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河南博物院的《行草自书诗》卷是明代开封书家左国玑仅存的两件书法墨迹之一。左氏师从姊夫李梦阳,诗文、书法均受其影响深重。本文从左氏的生平和交游出发,对此卷进行考释。该卷既保留了左氏诗作,也有独特的书法造诣。左书师李梦阳,主宗颜真卿。本文试称其归属的书派为“中州书派”,此派由李梦阳、何景明引领,艺术理念上追求复古,主学颜真卿,并以宽绰方整的结体和古拙生硬的行笔以矫正李东阳书风中“结构体势疏懈”的时代习气,对当时书坛的萎弱流靡之弊有反拨之功,而左国玑又是该派的代表书家。
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的这件中国画作品《红衣牛背雨丝丝》是齐白石先生于1952年创作的。作品高151.5厘米,宽56.5厘米,材质为纸质,创作技法为水墨设色。该件作品齐白石先生以别出心裁的对角式构图形式描绘了一幅牧童倚牛放风筝的场景。作者以浓淡相间的墨色描绘了一头行进中的黄牛。黄牛体块动态分明,左侧两蹄稳稳着地,右前蹄轻抬,右后蹄轻触地面,颇具动势。牛背上倚躺一牧童,牧童头顶梳冲天髻,上身穿一红色坎肩,
岭南刻帖的辑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岭南刻帖的某些特性。岭南刻帖的编辑者多具雄厚的经济基础及对金石书画的鉴藏偏好,相互间多有交游。岭南刻帖之刻工多由岭南人担任,但亦见其他地域有名之刻工进行刊刻的情况。岭南刻帖摹刻之底本,虽以墨迹为主,但部分历代丛帖及摹古类丛帖,则多以旧刻拓本作为底本补充。在底本来源上,以编辑者自藏为主,但亦有借摹他人藏品的情况。而在岭南刻帖的装潢形制方面,则多仿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制,呈现出更为“质朴”“简洁”的面貌。
宋代花鸟小品中,同一题材有多幅作品流传至今者并不多见。有三幅作品存世的《夜合花图》,对于我们研究宋代画家在审美认知、技法偏好和格物理念等各方面的异同,以及在同一题材创作中所呈现出的个性风格差异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基于教学研究的立场,对三幅作品的画面营造差异进行了客观探讨。
秦汉之际为书法由篆而隶演化的重要时期,马王堆帛书是西汉文帝以前的抄本,从其隶书波磔的演化可窥见西汉初至文帝时期从“篆隶”体到“古隶”体再到“汉隶”体的演化过程。“篆隶”波磔处于萌芽阶段,“古隶”波磔形态逐渐丰富起来,从中可以看出由篆而隶演化的多种可能性,到“汉隶”类帛书,波磔的书写逐渐趋于成熟稳定,逐渐倾向装饰功用。而马王堆简帛隶书波磔除了装饰的艺术价值之外,在一些典籍篇目中还充当句读的作用。
书衣,也称书皮或封皮,加在书芯前后,如同书的衣服,故名,具有加固与美观的作用。历代古籍的书衣的材料多为纸张与绫绢,书衣的存在对书籍纸张的保护与书籍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古代文献记载,并通过相关实验,对善本修复中的书衣复原进行研究。这对于深刻理解善本书衣的制作工艺,提高原状保护修复意识,开发更多类似书衣复原的保护技艺应用于古籍修复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借鉴意义。
刘奎龄(1885—1967),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绍兴,字耀辰,号蝶隐,自署“种墨草庐主人”“种墨道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开派巨匠,动物画一代宗师,被誉为“全能画家”,所描摹的动物种类之多、范围之广至今无人可及。 作为20世纪早期就接触到西画、日本画的画家,刘奎龄融合了中外绘画的艺术特点,为中国画的改革做出了贡献。孙其峰先生曾评价刘奎龄的工笔花鸟走兽画有其独特的风格,说他的画创立了一个新的画派,也
温中良,1982年生,河南舞阳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九三学社社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青年理论家委员会委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西安中国画院特聘画家。主要从事山水画创作及近现代美术理论研究。作品被福建省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南京雨花美术馆、贵州美术馆、云南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十余篇学术论文发表于《美术研究》《美术》《美术观察》《中国书法》等专
钟斌,号绍堂,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兰亭书法班,现为民盟中央美术院江西分院理事、江西云林书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近日,绍堂兄嘱我,给他写篇推介性的评论短文,并提示我要写得客观,不要吹捧。凭我们的交情,我当然欣然应允,毫不犹豫。然而,无论古今,所谓推介性的评论文章,实际上基本都是吹捧偏多,评论偏少,尤其罕见批评。因为人们都喜欢听到好话,不喜欢听到坏话,这是
蒋丹,现为丹阳正则画院院长、副研究馆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丹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水墨画院青年画院画家,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山水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其书画作品常见诸专业报刊、刻碑铭石,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其艺术简历载入《中国美术家年鉴》。 蒋丹在当今丹阳艺坛中是一位颇受关注的书画家。这不仅因为他绘画与书法兼修,还因
张靖雪,本科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1 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林素梅副教授。国画作品《游春图》入选第三届河北青年美术作品展,摄影作品《风起云涌》获“杭州师范大学建校115 周年校庆美术、摄影展”第三名。 张靖雪创作感想 本次创作取材的原型为苏州虎丘山西侧的竹林,在其中游玩散心而有感,故为《林中遣兴》。夏日,在虎丘里,观庄重美丽的斜塔,赏万竿摇翠的竹海,感
赵孟頫是元代书画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鹊华秋色图》正好是赵孟頫山水艺术变革时期的代表作。赵孟頫在吴兴为好友周密作《鹊华秋色图》,此画是以济南的鹊山和华山为题,用写意的画法绘制济南写实景色。本文从内容与构图、用笔与用墨等方面,对《鹊华秋色图》的笔墨语言进行探究,分析其笔墨语言和济南自然景物的关系,探求画面所营造的意境。
徐浩是盛唐时期著名书法家、书坛领袖。由于后世以人论书品评观兴起,以及受个人品行等因素影响,徐浩的书法逐渐湮没于书史之中。至清,金石考据学兴盛,唐碑也迎来了品评的热潮,此时书论中出现大量有关徐浩书法的品评。本文通过梳理清初帖学传统、金石考据学、碑学背景下的徐浩书法接受情况,发现徐浩书法在有清一代境遇复杂,无论是清初帖学书家的崇董书风,还是金石考据学家对碑刻和隶书的再发现,抑或是阮元碑学的新体系,都反映了对徐浩书法的广泛接受。即使徐浩书法在清代时有责难之声,在总体上还是打破了宋代以后接受度逐渐降低的趋势。
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让当代绘画拥有了无限的可能。随着材料功能性的转变,绘画中材料的内涵逐渐凸显,同时也为画面视觉呈现增加了新的感知性。以中国传统材料为切入点构建材料绘画的本土化实践,可以推动文化的时代融合与延续,进一步拓展文化的当代性研究。
本文以张璪、石涛、凡·高、高更为案例,围绕中西方画家提出的艺术理念,试论“外师造化”对于当代画家的重要意义。
“应物象形”出自南齐谢赫的“六法”,其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创作的普适性规律与准则。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绘画创作的理论起点与核心,“应物象形”聚焦于绘画主客体的交融及画面内容的构建,更反映了画家前后贯通、层层深入的审美体验与绘画创作思维。在此语义下,中国传统人物画及山水画都与之存在着内在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延伸出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本质问题。
艺术本位研究的主要实践类型有视觉艺术、叙事研究、小说、诗学研究、音乐、舞蹈和律动、戏剧及影像。艺术本位研究是一种新兴的艺术研究方法,它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建构知识,以此体现知识的多元性,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视角。笔者从艺术本位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其中的“视觉艺术本位研究”进行解读与探讨,并试图找出其中对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与启发之处。
明末清初之际,感伤主义被赋予了时代含义。明末清初文人画中感伤主义情怀不仅是对个性的表达,更是对品格精神的坚守,即使这种坚守可能会让画家感到痛苦、孤独、抑郁、感伤。经过无数次的自觉或被迫的尝试,他们仍无法妥协,寄情于艺术,寻求心灵慰藉。这种矛盾心理和痛苦的精神体验使得他们的艺术作品极具生命张力和力量感,凸显了感伤主义情怀的精神内涵。明末清初文人画的感伤主义情怀不仅是时代价值的体现,更是社会文化进步的需要。
自1840年后,在“西学东渐”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美术史逐渐成为一门美术研究专门课程出现在公众面前。特别是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方美术史家开始对中国美术史进行研究和阐述,他们与中国本土的美术史家基于不同的路径进行研究,相互补充。而图像学的诞生,让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不再局限在作品的表面,而是开始对作品的深层次内容进行挖掘,以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创作的心境。本文就图像学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有效应用展开分析。
赵少昂作为岭南画派之卓越代表,其生平见证了大半个20世纪中国美术史之演变。本文旨在通过对赵少昂人生轨迹的概要梳理,将其艺术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初露头角(1905—1937)、动荡的十年(1938—1948)及啼鸟鸣虫之力(1949—1998)。得出1951年赵少昂东渡扶桑成为其艺术风格的重要转折,自此之后,他逐渐形成了简练流畅、色墨交融的独特风貌。
王渊是元代墨花墨禽画风的代表画家,他的出现开启了元代院体画风向文人水墨画风转型的新局面。他继承了宋代院体画风的同时,并将文人笔墨运用其中,以墨代色,突破了前人精工细填的勾染技法,进一步丰富了笔墨技法,将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1]本文通过对王渊花鸟画作品的浅析,从笔墨技法、构图等方面来探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
民国时期思想的开放使得女性有了更多参与教育与艺术交流的机会,在碑学时风的影响下南方地区涌现出一批碑派女书家,如冯文凤、萧娴。其中,冯文凤是碑派隶书的代表人物之一。冯文凤自幼受家学影响,因而对书法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行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编写、筹办书法学校的活动。本文以三个小节进行阐述,以分析家学、清代碑学对其书风形成的影响为基础,通过搜集冯文凤隶书书法作品,重点分析冯文凤隶书书法风格特点,对比同时期其他女书家隶书书法作品的风格差异。
本文梳理了本科书法学专业书法史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及问题,以唐代书法史为例,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出了书法史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措施。从时代背景、书法艺术发展规律、书法作品文本内容解读等角度切入,结合课程思政目标要求,深度挖掘唐代书法史教学的思政元素,丰富书法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从书家案例分析、书法史重大问题探究等方面拓展唐代书法史思政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提出了以科研促进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式改革、量化书法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的改革措施。
中原书风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当代地域书风的典型代表,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地域书风,当时距新中国成立已经过了30多年,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回归自然的纯粹艺术,加上80年代后期思想解放运动高潮,人们开始思考书法的本意。虽然中原书风是在展览当中形成潮流,但是并没有出现过像齐白石、沙孟海这样的大师。任何地域书风在历史上都是有局限性的,类似一种近亲繁殖,模仿者众多,但是创新缺失,给人的感觉是后劲不足,以及文化上的缺失。本文从中原书风审美特质角度去分析当代中原书风在潮流过后如何进行传承与创新。
宋代画家将自己的风格当作一种工具来画不同的作品,元代画家则把作品当作一种手段来创造风格。本文从钱选的“士气说”引入,并结合他的几幅传世作品论述其工笔花鸟画、人物画的“复古性”及青绿山水画的“试验性”。
文伯仁(1502—1572)的《四万山水图》是明代吴门画派一脉风格影响下创作的四时山水组画。在完整流传的四时组画中,这件作品以打破常规的图式和特殊的笔墨语言显示明代四时山水画创作的独特性,这与明代画家的摹古风尚和汲取前贤以不同笔墨形制描绘春、夏、秋、冬四时不同景色的创作方式相关。同时在董其昌对每幅画的题跋中,能够反映出明代画家在四时山水画创作中对前代笔墨的个人化认知和“仿古为立新”的风格与面貌,对研究明代四时山水画创作有重要的意义。
硬笔书法作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个类型,经历了多次书写工具的演变,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主要通过探讨硬笔书法的发展源流、书写工具的演变对硬笔书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探讨新时代硬笔书法的发展前景。
清康熙六年至八年(1667—1669),石涛三次游观黄山,在对黄山潜心体味后,创作了一系列黄山画作。石涛用其独特的笔墨图式勾勒出黄山的雄奇之美。本文对石涛最具代表性的黄山画作《黄山八胜图册》中部分画幅进行笔墨、构图等方面的分析,并将其与梅清、渐江二位画家进行比较,探讨其独到之处。石涛的黄山画作不仅展现了画家本身的风采,更对中国山水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