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入职中国作家协会,一晃近20年。由于工作关系与个人兴趣,陆续写了一些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研究性文字,有些为有感所发,有些实为各种原因下的硬写。工作后也曾立志投身学术,但在考取博士,并完成博士论文后,反倒离学术之路越来越远。基层的挂职生活,让我的文学观念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于是决定随心而写,结果评论文章数量愈发见少。一方面是惰性使然,另一方面则是经常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 文学创作与文
一 鲁迅的写作常常出界,有时候以非文学的方式进入文学,故不古不今、不东不西,而真气在焉。因为对于其体例无法归类,有些文章只能以杂文喻之。这种体例比较特别,既不是传统文章的复制,也非周作人称的美文,应当说是介于多种文体间的谈吐,即思与诗交融的表达。他的许多文章都带有异样之风,审美的样式很少重复。最初在《新青年》上的文字,已经露出这种智性,文体是开放的。那时的写作多是呼应陈独秀、胡适的思想,自我的情
一、作为原创词汇的“类猿人” 鲁迅的进化论思想一直是鲁迅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最近俞兆平有关鲁迅和严复关系的研究,使这一问题得到进一步深化。李冬木在《越境:“鲁迅”之诞生》一书中详细列出了鲁迅阅读过的有关进化论的著作,为理解鲁迅进化思想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鲁迅对进化论的接受,不只是有助于他理解和认识人类发展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他将这一理论纳入他的启蒙话语体系之中,并在此基础上,独创了一个新概念
一、重拾这块“会思想的石头” 1925年春围绕《京报副刊》征求“青年必读书”引发的讨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持续发酵,已演化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一件著名公案。正如杨义先生所说,鲁迅先生当年提出的“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主张①,宛如在中国思想界扔出一块“坚硬而尖锐的石头”,一石激起千层浪,“当你只看到石头时,你会觉得鲁迅过分偏激;当你理解了内蕴其中的思想时,你会惊异于鲁迅的深刻”
鲁迅的小说《祝福》自从1924年3月发表在《东方杂志》以来,已届百年,并且形成了四大基本的话题丛:一、小说写的是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祥林嫂这样的女性的捆绑,还是对她的抛弃,从而造成她的悲剧?二、小说写的是儒释道吃人的寓言,还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吃人的寓言?三、小说写的是祥林嫂之死,还是祥林嫂之问?四、小说写的是对祥林嫂死因的侦缉,还是对“我”的自我侦查?学界大量的论述丛集于此,各有所见。近年
在柳青女儿刘可风所写《柳青传》的第九章《书稿余烬》一节中,她提及柳青想写一部“反映农民出身的老干部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新心理和新表现”①的作品,创作动因出于柳青对“一些老熟人、老同志,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不畏艰险,优秀卓绝,但在新形势下,因为一点物质享受或者爱人子女问题,经不住考验,在自己光荣奋斗的历史上抹了一把黑”②的深深惋惜,所以他根据自己挂职工作中的感受,创作了《在旷野里》这部小说。
我认识陈涛多年了,还是有资格来谈谈他的文学批评的。但真要动笔,发现并不好谈。一开始他并不是以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出现在我面前的。他研究生毕业后到了中国作协,那时候我只是听到过他的名字,印象中他是一名很踏实很勤奋的年轻干部,干练,灵活,却又不爱声张。他在鲁迅文学院当老师的时候,就和作家学员们相处得特别融洽。真正相识是在他申请去西北贫困地区作驻村书记以后,他负责中国作家网的工作,突然有了很多新的举措,如开
我的朋友兼同事“涛哥”陈涛是个神人。他写过小说,写过散文,写过评论,而且是中国作家协会职工里少有的在作协三个主要办公区域(东土城的机关、芍药居的鲁迅文学院、长虹桥的中国作家出版集团)都工作过的人。他的散文我读过,就是那本前几年曾经在圈里风靡一时的《山中岁月》(修订后的新版换了个书名叫《在群山之间》)。他的评论我读过,虽然数量不多,但每篇读过之后都让人印象深刻。他的小说我没读过,大概属于“悔其少作”
盼望酒和永远的青春 在出席洪子诚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学术讨论会的路上,我想起这位比我年轻的、在学业上做出了大成就而且曾经与我患难与共的老朋友,我竭力回想他曾经向我转述过的一首诗。那是路翎先生的《盼望》①。我是被这首非常朴素的诗篇感动了,在这里,我要请求编辑和读者给我篇幅,让我全文录引这首不长的诗篇: 盼望着各样正直的事业取胜, 盼望着新来者和归来者叩门和出行者启程, 盼望着升起新时代的信号,
多年前我曾质疑大学教授63岁退休的统一规定,说人文学者训练时间长、成熟年限晚,应该比理工科教授多工作三五年。大家都觉得这是在说笑话,因当今中国大学校长绝大多数理工科出身,他们不会同意这么做的。记得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先生曾问我,你们文科教授老说63岁退休太早了,你跟我说实话,60岁以后还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创新吗?我的回答很干脆:“正当时。”此前因教学任务及油盐酱醋,著述多受牵制,如今知识积累丰富
忽然想到了这个词,似乎可以给我们将要谈到的主人公一个概念,一个说法。 世纪之交以前,虽然洪子诚教授也曾参著多部文学史,但直到他1999年独立出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才算是真正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再到2002年出版《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以下简称《问题与方法》),他的地位再次跃升,变成了“作为学科的当代文学”的奠基者。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在此书问世之前,学界虽有了多部有影响的当代文学
我与洪子诚先生是20世纪80年代相识的,至今已有40余年了。接触较多、联系较为密切,则是到了21世纪之后。21世纪之初,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需要在全国同行专家中聘请学术委员会成员。洪子诚先生便是诗歌研究中心所聘请的首届学术委员会成员。自此,洪子诚先生多次莅临首都师范大学诗歌中心指导工作,我与他接触的机会就多了。此时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新诗研究所,谢冕先生任所
马雅可夫斯基广场上的问题 十几年前,洪子诚老师到俄国旅游,旅游车把他们直接拉到吃晚饭的北京饭店,一座在20世纪50年代中苏蜜月期修建的、斯大林式的宏伟建筑,吃完洪子诚发现前面广场中心有一个高大塑像,走近一看,啊,马雅可夫斯基!洪子诚说:“我骤然意识到,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想到他,也没有读他的作品了。50年代上大学,有几位外国左翼诗人参与塑造我们这些‘爱诗者’的诗歌意识,聂鲁达、希克梅特、艾吕雅……
“新山乡巨变”写作计划,是中国作协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写作计划,它是脱贫攻坚写作潮流的延续和提升。客观地说,在这个写作计划指导下,确实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受到读者欢迎甚至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新山乡巨变”主题写作的总体情况并不能令人满意,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总结的方面。因为时间关系,我今天只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当下主题创作的人物问题。 “人物”问题,是马克思主
近几年来,关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中的“地方性叙事”的研讨逐渐升温、热闹非凡。“新东北文学”“新南方写作”“新浙派写作”等“新区域书写”,包括“新乡土叙事”等提法和论述先后登场,不一而足。相关的理论、概念界说、作家和文本分类,成为研讨会、论坛和杂志版面的焦点,持续不断。我曾在《辩证看待地方性写作风潮的价值》一文中发问,“新东北文学”“新南方写作”“新浙派写作”之“新”究竟落在哪里?它们的写
“新乡土叙事”抑或“新乡土文学”并不是当下才出现的新话题,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就有相关讨论,但至今却仍然还是一个“未完成”的、开放的、热议中的命题。这是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仍在持续。这一变化是包含方方面面在内的整体性、结构性、根本性的转型。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的发展呈现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科技化的进一步深入,召唤着新发展格
1985年之后的郑敏在融合以往创作经验和当代西方现代诗歌资源的前提下,开启了新的创作之旅。通过一系列新的艺术转换,郑敏不仅在形成新的观念的同时实现了创作道路的深化与拓展,还在突破“九叶”时代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成为新诗史上为数不多的在晚年阶段仍能超越自我的前辈诗人。全面把握诗人这一阶段的诗歌创作,无论对于郑敏的整体研究还是理解跨越现、当代诗人的写作之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 郑敏在晚年数
“九十年代诗歌”是一个颇成问题的文学史概念,由“知识分子诗人”最早提出以自我辨认,又由于学院批评家和文学史家的配合而得以流行并最终登上历史的神坛,其间甚至不到十年的光影。从一个流派性的诗学主张一跃而为一个断代史概念,而祛除了一部分诗人自我命名的谵妄症。郑敏、昌耀和多多在1990年代都活着且写出大量杰作,足以标示这一个时代,但他们却都不属于“九十年代诗人”,不也表明“九十年代诗歌/诗人/诗学”诸如此
在近代以来文学文体的演变过程中,“散文诗”的出现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中国古代有“诗”“文”之说,并无“散文诗”这一概念。所谓“文”,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说法,是指除诗赋之外的所有散体文章。姚鼐在《古文辞类纂》里,将“文”分为13类,即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可以说包容性极大。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刘半农等人提出要将“文字的散文”变成“文学的散
步入而立之年的中国网络文学,日渐从“文学边缘”步入“文化舞台”中央。“巨存在”的文学体量,“全民阅读”的文化声威,给予数字传媒时代“泛娱乐”和“大文创”的历史性贡献,以及“出海圈粉”、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软实力效应,已经打造了世界网络文学的“中国时代”。理性地回望与审视网络文学现场,可以让我们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链条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更好地实现网络文学的鼎新与精进。 一、网络文学业态迎来新
在AI成为热门话题的今天,“智能软件会不会抢走作家的饭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少网络文学作家对这个问题发表了有趣的看法。有一种意见认为,软件说到底是人类的工具,无论什么工具都无法取代人类。例如网络小说作家苍苍说:“从理论上来说,ChatGPT从海量文字库中抽取文字,按要求组合,必定会组合出一篇精彩的小说、散文、诗歌,甚至超过作家。但我们知道,就像一份手写书信要比电脑打印稿多一些温度,一幅手绘画作要
当我们在谈论“人工智能发展与网络文学未来”这样一个主题的时候,已经处于人类和机器密切缠绕的后人类境遇。实际上“技术+智能”的结合早就走在那漫长的历史之途,我们的公共生活、科学、社会、历史,包括艺术、写作均在这一境遇“之中”。 中/西、传统/现代、人/机,我们时刻处在强调对立和抹除间隔的斗争之中,前两种尚属人与人或者不同地域不同人的关系问题,最后一个人机之争却将人推入前所未有的境地,所谓生死存亡大
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以下简称“西南剧展”)期间,桂林有《广西日报》、《扫荡报》、《大公报》(桂林版)、《力报》等报纸。其中,桂林《力报》是一家民营报纸,创办于1940年3月10日,创办人为张稚琴,社址在桂林社公岩。西南剧展期间,桂林《力报》主笔为储安平。 自1944年1月1日—6月30日,据不完全统计,桂林《力报》刊登有关西南剧展的有261篇报道。由于有些报纸缺失,加上统计可能出现的遗漏,推测
1944年2—5月在桂林举办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以下简称“西南剧展”)是抗战时期国统区最重要的戏剧展演活动。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上千名戏剧工作者汇聚桂林,以戏剧唱响了抗日救亡的最强音,以艺术点燃了划破黑夜的火光。西南剧展是桂林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盛会,是中国戏剧史上的空前盛举,也是抗战剧运最广泛、最全面、最深刻的大总结。举办西南剧展之前,很多戏剧工作者意识到总结抗战以
1944年2—5月在桂林举办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以下简称“西南剧展”),有桂、粤、湘、黔、滇、赣、闽、浙八省20余个社团单位千余人参加,着实是世界戏剧史上的壮举,如欧阳予倩所言:“这不仅在西南在中国是空前盛举,就是在世界上也可说是仅见的!”①这次剧展除了规模空前,对戏剧运动又有怎样的检讨与影响?欧阳予倩时任广西省立艺术馆馆长,兼任剧展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为这次剧展具体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与贡献?当
2024年是欧阳予倩、田汉发起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以下简称西南剧展)召开80周年。数十年来,学界关于西南剧展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多借文献整理、回忆记述、理论梳理等方式关注西南剧展本身的来龙去脉,对于西南剧展对新中国文艺产生的影响关注不足。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剧展的主要发起人欧阳予倩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院长,田汉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二人是新中国
一 从田代琳到东西,这姓名的变化自然包含了身份的迁徙,一如从周树人到鲁迅的变迁。其实,更应该指出的是,从田代琳到东西,并不只是身份的平面转移:它其实还意味着阶层的纵向跃升。当然,一个出生于桂西北山野的农家子弟,成功地从祖辈的宿命中逸出,摆脱了刀耕火种的亿辛万苦与朝不保夕的穷年累月,成为一个文学大家,一个名满天下的小说圣手,这昭然若揭、毋庸讳言的阶层跃升所彰显的,远不止标配于各类滥俗励志故事中的积
一般认为,茅盾文学奖所奖励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精品。但是,我们也看到21世纪以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风格上的探索已经开始呈现出多维、多元化的倾向。2008年谍战小说《暗算》获得茅盾文学奖,有力地证明了茅盾文学奖的开放性。2023年同为类型小说的《回响》折桂,再次证明了茅盾文学奖多元的艺术风格得到重视。《回响》从表面上看是一部比较标准的侦探小说,它围绕冉咚咚侦破夏冰清被害一案来推进叙述。然
东西,这位1966年出生的作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文坛已被纳入“新生代小说家”阵营。他的小说如同他的笔名一样,以种种充满感性的文字,执着于表达当代人在当今这个时代中的身心安放。有时,读出“东西”这个名字的时候,不免会冒出个想法:“为什么不叫‘南北’?”想来却感觉“东西”更给人一种方向上的模糊感,就像其作品中的许多主人公一样,生活中常常是一种摸不着“南北”的状态。有时,也想小说字里行间那种直击现实
我与陈宗俊有缘。多年前,我有一件小事麻烦宗俊,虽不复杂却颇费时间。那时与宗俊并不相识,经他的导师介绍,宗俊帮了我这个忙。费心费力的事情,宗俊做得非常认真尽力,让我相当感动。当时我便觉得宗俊是一个可交的青年。后来宗俊有机缘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做高访学者,我们的关系就更深了一层。所以,宗俊写完《潘军论》,在出版之际,想请我为他写点东西,我觉得这是义不容辞的,既有一份感情,也是一种责任。宗俊托我为他写篇东西
作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朱辉继承发扬了江苏作家对日常生活细致写实的传统。印象中朱辉擅写短篇小说,也因短篇小说获鲁迅文学奖,但长篇小说是另一种挑战。长篇小说《万川归》,从题目到规模看,应该蕴含了作者的文学雄心以及长期的人生感悟。“万川归”者,从字面上理解,是人生纷扰,如百川到海,总有归处;从文本来理解,可能喻指万风和、丁恩川与归霞所代表的人生殊途。整体而言,《万川归》首先是摹写世俗日常的世情小说。小
石刻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石刻文学,我们不仅要了解其基本特征,还要研究其作为重要的文化遗存在当代的传承发展问题,以更好实现新时代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一、石刻文学主要特征 石刻文学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石刻文学书写向度的选择性 一是观照山水风景名胜成为石刻文学的主体。据统计,现存中国古代、近代大体上可以辨识的山水风景名胜类石刻文学作品,占所有石刻文学作品的50%
近年来,林森将自己的笔触转向了海洋,他有关海洋的作品占了相当的比例,以《海里岸上》《唯水年轻》《岛》等为代表的海洋文学作品更是能够代表林森现阶段的关注重点,为读者和评论者所津津乐道。从《海里岸上》到《唯水年轻》再到《岛》,林森对海洋的认知不断发展:从对“海”“岸”关系的反思到重构一种向海而生的生活方式,再到发掘一种源自海洋的文化底色并以之为契机对海南文化进行反思,海洋已经成为林森创作中的一个视角或
创作工艺与文学评论相结合: 从阅读到讲故事 文学模仿与非自然叙事模式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复杂且备受争议。布赖恩·理查德森(Brian Richardson)和扬·阿尔伯(Jan Alber)都将非自然叙事学(unnatural narratology)的使命定义为阐明反现实主义的、极富想象力和创新性的故事如何扩展我们对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理解。阿尔伯将非自然性(unnaturalness)与违反“
一、何为雕塑“本土化”? “本土化”的英文为“indigenization”(名词),“indigenize”(动词),其含义非常宽泛,相较于“全球化”而言具有“国产化”“本地化”“在地化”或“民族化”等含义。针对“拿来”或“进口”的现当代中国雕塑而言,具有“中国特色”的雕塑是其目标指向,因为社会的驱动力不仅仅要满足对西方文化“嫁接”或“移植”,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不断“创新”与“创造”的终极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