,让人心惊肉跳。再有,这只猫是典
夜深了,独自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透过窗户玻璃,遥望星空,不由得想起了父亲。父亲离开我整整十八年了。十八年来,我从未停止对父亲的思念。尤其父亲的谆谆教诲,时刻回响在我的脑海,鞭策和激励我永远向前。 1930年,我的父亲出生在达拉特旗蓿亥图一个贫苦的牧民家庭。当时的老百姓都过着贫苦的生活。1934年,爷爷因一场意外不幸去世,奶奶背着年幼的父亲一路逃荒到蓿亥图。蓿亥图是达拉特旗西部一个很偏僻的牧区,这
今天是正月十二,也是娘离开人间的第十一个忌日。按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大年还没过完。娘啊娘,我的亲娘,您怎么这么急着和爹团聚呢?爹也仅仅走了一百天啊。 想想我的爹娘,这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受的累是很多人想不到的。爹娘相比,娘更不容易。在我幼年模糊的记忆里,娘是我们兄妹五个的顶梁柱。 爹离开家时,我家最大的哥哥还不足九岁,我的姐姐比我大一岁多,我也不足五岁,下面还有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妹妹,娘还怀着我的
有一天,我发现家里的坚果吃完了,什么腰果啊,核桃啊,都没有了。我想起橱柜里还有花生,赶忙找出来,盛出一小碗,然后坐在餐桌前吃起来。 把果仁放进嘴里细细咀嚼,越嚼越香。吃着吃着,我想起小时候猜过的一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谜底就是花生。花生,学名落花生,俗称长生果。据史料记载,它大约在十五世纪末或十六世纪初,从南美洲传入中国,并从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传播。明朝的《常熟县志》中就有
阳春三月,老家门前的半山坡上开满了雪白的梨花,白得耀眼,远远就能看见,俨然是春天乡间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群可爱的白精灵,总能让人顿生喜悦和淡淡的幸福之感。春风一吹,那种微微的淡甜香气便弥漫在整个山坡间、田野里,也弥散在每一个田间劳作农民的心坎上。看着这白花,闻着这花香,不觉得想到那秋天里又脆又甜的秋白梨。这是部分小精灵修成的“正果”,它埋藏着我儿时的记忆,埋藏着我的童年。 记得每到秋收果熟时,母
向紫柏山顶峰攀登,原本徒步穿越原始森林的途程,被空中索道所替代。于是,我和剑锐兄搭乘同一辆缆车。上车后,我们开始还是安分守己的,像两个乖孩子,坐直身子一动不动。随着缆车向上滑行,我们开始兴奋起来,双手端着相机,两个老顽童不停地变换着姿势。待缆车越往上攀升,我们终于坐不住了,被紫柏山的秀美风光撩拨得不能自已,索性上下左右,前后里外,全景式地欣赏拍摄起“英雄神仙”张良隐居过的这片大好河山来。美,把我们
如果说人生如戏,那么我说书就是戏中的中流砥柱。跳出生活的苦涩和劳作的疲惫,走进书的海洋,感受文化的气息,得到肉体和灵魂的洗礼。品几分诗意,赏几篇美文,陶冶情操! —题记 懵懵懂懂的时候,我的祖父就经常告诉我,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一句话:“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是啊!正如高尔基说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像沙漠里的指南针,又像黑夜里的北斗星,默默地为人们
首先,我向大家强烈推荐石佳能老师所著的《侗族文化研究笔记》。与石佳能老师多年的接触,让我确信他是一名品德高尚、知识丰富、忠实研究侗族文化的优秀学者,更是学术界令人敬仰的好领导、好老师! 《侗族文化研究笔记》是一部深入研究侗族文化的学术著作,涵盖了侗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舞蹈、风俗习惯等,探究了鼓楼文化、民俗活动,以及侗族的历史迁徙等问题,它无疑是一部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学术瑰宝。在这部著作中,
青春有些惶恐,青春有点儿迷茫,青春充满期待,青春也总是有些向往。逝去的青春,也总是成为我们以后人生常常挥之不去的一段念想。当岁月在脸上刻下沧桑,当对镜子自照鬓角已染满秋霜,当无情的现实粉碎了一个又一个浪漫的梦想,当“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憧憬跌落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悲凉,我们总是在岁月的深处回望青春,畅想那些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时光。当毕业季的钟声敲响,当一年年不同阶段的孩子开始起飞追逐自己的梦想,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尼采 “日烧红艳排千朵,风递清香满四邻”,诚如古人所言,先贤钻木取火,晨理荒秽,夜荷锄归,劳动的汗水凝成鲜妍,岁月的微风携着劳动的清香拂面。新时代大学生踏着改革的浪潮,更应铭记:春耕夏耘,劳方所得,人生在勤,不劳何获?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自立自强、努力生活的阿姨,我看不到她向生活妥协的颓唐之气,却看得到她日日夜夜“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昂扬姿态。 “
小时候,姥姥总说:“你快长大吧,可以读到很多书,能看见许多我们终其一生也见不到的景色。”“别回头,向前走吧。”“不用经常回来看我,半只脚入土的人有啥好看的。”但是,城里住久的人往往是很向往乡村生活的。对我而言,只有寒暑假才能离开喧嚣的城市,回到淳朴的避风港。 同样的盛夏时分,乡下的阳光总比城里的更炽烈、更直白。姥姥家门前有一条小溪,犹如大自然遗落的一道蓝色飘带,阳光洒在水面上,如少女波光粼粼的裙
不久前,我踏入了磨石界下的一个小村庄—东边村,这是个不曾被喧嚣打扰的村落。流水潺潺,水车仿佛是时光的守望者,沉默地伫立在村边的小河边。岁月在轮转间沉淀,水车的身影逐渐模糊,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中,它正缓缓远去。 清晨,村中的老人依旧来到水车旁,深情地注视着水车,老人们说,水车是村子的根,曾经,先人的智慧将它踩动,灌溉着一方田地,滋润着乡亲的心田。述说间,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仿佛又浮现在眼前。“大家
女儿读小学五年级时,生了一场重病。刻不容缓,我第一时间将女儿送到上海一家大医院救治。挂号的门诊专家是姚教授,他一米八以上的个头儿,戴着一副精致的眼镜,看上去只有三十岁刚出头,英俊帅气,白皙的面孔透着几分学者风度,说话温和亲切。我称呼他姚教授,他微笑着纠正道:“叫我姚医生。”姚医生看完女儿核磁共振的检查片子后,干脆明了地作出诊断结果:住院,开刀。 住院是当务之急,可是在上海这样一线大城市的重点医院
清晨,睡意蒙眬,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瞬间响起,一看原来是蒋老师打来的。接听后,对面蒋老师缓缓说道:“丹利,明天上午有场姜子牙文化学术交流会,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莅临现场,领导说可以邀请朋友来听,你要是有空可以来听一下。” 我开心地说道:“真的吗?” “真的,我一会儿把地址、时间发到你微信上。”听到蒋老师的答复,我赶紧起床洗漱,查询有关姜子牙文化的资料。 第二天早晨,我吃完饭便风尘仆仆
我的恐高症,小时候便有,每看到露天梯子就会直发愣,不敢爬,可以说有些心理障碍,难以克服。 在借读到复旦子中(今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初一时,我们平时还算合得来的三位同学不知是谁先提出相约去复旦本部玩,大家都表示赞同。同学中有位叫于大海的,他有些木讷,给人感觉比较后进;另一位同学是军人家庭出身,则表现得无比活跃,好胜且好动,但至今想不起他的名字来,只是其相貌尚留有些印象,这里姑且称他叫李同学。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过往的记忆被时间之河冲刷得已然模糊,但有些片段却被精心地珍藏,清晰地保留在我的脑海里。 时光倒回到两年前,当时我还在上中学。少年时期的我总是有着无穷的精力,即使是放学路上也喜欢凑热闹。学校旁有一条小巷,百米的巷子开满了几十家苍蝇小馆。从日上三竿到月升中天,巷子里总是人来人往,嘈杂声似乎要将空气点燃。我时常背着书包穿梭在人群中,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鼻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
在岭南大地的粤东北,有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梅州市梅江区。梅江,清代之前称“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路过梅州时,留下“一行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的诗句,足见其昔日梅花之盛,诗意盎然。 梅江,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岭南大地之上。它的美,如诗如画,似梦似幻,让人心醉神迷。 踏上这片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秀美的山水。山峦起伏,郁郁葱葱,仿佛是大地母亲伸出的
说起黄守恭,泉州人无人不知,尤其是黄氏紫云系的可谓家喻户晓。黄守恭出生于唐贞观三年(629)。始祖于隋朝末年就从光州固始南迁。 黄守恭自幼聪明勤奋,饱读诗书,博通经史,在郡中享有盛誉,被当时的人们尊称为“郡儒”,是一个学识渊博又品行高尚的文人。 黄守恭早年随父经商,后来调整商务策略,以经营丝绸为主业。他在住宅的四周开荒垦地,大量种植桑树,渐渐开创了泉州西郊方圆五百八十余亩的桑树园,成为闻名遐迩
在教育的田野上,每一颗种子都有其独特的生长轨迹。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无数颗心灵的萌芽与绽放,每一次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与智慧的交融。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文字,它更是一种生命对生命的唤醒。 晨曦初照,启智之门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教室里便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声音,是世界上最美的旋律,它提醒着我,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未翻开
在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李文秀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张凤侠答曰:“勿让‘有用’定义自己的人生,支配自己的内心。” 从哲学角度而言,怎样定义“有用”和“无用”?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概念。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有用”通常指“工具理性”,即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优解。人们执着于获得迅速“变现”的效果,直接产出经济价值。 按照这种逻辑,成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是冰心的祖父谢子修所撰的自勉联。一个人的修养、行止正需要如此,既要知足常乐,又要知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做到奋发有为的同时有所不为。 知足者常乐,知不足者自省。我们要知足,也要知不足。 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的《忮求诗二首》中写道:“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未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世人不足之心大抵如此。然“弱水三千,取饮一瓢;广厦千间,夜卧六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
“她”在哪儿呢?“她”就在我生活中的点滴里。 “她”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总能在我生活的细微中被发现。 “她”是晨曦里轻抚着我额头唤我起床的一声“宝贝”,“她”是微光中提前半小时起床为我做早餐的一缕背影,“她”是细雨中为我撑伞而被淋湿的一片肩头,“她”是骑着电瓶车送我去学校路上的一阵慌忙,“她”是当我忘带笔袋从家里匆匆送到学校的一丝焦急,“她”是在我放学后就早早等候在校园门口的一份期盼
又是盛夏,午后的天空一片湛蓝。酷暑的乡村,像一幅油画,一切仿佛都静止了,只剩下窗外阵阵蝉鸣彰显一下夏日生机。我微眯着眼,正躺在乡下老宅的竹摇椅上,任凭思绪淡淡地飘浮着。竹椅一上一下地闲晃着,仿佛自己又回到那青涩又朝气的初中年代的盛夏。 中考结束,等待中考成绩的那一段时间,大家都非常放松。堂姐和几个同学问我是否可以一起去一个叫白岩洞的地方,听说那里风光秀丽,奇石嶙峋,是我们镇上最好的风景。因路途遥
自我出生后,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我身上开始,光线与暗影就开始交织着对我演奏不息的乐章。 一开始,我对明亮的地方是没什么印象的,因为我的生活总被阳光与灯光填满。白天去上学,教室里亮堂通透,傍晚爸爸妈妈与爷爷奶奶也交替地陪着我。暖融融的灯光下,我依偎在妈妈的怀中,半梦半醒地听着妈妈讲故事,门外隐约传来电视机热闹的声响,不一会儿,太阳的香味便钻进我的梦中。连梦里,也环绕着光精灵的舞蹈,满盈着要出门
家乡的蓝天白云,宛如一幅笔触细腻的画卷,美得出尘,令人心醉神迷。那广袤无垠的大地上,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相互衔接,宛如无边无际的碧绿海洋。微风轻柔地拂过,稻田里泛起层层细密的涟漪,那细腻的波动,仿佛是这片绿色海洋的温柔呼吸。 再看那几口荷塘,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圆润而硕大的荷叶,宛如一把把撑开的碧绿大伞,又似一个个精美的大盖头,庇护着水下的世界。荷花从荷叶的簇拥中袅袅婷婷地探出身子,在阳光的映照下显
我跟孩子们相处的这四年,有很多难忘的瞬间。比如,孩子们远远看见我走来,有的会主动上前打招呼,有的会匆匆跑进班里读书,有的看见地上的纸屑会主动捡起丢进垃圾桶。 每次上课前,值日生会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讲台上冷不丁会出现几颗红枣、几个橘子、几颗葡萄……一上课,孩子们总能安静地听课。很多时候,我非常骄傲。每天的教学充实,看见总是乐呵呵的他们,心中十分欣慰。同事们总是夸我教生有方,开玩笑讨论方法。其实我
我最好的朋友乐乐是我的同班同学。他个子不高,很瘦,留着乌黑的短发,皮肤黝黑,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又大又圆。 乐乐是我们班的“开心果”。他对谁都很友好,班里所有的同学都是他的好朋友。当班里有人不开心时,他就去逗那个同学,他把手放在鼻子上往后扒,成了猪八戒的样子,逗得那个同学哈哈大笑。 每天一下课,乐乐就和同学们玩游戏,给大家讲笑话,把全班同学都逗笑,烦心事也都抛之脑后了。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欢笑,我
一曲《美丽的南开我的家》,陶醉了情、沉浸了心、湿润了目。多少年埋在心底的南开情结,瞬间升腾为满怀澎湃,喷薄迸发。欢呼中的我,那一刻忘情了。这是南开大学104周年华诞,校友合唱团专场演唱会中压轴的一首歌。悠扬的曲调、婉转的旋律、动人的歌唱,真情直击心灵,燃情唤醒梦想,完美地诠释了所有南开人共同的回忆、永远的挂怀。 南开桃李满天下,身边校友又相知。夫人王是我和“领导”三十多年的好友,因为她加入了南开
心 静 2024年7月15日是数伏的第一天,这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的开始。大凡扳着手指头数日子过的,都不是什么好日子,不是太冷就是太热。正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数伏与数九是冷与热的两个极端,三伏天气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在我们当地,每逢农历双数日期的入伏这一天,又被称为母伏。7月15日恰好就是偶数的农历初十,预示着今年的三伏天是相对最热的一个年头儿。事实也正是如此,入伏的前一段时间
我初中毕业那年,家里刚刚分到责任田。 父亲递给我一柄䦆头,淡淡地吩咐道:“北坡岔路口那块地耕出来了,跟我去砸坷垃吧。” 于是,我接过了这柄䦆头,迅速完成了由学生到农民的角色转换。 䦆是好䦆。 䦆刃已被泥土打磨得锃亮,并且褪去了初出茅庐的青涩。不像我,刚刚从教室里出来,不知道天高地厚,有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 父亲常说,不经过大风大浪的磨砺,不经过泥里土里的摔打,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庄稼
村后的小山,本长着一棵山里红,没人知道它是何时长出的,甚至村里的老人也不知道。只记得数年前的它,身姿秀丽,树干粗壮,招来蜜蜂飞蝶,引舞一曲。后来,它经受风雨洗礼,经受冰霜摧残,高大的身躯布满沧桑的皱纹。仿佛村里的老人,它的背一点点驼了下去。虽有清香的山里红,但也是村里的味道,酸里透甜。 老家的山上不乏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山里红根部盘绕错杂,宛若一个小型迷宫,周围是辐射般的石缝。其中,一棵粗壮的树
在喧嚣的尘世中奔波久了,内心深处总是渴望着一场与大自然的深情相拥,渴望寻得一片宁静的净土,让疲惫的心灵得以栖息。于是,在那个宁静的清晨,我踏上了前往上饶葛仙山的旅程,开启了一段如梦如幻的心灵之旅。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前行,我的心也随着道路的起伏而充满期待。终于,葛仙山宛如一位娴静的仙子,缓缓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山峰高耸入云,云雾如轻纱般在山间缭绕,那如梦如幻的景象瞬间让我陶醉其中。 我们沿
2016年起,来自海南省内外的专家团队调查了十一个海南汉语方言调查点,分别为海口闽语、三亚闽语、文昌闽语、琼海闽语、定安闽语、万宁闽语、屯昌闽语、乐东黄流闽语、澄迈闽语、东方闽语、五指山闽语。值得一提的是,乐东黄流闽语作为海南闽语里的重要分支,却鲜有学者研究。本文归纳了黄流方言的常用词,以期为海南方言的语保工作略尽绵薄之力。 一、海南闽语历史简介 海南闽语,又名“海南话”“客话”,其与宋代福建
陈染是20世纪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先锋女性作家,其作品有别于传统的叙事时间模式,叙事并不追求情节上的连贯,而是采用倒叙、预叙、无时性叙述等多种叙事时间技巧,进行了形式上的创新,突出了小说的孤独意蕴。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叙事时序、叙事频率等角度对陈染的中短篇小说的叙事时间艺术进行浅析。 陈染作品对处于边缘地位或生存困境中的女性内心进行深入挖掘,不断进行精神内省与自我拷问
孤独,作为人类情感世界中的一抹深刻色彩,自古以来便是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孤独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状态,它如同一条隐秘的河流,悄无声息地贯穿了书中人物的命运轨迹,成为读者理解这部小说深刻内涵的一把钥匙。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挖掘,将孤独这一主题推向了新的高度。小说通过讲述从乡村到城市,跨越数十年的人物命运与情感纠葛,展现了一个个灵魂在广阔人海中寻找共
晚明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大量的底层平民在获得物质上的满足后,开始寻求精神上的富足。书坊主为迎合大众的消费心理,借此搜集整理各地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名胜景观记载,并附精美细致的插图,最后编纂刊刻成书。杭州夷白堂主人杨尔曾便是其中翘楚,著述刊刻成果颇丰。其《新镌海内奇观》更是首开坊刻旅游图册之先河,书中的文学景观涉及地理区域之广,兼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书写方式多样,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实用价值。 一、
动物小说以狼为核心,如《沙狼》《狼图腾》等佳作,细腻地描绘了狼的生存、习性、心理与情感,以及与人的复杂关系。深掘这些动物小说的叙事肌理,可见复仇、爱、自由等人类精神特质交织其中,构成文学母题的基本单元。其中,“复仇”母题频繁出现于狼的故事中,此母题根植于独特自然与文化背景,通过狼与人的悲情碰撞,展现出深刻的启示性主题。 一、动物小说中狼的“复仇”母题生成的多维动因 (一)自然环境的深刻烙印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经典之作,由美国文学巨匠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精心雕琢而成。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不仅构思精巧,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深受全球读者的推崇与喜爱。基于此,本文从景物描写角度,分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写作手法,并结合小说创作中景物描写所起到的作用,研究该小说对主人公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主题思想,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并把握这部作品中景物描写的深层意义,从而更全面地领略其文学
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一句顶一万句》《一日三秋》,被称为刘震云的“百年孤独三部曲”。其中,《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说话系列小说的集大成者。安波舜认为这部小说写出了“中国式的千年孤独”。 美国存在心理学家罗洛·梅在他的《心理学与人类困境》中说:“人存在于世表现为三种存在方式。一是存在于周围世界之中,二是存在于人际世界之中,三是存在于自我世界之中。”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最令人震撼也最让
当前,我们面临严峻的全球生态危机。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现,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珍稀物种濒危,生态平衡被打破;资源短缺,淡水资源、能源、土地均供不应求,问题交织,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意义重大。生态危机影响全人类,需全球共同努力。美国生态文学通过作品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社会变革,促进国际环保合作,为共同应对生态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代表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哲学著作。在这本书中,亨利·戴维·梭罗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两年两个月的生活体验,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俭朴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追求。在《瓦尔登湖》中,亨利·戴维·梭罗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他提倡人们应该回归自然,聆听自然的声音,从中获得心灵的平静和智慧的启示。亨利·戴维·梭罗的这种思想对于现
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写过许多真实而精彩的女性人物,尤其是“奶奶”“母亲”“姑姑”。莫言的作品以女性的视角描绘了女性生活的多样性,不仅扭转了大众眼中的传统女性形象,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形象,这在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些作品在揭示女性自身错综复杂的矛盾性同时,对文化审美的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一)泼辣豪情的奔放者—戴凤莲 在《红高粱
艾略特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正如A.David Moody在其编写的《剑桥文学指南·艾略特》卷的前言中指出的‘1919年艾略特为现代派运动推波助澜,在以后的25年间,他以其诗歌和评论文章逐渐统治了英美文学界,创造了一个艾略特时代’。”(朱丽田《错位的世界—〈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世界》)1915年,他发表的《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情歌》)开创了20世纪
《老人与海》这部由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创作的经典之作,长久以来一直被公认为文学领域的瑰宝。其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与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密不可分。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特色词汇,不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特征。可以说,这部作品不仅在语言艺术上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更是深刻展现了文学的内在魅力和深远意义。本文从《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入手,深入探讨其语言
《包法利夫人》中详细地讲述了女主人公爱玛的悲剧命运。在分析爱玛悲剧命运的过程中,读者可透过该形象窥见该时代的人性弱点与社会现象。福楼拜通过《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爱情”故事,揭示了社会结构与文化观念如何影响个人命运,以及个人在追求自我实现过程中的挣扎与局限。这使得该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杰作,也是对19世纪法国社会与人性复杂性的深刻反思。 一、《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悲剧形象分析 《包法利夫人》中的女
陈平原在《娜拉在中国》里说:“世上不知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创作了如此众多的娜拉型剧本,中国人把娜拉迎进家门后,进行新的创造,使她在中国复活和再生。”诚然,《玩偶之家》的出现对于中国的文学、思想、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娜拉最后关门那砰的一声,犹如一颗原子弹从遥远的北欧传到中国大地,炸响了人们心灵深处对于众多问题的深刻思考。 当娜拉被普遍地塑造成一名觉醒女性后,是否每一个“娜拉”都应该通过出走来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作品描述了苏轼与友人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与所感。《赤壁赋》中不仅有优美的绝景勾勒,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所蕴含的人生真谛真实且深刻,非常值得推敲玩味。本文将深入苏轼所描绘的《赤壁赋》世界,探索其中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见证人生追求功名利禄、淡泊心志的两极性。最后,本文阐述总结了《赤壁赋》中苏轼在面对人生苦难时的真实态度,以期全面论述、洞悉《赤壁赋》中所
纺织,作为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劳动技术,最早出现于《淮南子·汜训》中。纺织诗歌则主要指与纺织活动相关的诗歌作品,其中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存环境与思想情感。而唐代,作为诗歌发展的巅峰,描写纺织的诗歌灿若繁星,织妇形象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拟从唐代纺织诗歌切入,探究纺织劳作中的织妇形象,剖析“织妇”所蕴含的深刻情感,探索唐代纺织诗歌的艺术价值。 一、唐代纺织诗中织妇生存情境 唐代纺织诗歌不仅描
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力图通过叙事方式上的创新,来对抗当今世界信息互相淹没倾轧的乱象。本文以《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参照对象,去分析作家创新性的叙事方式,总结出碎片化叙事的文本呈现效果,感受其面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新的态度。 一、叙事视角的碎片化 视角是指叙述者或者人物观察故事的角度,不同的视角,会使得同一件事情变得大有不同。在小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中,奥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各个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和深入,不同国家的文化输出使得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各个领域都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艺术设计是融合了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多种研究方面的综合性学科,因此艺术设计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各种艺术流派、设计风格等越来越多样化。中国当代艺术设计也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断转变,或多或少都融入了多元的文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作品不但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入人心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人性的美好与复杂,同时在艺术手法方面也继承了传统文学精髓。《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经典之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意蕴、复杂的人物关系、独特的叙事视角、深厚的文化意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学史。“红楼笔法”是张爱玲文学创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解读其作品独特魅力的一个重要角度。张爱玲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在进
《灿烂千阳》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中仅次于《追风筝的人》的世界畅销书,体现了作者高超且极具感染力的写作技巧和叙事功力,也展现了卡勒德·胡赛尼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叙事风格。叙事视角是叙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叙事视角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本文对小说中的叙事视角进行分析,通过探究小说中的变换式内聚焦视角,分析两位主人公之间视角的转换,揭示了小说叙事在塑造人物方面的独特效果,从而丰
小说集《晚熟的人》是莫言获“诺奖”后时隔八年的又一巨作,其中与之同名的短篇小说《晚熟的人》既揭示了关于主题“晚熟”的内涵,也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多样。在这部小说中,莫言以其独特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幅鲜活而深刻的生活画卷。作品的铺叙采用了多层次的叙述视角,包括人称视角和平民视角的叙述方式,以及儿童与成人视角等手法。这些不同的叙述视角共同指向一个主题—晚熟。晚熟不仅仅
《月亮女士》有着典型的意识流创作手法,同时也有着很明显的“复调”特征。复调手法下所体现的人物主体,人物与作者都是平等的,人物有其独立的意识,这与意识流小说家“非个人化”达成契合点。意识流小说要求看不到作者,让读者与主人公融为一体,思绪随着人物的思绪而流动。复调的“对话”展现小说人物的思想和意识,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主体意识,这正是意识流手法和复调之间的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分析《月亮女士》中的意识流
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问世,女性问题从另一角度被广泛关注。弗吉尼亚·伍尔夫关注到了女性生存以及发展的困境,女性自然而然地被压抑、被俯视,她们处于社会中的底层。“毕飞宇被誉为是‘当代最懂女性的男作家’”,他“在作品中毫无保留地袒露对处于生存困境中女性的同情。同时他也致力于展现个体的生命追求,与无处不在的权利场束缚之间的张力,以此来透视个体生存的困境”(杨岚《浅论毕飞宇〈青衣〉中筱燕秋
很多作家的创作,是基于地域传统对其的影响。萧红的《呼兰河传》便是如此。萧红描绘了一幅20世纪初东北小镇呼兰城的风情画,难以掩藏的是浓郁的“东北味”。本文将视角回归到民间文化研究,立足于东北地域,尽力发掘其中隐藏的东北风情,用东北民间文化去重新阐释萧红笔下鲜活灵动的人物。 一、天上升起一弯月牙儿—众生相中的东北民间文化 作家的创作离不开地域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同样,地域文化的传承也离不开作家的创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是加拿大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短篇小说的大师”。她的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心理洞察力著称,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和内心世界。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亲爱的生活》是一部充满人性温暖与冷峻现实交织的作品,展现了女性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的多重角色和困境。 一、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集《亲爱的生活》概述 (一)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 在
当代作家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2023)是美国南方文学与西部文学的代表人物,获得许多文坛重要奖项,还被誉为“美国当世四大一流小说家之一”“福克纳与海明威唯一合法的后继者”等。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内容大多充满了暴力与危机,因而堪称“文学史上描述野蛮行径的集大成者”。2006年,科马克·麦卡锡出版了其第十部小说《路》,该小说一经发表,广受好评,并于2007年斩获普利
袁犀能够以一种新的目光来审视历史本身,提醒读者不仅应当去关注表象的历史,而且还要研究空间的历史。《历史的回声》中各色的人物虽流动于空间中,却折射出空间背后的话语。 一、地方空间与文化传统 地方空间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一个位置或区域,它更是一个集自然、人文和历史于一体的综合体。《历史的回声》描绘的黑土地,是人物形象外化的载体,正如雷达曾在《重建文学的审美精神:文艺评论精品》中说:“对一部长篇小说
本文研究了小说《山魈考残编》在主题上对异文化的观照,在虚构中对神话、传说、民俗等人类学真实材料的运用,以及在理念上对“书写”与“被书写之物”、“写”与“读”两组关系的认识与解释人类学理论的契合,旨在发掘其中的人类学性,进而发掘人类学小说的另一种书写可能。 一、现实的远处:鬾阴与山魈的异文化想象 长久以来的学统奠定了人类学关注异文化的基调,文学人类学则尤为关注文学作品对于异文化的书写。现有许多文
生命意识是人类最为基本的意识之一,构成了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持久动力。一首诗歌之所以动人情怀,与诗中蕴含的生命意识是分不开的。关于生命意识的概念有多种解读,杨守森教授认为,生命意识是指“具有了意识活动能力的人类,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感知与体悟,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切与探寻”(《生命意识与文艺创作》)。本文以杨教授对生命意识的定义为依托,探寻许立志诗歌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 许立志是当代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鲜明的意韵特征,既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也融入了西方的作曲技法,这创造了一种融合了中国古典韵味与西方现代艺术风格的独特氛围,既保持传统民族风格,又吸收外来音乐因素而使其更具时代感和个性魅力。古诗词艺术歌曲《虞美人·听雨》是由作曲家白栋梁基于南宋知名词人蒋捷的同名宋词所创作,这首歌在最近几年被广大民众传唱。通过学习,演唱者可以更加清楚地掌握古诗词艺术歌曲意蕴的表现,对这首作
《瓦猫》是葛亮所创作的中篇小说集,包含《书匠》《飞发》《瓦猫》三篇,延续了作者对于传统器物和匠人的关注。其中小说《瓦猫》触及联大岁月,以屋檐瓦猫静观西南风云,通过瓦猫家族荣家四代人的命运变迁,讲述从“民国”到当代的昆明龙泉旧事。 目前学界对于此篇小说的研究,主要包括器物本身价值与未来走向、匠人文化与匠人精神、地方性知识以及社会流动与文化认同等几个方面。本文则试图以贯穿全文的器物—瓦猫为线索,探究
“野望”诗作为山水田园诗歌的题材之一,表现诗人观照自然的描写和由此引起的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是它一直以来的主要内容。直到唐代,诗人杜甫把自己“在野之民”的政治身份引入到“野望”诗中,为其增添了一层心系天下的“家国之神”。通过对比杜甫四首《野望》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杜甫是如何实现“望野抒怀—在野之望—天下之望”的转变的。“野望”诗开始摆脱秀美山水的局限,将格局扩展到天下乾坤自杜甫始。 殷学明先生在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淮南子》是一部以“观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为目的,融合各家经典学说,是继《吕氏春秋》之后又一部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的著作。它创作于西汉初年,由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撰而成。其中记载的神话材料,因受到神仙信仰和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潮影响,在努力保存其原始面貌的同时,也出现了对部分神话内容的改编,促使一些神话出现了仙话化的趋势,较为典型的是昆仑山神话的仙话化、不死神话的仙话化以及道家仙话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集部类的《后周文纪》提要对《后周文纪》的收录情况作出以下评价:“所录宇文氏一代之文,不过八卷,而庾信一人乃居五卷。次则王褒撰著尚十八篇,使非借材异国,其寂寥更甚于高齐。”客观上,滞北流散文人庾信、王褒二人的文集占了《后周文纪》的绝大部分,极大地滋养了北周本土文学的贫瘠土壤。评价上,四库馆臣认为北周文学相较于北齐而言不那么寂寥的原因在于北周采取“借材异国”的方式。
跟随民族文化自信的脚步,中国迈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发掘与弘扬民族文化是国家成为文化强国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因此,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多重路径成为当下的重点。 一、文化与影像
不同于传统科幻文学在世界观架构、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等方面的苦心经营,《海伯利安》自标题起就呈现了与传统文学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济慈的诗性传统贯穿全篇,既作为形式要素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又是隐性的情感线索。这种互文性建构在赋予其无与伦比的诗意同时,也为科幻文学的文学化转向探索作出了示范。 作为边缘文类的科幻文学,似乎一直难登大雅之堂,天生在文学性、诗性意义等处匮乏。在专业的评论家眼中,科幻小说只是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