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高教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组笔谈。蒋达勇指出,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的改革部署,四个方面的关键着力点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基于自信自立的立德树人,二是基于国家需求的发展定位,三是基于创新引领的质量提升,四是基于开放发展的国际合作。卢晓中回应了高校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在哪里,指出塑造高校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需要重点突破的两大问题是学科设置调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战略擘画和系统部署。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先导性、引领性作用。那么,中国式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有什么内在要求?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应该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系统性支持?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和回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的改革部署,以下四个方面的关键着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并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改革部署。在第四部分“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中有许多涉及高等教育的重要表述,本文只谈谈其中较为宏观的两点,一是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二是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我认为这两点可以归结为一点来思考,即高等教育四要素(规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是我们党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决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框架下,《决定》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实施分类发展政策,能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最大的助力。但要想真正把分类发展的政策红利转化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红利,还必须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支撑,“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建设一支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
一、一体改革是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中国创举 一体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法宝。中国社会主义的政策模式和制度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党和政府基于人民利益总体一致、决策信息完全充分等条件,通过民主集中制,对关键领域、重点行业,以总体设计、全面推进的方式,进行一体改革。 一体改革的目标在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胜法宝 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改革”“改革什么”“如何推进改革”等重大问题。“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 从启动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党
摘 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智慧是贯穿建设实践的创新性策略,是引领建设实践的思想和灵魂。从理念上看,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通过坚守自主内生的发展目标、发挥有为政府的发展动力、构建多源合流的发展资源,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从实践上看,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在赶超目标上,致力于实现合目的性与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赶超动力上,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协调;在赶超资源上,形成借鉴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
摘 要: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的关键举措。运用教育政策借鉴理论分析框架,从跨国吸引、决策、实施和内化四环节重新解读改革政策。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根本上是国家整体推动“放管服”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和必然产物。但是此次改革依然是沿着“正面清单管理”思路而展开的“增量改革”,因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经历了“艰难探索—规范发展—提质增速—巩固完善”四个阶段的转型。历史制度主义作为中长期制度变迁的经典理论,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历史嬗变具有较强的诠释力。按照“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理论分析框架,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变迁受到经济制度、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深层结构因素的制约;构建成本、学习效应和协同效应的联合作用下催生出路径依赖现象,在外部
摘 要:高校学术评价并不仅仅发挥着对知识产出价值的权威认定作用,也内含着一整套高校学术场域的治理秩序。强调多元主体合作对话的网络化治理理论为高校学术评价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域与分析视角。在行动主体—权力结构—要素变动—利益指向的分析框架下,可探知当前高校学术评价身陷行动主体失语造成高校学术评价机制失敏、权力结构失衡致使高校学术评价治理脱嵌、指标体系固化引致高校学术评价价值失真、利益指向倾斜导致
摘 要:世界一流大学的跨学科性是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基础。然而,评估测量大学的跨学科性一直是个难题。选取麻省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亚琛工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五所以理工科见长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研究对象,尝试改进了一种基于Web of Science学科分类的大学跨学科性测量方法,基于近50年的数据测量分析五所大学的学科广度、学科分布与跨学科性及其变化趋势,并用可视化方
摘 要:“双一流”建设将学科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首轮建设期内对学科进行了战略性布局与调整。通过分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调整总体情况、不同学术类型高校学科变化以及不同地区高校学科总体调整趋势,运用多重制度逻辑阐释学科布局与调整反映的国家、市场、学术与社区逻辑。进一步地,在历史比较与中西教育对比的维度上,反思我国学科变化逻辑呈现出的本土特征与时代意义。 关键词:双一流;学科布局;学科
摘 要:医教协同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21年中国医学生培养与发展调查和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数据,实证分析医教协同(过程协同、资源协同、管理协同)与医学生学业表现的关系、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及院校间差异。结果表明:(1)医教协同对医学生的能力增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过程协同的作用相对显著;(2)职业认同在医教协同与学业表现之间起中介作用,过程协同对医学生坚定从医志向的作
摘 要:以研究生人才作为考察对象,基于1997-2021年30省样本数据,研究省域层面我国研究生人才空间分布特征并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影响研究生人才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省域层面研究生人才分布聚集趋势明显,在总量聚集的同时,人均层面走向进一步聚集;研究生人才分布聚集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以低低聚集为主且伴随着时间推进,低低聚集区域得到进一步扩充;省域层面研究生人才空间聚集主要
摘 要:为探究扩招后研究生学习状态的总体情况,入学动机、导学关系、学习压力和学习状态之间的关系,以及导学关系、学习压力在入学动机与学习状态之间的中介作用,对浙江省高校的888名研究生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扩招后研究生学习状态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内因入学动机显著高于外因入学动机;入学动机、导学关系与学习状态均呈显著正相关;学习压力与学习状态呈显著负相关;导学关系和学习压力在入学动机与学习状态之间发
摘 要: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是大学基础科研赋能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为解决长期以来一流基础科研与技术创新之间的阻隔而导致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不佳问题,澳大利亚政府于2022年出台了《大学科研商业化行动计划》,在平台建设、财政资助、体制改革、人才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举措,强化多主体生态协同,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促进研究型大学一流科研赋能国家关键技术领域创新。澳大利亚加速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战略举措对我
摘 要:对加拿大7所知名高校的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深度分析发现,从总体上看,加拿大儿童文学高等教育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注重采用形成性评价和多元评价方式。我国儿童文学高等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加强基础理论传授的同时,拓展跨文化和跨学科视野;拓展理论的广度与深度,抓好理论教材建设;设计多样化的研究实践,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丰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对物积极驾驭、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发展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致力并依赖于人的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而言具有指引方向、激发动力、引导超越三重意义,对集体来说具有认知自觉、行为规范、共识凝聚三种价值。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正视代际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处理国际关系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中国式现代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信服力由内容吸引力、方法亲和力、过程感染力、结果实效力以及主体威信力构成,遵从“期待—参与—认同—信服”的生成逻辑。应从提高内容的供给质量、创新方法、优化过程和增强主体威信力等角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信服力,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信服力;内涵与构成;生成机制;提升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