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档案馆资助一批历史档案项目 2023年11月29日,美国国家档案馆宣布拨款2009467美元,为来自25个州与哥伦比亚特区的共计27个历史档案项目提供资助。受资助项目主题涵盖拉美裔历史档案整理、墨西哥湾沿岸非裔档案数字化、馆藏历史档案整理与展览、农村地区档案馆服务升级、档案知识培训讲习等诸多内容。 本次资助在NARA(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国家历史出版物与文件委员会(National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主要体现在:在主体论上,在批判继承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认识论上,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提出并实践新时代的“共同体”意识;在方法论上,把中国古代的“变易”精神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过程中,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深厚的中国特色、文明底色,也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摘要:社会信息化已经进入质变阶段,档案信息化也逐渐进入质变阶段,档案学理论与教学自然也面临着质变的问题。传统档案学具有种种的先天不足,档案学自身应有的博大内涵没有在现实中得到有效显现,当今社会发展也迫切需要档案学给予积极回应和有效支持,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快档案学自身破旧立新的步伐。我们需要回应社会的需要和教学的需要,提升档案学的整体学术理性,重构档案学的理论与教学体系,特别是要重构档案管理学的理论与教学体系,重新思考档案学的学科定位,按照一级学科的方式建设档案学理论与教学体系,确立发展的宽域的新档案观和数据时代的档案思维新模式,以全新面貌迎接时代的挑战。
摘要:本文通过对2013年至2023年收录的智慧档案馆期刊论文进行梳理,并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国内智慧档案馆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期刊分布、作者机构及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示出学术界对智慧档案馆的研究现状,并对智慧档案馆的基本概念、智慧档案馆的相关概念及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智慧档案馆的功能、智慧档案馆所应用的技术、智慧档案馆的构成要素和基本架构等研究热点做出总结评述,为后续智慧档案馆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摘要:数字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不仅有利于数字档案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资源基础。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Co-Occurrence等可视化工具,对截至2023年12月的2 194篇国内外数字保存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系统展现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结果表明:该领域研究经历了缓慢起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已经形成在该领域深耕的研究机构和核心作者,且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合作网络,而国外合作网络整体较为松散,存在规模较小的研究子群;研究议题方面,国内的研究侧重于数字保存的管理方式和风险规避等,而国外则侧重数字保存技术的研究;OAIS、LOCKSS等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新方式和新机制的研究是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
摘要:笔者的“四正”,从名分、本义、学理、法律上已弄清Records的含义,但坚持“Records文件观”者依旧质疑:若Records是档案,那Archives是什么?两者并列时又怎么翻译?还有人说Records是记录。既然是英语和法语带来的问题,循着英法档案历史去寻找,才是解铃的关键:以英法八百年档案工作中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主线,探求其档案的源流、本质、内含及演变,为档案概念正史。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档案”一词在翻译过程中“专译”与“普译”的平衡问题。首先,区分了“专译”与“普译”的概念,并将这两种翻译策略应用于“档案”的翻译实践中。其次,通过对“档案”的译路历程的回顾和分析,揭示了“Records”翻译差异的背景及原因,以及由译者理念差异导致的翻译结果差异。指出“档案”一词翻译之辨背后的实质是“专译”与“普译”的平衡。认为在“专译”与“普译”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从大众传播的角度,“专译”应向“普译”看齐,以避免曲高和寡、因坚守“专译”使自身陷于“孤岛”。最后,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在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进行专业融合翻译,并培养出既具备时代精神又能理论联系实际的融合型人才。
摘要:依据马克思的对象性理论和价值对象性理念,档案术语的价值不是现成的,而是对象性活动的物化,其价值演化可从对象性活动中去展开考察。档案术语的价值演化可从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对象性活动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其逻辑理路包括过程性逻辑和内在性逻辑。借助马太效应的机理可有效揭示档案术语价值演化的运行机制,其中科学承认是演化的基点,档案术语的身份和地位及其变化则是科学承认累积的关键。
摘要:智慧档案馆是数字档案馆的延续和升华,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档案信息感知与协同处置能力的强弱,具体表现为智慧档案馆在知识管理视角上的变化。智慧档案馆的知识管理是对现有知识的持续开发和创新,核心在于针对数据集中有效、新颖、具有潜在价值和可理解性子集的识别,使用现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或创建新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对知识形式、内容、意义的再生产。智慧档案馆的知识管理需要洞察数据价值,提升档案数据“智性”;保障知识利用,发挥档案知识“智用”;升级档案资源,彰显档案生命“智效”。
摘要:传统的文献遗产数字化传播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和数字化传播路径。为此,本文基于信息空间理论提出文献遗产数字化传播的方法框架,分析编码、抽象和扩散三维空间和采邑、宗族、官僚、市场四个典型区域的文献遗产数字化传播特性,并对文献遗产数字化传播进行规划指导。本文探索出“文献遗产数字化—文献遗产资源描述和语义组织—文献遗产资源有效传播”的数字化传播链条,实现从采邑区、宗族区、官僚区到市场区的数字化传播动态循环与创新过程。
摘要:数据化革命引发全社会对于数据治理问题的思考,面向现代化的档案数据治理体现着档案管理智慧化转型的必然趋势、档案利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以及档案数据内涵属性的本质要求。基于此,面向现代化的档案数据治理关键在于主动融入国家大数据战略、不断健全完善档案数据治理方法要素、借助语义技术激活档案价值。并结合数据治理现代化发展的规划和要求从赋能档案信息精准服务、赋能档案智库型服务、赋能文化遗产开发保护三方面提出面向现代化的档案数据治理的实践应用方向。
摘要: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是适应数字中国重要发展战略、提高档案治理效能、实现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在提高档案法规体系立法质量、推动档案法规体系科学构建,进而完善新时代国家档案法规体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从顶层设计、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服务四个层面推动档案工作实现数字化转型,但对于相关规定的具体落实仍存在进一步精细化和优化的空间。
摘要:作为档案行政许可程序的立法依据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档案行政许可程序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我国档案行政许可程序主要存在于《档案行政许可程序规定》中,存在立法规定亟待更新、立法理念较为滞后、审查方式有待健全、制度建设存在缺位等方面的问题。有鉴于此,应结合档案行政许可的特点,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档案行政许可程序完善的指引功能。具体而言,建议更新完善《档案行政许可程序规定》,落实简政放权、相对人权益保障、档案信息化等理念,健全档案行政许可线上审查、告知承诺和默示许可等方式,完善档案行政许可费用制度、责任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助力档案行政许可程序法治再上新台阶。
摘要:本文结合高校思政工作与思政档案管理的实际,以《学校思想政治档案管理指南》为例分析了档案地方标准编制的原则与路径,编制过程与方法,对通过标准化管理充分发挥思政档案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相关档案地方标准的编制具有参考价值。
摘要: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我国档案学博硕论文的理论资源运用情况,能够反映档案学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态,对于把握档案学研究的理论资源分布状况及规律,以及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2022年我国档案学博硕士学位论文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理论来源学科、理论运用方式、研究主题与理论的关联等情况进行数据揭示与分析。结果表明:(1)近十年我国档案学博硕论文运用的理论资源多元化,研究领域延展化,但拓展范围有限;(2)理论运用表浅,理论创新乏力;(3)实践工作导向显著,基础理论观照不足。
摘要:本文利用质性分析工具对学术文本进行编码,梳理数字记忆和数字人文语境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措施,并与《“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比,总结现有措施的不足和优势。分析发现,数字记忆和数字人文语境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移交接收两方面的研究力度。
摘要:基于代表作评价理念提出能反映期刊长期学术声望的C10指数,验证其有效性并探讨其应用价值。将期刊近十年内发表且产生较大学术影响的论文(被引次数不低于10)视为该刊的代表性论文,期刊拥有此类论文的数量即为其C10值。通过CSSCI和CNKI数据库采集相关数据并计算CSSCI来源期刊(2021—2022)的C10及其衍生指标,识别出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期刊,将其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及高校人文社科奖的期刊进行比较以验证C10指数的有效性,进而探讨该指数的应用价值。实证研究表明,利用本文所提方法识别出的期刊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及高校人文社科奖方面表现良好。基于代表作评价理念的C10指数能有效识别学术声望比较高的期刊及其代表性论文,可在期刊评价和期刊发展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摘要:从档案收管用三个业务环节出发,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我国档案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我国档案工作中的建议,以提高我国档案工作的水平。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我国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有的实践案例对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档案工作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摘要:探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并以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结合在医疗机构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调查设计和方法,并进行了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探讨了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需求,分析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现状、趋势、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建议和展望。
摘要:电子时代出现了若干“存证平台”,其功能主要是用于存放电子数据证据或电子数据证据真实的验证手段,以及解决电子数据证据真实性的可验证。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电子时代档案界的不作为。一方面,电子时代法治社会解决电子档案的真实可信问题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当下的档案室和档案馆并没有为电子档案的真实性维护做出令人信服的举措,导致其所存电子档案的真实度难以采信。其实,从“存证平台”视角来审视,我们发现,法律规定集中存放与管理档案的专门机构——档案室和档案馆原本就是一个“存证平台”,存证与出证本是档案界的天职和法律赋予的阵地,这在纸质时代得到了充分体现与反映,可电子时代变得困难了。如何延续档案室和档案馆在电子时代的“存证平台”功能,守住这一阵地,这就需要档案界对“存证平台”的出现有足够的敏感,引起高度警觉,防止档案管理部门之外的“存证平台”做大做强后,导致档案室和档案馆在电子时代的弱化、边缘化,甚至有被取代和抛弃的可能。为此,档案界必须立即着手有效解决电子档案真实可信问题。
摘要:西藏高校档案学一流专业应对数智时代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等的挑战,以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行业规划、标准、要求为支撑,对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档案行业特色发展需求,探索创新,通过数智赋能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培养方案调整和课程建设等四个方面,促进档案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着力提升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西藏档案学专业教育和档案事业的崛起与变革蓄力,推动西藏档案领域数字化智能化。
摘要:虚拟陈展是对展览体系架构、信息传播形态以及场景内涵的多维度演变与转型升级。本文在探讨档案虚拟陈展的叙事本质基础上,阐述了虚拟展示空间内,基于档案展品的多种价值维度,探讨了档案数字展品的数据重组技术思路,并采用图数据库技术对展品内涵价值的“七要素”进行索引重构,确保档案虚拟陈展的叙述生态闭环。
摘要:档案“网上展厅”是满足公众档案信息需求与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开展档案“网上展厅”建设研究,有利于增强档案传播效能,提升档案服务能力。采用网络调查法,对31家省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网上展厅”的展览规模、展览主题、展览形式、展览成效进行调研。使用axe DevTools测试工具对档案“网上展厅”运行状况进行测试分析,提出完善顶层设计,打造专业团队;丰富展览内容,提高展览质量;利用数智技术,优化展览效果;明确服务对象,满足公众文化获得感等路径,创新档案“网上展厅”建设模式,增强档案网站文化服务能力。
摘要:本文介绍了依托新媒体平台能够捕捉时事并融合创作立体呈现、突破圈际以辐射多元阅读受众、传播高效以推动响应大政方针的客观优势,“闻档察社”原创微信公众号形成档案专业服务中心大局的特色实践,具体表现为密切追踪时事以专业视角切入、理论联系实践并多方协同思政、契合多元受众同时扩展辐射范围等。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内容创作、运营主体、成果输出三个方面提出“闻档察社”在未来的发展目标,或可为其他同类型新媒体运作提供参考。
摘要:通过调查统计河南省各类图书馆、文博单位等中医药古籍资源存藏、保护、整理和利用情况,分析河南省中医药古籍资源馆藏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领导与统筹”“深入挖掘整理河南省中医药古籍资源”“确定重点保护对象,推进中医药古籍多层级保护”“加大中医药古籍保护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中医药古籍艺术与文化价值的发掘与传播”等推动河南省中医药发展的举措。
摘要:对《档案管理》期刊2013年1月—2022年12月刊载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参考文献的类型、引用、分布、新颖性等方面的规律,为档案学研究和期刊发展提供借鉴。选取划定时间范围内的学术论文1 650篇、参考文献总共17 508条,对其进行计量统计分析发现期刊和图书是主要参考文献来源,其他文献类型的实际引用频次低,网络文献引用可追溯率低,具有影响力高但有待稳定等特点。档案学研究者和杂志社应科学认知和利用参考文献。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开辟出的现代化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探索和新成就。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总结几十年中国档案学科发展成效的内在要求,也是从档案视角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档案学人应该发挥主体意识,以历史为观照、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巩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增强中国特色档案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力。
摘要:档案征集是档案馆工作的重要一环,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档案馆30多年来深耕名人档案资源建设、屡创档案征集佳绩的典型案例,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档案征集世界,值得肯定、点赞和借鉴。新时期开展档案征集,应结合学习借鉴卧龙区档案馆经验和本地区工作实际,既要加强档案征集宣导工作、增强主动征集意识,还要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注重组建档案征集合作联盟,更要创新档案征集新路径、着力拓展地方特色档案征集,努力做到有情怀、有方法、有定力,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摘要:在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指引下,曲阜师范学院积极回应时代发展需求,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发扬“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探索、总结出一整套适用于农业生产的数学方法,整理、凝练形成了《公社数学》。不仅极大提升了曲阜师范学院的影响力,而且获得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有力推动了运筹学教学实践和学科发展,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可贵的学术价值和难得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