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心中,奋斗者历来受人尊敬和称颂。但时下颇为流行的“内卷”之说,却以釜底抽薪的方式解构着奋斗的意义。“卷不动”成为一些人躺平的理由,奋斗者则被嘲讽为“卷王”。如此看来,只要内卷之说不破,躺平也会成为“正义”。 对于内卷,人们更多关注过度竞争带来的压力,却忽略了问题的另一面:创新匮乏导致的无效竞争。创新匮乏,会让一个群体走向封闭和僵化,陷入原地打转的发展瓶颈,从而给置身其中的个体带来“奋斗无
近些年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我国教育事业也日新月异。但不少学生对学习仍存在错误认识,比如“摆烂”“内卷”。广大学子、父母和老师要正确认识学习以及学习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恶性竞争的危害性。 先说“摆烂”。表面上看,这是一些学生无法适应快时代的强大竞争而选择自我放弃。但我认为,其实这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我有着无穷潜力,也未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学习,只有通过学习,一
“核心价值”是高考试题思想性的体现,它关乎“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所以高考评价体系将其列为考查内容的“四层(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之首和总体特征的“三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之首。广大考生要提升对“核心价值”的认识及把控能力。 一、透视高考试题,明察命题特征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不论是全国统一命制的试卷,还是分省命制的试卷,均呈现出“无价值
主体性原则作为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解读人类发展史的一把钥匙。“主体”作为一种关系范畴,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彰显出自身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是认识和改造对象世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主体性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理性高扬到理性迷失再到理性重塑的曲折演进历程,理性可谓近代以来人类文化的最强音。人作为文化的存在,其主体性表征人的文化生命,即文化主体性。对理性的深刻反思与对文化主体性的重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确实存在,对这种差异需要理性认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从发展阶段上来看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有的文化先发展、有的文化后发展;还要看到,不同文化之间也存在类型上的差异。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各异,传承的体制机制、风俗习惯有别,因而并不容易形成同种同类的文化。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有着不同特点、风格,但都是构成人类文明百花园的一分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王一彪在一部优秀新闻文集的后记中,用三句话来概括这些文章的写作经验和切身体会:天安门上看问题,努力做到胸怀“国之大者”;田间地头找感觉,努力做到心里装着人民;鉴古学今求突破,努力做到笔端葆有乾坤。 新闻写作的道理,对青年的成长也会有所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新闻写作提倡“上下求索”。《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王一彪在一部优秀新闻文集的后记中,曾提到“天安门上看问题”,即“上”能有庙堂之思,做到胸怀“国之大者”;“田间地头找感觉”,即“下”能做到贴近大地,心里装着人民。而在时间之“上下”上,恰如王一彪所言须“鉴古学今”,以求突破,落笔成文,自然葆有乾坤。这番道理,并不局限于新闻写作之中,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上下”之分别,在于宏观与微观、大局与细节,
优秀的新闻作品,端庄整饬,视野开阔,胸怀国家,心系百姓,鉴古学今,葆有乾坤。而优秀新闻作品之写作经验,又何尝不是对吾侪青年之谆谆教诲:横展视野,既见国家时代之“须弥”,又见人民之“芥子”;纵拓眼界,既见古之精华,又见今之创新。 鲁迅先生曾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箴言如跨越百年的黄钟大吕,涤荡无数国人的心灵。无穷的远方大如“须弥”,无数的人们小如“芥子”。是胸怀须弥之大,
近年来,不少科技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科学教育功能。许多科技馆为了让更多孩子接触科学,不仅把学校课堂搬进来,还让科普资源“走出去”。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就利用科普大篷车让“流动的科学课”走乡入镇进校园,每一次都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这种灵活的科普形式让更多孩子近距离接触科学成果,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科普要引人入胜,就不能止步于简单的展示讲解,而要让有意义的内容变得有意
58岁的易群林从小就喜欢捣鼓乐器,除了钢琴,口琴、二胡、电子琴也都会一些。几十年来,那双饱经沧桑的打工之手,洗过碗碟,装过玩具,握过铁锹,也和过水泥,手掌磨出不少老茧,却从未磨掉他对音乐的热爱。平时没机会弹钢琴,就吹吹口琴,熟悉熟悉谱子。从街头弹钢琴走红,到走进深圳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演奏,再到2024年收到央视春晚的邀请,易群林正因笃定的热爱与坚持,才有机会发出光彩。 “外卖诗人”王计兵
2024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试行)》,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左右大国工匠,示范引导各地、各行业每年积极支持培养1000名左右省部级工匠、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形成大国工匠带头引领、工匠人才不断涌现,广大职工积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良好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充分彰显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如
眼下,一些乡村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提炼打造出不同类型的IP形象。这些活化、动态、能变现的主题IP,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出圈”公益流量,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有的乡村基于典型民俗文化打造民俗类主题IP,带动了体验类、观赏类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有的乡村基于传统产业积淀、制作技艺等挖掘产业类主题IP,实现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有的乡村则通过
2024年1月29日,广东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白石小学的散学礼上,同学们凭实力收到了1600斤的“年终奖”——300斤白萝卜、250斤蕉芋、150斤大米、100斤芹菜、100斤厚叶菜等。据了解,该校有一个“耕读园”,这些接地气的奖品都是孩子们利用劳动课或课余时间种出来的。同学们在收获劳动成果的同时,也懂得了粮食的珍贵。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稳步落实,劳动教育的地
“云祭扫”激文化活力,创文明扬时代新风 清明在即,哀思切切,慎终追远。浸染历史的水墨,泅渡岁月的长河,古有细雨纷纷、行人断魂之清明祭扫传统,今“云祭扫”之新祭扫方式蔚然成风。关于“云祭扫”,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践踏传统、无法体现对逝者的尊重,有人认为不必拘泥于形式,对逝者怀有真切的怀念就是最好的纪念。窃以为,我们应以“云祭扫”之新型方式浇灌传统文化的土壤,激发文化活力,弘扬时代新风! “云祭
清明在即,哀思切切,慎终追远。浸染历史的水墨,泅渡岁月的长河,古有细雨纷纷、行人断魂之清明祭扫传统,今“云祭扫”之新祭扫方式蔚然成风。关于“云祭扫”,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践踏传统、无法体现对逝者的尊重,有人认为不必拘泥于形式,对逝者怀有真切的怀念就是最好的纪念。窃以为,我们完全可以让清明祭扫“云完成”,助文明春风花芬芳。 “云祭扫”新意不掩真情,慎终追远,在追思缅怀中沐浴传统,敬畏生命。 清
应考锦囊 近年来,高考阅读命题回归课本的趋势明显,这就要求考生建立结构化知识体系,提升系统化语文能力。当然,围绕教材进行复习,不是简单机械地“过”一遍教材内容,而是要做好内容整合,以“学习任务群”为模块,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尤其是高考实用类和信息类文本阅读命题选用的文本种类多,实用性和专业性强,有一定的阅读门槛,需要考生将学到的相关阅读经验和语文知识迁移过来。 1.整合文本内容 在实用类文
议论文是一种分析问题、阐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论点、论据、论证构成了议论文的“三要素”。其中论点是议论文三要素的核心,担负着回答“证明什么”的任务,全文都应围绕中心论点议论。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对中心论点起着支撑作用。在构思作文时,考生可以按照“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述角度”这三个层级来建构作文。在具体作文中,考生要注意两个方面: 1.论点应凸显
曾有人这样断言,逻辑是人们认知与思想大厦的建筑师。诚然,逻辑作为一种严谨的科学,对人的认知与思想有着调整作用,可是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有些问题,科学无能为力。”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要形成合理的认知、经得起检验的思想,并不仅仅依靠逻辑。 (首段在认可逻辑对认知与思想作用的同时,又以马克思·韦伯的话作为经典论据,引出自己的观点,水到渠成,不蔓不枝。) 何谓“合理的认知”与“经得起检验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