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侣伦的叙述,1930年代初是香港新文学的“兴奋期”,新文学作品和作家终于被青年读者所接受了,但因为报刊开倒车等客观原因,《岛上》成为了《铁马》和《激流》之间无名的低潮。事实上,相较于由南来作家主导的《铁马》的激进面貌,主要由香港本土作家支撑的《岛上》在“通俗”和“纯文学”的风格之间游走,其面貌更接近休闲风格的《伴侣》。但也因此,更多新文学的“香港面目”:呈现出来一方面,《岛上》对于“自
摘 要:作为一份创刊于1953年“美元文化”林立环境下的香港“纯文学”期刊,《文艺新地》选择了“美元文化”和“政治宣传”之外的办刊道路:兼容左右、不分地域,无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极具包容性的自由文艺观念和文学实践。尽管其“纯文学”的探索中道崩殂,但其存在丰富了包括1950-1960年代香港文学在内的中国新文学史叙述,而且勾连起冷战时代包括台港、东南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世界华语文学论述。 关键词:
摘 要:1996年在中国香港创办的《呼吸诗刊》是一本具有跨域性、现实感与历史感的诗刊。它打破地域界限,刊登中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诗作;探索诗歌与文化、教育、科技等时代命题;注重本地诗歌史料的整理和研究。“本土”是贯穿诗刊的关键词,这与主编陈智德的文学观及编辑团队的理念密切相关。“辩证的本土”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本土的理解既包含正面的和肯定的,也包含批判的和否定的;二是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反观自身,理
摘 要:华裔文学作品在美国文化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内容涉及独特的中国元素和文化,因而成为西方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然而,形象学视域下美国华裔文学作品里的中国形象虚实相生,通过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中国形象的实与虚,发现其与实际的中国形象并不相符;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国形象幕后的重要推手即华裔作家进行分析可知,华裔文学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受到西方现代性精神和霸权文化的影响,华裔群体在美国社会中无法做到对
摘 要:文化身份建构是华裔美国文学和批评的重要议题。在这种建构中,种族和性别问题紧密交织,凸显了华裔美国文学许多重要议题:华人劳工被遗忘的奋斗史、亚美族群被阉割的男性气质和文化民族主义的呼吁等成为构建华裔文化身份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唐人街》《中国佬》《甘加丁之路》和《人生百味》等作品的研究发现,许多美国华裔作家都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公形象为代言人,书写华裔美国历史,挑战主流对华工的刻板印象,重建
摘 要: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使汤亭亭的创作是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但同时也使她处于中美两个文学空间的边缘。而汤亭亭追溯并认同自惠特曼以来的美国语言与文学传统,并将美国文学空间首都纽约的语言文化的多元性作为创作的现代性模范。她在创作历程中不断地稳固现代美国作家的地位,而她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全球小说”(global novel)概念也就区别于通常概念下的世界文学。这是一种为获得来自美国文学空间的文
摘 要:族裔作家的作品主题,往往被归结为主流文化与族裔文化之间压制与颠覆的二元对立关系,忽略了作者的性格、身份等变量的参与所造成的主题的多样性与特异性。同一族群成员也会基于自身的性格策略与生存空间建构差异性的文化身份。作为香港出生、中英混血的族裔作家,毛翔青在《酸甜》中再现了1960年代华人移民海外打拼的百态人生。脱离母体文化、进入移民社会后,《酸甜》中陈氏一家分别选择了对立、逃避与戏仿的身份路径
摘 要:黄锦树对“中文现代主义”概念的建构与阐释,一方面因关注到中国现代文学诞生语境的动态性与对话性、文学面貌结构的错综性以及文学存在形态的问题丛结,从而对以国别看待文学史的视角有所超越;另一方面则重视中国现代文学在全球现代性中的境遇以及自立的艰难,而分析其语言技术化的必要性、伦理意义以及与“中国性”的复杂关系,以此来重新界定中国现代文学的本质品格。这样的理解和黄锦树作为马来西亚的华人学者切身的离
摘 要:为众多学者所声讨的抒情传统说对本土文化传统的忽视,可追溯至陈世骧的《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一书。书中,陈世骧力图借助西方浪漫主义理论,从中国文学史中抽绎出一条旨在抒情的历史脉络,以颠覆既有的儒家礼乐政教,建立可作为文学批评标准的本土文学理论。为重新书写以抒情为底色的文学传统,他不得不对含融博大的礼乐文化加以误读。但礼教、乐教与抒情言志间并非非黑即白的关系,而是彼此交缠的两条脉络。陈氏引为抒情
摘 要: “五四”之后,俄国作家爱罗先珂被鲁迅、胡愈之等介绍到中国,引起关注。他的影响范围,不限于中国大陆文坛,也扩及台湾思想和文化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台湾的世界语杂志《绿荫》、启蒙刊物《台湾民报》和有乡土文学色彩的《南音》都曾译介爱罗先珂的作品。台湾对爱罗先珂的接受,受鲁迅译介的影响,更是出于爱罗先珂对解决台湾内在问题的启示意义。爱罗先珂是世界语主义者,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且关注弱小民族命运,这
摘 要:20世纪30年代海峡两岸现代诗中的“颓废”是转折时代、复杂社会、个人心性、美学偏好与外来文学思潮复合影响下的产物,它由颓废主义三要素——“身体”“女性”“死亡”及其衍生物搭建起基本框架,“声”“光”“色”的复杂调和、异质并置与矛盾修辞等手段辅以点缀。“文化错位”使两岸现代主义诗人尚未意识到“进步即颓废,颓废即进步”,“双重人格”又使其陷入“为人生”还是“为艺术”的纠结之中。30年代后期,时
首先要说明,“新移民文学”这个概念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我姑且把它看作是一种作家身份的识别,而不是一种文学类别。即我所说的新移民文学,是指新移民作家的创作,是世界华文文学中一个作家群体的能量。 说起新移民文学,有个基本共识,就是新移民文学是当代世界华语文学的一支生力军。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华语文学在世界各地不断飙蕊开花结果,而新移民文学异军突起,已成为世界华语文学发展令人瞩目的一个热点。 以当代中国
吾生亦有幸,躬逢近半个世纪来中国之巨变。自开放改革以来,无数有为青年跨出国门,想看看世界的真实面目,闯荡自己的人生之路。我当年已届不惑,但还是有一颗向往自由美好的童心,愿随着时代的风潮,与年轻人一路同行。 1990年,我赤手空拳远渡重洋飞抵美国,与当时的留学生、新移民一起,开始了在一片陌生疆土的摸爬滚打、砥砺前行,在没有路的地方硬生生闯出一条路来。期间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有感
我是一位加拿大作家,从事写作十多年,发表作品逾一百万字。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青春作伴》(美国南方出版社),长篇历史非虚构作品《行医者》以及三十八万字的长篇小说《重逢1900》(美国灵性文艺出版社)。《重逢1900》获得2020年美国杜克大学第一届雅歌文艺奖长篇小说奖。 我是怎样从一个多年的阅读者,转变为一个长期写作者的? 我是理工科出身,来到加拿大之后,在西蒙非莎大学(Simon Fraser
摘 要:曹惠民是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名家和大家,其研究特色可归结为“四气”,即底气、大气、锐气和灵气。底气源自其深湛的学养和原典实证的精神,大气源自其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胸襟,锐气源自其敏锐的学术先觉和责任,灵气源自其为学为文的细心和慧心。曹惠民“整合两岸,兼容雅俗”“多元共生的中华文学”,以及“四没有一不”的治学理念和实践,“四气”以贯,开拓并引领了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进程。 关键词:曹惠民
司方维(以下简称司):曹老师上午好!很高兴您愿意接受我的访谈。老师您是比较早进入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且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请问您是因为什么原因开始关注华文文学的? 曹惠民(以下简称曹):我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走近,和几位友人有关。一位是《香港文字》原总编陶然。陶然是我读北师大时的同窗,是形影不离的铁哥们儿。他是印尼归侨,1964年我和他同时考进北师大中文系
1946年 5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现为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头甲村一个耕读之家。 1952年9月—1964年6月 在二甲完成小学、中学教育。 1964年 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5年制)求学,1969年毕业后仍留校待正式分配。 1972年 4月,分配回家乡南通,在县教育局工作半年后,主动要求到学校任教。 1977年 3—4月,由陆文蔚先生(后任南通师专中文科主任)推荐,赴
摘 要:2023年11月3-5日,第七届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暨“新移民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文学与传媒研究中心承办。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奥地利、西班牙、捷克、匈牙利、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的百余名作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盛会。研讨会围绕海外新移民华文文学的历史、
摘 要:2023年11月11至12日,“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是基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迫切要求,试图对华文文学现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丰富关系进行探索,发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华文文学中的传承、表现与传播,进一步阐释华文文学的多重内涵和深刻价值。会议主要从“华文文学的发展趋势”“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华文文学经典化”“华